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3章 詩詞三百首
字數:3501 加入書籤
空氣仿佛隨著蘇雨翻動劇本的指尖緩緩凝固,郝仁的目光緊緊追隨著那不斷移動的紙頁,心髒在胸腔裏不安地擂鼓。
當蘇雨的眉頭如同被無形的力量牽引,不自覺地微微蹙起時,郝仁隻覺得心頭“咯噔”一聲重響,像是有塊巨石驟然墜落,整個人都陷入了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慌亂中。
他暗自思忖:難道自己團隊傾注心血精心打造的這個劇本,竟不小心觸碰到了蘇雨的某些雷區?
可腦海中快速回溯劇本打磨的全過程,又覺得實在不該如此。
為了這個劇本,團隊成員連續數周泡在會議室裏,燈光常常徹夜通明。
大家反複研討每一個情節轉折,逐字逐句仔細檢查每一處邏輯漏洞,光是修改過的手稿就堆滿了半個文件櫃。
盡管目前許多台詞與對白尚未填充完整,但劇本的主線清晰得如同墨筆勾勒的工筆畫,整體劇情連貫流暢如行雲流水,且自始至終都圍繞著宣傳國粹文化這一核心主題,按道理絕不該出現問題才對。
“劇本的整體架構與創作想法都相當不錯,很有潛力,”蘇雨放下劇本,抬起頭,目光沉靜地看著郝仁,語氣中帶著幾分認真,“隻是在創作時似乎過於小心翼翼、束手束腳了些。本子我先留下,這幾天我會著手修改一番。”
郝仁原本那顆猶如墜入冰穀、被冰冷絕望包裹的心,在聽到蘇雨這番話後,瞬間被一團熾熱的火焰點燃。
激動與興奮之情如同潮水般湧上心頭,順著血管蔓延至全身,讓他的臉頰微微發燙,所有的情緒都毫不掩飾地溢於言表。
原來,蘇雨並非要否定他的這個項目,隻是覺得劇本在某些方麵還不夠真實、不夠大膽。
但這也不能完全怪他們。
在當前嚴苛的審核環境下,影視創作如同在刀尖上跳舞,若是將劇本寫得過於真實、過於犀利,明眼人都清楚,最終隻會落得個石沉大海的結局,根本無法通過審核。
不過,倘若由蘇雨親自操刀編劇,情況或許就會截然不同。
以蘇雨如今在國內舉足輕重的影響力,審核部門必定會慎重考慮,甚至極有可能直接給予通過。
畢竟,在對官方的影響力方麵,當下國內又有誰能與蘇雨相媲美呢?
“好的,蘇總!一切都聽從您的安排。”郝仁忙不迭地點頭,臉上堆滿了如釋重負的笑容,眼角的細紋都因這笑容而舒展開來。
對於蘇雨主動幫忙修改劇本的決定,他自然是求之不得。
想當初,他正是憑借拍攝蘇雨創作的劇本,才得以在人才濟濟的影視界嶄露頭角,一路披荊斬棘走到今天,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蘇雨劇本的含金量有多高。
而且,作為一名懷揣理想的文藝工作者,郝仁內心深處一直渴望能夠拍攝一部風格犀利、內容真實的文藝片,骨子裏對文藝創作的那份熱愛與執著,如同深埋地下的火種,從未有過片刻消退。
“不過《饑餓遊戲》正式收官後,不著急拍攝這部電影,”蘇雨話鋒一轉,眼神中帶著幾分溫和的詢問,“你之前不是想要將《九兒》這首歌的故事搬上大銀幕嗎,你現在還有興趣嗎?”
蘇雨的詢問讓郝仁先是一愣,像是被一道溫暖的電流擊中,隨後心中便是沒來由的一暖,一股熱流從心底緩緩淌過。
他沒有想到,自己隨口提過的一個想法,蘇雨竟然一直記得!
“有!當然有!”郝仁激動得聲音都有些微微發顫,目光灼灼地看著蘇雨,眼中閃爍著期待的光芒。
“那好!其實這部劇本我早就寫出來了,就是在等合適的時間交給你來拍攝,現在顯然時間到了,晚點我將劇本發給你。”
蘇雨說完,伸手拍了拍郝仁的肩膀,起身離開。
這或許就是蘇雨與郝仁之間的和解了吧。
而讓郝仁先拍攝完《紅高粱》這部電影之後,再去啟動《霸王別姬》這部電影,其中也藏著蘇雨的深謀遠慮。
等到那時,郝仁在華夏文化圈的地位應該會變得更高,屆時拍攝《霸王別姬》遇到的阻力自然就會更小。
直接莽上去雖然並非不行,但真的沒有必要讓心血白白耗費在無謂的阻礙上。
也就在滿月酒結束之後的第二天,王天風帶著蘇雨的《詩詞三百首》,前往盛世繁華網站商量出版事宜。
當盛世繁華的一眾高層與總部的胡劍翻開蘇雨的詩詞集時,一個個全都被震撼得說不出話來,房間裏隻剩下此起彼伏的倒吸冷氣聲。
他們一開始還以為,蘇雨能創作幾十首詩詞就已經相當不錯了,畢竟詩詞創作向來講究精雕細琢,數量與質量往往難以兼得。
可誰能想到蘇雨這麽“狠”,一下子就拿出了三百首!
而且這些詩詞竟然還是按照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易讀順序進行排列的,每一首都標注了簡明的釋義與背景介紹。
蘇雨的心思,他們再遲鈍也能看明白了——他是想讓更多人能夠輕鬆走進詩詞的世界。
不過蘇雨在文壇的地位越高,對於他們網站來說好處自然就越大。
他們巴不得蘇雨可以在文壇真正封神,成為引領時代的文學標杆。
什麽文無第一?在現今的華夏詩詞領域,蘇雨已經毫無爭議地登頂了。
而且蘇雨詩詞種類的豐富與跨度之廣,也讓他們震撼不已、嘖嘖稱奇!
翻開詩集,山水田園詩的清新意境撲麵而來:“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勾勒出隱士的閑適淡泊,“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描繪出山林的靜謐清幽。
邊塞詩的雄渾氣勢激蕩心胸:“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裏長征人未還”訴說著邊關的蒼涼悲壯,“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展現出山河的壯闊磅礴。
詠史懷古詩引人深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感慨著曆史的偶然與無常,“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歎息著王朝的興衰更迭。
思鄉懷人的詩句觸動心弦:“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道盡了遊子的濃濃鄉愁,“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飽含著對親人的深切思念!
詠物詩寓意深遠:“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讚美了梅花的高潔傲骨,“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歌頌了竹子的堅韌不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