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發現銀礦
字數:5223 加入書籤
“什麽?大明人打過來了?”
對於明朝的進攻這事,幕府將軍還是有些震驚,但也僅限於震驚。
畢竟死的不是他統治下的民眾,沒有損害他的財富,如果明朝真的過來的話,大不了投降唄。
反正他肯定是打不過的。
“將軍大人,救救我們吧”
“喲西,來人了,把他們幾個全都死啦死啦滴,送給大明皇帝,當然能換幾把刀更好了”
由於大明的冶煉技術先進,明朝出口的鐵器,都是上好的珍品。
拿這些鐵切鍛造出來的寶刀,每一口都是名刀,是他們大名珍藏的秘寶。
“你個苟”
“我等好心前來投靠你,你卻如此背叛我們,當真死啦死啦的”
“中國有句古話,識時務者為俊傑”
“我為俊傑,你們這些家夥死啦死啦的記敢跟你大明作對當真該死啊”
當即吩咐手下將這些大名全部綁了,拿去交給石見國的將軍。
畢竟,他總不可能為了這幾個沒有任何價值的廢物而去犧牲自己麾下的勇士。
幾名兵敗了的大名不停的咒罵這個幕府將軍。
當然幕府將軍完全不把這些失敗的垃圾的話放在耳中,按照他以往的習慣,失敗的垃圾就應該扔海裏喂魚去。
不過拿他們獻給這大明來的將軍,想來能抱上大腿吧。
都是狗,誰又比誰會舔?
三日後,周王朱橚乘船,抵達了石見。
這一路上憑借著堅船利炮,2萬多名海軍將士拔除了一處又一處的海盜以及倭寇勢力,基本上是蕩平了海陸的危機。
踏上了他忠誠的封地。
“拜見周王殿下”
“哈哈哈,戚將軍快快平身吧,想當初你可是跟著本王的老嶽父一同征服雲南,我那老嶽丈對你的功績還是很讚賞的”
“老國公客氣,在下不才,隻不過有微薄功勞,全賴老國公指揮得當,藍將軍陣前有功,在下,不過聽從指揮罷了。”
客套完了一番之後,兩人也開始就今後如何治理倭寇這點地方,展開了討論。
畢竟這個小破島,說真的,真沒太大價值,土地實在是太過貧瘠又太過狹,完全承載不了大明的公侯。
“不過這地方當做一個練兵場倒是合適”
“把當地的這些倭寇全都殺了之後,這地方就空了出來可以練兵”
“當然也可以修築一個港口,之後朝廷開辦海運的時候也可以當做一個中轉站,也能幫琉球那邊分擔一部分”
按照周王的想法,隨著大明開拓海運將在琉球之地增加港口修建,當地民眾在務農之急,也順便在港口上務工賺點錢財,家糊口。
石見國,興許可以分擔一下之後的運輸量,可能會有一些發展,但終究還是有限。
“再看看吧,戚將軍怎麽樣?隨本王走一走?看一看你未來辦公的地方?”
“走”
一路上原本石見國的大名鞍前馬後的伺候著。
這兩位可是大腿,絕對不能丟失。
“王爺,將軍,接下來由我來給你們介紹我石見國的風光。”
“讓開你們這些賤民都給老子滾蛋”
“兩位大人小心了,不要被這些賤民影響到你們的心情,對了大人你就踩在張建民的身上過去吧,這些賤民不值錢,踩死了隨意埋的”
一路上,周王倒是見識到了什麽叫人命如草芥。
不過終究不是他大明的子民。
再怎麽下賤又如何呢?
“報告殿下,大事大喜事啊”
一名士兵匆匆前來匯報。
“淡定點淡定,不要著急,好好說話,到底發生了什麽大喜事?”
“回殿下發現了一處銀礦,銀子,好多好多的銀子”
大明缺銀子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尤其是明朝剛建國的那十幾年,大明朝是真的窮。為此老祖不惜狂發寶鈔,就是希望達到宋朝那樣的富裕。
但朝廷上並沒有懂得金融的大臣,或者說就算有懂的,但也沒有說出來,反而是默許朱皇帝肆意發行寶鈔。
目前大明窮的都要當褲子了,阿鬥也因為老豬欠的在是忙得不可開交,不停的搜刮財富稅收。
“發現了銀礦是嗎?大概多大的銀礦?”
連忙跟了上去,一旁的士兵還在那裏補充道“很大,不知道這銀礦到底多大,反正兄弟們在那裏發掘出來的銀子都達到上千兩了”
“是純淨的銀礦,基本沒有什麽雜質,帶來的銀匠們直接在那裏開煉了”
不好。
石見國大名暗道不好。
“難不成那座銀礦被這些可惡的大明人發現了嗎?”
他絕對不允許這件事情發生,畢竟那關係到日後他的軍隊擴軍,如果那處銀形真的被發現了,那麽石見國,將不再是他掌控的了。
謝天謝地,並不是那處銀礦。
跟著這名士兵來到地方之後那大名,懸著的心才終究落下,不過他也留了個心眼。
“還有處銀礦?似乎不比之前發現的那處小?有沒有可能還有新的銀礦?”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越想越覺得有可能。
沒準這塊地盤就是他們天照大神賞賜給他的禮物。
天照大神太客氣了,不僅讓他抱上了大明的大腿,更是給了他一處銀礦豐沛的國土,回去一定要好好祭拜祭拜。
“銀子,沒想到這貧瘠的土地竟然能發現這麽多的銀礦當真有意思啊”
周王將這裏的發現也寫成奏折發給他的大侄子,希望他的大侄子能派遣更多人來駐守此地,開發當地銀礦。
當銀礦被發現的消息傳到了應天城。
馬上成為朝廷的熱點話題。
“什麽?”
“那個地方有銀子?”
他們都窮怕了,在老朱統治時期,錢少事多離家遠,不得休假就算了。
發放的俸祿還是亂七八糟的一堆,錢基本上隻夠自己溫飽。
想學宋朝一樣,憑借驕子搜羅天下財富,結果發現了寶鈔不值錢,拿他當擦屁股紙都嫌疼。
結果現在你告訴我,在倭寇那塊地方發現了豐富的銀礦?
那這下朝廷的臣子們壓抑的心裏不停的躁動。
“陛下出兵吧,將那處地方占為己有”
朝廷大臣對於陛下出兵倭寇的事情,那是雙手雙腳支持,窮怕了,他們是一分錢都不敢多花。
當然在得到這些銀礦之後,朝廷也應該給他們漲漲工資了吧?
“咳咳咳,既然各位愛卿都已打定主意,那麽便去努力幹活吧,調度好錢糧,傳張榮”
張榮,大明武勳二代家父張赫是大明朝的航海侯,僥幸躲過洪武初年的大逃殺,因功被追封,為恩國公。
獨生子張榮,為水軍右衛指揮使,可以說大明朝的海軍有一半在這位老哥手上,另外一半則在周王手上。
“微臣參見陛下”
“張將軍快快平身,朕將你叫來也是希望你帶兵出征征討倭寇,不知將軍可有把握是否需要其他支持?”
“回稟陛下,微臣自幼隨父親。在海上奔走,早已掌握海戰精髓,小小倭寇不足為慮,如今我大明船堅人強,火炮凶猛,完全可以鎮壓著小小倭寇。”
“隻要陛下給我足夠的軍餉微臣定能踏平倭寇”
“很好,那麽你便為海軍指揮負責協助周王鏟除此地倭寇,當然保住他們的狗命之後,開發銀礦還需要他們充當勞動力,可不要全部殺完”
“不然我大明子民將受累挖掘銀礦,那反而不美”
他大明的子民多麽金貴,不僅要負責繁衍還要負責大明的建設,根本沒空去挖掘這些銀礦。
悼念十四年抗戰犧牲的三千五百萬軍民。)
悼念中日鬥爭兩千年來慘死倭寇手下的尼眾)
喜歡阿鬥:我為建文大帝請大家收藏:()阿鬥:我為建文大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