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策反

字數:5165   加入書籤

A+A-


    “瘋了,眼前兩個大明人完全是瘋了”
    這是阿裏的心中想法。
    “皇爺爺扣留其他的是臣不僅不跑還活得好好的”
    “咋就冒出你們倆?這家夥想跳出來還想自殺的?”
    阿裏並不清楚他們的邏輯。
    以過往的經驗來看,天穆爾帝國在與其他國家進行外交之時,隻要恐嚇一下外國的使臣,那麽他們就會老老實實接受他們的安排。
    打到你們明朝的時候,你們就傲氣不已?
    “你想咋滴?”
    “若殿下以禮對待,我等自當以禮還之”
    “若殿下以兵戈相待,自然不用避下勞累,我等自會將腦袋奉獻上來”
    “然,屆時明軍壓境,蕩平爾蠻夷之邦時,希望爾等,不要悔恨”
    “你!你!”
    阿裏被眼前的兩名大明使臣氣的說不出話。
    憤怒的盯著眼前的傅安,還有楊德文,他並沒有從這兩名死臣的眼中看出恐懼,莫非他們兩個還有什麽了不得的背景啊?
    事實上。
    如果不是因為這一次猝死,可能傅安這一輩子也沒有機會領一品銜,更不能成為蘇武那般使臣。
    “不知殿下,是否願意聽在下的一番心裏話”
    “尊使且講”
    “該死,如果不是你們背後的明朝,你們兩個還沒有資格在我麵前說話”
    隨後便是傅安信口開合時間。
    他許諾大明絕對不幹涉他國內政絕對不幹涉阿裏勒皇孫對皇位的爭奪。
    並且以大明帝國使者的名義對帖木爾帝國承諾大明與帖木爾帝國是友好往來的好朋友。
    繼往開來。
    自從大唐與阿拉伯帝國的戰爭之後,兩個偉大的帝國,便開始了幾百年的友好往來。
    憑借絲綢之路。這條起於長安橫貫歐亞的貿易古道,雙方賺的是盆滿缽滿,希望兩國秉承著友好往來,合作共贏,共同開發這條商貿古道。
    傅安還暗示阿裏說道,希望不要因為內部皇室的鬥爭而影響了這條古道之上的安全。
    “畢竟,我們兩個帝國都通過這條古路賺了不少的錢財”
    “並以此養活了沿岸的不少民眾,關係到百萬商戶衣食所係”
    “萬萬不可因為朝廷的內亂而影響到了這錢袋子”
    “布勞貴使提點本王也是清楚這條商路的利潤,當然帶本王登基一隻。後會繼續與大明帝國友好往來,也希望大明不要幹涉我們的內政,更不要支持我那個長兄皮爾”
    阿裏咬緊牙關一字一句的說道。眼神中還透露著一股凶力,但凡傅安不同意,他直接拿他們的腦袋祭旗。
    “這是自然,願我兩國能夠和睦相處,共享長久利潤”
    說完之後,傅安帶著小弟楊德文走出皇宮。
    “傅大人,楊大人,你們回來了,不知目前談的怎麽樣,我們什麽時候可以回去”
    兩位使者回來了,隨行的,小吏也走了上來。
    當初老朱為了能夠安心討伐北元對同屬於草原勢力的帖木爾帝國,大明可是派出了一支人數不小的使團出使。
    隻不過被扣留的這幾年中,有一些人因為與當地勢力的衝突而喪生。
    也有人趁著內亂偷渡回國。
    但絕大多數人留了下來之後,沒幾年老朱又派了楊德文一行人出使,沒想到再次遭到扣留。
    於是乎,就有了這支100多人的使團。
    如果不是對大明朝的忠心以及明朝家人的眷戀的話,他們可能就直接的在當地娶妻生子了。
    “那家夥並沒有說出來什麽時候放我們回去,不過卻也允許我們在帖木爾帝國內部遊曆一方”
    “如此一來,本使便有了一個想法”
    “趁著這幫白跑滿意內亂,咱們想辦法把這內亂激化起來”
    畢竟他隻是說並不幹涉皇室的爭奪,但不代表他不搞一些其他的動作。
    畢竟,他們可是繼承了漢使的尿性。
    當初,在朝廷派人出使的時候,其實並不是強迫症,反而是鼓勵朝廷官員爭當使者,出使西方各國。
    傅安就屬於太想進步,當下糾結了一批與他玩的好的同,並且也一樣不甘寂寞的官員,接下了這個大項目負責出使。
    隻不過沒想到哦,被扣留了幾年,他們的官員也有一些人因為各種原因死去的。
    士可忍,孰不可忍?
    他們可以窩窩囊囊的老死於國內,但絕不可以被蕞爾小邦折辱致死。
    而這個計劃他也醞釀了幾年,在這幾年之中也尋找了幾個不安分的家夥。
    由於貼木耳帝國是政教合一的國度,並且內部奉行的是走群眾路線的遜尼派,最大的特點就是誰牛逼誰當皇帝。
    而什葉派,作為極端血統派,他們尊奉的皇帝必須是穆罕默德直係後裔。
    這是兩大宗派的根本衝突。
    被扣留的這幾年,他算是對這帝國內的兩大宗派有了大致的了解,並且也尋找了幾名什葉派頭目。
    伊欺坎達爾謝赫,就是這麽一名極不安分的教派長老。
    作為極端保守派中的保守派,他認為所有非穆罕默德以外的家夥都不能在阿拉伯世界稱王稱霸。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並且收養了一位默罕默德家族的公子來當做他的繼承人,收為他的門徒,並為他在帝國境內打下了赫赫名望。
    而他便是傅安選中的一名代表。
    “不知計將安出?”
    “你們且附耳過來”
    “這件事情關係到我們能不能順利回到大明,也關係著我們能不能安心的在這活著”
    “我們的目標是順利回到大明,一個都不能少”
    說到這,他又想到了一些原本慘死於此地的同僚,不由得歎了一口氣,補充的說道
    “如果真的上升在此地的同僚一孩的話,一定要遷回去,讓他們入鄉隨俗,絕對不能客死異鄉”
    因為保存不了同僚的屍體,所以他們隻能將通遼燒成骨灰裝到壇子之中,不能把他們平平安安的帶回去,那麽就把他們的骨灰帶回去交給他們的家人,讓他們入土為安,落葉歸根。
    而為了順利完成這項豐功偉績,那就隻能先讓這個帝國亂一亂。
    “另外楊德文你一定要帶著同僚們的骨灰以及一部分人杆菌向東邊靠去”
    “平西侯宋將軍目前就在那邊演練,你趕緊帶著這塊令牌去”
    “我與傅友德將軍有些親戚關係,哪怕傅友德將軍不在了”
    “想來宋將軍再看到我們乃明朝使臣的份上,一定會派兵前來救援的”
    傅安言之鑿鑿。
    差點讓他忘記,他隻是與傅友德同姓傅而已,不然他參加科舉的時候,連政審都過不去。
    “傅大人,保重”
    “在下一定將其他大人們的屍首以及剩餘的大人帶回去,絕對不會讓他們再次出現意外”楊德文拍著胸脯堅定的說道。
    “很好,楊大人”
    “後會有期”
    次日,傅安帶上兩名隨從,起馬向伊斯坎布爾的方向騎去。
    伊斯坎布爾城,這是一座新城池,是什葉派目前的根據地,雖然派別不同,但為了帝國的穩定,帖木爾帝國依舊沒有處決這些異端。
    當地的駐守長老伊斯坦布爾歇爾此時正在組織這一天5次的誦歌,兩大派別在教會儀式上也略有不同就不做享受而。今天第3次的一次訴訟完了之後長老趙麗回到他的宮殿之中。
    開始處理一天的事務。
    而作為當地的政教領袖,他不僅是長老,更是城主。掌管著一方軍政大權,也是原本曆史中幾年之後他起義的底氣。
    “啟稟長老。門外有自號大明使臣到來,希望長老能夠接見”
    一旁的侍奉人員,眼神誠懇,語氣尊敬的按照宗教禮儀是將他們的長老請了出來
    喜歡阿鬥:我為建文大帝請大家收藏:()阿鬥:我為建文大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