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那日之約
字數:7374 加入書籤
高小鳳見出口就在前方,卻望塵莫及。即便張金花屈身伏於石門之下,拚命伸著手臂,她們之間仍有分毫之差。
此時楊延光叫道:“高姑娘,請你一定要為大宋解出家父留下的這首詩。”
高小鳳回首看著楊延光,不知道他為何說出此話。還沒來得及反應,楊延光用力拖住高小鳳的身子,將她抬了起來,王蘭英一把抓住高小鳳,與張金花合力將她拉了上去。
而楊延光適才耗盡全力,他此時感覺身子下沉,並有股力量將他拉至旋渦,不過多久,水已淹沒他的首頸。
高小鳳大聲呼喊:“大個子,大個子。”隻聽旋渦如惡龍一般咆哮,將墓下之物吸至中間,水流久聚不散,而楊延光已沒入水中,怕已是凶多吉少。
高小鳳跪地痛哭,張金花悲切道:“若不是我執意要返回墓中看金龍,三伯也不會...”
王蘭英見高小鳳跪地不起,安慰道:“三哥為了救你,犧牲自己的性命,亦是應了詩中那句話,舍生取義是楊家眾將的座右銘,我們應繼續前行,才不負他死前的托付。”
待三人穩定了情緒,便從石門口進入到另外一間大室,踏入瞬間,眾人皆驚。
隻見地麵成金,石壁成翡,金銀珠寶散落各處,珍奇異寶遍布四周,其數無法估計,室中有條河,河沙已成金粉,河石已變寶玉,此等奇景,夢中難見。
王蘭英上前查看,這間大屋長二十丈,寬二十丈,高亦有二十丈,室內中間有座神像,像首頂天,其手扶地。
此像本是石刻,但大半個身子已被金子覆蓋,猶如一座金像,磅礴氣勢,令人歎為觀止。
王蘭英道:“這像非男非女,非佛非道,非神非魔,簡直就是四不像。”這話說出,傳來陣陣回聲。
高小鳳覺得好玩,就上前大聲說道:“快把楊三伯還給我。”
高小鳳話語中摻雜著憂傷,回音四蕩,悲情四濺,令人惆悵。
張金花道:“與其說這是四不像,倒不如說它什麽都像。非男非女,非佛非道,非神非魔,倒不如說它是男是女,是佛是道,是神亦是魔。”
王蘭英道:“世上哪有這種像?”
張金花道:“能把自己與男比高,與天比齊的隻有武則天了。她頭頂天,手撐地,意在叫萬人朝拜,萬物臣服。這裏回音四起,若是一人說話,猶如萬人同聲。”
高小鳳嘲笑道:“若是我罵她,豈不也如有一萬個人在罵她嗎?”
幾人在大屋中來回走動,隻是略微一觀,已花了近半個時辰。
王蘭英道:“沒想到這裏的寶藏全是真的,若是加在一起,簡直富可敵國。”
張金花道:“相隔一室,一麵為真,一麵為假,猶如一念成佛,一念成魔。”
高小鳳問道:“但是我們仍然沒有見到龍呀?”
張金花已踱步在屋中數圈,她說道:“屋中的寶藏,如果我沒猜錯的話,應該是賊相楊國忠畢生搜刮來的財寶,潼關失陷之後,他見唐朝大勢已去,便把一國的財富都藏至此處,若是當初他能把這些財寶交出來,也許安祿山就打不到長安來,唐亦不會衰落。”
張金花歎了口氣,說道:“美人誤國,奸臣亦可誤國。”
王蘭英問道:“那楊大將軍的那首詩何解?”
張金花道:“西岐藏蛟龍,以我來看,這裏就是唐朝的龍脈所在。”
王蘭英和高小鳳大驚,齊聲呼道:“龍脈?”
張金花點點頭,說道:“西岐所在之地,是夏國,遼國和大宋國的交接之處,乃天下之咽喉,唐朝雖亡,但龍脈仍在,此龍脈定能守護西岐一方之百姓,西岐百姓安樂,我大宋國民亦可無憂。”
王蘭英上前,表情瞬間變得異常嚴肅,說道:“我會竭盡全力保護龍脈周全。”
高小鳳低頭許久,繼而說道:“我...我也要一起保護龍脈。”
王蘭英道:“我鎮守西岐一方,保護前朝墓葬是我的責任,我必將此重任傳之後世,皆當謹守此命。而高姑娘家鄉遠在天涯,何故跋涉至此,以守龍脈呢?”
高小鳳道:“楊三伯為我而死,我...不想他在此孤單。我的後代要世代為他守靈。”
張金花道:“沒想到妹妹有此誌向,我代表楊家感謝你。”說著向她深深一揖。
王蘭英問道:“如今三哥已死,我們如何向董三娘交代呢?”
張金花想了想,說道:“楊三伯在眾人心裏,早已死在幾年前的金沙灘一役,然而他死裏逃生,為尋求太公真相,鞠躬盡瘁,葬在武則天之墓,卻無人知曉。”
張金花又道:“與其叫董三娘知道,不如瞞著她,省的叫她再次傷心。”
王蘭英和高小鳳想了一會,便都點頭同意了。
王蘭英見大屋裏沒有出口,便擔心起來。
張金花道:“之前小鳳妹妹說過,幽墓深藏隱水流,隨水而行見天頭。先前那條小溪的盡頭是座暗門,這裏的河水也必通往外麵。你們兩人可會遊泳?”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王蘭英和高小鳳點了點頭。
張金花說道:“那我們一同潛入河中,就此出墓吧。”說著三人依次入水,張金花為首,行在前方,不出一時三刻,他們遊過一道石廊,就從山的斜口掉了出來,隨著天紳落入外麵的湖中。
此時已過卯時,東邊微亮,呼啦幾聲,三人從湖中爬了上來,見日出從東方漸漸升起,王蘭英麵露喜色,猶如重生一般。
幾人整裝之後,慢慢回到墓口的那座石碑旁邊,馬仍然在一旁悠閑著吃草。
張金花看了看石碑,從一旁拿起一塊石頭,將墓碑上的字盡數抹掉了。
王蘭英大驚,問道:“金花妹妹,你這是做什麽?”
張金花道:“曆代帝王,皆以豐功偉績自詡,造墓立碑,銘刻功勳。然不知江山美人,皆為過眼雲煙,瞬息萬變。雖貴為九五之尊,亦難逃佞臣美妾的誘惑。他們所幻想的盛世,到頭來終歸一場空夢。?帝王之業,不過如此,可悲可歎!”
張金花續道:“我乃楊家女將,畢生為國而戰,有生之年見不得皇帝為自己歌功頌德,從今之後,隻要我還活著,這墓碑上就不再留字,至於後人想寫什麽,就隨他們吧。”
三人上馬奔行,見劉雲俠帶著一眾人馬,連同那群勇士在林外等待。
張金花見高小鳳悶悶不樂,問道:“小鳳妹妹,你怎麽了?”
高小鳳答:“剛才在墓中,姐姐說大家都以為三伯早死在金沙灘上,而三伯其實是為解老令公死前留下的詩詞慘死墓中,卻不被後人知道,對他來說實在大大的不公。”
王蘭英想了想,說道:“高姑娘說的在理。金花妹妹你說我們怎麽辦呢?”
張金花不停點頭,說道:“三伯為國而戰,為你而死,確實不應該就這麽算了。”
她轉首對王蘭英道:“這裏恰巧是黃帝墓,何不找一塊好地,把他好好安葬呢?”
王蘭英想了一會兒,說道:“恰巧城東有一塊好地,是唐穆宗李恒埋葬之處,那裏青山相依,綠水為畔,我明日就派人將三哥的遺體從墓中取出,葬在那裏。”
張金花問道:“那墓可有名字?”
王蘭英道:“唐穆宗不敢與武則天爭位,故此以坤為名,叫坤陵,當地也有不少百姓稱其為恒陵。”
張金花一聽大笑:“區區一個好色淫亂的皇帝,死後也配獨占山頭嗎?你把那李恒遷走,叫楊三伯占據此陵,改名叫‘光陵’吧。”
王蘭英拍手稱妙。
張金花道:“三伯和武則天相對,定會被後人傳頌。太公留下的詩詞要改,讓後人都能記住我們大宋楊家。”
高小鳳問道:“姐姐要如何改詩?”
張金花道:“山中有金光,落在播州方,陰陽十八卦,乾坤獨自悲。”
這時有兵來報,稟道:“楊家楊元帥來到城下,說要見一個叫張金花的人。”
一旁的劉雲俠說道:“還不快把那人重責一百大板?”
“且慢。”王蘭英擺手,恐有差錯,便不敢再下此令了。
張金花道:“太公找我一定有要事,我們還是快回去吧。”
王蘭英吩咐劉雲俠與眾兵處理墓中之事,並與張金花、高小鳳快馬返回州府。
楊延昭在州府大堂內,而王蘭英卻避而不見。張金花剛從墓中回來,就先沐浴更衣,換了件便裝。
來到大堂,楊延昭正坐在木椅上,他一臉苦相,見張金花,他起身說道:“張將軍別來無恙。”
張金花問道:“君舅爺怎麽來了?難道是三關出了事情?”
楊延昭道:“遼軍有異動,有探子來報,蕭天佐受蕭太後之命,準備七日後進攻三關。我來是請張將軍回關主持大局。”
張金花道:“君舅爺,不是說您派流星馬來就可以麽,怎麽親臨西岐,真是折煞我了。”
楊延昭歎了口氣,說道:“遼軍兵馬十萬,兵精糧足,我怕...”
張金花看出楊延昭的心事,:說道:“那君舅爺何不找蘭英姐姐呢?太公和蘭英姐姐的家父有交情,您去求她,她必出兵相助。”
楊延昭不停歎氣搖頭,想說話卻吞吞吐吐,似乎心有苦衷。
張金花微微一笑,說道:“您是不是還怕蘭英姐姐怪你沒借糧給她?”
楊延昭歎道:“早知道今日有求於蘭英,當初我就不該對她如此苛刻。我目光短淺,又有何麵目再見她呢?”
接著他又說道:“張將軍,你對蘭英好,她什麽都聽你的,不如你去勸勸她吧。”
張金花思索了一會兒,給楊延昭行了一禮,說道:“君舅爺莫慌呀,蘭英姐姐曾經說過,隻要您能娶她,她什麽都答應您。”
楊延昭睜大眼睛,嘴唇顫抖,微微說道:“如今大敵當前,我豈能於此時行婚慶之事?”
張金花無奈說道:“遼軍十萬,而三關宋軍不足其一半兵力,我看沒有蘭英姐姐,三關這次是沒啥希望咯。”
楊延昭一聽心裏不由得一驚,他怕三關失守,連忙說道:“我娶她還不行?隻要她肯出兵。”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沒想到王蘭英在門後偷聽,她聽楊延昭說娶她,就跳了出來,大聲問道:“你此話當真?”
楊延昭嚇了一跳,他一手撫胸,一手搭背,側首一旁,不停地歎氣。
見王蘭英來到,張金花怕她打攪二人談話,即刻退出大堂。
王蘭英嗔道:“難道我醜地惹你如此討厭我嗎?”
楊延昭不語,過了片刻,他問道:“你可記得二十年前,天波之約?”
王蘭英一震,瞬間淚水浸濕了眼際,她顫抖著說:“六哥...你...你還記得?”
楊延昭吟道:“天波柳下月朦朧,愛意綿綿心相通。對坐暢談家國事,共赴沙場抗遼戎。”
王蘭英接著吟道:“月下暢談心已醉,風中輕笑語猶重。此生若得長相守,不羨鴛鴦不羨龍。這詩上半句是你寫的,下半句是我寫的,那日你我約定在天波府柳花亭下見麵,為何你不見我?”
楊延昭閉著眼,深深一歎:“昔日我早於你到柳花亭,未料官家夜下頒旨,命我往守邊陲。我一去三載,歸時卻尋你無蹤。我日夜於柳花亭下等候,唯盼與你一見。”
王蘭英哽咽道:“六哥...你說的是真的麽?我以為你嫌我醜陋,故不見我,我傷心欲絕就回了家。若是那日我能進府,向太君問清楚,也許我們就...”
楊延昭道:“五年前,你與郭氏來至邊關投親,然我等早已人事變遷,非複舊時。那時邊關戰事頻仍,無暇顧及兒女私情,故我再度卻你。”
王蘭英歎道:“生命與道義豈可相較,情誼與道義又豈能並論??六哥,你做的沒錯。”
楊延昭道:“聽聞蘭英鎮守西岐一方,巾幗不讓須眉,隻恨我楊某當年有眼無珠,若得蘭英為妻,遼軍安敢如此猖獗?”
王蘭英知道楊延昭是為了叫她出兵故此才說這般大話,但她仍然滿心歡喜,適才她滿臉傷感,而登時已嘴角微揚。
翌日一早,高小鳳已和勇士飛奔回關。王蘭英在城前點兵一萬,與楊延昭和張金花準備就緒,發足向東進軍。
王蘭英問張金花“昨日於墓下,因中那白花之毒,我們皆陷入夢境中,妹妹你做的是什麽夢呀?”
張金花想了想,回道:“我確實做了異夢,隻是醒來就什麽都不記得了。倒是姐姐你做了什麽夢呢?”
王蘭英麵上一陣緋紅,嫣然含笑,幸福之態溢於言表,隻聽一聲駕,她遂執馬韁,跑向前去。
喜歡七俠情緣請大家收藏:()七俠情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