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真身
字數:5037 加入書籤
賭約已成,這要求,便隻有三個。
至於這第三個要求,器靈想了想,還是轉交給聖物。
所謂聖物,並不是外界認為的死物。
是的,這聖物,也是活物。
至少,對方也有屬於自己的意識。
器靈雖然是守護聖物的存在,可它也知曉,自己不能事事都為聖物做決斷。
“至於這第三個要求嘛……”
器靈的話落,就勾起了軍人們的心。
說實話,當下,他們除了想知道器靈的第三個要求,還想見見這位器靈。
雖然,他們之前也從話本子裏知曉有器靈這麽一個東西存在。
可親眼所見,還從未有過。
今日機會難得,他們的心,可不就癢癢起來了嘛。
可這器靈,似乎並不想顯現人前。
至少,現在看著,對方是沒有那樣的想法。
青木安靜的等待著對方的要求,並沒有它所想的,麵露好奇追問之色。
等不到青木變臉,器靈也就不裝神秘了。
它直言道:“爾等隻要找到吾的真身,便可通過第三個要求。”
雖然,它可以找些別的事情來為難這些人類。
可最終,它還是說出了這個要求。
說起來,它自獨立出來後,就與真身徹底分離。
多年以器靈之態存在著,讓它沒有踏實感。
如今,察覺到契機快成,器靈便也想回歸真身。
所以,今次借著人類的出現,也算是給自己一個機會。
如此,它也可以得償所願。
器靈的要求一說出,就讓大家懵了。
不是,器靈的真身是什麽?
而且,這真身還用找嗎?
按照話本子裏所說的,器靈,不是一般都在真身附近出現嗎?
怎麽?
難道眼前的這位器靈,與自己的真身隔著十萬八七裏的距離嗎?
大家的眼中,充滿了疑惑。
可是,這個問題,還得交由青木同誌去處理。
不管是應答還是拒絕,他們都接受。
韓立生也看向青木,等待著她的回答。
青木聞言,仔細打量著器靈的神態。
她的能力,能夠讓她看到未顯現人前的器靈。
可器靈自生出之後,就會以魂態存在。
而這靈魂,與人類的原型無二。
此時的器靈,看著,是一位老者的樣子。
即便,它的發音,還如同孩子一般。
可它生出的時間太久,久到它自己都認為自己的年歲堪比老者。
這老者的年紀,放在器物上,想來,時代也已久遠。
想要找出這樣的器物,難度自然是有的。
華國那麽大,時間這麽久。
說不準,那器物就被埋藏起來,萬萬年都不見光陰呢。
也可能,會被不同的主人接手,最後,流落海外也說不定……
可這器靈既然存在,那就表明,那器物,也完好的保存在世。
就是不知道,尋找器物,又會浪費多少時間?
青木應了,問道:“我可以答應你的要求,不過你得細想一下你的真身是什麽樣子的?這樣,我們也好盡快找到它帶到你麵前。”
青木不能從器靈現在的形態上看出它的真身是什麽,就隻能幹脆問出口。
至少,找東西也得有個實際的參考物吧?
華國的曆史那麽悠久,存在的古物不知凡幾。
若真要一個個的去鑒別,怕是得等到猴年馬月去。
所以,還是幹脆問個清楚,免得增加日後尋找難度。
青木的話一出口,就有軍人開始記錄信息。
這尋找東西的活,到時候肯定是由國家出麵的。
所以,他們得詳細記錄下來。
就算到時候這器物找的不對,可對於國家來說,都是寶物,值得永世珍藏。
當然,他們更加好奇,到底是什麽器物,能夠生出這樣一個器靈來?
若是同一時代的器物,會不會也生出一個器靈?
軍人們將這些想法給記錄下來,等著日後探索一番。
至於青木,她隻是單純的想完成賭約的要求而已。
即便,她知道這器靈與器物之間,也有屬於自己的感應。
若是通過器靈來尋找器物,隻怕是會更快一些。
不過,器靈自己沒說出來,青木便也當做不知道。
就不知,對方執意留在此處,到底是自願還是被人所威脅?
對於青木的問題,器靈倒是沒覺得有什麽不對。
要是她不問,它還當她是在戲耍自己呢。
“鼎!”
隻是,這器靈也是吝嗇,隻給了一個字。
這個答案,既出乎大家的意料,回想一下,又覺得理所當然。
畢竟,在古代,鼎作為一種器具,流傳已久。
而且,在不同的時期,也有不同的象征。
尤其是在封建社會,鼎在王權中的意義極大。
就流傳下來的文字記載,關於鼎的詞語,也有不少。
所以,聽到那童音說鼎字的時候,大家略一思索,覺得這個答案沒問題。
可是,鼎,也有很多種。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不說那些消失在曆史中的物件,就是現存的鼎,都有不少。
想要找出器靈的真身,還真得費些功夫。
不過,這有了既定的答案,尋找起來,也就有了方向。
看著本上所寫的‘鼎’字,軍人在後麵打了一個問號。
顯然,他想知道關於器靈真身的更加詳細的描述。
跟軍人有一樣想法的,還有青木。
現在已經是九十年代,華國的經濟在這十幾年內,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就說京都吧,最早之前,那裏是皇朝之地。
遍地的皇親國戚住在那裏,也算是古董匯集最多的地方。
早幾十年,因為國家政策使然,讓一些有家底的人都開始驚慌。
那個年頭,古董首飾什麽的,都沒糧食來的重要。
舉報抄家的時候,都會被搜刮出不少古物來。
有的物件被打壞,隻能送去廢品站處理。
而有的人,則一早看出風向不對,就會將自己家裏的好東西給埋藏起來,多年都不敢挖出來。
特殊的年代,毀壞了不少好物件,也流失了不少國寶。
到後來國家政策有了新的變化,時代在變好的時候,這京都的人,也出來淘換東西。
有的想買好東西,有的想賣好價錢。
一個願打一個願挨,這買賣自然能成。
期間,不光是華國人自己內部買賣,還會有外國人來華國淘換好東西。
喜歡七零穿書,炮灰的家族使命請大家收藏:()七零穿書,炮灰的家族使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