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東荒—大衍
字數:2852 加入書籤
孫燁這蓄滿了全力的一箭直接射向了那黑皮老鬼,不同於已經隕落於孫燁一箭之下的青幽,此時的他早就已經有了防備。眼見這一箭即將洞穿自己的胸膛,他已然顧不得其他了。
他的身上慢慢的燃燒起來紫黑色的血焰,隨著這股血焰開始燃燒,那股被封印在他身體之中的鬼氣和狂氣又再次浮現在了他的身體之外。
“好家夥,竟然能用出這燃燒壽命之法,倒還真是我小看了你。不過那又如何呢?縱然你燃燒自身壽命換來這鬼氣和狂氣能夠衝破封印,可凡在伏天印所籠罩之地內的法則之力已然全部都被伏天印所封禁了。沒有法則之力,你想擋我這一箭,癡心妄想!”
看到了這頭老鬼身上爆發出來的黑色血焰,孫燁忽然有些驚訝,但是又覺得尚在情理之中。畢竟已然是性命攸關了,如何還會顧及到壽命?若能保下性命,壽命未來未必不能補。若是性命都沒了,還談什麽壽命?
不過,僅憑區區鬼氣和狂氣就想抵擋孫燁飽含法則之力的這一箭,著實有些可笑。
果然,孫燁幾乎是一語成讖。這黃金羽箭被五行法則之力裹挾,直接洞穿了這黑皮老鬼的胸膛。哪怕他以鬼氣和狂氣充盈他的臂刃,欲要擋下這一箭,那也隻是徒勞罷了。
鬼族雖與夜叉族有些不同,但卻也有相似之處。畢竟都是地獄之中聞名的惡鬼,大抵都是有些相似的。夜叉一族在其臂肘之處可以伸出一根修長的利刃,而鬼族則是在其小臂之上能夠出現與小臂長短一致的臂刃。
這雙臂之上的臂刃也相當於這些鬼族的本命靈寶了,隨著他們的修為越強,這些臂刃威力也就越大。按理來說,這頭老鬼達到了元嬰期,他的臂刃應該足以匹敵靈寶。
隻可惜,他的臂刃並不是單獨出來的靈寶,臂刃之中也不存在法則之力。在伏天印以絕地天通封印了其籠罩範圍內的法則之力後,這雙臂刃如何還能匹及得了靈寶?
在這一箭之下,這一雙臂刃被硬生生的擊碎、洞穿,這一箭緊接著便直接洞穿了他的胸膛。
沒有給這老鬼任何反應的機會,孫燁身後的萬魂幡之中立刻就飛出了數不盡的幽魂,再次凝聚成幽魂風暴,將這頭老鬼的魂魄也一並拽進了萬魂幡之中。
孫燁之所以這麽做,主要就是怕這老鬼自爆傷人。這隻老鬼的情況和剛剛的青幽老鬼有所不同,那青幽老鬼在被一箭洞穿之際,渾身法力都被伏天印所封印。
可這一頭,如今卻被燃燒壽命之後所產生的血焰所保護,能夠調用自身的法力。若是他拚死自爆的話,不僅孫燁得不到好處,無法拘下這第二個元嬰主魂。更是有可能波及他嶽父等一幹隨他而來的金丹真人,到時候豈非是得不償失?不,應該是占不到半點便宜。
不過幸好在孫燁一箭洞穿他的時候,這些幽魂就已經開始撕扯他了。有了這些幽魂不斷的撕扯他的神念,便能讓他無法集中精力調動身體內的法力、鬼氣和狂氣來進行自爆。
果然,不過十幾個呼吸的功夫,這幽魂組成的風暴就裹挾著他撞入了萬魂幡之中。自此,這魂幡達到了靈寶級別,成就了萬魂幡。而且萬魂幡中如今有兩個元嬰主魂,哪怕僅憑這一件靈寶,便可以直接對抗一尊元嬰修士。
隻可惜這萬魂幡之中的主魂還少,若是能夠再多上一些的話,便可以施展出萬魂幡的萬鬼噬魂大陣。哪怕僅僅是以三個主魂來施展,都足以坑殺數尊元嬰修士。
不過現在不是想這些不切實際的時候,孫燁一道法印打入萬魂幡之中,萬魂幡之中的遊魂再度蜂擁而出,朝著虞皓他們所獵殺的那些鬼族就撲了過去。
不多時,孫燁的萬魂幡之中再度增加了幾個金丹期的鬼魂。這一場對於鬼族的戰鬥也算是落下了帷幕,當然了,鬼族也並不是隻來了這一些算得上是中段的戰力。這一次鬼族南侵可謂是大規模的行動,光是沿著邊界線南下的鬼族就足有數百甚至上千隻。
隻不過,修為高的就隻有孫燁他們麵前的這些了。因為修為低下的,都已經死在金玄施法造就的那一場火雨之中了。
“多謝皇主仗義出手,為我東南各大宗門鏟除了一場禍患的根源!”
尚秋寒雙手抱拳對著孫燁行的一禮,倒不是說他對孫燁有多恭敬,而是孫燁目前表現出來的戰力,讓他不得不謹慎的對待。
先不用說剛剛那兩隻與元嬰惡鬼相糾纏的妖王,就衝著孫燁如今頭頂上那熠熠閃著金光的魂幡,尚秋寒就知道現如今的孫燁恐怕若非元嬰圍攻是對付不了的了。
“尚宗主太客氣了,咱們都在東南,守望相助、唇亡齒寒的道理。本皇還是清楚的。”
孫燁一邊說著,一邊眯起了眼。似乎是不想讓尚秋寒看到他眸中的眼神,又似乎是在思索著些什麽。與此同時,萬魂幡也落到了孫燁的身旁,孫燁左手直接握住了萬魂幡的旗杆。
片刻之後,孫燁緩緩地睜開了自己的雙眸。隨後他的雙眸之中閃過了一道精光,緊接著他就看向了北方,那裏是東野的方向,也可以稱之為東荒。
“看來這八荒九野承平日久,倒是滋生了一些野心勃勃之輩,讓他們起了平九野定八荒的‘壯誌豪心’了。”
不過是那區區的一握,孫燁就已然探查過了那兩頭元嬰老鬼的所有記憶。不過似乎他們的記憶被人截斷過,並沒有他們在墮淵之下的記憶。但是,孫燁成功的在他們的記憶之中找到了縱容鬼族南下的罪魁禍首—東荒大衍帝朝。
大衍帝朝的老皇主乃是化神大能,他們自認為縱鬼族過境亦無不可。若鬼族能在東南紮根,借此攪得東南大亂。那他們大衍帝朝便可以借此機會將手伸向東南,到那時,未必不能再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