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受刑

字數:7273   加入書籤

A+A-


    張金花和朱說兩人向北方奔去,此時正值冬季,寒風刺骨。兩人換上厚棉襖,是臨行前播州楊昭為其準備的。
    行了十日,兩人已到鍾南山地境,離西岐已是不遠了。
    朱說問道:“姐姐,之前和你一起的那個叫王蘭英的是誰,那個戴鬥笠的大伯又是誰?”
    幾日以來,張金花見朱說謙恭有禮,行事毫無心機,便與他推心置腹,什麽事情都不再瞞他了。
    張金花道:“你可知道北漢楊家將?”
    朱說說道:“我自幼來到五台山下,整日聽山上的和尚講經說法,幾年前院裏來了一個滿臉胡腮的大漢,他滿身是傷,多虧智聰禪師收留才得以保住性命。後來我才知道是令公的五兒子五伯伯。”
    張金花道:“北漢楊家乃大宋英雄,老令公聲名遠播,雖然楊氏土司已割據一方,但仍然不忘與北漢楊家攀上關係。蘭英姐姐就是楊家女將,而那個帶鬥笠的大伯就是太公的第三子。他和五伯一樣,在金沙灘一戰死裏逃生,如今他為破解太公死前留下的一首詩和蘭英姐姐去西岐查探,我們此去西岐就是為要和他們匯合。”
    朱說道:“那首詩就是姐姐在播州念得那首嗎?”
    張金花點點頭,說道:“我解出前半句,而後半句卻沒頭緒。在播州你曾說你喜文不喜武,這幾日我聽妹妹說話出口成章,想必對詩詞頗有研究,你說說太公留下的詩,後半句到底什麽意思?”
    朱說道:“西岐有蛟龍。姐姐,你說世間真的有龍嗎?”
    張金花道:“傻弟弟,世上哪有龍呀,不過自秦皇漢武之後,每朝每代的皇帝都以龍像自居,認為自己就是龍,如果這詩真的與大宋興衰有關,難道詩中的龍指的是皇帝不成?”
    朱說崇拜的看著張金花,問道:“姐姐你怎麽懂得那麽多呀?”
    張金花道:“你有沒有聽過周莊夢蝶的故事?”
    朱說道:“有個叫周莊的人,他有一天夢到自己變成蝴蝶,夢中他飄然若仙,但醒來之後發現自己還是周莊,卻不明自己本是蝴蝶而變成周莊,還是本是周莊而變成蝴蝶。”
    張金花道:“我有一日如同周莊一樣,醒來之後恍惚不定,似乎迷茫在前世今生之中,雖然我不知道我前世是誰,但關乎武學的一招一式都在腦中,而所閱書籍記得卻是零零星星,時斷時續,之後我在穆柯寨中的書房讀書,居然一目十行,裏麵所記之事我居然知道大半,故此偶然回憶起一本叫《資治通鑒》的書,實在是奇事。”
    朱說歪著腦袋深思,不過一會兒,他說道:“雖然我從小在佛堂讀書,但姐姐說的《資治通鑒》,我確實聞所未聞。看來我的書還是讀少了。”
    忽然間,朱說大驚道:“哦,我懂了,姐姐你的前世一定是文曲星,你是文曲星下凡呐。”
    張金花大笑道:“哈哈,你可見過會使刀槍的文曲星嗎?”
    朱說道:“會使刀槍的文曲星,我當然見過啦。我娘從小給我講郭子儀的故事,我這輩子最欽佩的就是他。”
    張金花思索片刻,問道:“郭子儀?可是平定安史之亂的那個郭子儀嗎?”
    朱說點點頭。
    張金花低首沉思,口中念叨著:“安史之亂…唐朝…龍...”
    見張金花一直不說話,朱說問道:“姐姐,你在想什麽呢?”
    張金花從深思中緩過神來,說道:“沒...沒什麽。”
    又行一日,兩人亥時來到西岐州城下,見城門緊閉,張金花向城上呼道:“在下求見西岐州府王蘭英。”
    話音剛落,有十幾名弓箭手列隊站在城上。為首的士兵喊道:“太晚了,城內已經宵禁,你們還是明日再來吧。”
    朱說見弓箭手欲引弓射箭,他嚇得往後拉了一下馬僵。
    張金花心想,我剛易名改姓,江湖中恐還沒有人認識我。若是我扮做蘭英姐姐的夫君,她必會給我開門。
    跟著張金花清了清嗓子,道:“我是老令公之子楊延昭,前來拜見王蘭英,請代為引薦。”這聲音喊得猶如一名男子,是由於張金花要裝男子說話騙過門衛,以便進城。
    為首的士兵一聽是楊家的人來了,立刻趕去西岐洲府,一進門就跪在王蘭英下首,喧道:“將軍,楊元帥來到城下,要來見您,要不要屬下把他帶進來。”
    此時王蘭英正坐在州府正堂辦理公事,她聽楊延昭來到西岐,便怒道:“那日我去三關借糧,他不顧昔日舊情,拒不給糧,今日他來我西岐,一定是三關有難,找我相助。”
    一旁的劉雲俠說道:“要不要把這人趕走?”
    王蘭英道:“這人不顧家父和楊老令公指腹為婚,肆意毀約,今日必令他嚐盡苦楚。你可將其拿下,重責一百大板,令他爬著來見我。”
    士兵即刻領命,轉身離去。
    見城門打開,張金花和朱說下馬上前,正準備給衛兵道謝,沒想到此時幾人蜂擁而上,把張金花壓在地上。而此時朱說沒有武器,他欲向前阻止,又被幾個士兵抓住,動彈不得。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幾個士兵揮起棍子向下打去,張金花大叫道:“你們好大膽子,敢打楊家將,還不快把你們主子叫出來。”
    士兵沒有停手,而那為首覺得奇怪,心想,剛才學男子說話的原來是個女人。他趕緊折回西岐州府,向王蘭英稟報。
    王蘭英大驚,立時拿起大刀,奪門而去。見到躺在地上的張金花,她大喊道:“住手。”
    士兵停手,紛紛跪在王蘭英兩側。
    王蘭英道:“快...快把金花妹妹抬到府上,快叫郎中過來。”
    過了不知多久,張金花從昏迷中醒來,見王蘭英坐在身旁,她用手撐榻,‘哎呦’張金花喊了起來,這時才想起適才在城外被士兵按在地上打。
    王蘭英上前扶著張金花,慢慢把她平側在床上,說道:“我以為楊延昭來到西岐,沒想到是妹妹你,我命手下錯打了你,在這裏給你賠禮。”
    王蘭英說道:“朱說弟弟呢?”
    王蘭英道:“他來多有不便,我叫他回去休息了。郎中已經看過你的傷,給你上了藥,你休息幾天就應無大礙了。”
    張金花歎了口氣,說道:“當初在播州的時候我打了楊昭,今天遭此劫數,算是報應吧。”
    王蘭英大吃一驚,問道:“你...你打了播州土司?”
    張金花接連歎了幾口氣。
    王蘭英問道:“金花妹妹,你們在播州打聽到什麽了麽?”
    張金花道:“播州之事已了,我不但借到了軍糧,還發現了一種石頭,可以用來克敵。蘭英姐姐,你和楊三伯在西岐可有什麽發現?”
    王蘭英搖搖頭,道:“這幾日楊三哥到處打聽龍的事情,但是西岐百姓都未見過龍,亦未人聽說過,就連史官也不清楚。既然妹妹能解那詩前半句,想是後半句也定難不倒你。”
    張金花用手扶榻,嘴裏不時發出哎呦的低吟聲,王蘭英見她不願意躺著,就輕輕把他攙扶起來。
    張金花道:“姐姐,若真是我君舅爺來找你,你難道真要打他麽?”
    王蘭英站起來默默躲到一旁,她臉色微變,一直盯著窗外,似有不豫之色。
    張金花不能下床,隻得側坐在床上,她想了一會兒,說道:“君舅爺也是以大局為重,希望蘭英姐姐就別再記恨他啦。”
    許久之後王蘭英轉身走到榻旁,嗔道:“除非他娶我,否則我見他一次,就打他一次。”
    見她怨氣極重,張金花道:“若是君舅爺能娶蘭英姐姐,你可否答應我件事情?”
    王蘭英急忙說道:“妹妹真的麽?你真的能叫楊延昭娶我?”
    張金花吃吃著笑了起來,繼而向王蘭英拜拳,微微側臉,說道:“金花見過幹娘。”跟著就把所求之事告訴了王蘭英。
    王蘭英哈哈一笑,說道:“這有何難?不過我是鎮守一方的小將,不敢做北漢楊家女將的長輩,你我在戰場相逢,早已姐妹相稱,今後你還是叫我姐姐吧。”
    兩人攀談許久,又互相把這幾日在播州和西岐發生的事情告訴了對方,屋內時而嘻嘻笑聲,時而簌簌悲聲,直至深夜。
    張金花和朱說兩人在西岐住下,從冬入春。
    不知過了多少日,有一天朱說向張金花說道:“姐姐,我在外已有半載,再過幾日是我爹的忌辰,明日我要回去給我爹拜掃。”
    張金花說道:“兄弟,我知道你自幼不喜歡母親改嫁他人,但我這段時間托人打聽,你母親謝氏貧困,又無依無靠,她無力養活你,投靠朱氏乃是萬不得已。她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你,待你回到長山,就好好照顧母親,別叫她沒了丈夫,又沒了兒子。”
    朱說給張金花微微一鞠,說道:“前段時間在播州,高氏改嫁播州土司,所托之人是個良人,亦可光宗耀祖,我父親病故,他在天之靈也不希望我娘孤苦一生,姐姐,你說得對,我明日就回長山。”
    見朱說已經想通,張金花會意一笑,問道:“好弟弟,不知道你生父姓何名何,葬在何處,等過段時日我去給你爹上柱香。”
    朱說道:“家父範墉,一生在朝為官,死後葬在蘇州楞伽寺旁。”
    當晚酉末,張金花心想:“我這個弟弟不但頗有文采,亦是一個明理的孝子”。過了片刻,她又想:“太公為何要在李陵碑上留下那首詩呢?清泓如玉漿...”
    忽然之間,張金花靈光一現,立時坐了起來,趕緊跑到州府去見王蘭英。
    此時王蘭英正和楊延光交談,見張金花匆匆忙忙跑了進來,不知發生什麽事情。
    張金花給二人行禮,急忙說道:“蘭英姐姐,西岐有沒有大的墓穴?”
    楊延光道:“不知侄媳問這事做什麽?”
    張金花回道:“我突然想到,太公在李陵碑上刻字,而這首詩的前半句亦與墓穴有關,想是下半句也是如此。”
    王蘭英道:“西岐確實有墓,乃是唐高宗李治與武後之墓。不過墓內機關重重,外人不得擅入。”
    楊延光拿起了槍,說道:“就算是鬼門關,若是能解出家父留下的詩,我也要闖一次。”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王蘭英連忙安撫楊延光,說道:“三哥莫急,明日我派步精兵和我們一同前往,今晚我們先準備一下吧。”
    翌日辰初,張金花幾人送朱說出城。
    朱說道:“金花姐姐,蘭英阿婆,三伯,朱說武功低微,怕入墓給你們添麻煩,隻能先行回家看望家母,以後我們有緣還會相見的。”
    王蘭英道:“你年齡尚幼,獨自一人回長山,跋山涉水太危險了。我派了兩個手下,都是我的親信,由他們護送你回家,期望你能早日和母親團聚。”
    朱說低下頭,淚水奪眶而出,張金花見他如此失態,就上前摟住他,幽幽道:“待你安定之後,做姐姐的一定去看你。”
    朱說騎上馬,兩名護衛跟在其後,幾聲駕,三人向遠處奔去。
    不過片刻,有一隊人馬從另外一向奔來,眾人不明,王蘭英大驚,以為是夏國來的敵軍,便吩咐城上弓箭手就位,頃刻間,他們已站滿城上,列成一排,引弓欲射。
    為首的女子身著裘皮大襖,梳著兩個小辮,張金花見此人麵善,待馬隊走近,張金花大喜,原來是播州的高小鳳。
    張金花連忙對王蘭英道:“此人是我在播州認識的朋友,切莫動手。”
    王蘭英用手一擺,乃是她領將時用的手勢,意在叫弓手撤退。
    高小鳳對後麵的馬隊說了一番話,這些話十分難懂,張金花幾人不知道他們說的什麽。
    張金花道:“小鳳妹妹,你怎麽來了?”
    高小鳳說道:“我把焰硝送到三關,幫他們製作炸藥。那裏實在太無聊啦,聽人說姐姐來了西岐,我就來找你玩啦。”
    張金花咯咯而笑,繼而向高小鳳紹介王蘭英與楊延光。惜朱說前腳甫離,實乃不巧之至。
    張金花問道:“你剛才和那些士兵說的什麽呀?我聽著不像是官話。”
    高小鳳道:“我和娘從雲南來到播州,後來向我爹學了官話,但這些士兵是我從雲南帶來的,他們官話不好,我剛才說的是白語,你們聽不懂啦。”
    張金花道:“高家地位顯赫,怪不得你會‘六脈神劍’,原來是大理來的高手。”
    高小鳳瞬間臉變得通紅,羞道:“你居然還敢提那事。”
    張金花大笑起來,說道:“隻是小鳳妹妹今日來的不巧,我與蘭英姐姐和楊三伯要去探墓,不能招呼你,隻能委屈你在州府裏暫住,待我們幾個辦完要事後再與你接風洗塵。”
    高小鳳嚷道:“你們要去探墓?帶上我啦,帶上我啦。”
    喜歡七俠情緣請大家收藏:()七俠情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