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劉璟高升

字數:4469   加入書籤

A+A-


    “來到這六年了”
    蝦仁有些感歎,也不知穿越之前的那方世界的父母來安好?
    穿越之前的蝦仁經常幻想著自己穿越之後,是不是能立下足夠多的功勞,開疆擴土,建功立業,最後迎娶嬌妻,每天走上人生巔峰?
    如今穿越之後發現確實能做到,甚至他還獲得了一個無限預製菜的係統。
    甚至如果他穿越的再早一點,未必不能與朱元璋爭奪天下,最後憑借那似乎無窮無盡的預製菜來打造天下第一帝國。
    但是穿越這段時間以來,他突然覺得有些無聊?
    他好像也並沒有做太多事情。
    為了讓大明盡快走向一個更好的世界,他付出了不少,但是收獲似乎沒有達到預期,反倒是冒出來了一些亂七八糟的人物?
    頭疼!
    媽的早知道就不穿越了,其實蝦仁完全可以憑借著自身學識在來之前的那方世界過得不錯。
    甚至還得到了好幾個大廠的offer,無非就是當牛做馬,996外加007。
    但也不至於像現在這般頭疼。
    “老爺,已經為您準備好了熱水”夫人嬌滴滴的聲音說道。
    泡澡,是如今蝦仁最為享受的時間,足夠他洗去一天的煩惱,讓他暫時忘記自己是個穿越者的事實。
    通常這個時候幾名美貌的侍女,還會來幾個攢勁的表演,讓他更加放鬆歡愉。
    歡愉過後又是一陣空虛,就是這會並沒有煙,不然叼上一根煙抽著也是放鬆一把。
    “報告主人,又查到一群人準備舉報主人您了”
    一名暗衛匯報道。
    “那幫家夥又是打算舉報我些什麽?是貪贓枉法啊,還是結黨隱私啊?亦或是圖謀不軌打算造反?”
    凡是推行改革的肯定會得罪一批。然而蝦仁主導的這次大改革完全可以說是得罪了以江西士紳為首的那一群江南書生。
    原本經過宋朝的鵝湖之會之後,理學逐漸走向上風,朱熹編撰的四書章句集注更是被老朱推崇為科舉考試的指定教科書。
    而這100多年下來,經句的解釋權基本上都在這幫江南人,特別是江西人的手中。
    並且自有明誕生至今的30多年之中,江西那地方的天驕更是群星薈萃,江西士紳們更是做好了扞衛明朝經句解釋權100年的戰鬥準備。
    結果蝦仁這個不講理的家夥直接在科舉考試中引入了其他諸子百家的內容,更是重新修訂了科舉教科書。    為了這個解釋權江西的四生奮鬥了幾百年總算掌握這權力了。
    結果蝦人你。一個不知從哪來的,幸進之輩,竟然輕而易舉的將他們引以為傲,掌握在手中的科舉考試的經文解釋權給改了。你tnd你到底是從哪裏冒出來的驢糞蛋子?
        你這是要幹什麽?
    老弟,大家都是出來為陛下打工糊弄陛下的,沒必要一來就上強度?
    當然他們也是給蝦人臉了,隻不過蝦人並不接受,不僅不接受,反而還當眾嘲諷他們就是一群垃圾。
    士可忍孰不可忍,更何況如今江西黨人,在廟堂的比例並不低,所以針對於蝦仁的彈劾,便如潮水一般湧來。
    蝦仁:堂下何人?狀告本官?
    就這樣一封又一封彈劾蝦仁的意見,被蝦仁一封一封的駁回。
    對於這種事情,阿鬥並不看重阿鬥隻是讓你們這些打工的家夥為大明賺取更多的銀財,保證稅收,按時繳納國庫。
    對於臣子之間的罵戰,他並不是特別關注。
    隻要不影響到朝廷的運行就行,所謂的和光同塵大抵便是指朝廷的鬥爭關係不能打破規矩,鬥而不破,是阿鬥執掌朝堂多年以來的追求。
    但是關於蝦仁的彈劾實在是太多太多蝦人煩不勝煩。
    屋內的蝦仁抱著美人於床上縱橫。
    一眾文人雅士留戀青樓之中。在調戲美人之時,不忘謾罵朝廷,更沒有忘記,嘲諷蝦仁。
    當然如果他們私底下遇到的話,肯定還會尊稱蝦仁,亦稱為蝦閣老。
    另一邊,楊漙也得到了假期,跟隨琉球布政使賈羽一同回到了應天。
    “小楊啊,今天帶你見幾位大佬,記住一定要好好跟他們學習交流”
    劉璟擺下大席,與會者,多為淮西二代頂尖子弟。
    賈羽,傳承了他老祖宗賈詡賈文和的識趣,自然而然的成為了劉璟手中最得力的助手,更是二代淮西子弟中的頂尖謀主。
    楊士奇楊榮作為這些頂尖武勳的助手也在此次宴席。不曾想,未來的三楊,也在這次宴席上順利會師。
    “見過二叔”
    第2代誠意伯也在此,原本第2代誠意伯是劉璟大哥,劉璉繼承的,但是他大哥嗝屁的有點早,原本老朱是打算讓他繼承這個爵位,但是在他的言辭拒絕之下,最終由他這大侄子繼承。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大侄子,坐到二叔身旁”
    如今他大侄子也算是有個名臣模樣的,劉璟很欣慰。
    “各位,今天我們不談別的,隻談風月”
    宴會開始照常嘛,肯定是吹一陣牛逼之後尤文人們習文賦詩拍馬屁,武人裝逼秀肌肉,倒也稱得上是賓主盡歡,群英薈萃之局。
    未來大名鼎鼎的三楊內閣,此時也是剛入門的小弟,被這幫大佬二代迎在人群之中也算是有些尷尬。
    那些二代們要吹牛逼,他們這些駐守自然也要談論一些私密的正事。
    不談不知道一談他們三個人突然發現對麵那兩個姓楊的家夥,與他自己特別有緣。
    當然三楊也不是年輕人,都是浸淫官場多年的中登,不過未來的默契依舊還是顯現出來,三人也越發覺得誌趣相投,恨不得當場結拜。
    賓主盡歡,直到那些勳貴門,解散的時候那三楊還在,互相依依不舍的道別,約定好時間,下次再聚。
    “看來你們三人聊的還不錯”
    “回答人,我與兩位楊兄交談,確實頗有心得,也感到十分投緣”
    “既然如此,那你便打一個報告,之後朝廷會把你調派到翰林當翰林學士,那可是中樞之位之後你就好好輔佐臂一下處理日常任務”
    楊溥對政務的治理,已經愈發熟練,甚至很多時候不需要劉璟便能處理妥帖。
    說實話他十分不舍把這個助手放出去,但是朝廷那邊實在是太缺人頭,而皇帝阿鬥又主張放權,10分需要人去中樞分擔一下日常生務,所以他就被錦衣衛盯上了。
    當然劉璟依就是琉球布政使,隻不過為了補償,阿鬥讓他在新科進士之中挑選三位助手負責,分擔琉球的日常任務,而他也被提升到東海行省布政使。
    包括日本四島以及琉球,再加上諸多沿海小島嶼組成東海行省,正三品大員,也兼顧海外貿易以及海上防衛的重任。
    可以說得上,如今他是淮西勳貴二代子弟子中的一哥。
    甚至可以說,未來的海外貿易絕對是一大經濟增長點,坐上這個位置那就相當於半隻腳踏入內閣之中,屬於副部大圓滿境強者。
    喜歡阿鬥:我為建文大帝請大家收藏:()阿鬥:我為建文大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