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7章 不可控發展

字數:4644   加入書籤

A+A-


    八月,王鐵蛋的養老院在悄無聲息中迎來了新住戶。
    大王村,凡五十五歲以上的男人,以及在五十歲以上的女人,都可以進院享受養老生活。
    剛好比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小那麽五歲。
    同時,強製要求,四歲到十八歲的孩子,必須進城上學,同樣也要在四合院裏入住。
    可以和爺爺奶奶一起住,也可以住宿舍,不強求。
    十點鍾,兩輛大巴緩緩停靠在了93號院門口。
    王鐵蛋以及眾多新養老團的成員們,都站在了院前,歡迎新住戶們。
    車門一開,老人和孩子們在鞭炮聲中,驚喜地下了車。
    熟人們熱情地打著招呼,小孩們雀躍著去找小夥伴,一幅歡樂又幸福的畫麵。
    沒有掛牌,沒有領導,更沒什麽隆重發言。
    隻有“王家大院”四個大字掛在93號院大門口,顯得氣派又威嚴。
    不用王鐵蛋忙活,新住戶帶著老住戶,直接拎包入住。
    後麵吃飯問題,娛樂問題,甚至工作問題,都安排的好好的。
    老人來了,就四個字,全憑愛好。
    想幹嘛就幹嘛,隻要不違法犯罪、丟院裏人,怎麽都行。
    當然,這是王鐵蛋的設想,他隻想給村裏老人們一個幸福的晚年。
    不過,大家哪能閑得住。
    尤其是這群從戰亂年代走過來的老人們,能活著就好,還愛好?
    就算大王村早早地邁入小康,也沒改變他們勤勞的特質。
    僅僅半個月,半數的老人都投身於新事業。
    而此時,大院裏的所有費用也開始出自老頭樂汽水廠,不用別人掏一分錢,完全屬於自食其力。
    不僅如此,每月還有不少富餘,半數都通過街道辦,捐贈給了周圍的孤寡和軍屬烈屬。
    這叫辦良心企業,先富帶動後富。
    同樣這樣做的還有王鐵蛋。
    半年的發展,他名下的企業已經有點不受控製,或者說被推著發展。
    好像就是所謂的風口,隻要緊跟方向,是頭豬也能飛起來的感覺。
    首先是炸雞店,政府看到了密雲的高速發展模式,炸雞店帶動養雞廠,養雞廠又促進民生。
    所以僅僅半年時間,就有大量的地方政府單位過來拉投資,同時促成了五十多個分店地加盟,而且這個數字還在不斷增長。
    分店的利潤雖然沒京城高,但在地方也絕對是個交稅大戶。
    王鐵蛋每月的利潤也達到了近千萬。
    不過,除了京城六個店的利潤,他是一分都沒留。
    在八月初,就聯係了建設局、教育局、質檢局和地方政府,一起給各鄉鎮中小學蓋樓。
    堅決踐行了總理“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偉大口號。
    唯一比較為難的就是給誰先蓋樓的問題。
    這個說我們學校都是危房,那個說我們學校人比較多,急需,還有說,誰誰是親戚,關係比較近。
    王鐵蛋大手一揮,什麽亂七八糟的。
    抓鬮!
    哪個地方加盟了炸雞店,哪些地方下屬鄉鎮才能參與抓鬮。
    一個學校三幢標準化的教學樓,一幢樓八十萬絕對高高的,投資三百萬,剩下的錢買桌椅買教學用具。
    每湊齊三百萬,就給一個地方打錢,直至全部建設完為止。
    這麽勁爆的消息迅速上了新聞,還被官媒進行了大篇幅的報道,然後就引起了兩個結果。
    一是炸雞店的再次火爆,還有官方背書,二是過來商談加盟的地方政府人員暴增,都想為爭取這一份政績。
    王鐵蛋第二個不受控製發展的是服裝廠。
    這還與外貿有關。
    得益於王鐵蛋審美上的超前,他所設計的幾套服裝剛出來,就受到了四九城百姓的熱烈追捧。
    沒辦法不追捧,國家引進的電影電視劇,有一個算一個,隻要是熟悉麵孔,都成了他的服裝代言人。
    香江流行,灣灣那就流行,緊接著就是整個東南亞流行,然後又傳到了西方。
    服裝行業門檻低,不到半個月,國內,尤其是沿海城市就有人開始仿造。
    王鐵蛋也沒在意,無奈,品牌力量或者廣告效應太過強大。
    外國進口隻要他這個牌子。
    密雲這一個服裝廠還不夠四九城和周邊幾個城市賣的,哪有那精力。
    可有人不願意,尤其是經濟特區的城市,非邀請他去建分廠,專供出口。
    於是,他就在特區建了兩個萬人大廠,每月利潤就上百萬。
    實際上,利潤還可以更高,大部分變成了工人宿舍和福利。
    同樣受到外貿影響的是遊樂園。
    和服裝廠不一樣的是,遊樂園的發展,還和外交部有點關係。
    在四九城,各國大使館的工作人員很多,家人孩子也不少,體驗了一把遊樂場,就會日思夜想。
    能做外交人員,都不是傻子,很容易發現裏麵巨大的市場。
    接著就有人找領事,領事找外交部,外交部找外貿部,接著一起找遊樂場。
    王鐵蛋花大價錢大精力設計遊樂場各個項目的初衷,僅僅是為了想消耗自家孩子的精力,不讓他們白天晚上都纏著自己,真沒發展的意願。
    無奈,別人給得價碼實在太高。
    反正是出口,反正累的也是工人。
    王鐵蛋又投資建了兩個玩具廠,一個專供內地,一個專供出口,就算全力生產,訂單也排到了年後。
    這兩個廠子的利潤,王鐵蛋也沒怎麽留。
    一方麵給員工發福利,一方麵捐贈給周邊失學兒童。
    就是那麽局氣。
    不知不覺,王鐵蛋成為了創業先鋒、優秀企業家、人大代表。
    全國的、市的、區的,都有。
    企業也成了優秀企業,行業領軍企業,出口創匯先進企業等等。
    怎麽評選的,他也不知道。
    每次都是給個通知,讓他去參加,有時還頒獎,被頒獎。
    還有各種邀約,比如什麽座談會,落成儀式,交流會等等。
    除了人大代表,王鐵蛋都沒什麽興趣,有時讓老爸去露臉,有時幹脆不搭理。
    實在推不開,就裝病裝忙碌裝消失,推脫不了,也要看他真有沒有空。
    可即使這樣低調了,王鐵蛋和王鐵蛋名下企業的名字也時常出現在報紙、雜誌和新聞上。
    王鐵蛋對此沒什麽感覺,可對從95號院搬出去的那群人來說,都像重錘砸在了他們的心頭。
    愛算計、愛攀比、愛占小便宜,是他們的特點。
    王鐵蛋那麽有錢,他們除了賣房子,一點好處沒撈到,隻要在媒體上看到王鐵蛋的消息,就急得他們抓耳撓腮。
    恨不得將產業全部瓜分了。
    雖然知道不是太可能,可總得試試吧,拉一把也成啊。
    終於,對於他們來說,來了一次機會,許大茂的海鮮酒店正式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