第164章 平反

字數:4773   加入書籤

A+A-


    溫暖醒來的晚,她現在閑下來了,每天都不想起床。
    等她迷迷糊糊的醒來,就看到門外堆積了幾個雪堆。
    出門解決了生理問題,回來的時候,溫暖又去柴棚那裏抱了不少柴火回屋。
    下雪了,溫暖就更加不想出門了。
    她屋裏食材足夠自己幾日的消耗,不著急去地窖裏取糧食。
    因為這一年放牛,溫暖有時間就劈柴。
    所以,她囤的柴火也足夠自己燒到來年夏天。
    衣食無憂,住房又有保障。
    溫暖趁著貓冬的日子,讓自己好好犯懶躺平。
    這日,她正躺在炕上看書呢,就聽門外有人交談。
    聲音越來越大,倒是引起了溫暖的好奇心。
    這大中午的,不在自己窩裏麵待著,為什麽非要站在院子裏聊天?
    溫暖心裏好奇,便起身下炕穿戴好出門查看。
    打開門一看,就見好幾個知青站在一起說著什麽。
    溫暖抬腳便走了過去,走近一聽,好像是在說什麽牛棚的事。
    溫暖沒插嘴,就那麽靜靜聽著。
    然後,就聽大家討論,說今天有人開著軍車來村裏接牛棚裏的人回去。
    “說要平反了,真是沒想到……”
    “誰說不是?這些年下放的人可不少,就那些身體差的,直接就倒下了,心心念念的平反,都隻是個念想而已。”
    說話間,滿是遺憾。
    “唉,這誰能夠想到還能等到平反。”
    “是啊,大青山村這還是頭一個被平反的人呢,看這風向,估計以後也有不少人會被調查清楚讓對方平反回城的。”
    有人猜測到:“那你們說,那些還在牛棚裏的人是不是也有希望被平反?”
    下放的人,又有哪個人是簡單的?
    現在看到了回城的希望,估計那些人就是硬熬也要熬到平反。
    “這……還真說不好……”
    平反什麽的,判定的時間和規則都不全麵。
    想要平反,要麽是當初判定的時候有疑問,能夠在短時間內調查清楚讓人恢複原本的生活。
    要麽,就看下放人的能力大小了。
    隻要有人幫著跑跑門路,還是可以找到辦法幫助他們回城的。
    隻是,這其中要花費的人脈和物力,就不可小覷。
    不過,有句話說的好,有錢能使鬼推磨。
    要真有回城的執念,怕是會有人傾盡全力去活動關係。
    “要是能回城,誰不想?”
    不說那些下放的人,就是知青,又有哪個不想回城的?
    就算是那些嫁人結婚的知青,隻要聽到有回城的辦法,都會想方設法讓自己回城。
    下鄉的日子,肯定沒有在家裏好過。
    尤其是,大家都是背井離鄉的來到農村,對家鄉的想念就更甚。
    還有,他們這些知青能夠一直堅持到現在,還不是心裏有回城的執念。
    不然的話,他們也會選擇別的出路。
    “是啊,我都想回城啊,可沒工作就是沒辦法安排回城啊!”
    “別說你了,誰不想回城?現在城裏的工作崗位本來就是一個蘿卜一個坑,就算是空出來一個,立馬就有好幾個人競爭上崗。咱們這些已經下鄉的知青,還是別惦記了。”
    “是啊,現在城裏的工作緊張,就算是想花錢買都很難遇到一個。”
    鐵飯碗、鐵飯碗,一個工作就可以傳三代。
    誰家要是有個工作崗位,給兒女說親都比旁人有優勢不少。
    “唉,現在想想,那些牛棚裏下放的人倒是比咱們知青更有希望回城。”
    對方隻要判定無罪,回城真是分分鍾的事。
    可他們知青呢,現在看不到回城的希望,還要繼續煎熬著。
    “是啊,現在下鄉的政策還在,我老家的那些才畢業的弟弟妹妹們,現在也要開始準備下鄉了。”
    當年他會來大青山村,完全是因為服從安排。
    可現在要想去個好的地方下鄉,運氣可沒幾年前好。
    如今下鄉的程序都常態化,下鄉的地方哪裏好一些,哪裏受累一些,知青辦的人心裏明鏡一樣。
    有時候,那些人的態度可以決定下鄉人的生活環境好壞。
    所以,時間久了,大家也算是品出來了。
    有些人,不能輕易得罪。
    尤其是那些符合下鄉要求的人家,為了自己的孩子,也不會輕易得罪知青辦的人。
    “眼瞅著就要七六年了,這下鄉的政策也有十年了,真不知道什麽時候才會結束?”
    大家惆悵,心裏不得勁的很。
    “是啊,高考也取消了十來年,真不知道我這輩子還有沒有機會參加一次高考?”
    因為生的晚,錯過高考的人成百上千萬。
    可見,這十年,有多少人才流落。
    說起高考這兩個字,讓不少知青沉默。
    “高考啊……”
    當知青的,大多都讀過書。
    讀書人,最想通過高考改變自己的命運。
    可是,這條路,它斷了。
    雖然,現在國家還有工農兵大學培養大學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可這大學並不是通過全國考試選拔出來的人去讀的,而是經過舉薦和考核後,讓條件適合的人去讀。
    所以,名額有限,這幾年的大學生就更是鳳毛麟角的存在。
    知青們的學曆最高,也隻是高中生而已。
    大學生,已經成為了不少人心裏的天塹。
    無法逾越,仰望空想罷了。
    “估計……會重新開的吧?畢竟國家的發展離不開人才。而想要人才,隻能自己好好培養。”
    早先年那些但凡跟國外有一點關係的人,現在在國內的行情都不好。
    有過外國留學經曆的人,現在都不被國家看好。
    所以,想要有人才使用,就得國家自己培養。
    而要培養人才,隻能開了高考,進行批次選拔。
    就是不知道,他們會不會等的到。
    知青們的年紀相對來說還不算大,可這個年紀,正是一個人最好的時光。
    學業無望後,大家都會將注意力放在家庭上。
    而背負了家庭的責任,又有幾個人有心氣去求學?
    所以,在不到萬不得已的情況下,知青們都一直扛著。
    他們想再等等,等待奇跡的發生,等待自己命運的轉變。
    他們不想過一眼就望到頭的日子,也不想遠離家鄉和親人,在千裏之外的地方安定下來。
    因為心中有期盼,所以他們都不曾放棄過。
    此時再說起高考,心裏卻有了些不確定。
    喜歡七零穿書,炮灰的家族使命請大家收藏:()七零穿書,炮灰的家族使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