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燕王七縱馬哈木一

字數:4072   加入書籤

A+A-


    第 二百五十六章 燕王七縱馬哈木一
    “世人都道江南好,大伴,江南真如世人所說那般嗎?”
    “哎喲殿下,奴才未曾去過暫時不知,不如奴才隨殿下一遊?”
    大海之上,隻見一艘巨大的寶船外加隨身幾十道小舟正在向大明駛來。
    這條大船的主人正是如今大明帝國的太子爺朱文奎,原本他去年封了他父皇的政令錢到安南,哦不對,來到吳國這個地方去見他三叔順便在他三叔那裏巡視。
    當然阿鬥畢竟不是魔鬼,派了幾十名精明能幹的臣子一同隨行。
    這些臣子:有博學多才的大儒,有腹含乾坤的謀主,有衝鋒陷陣的大將等,當然這些都是他們未來的身份,這次隨行的還有幾名二,三品大員負責坐鎮。
    原本以為脫離父皇的掌控之後,朱文奎可以過一過,那樣美好的孩體生活之時不曾想,為了不影響太子爺的學業,隨行的官員還會每天給他傳授幾個時辰的課程。
    不過相比一直宅在皇宮之中,在吳國的小太子倒是得到了些許寬慰。
    至少他三叔朱允通在出巡的時候,經常帶著他這大侄子。
    四叔五叔這兩年也是常常乘船來往於明吳兩國。
    “沒想到陛下竟然如此嚴苛,連大侄子這幾歲大的孩童都要如此受到逼迫”
    “好了好了,陛下這麽做一定有他的道理”
    “再說了,太子爺都已經10歲多了,10歲多的孩子正是應該積極上學的時候,估計再過幾年,他就要幫陛下處理政務了”
    對於叔叔們的談論,朱文奎表示不爽不過他也沒辦法畢竟他五六歲開始就被阿鬥帶在身邊,在治理政務的同時也負責旁聽學習。
    甚至有時候阿鬥還要問他的意見。
    當然,自從內閣成立之後,隻要是在京城,隻要是處理政務,小太子就一日不得休閑。
    在跟師傅學習完之後,還要被叫到內閣議政。
    甚至有時候為了考教他的所學阿鬥還時不時的提出幾個問題 。
    對於父皇這般作為,他有時候隻能想說他還隻是個孩子 。
    當然幾年下來,他也逐漸的有了一些感悟,原本歡樂的孩童早已默默消失在了這龐大的政務之中,他也逐漸有了一絲太子的威嚴。
    隻不過在小馬皇後的幾次抗議之下,皇帝才準許他乘船到海邊放放風,順便去視察一下吳國。
    最終到達了劉家港。
    太子府屬官原本想招呼太子。爺趕緊回到應天時不曾想,一個隨行的太監竟然把太子爺帶去玩了。
    這怎麽能允許呢?
    他一個太子玩什麽玩?
    我們都是牛馬,都在打工,你媽的一個狗奴才竟然帶著太子爺去玩?
    這tnd還有沒有天理了?
    “好了好了,咱們這位太子爺,從五六歲的時候就跟著陛下在宮裏處理政務,若論起當官的經驗來說,他可比我們多的多啊”
    “再說好不容易剛回到大明,讓小殿下玩一玩又怎麽了?”
    “如果太子爺能把所有事情都處理了,那麽還需要咱們幹什麽呢?”
    幾名太子府屬官相視一笑,也不再理會太子,反正暗中監視的錦衣衛負責保護太極。他們隻需要把孩子布置的事務給完成就行了。
    錦衣衛:我他媽真想把你們幾個刀了。
    經過幾十年的治理,江南又重新恢複到了昔日的盛景狀態 。
    原本楊憲在治理揚州時從那僅剩的18戶人家現在又轉變到了幾十萬人的巨型城市,揚州也恢複了昔日的太平景象類似的情況,在蘇州杭州等地方上演。
    關鍵是百姓也有閑錢消費了現在每年在江南這幾大城市之中,流轉的銀子都有上千萬兩之巨。
    曾有人言: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
    如今隻要來到了揚州,壓根就不用10萬貫,各地的銀票也相繼成立起來。
    商業的繁榮也吸引了更多的百姓湧入其中,各種娛樂性的支出消費也逐漸的爬了上來,當然對於一個吃貨民族來講,恩格爾係數這玩意並沒有太大的參考價值 。
    來到了一間酒。樓小太子剛打算品嚐一下此地的特產美食的時候就聽見說書先生在描繪一場驚天動地的大戰 。
    “列為客官,想必各位都曾親吻過當初諸葛孔明七擒七縱降孟獲的典故”
    “甚至經過各位同僚的演繹,這道典故已經不覺新鮮了,向來也是如此這般。”
    “沒錯,怎麽的,你這老登難不成打算再重新推演一番這個典故嗎?”
    一位老饕不滿的說道。
    “那自然是作為一名說書先生,咱並沒有那麽大的編造本事。”
    登時那說書人神情一變。眼神之中充滿了崇拜,遙望北方。
    “可是那位客官今日我要說的是一件奇事。乃是記載在我大明軍報上的奇聞意思是真實發生的事情卻不是諸葛相公七擒七縱的故事。”
    在聽到說書先生這麽說的時候,在場的來賓各方的權威都愣住了,神色不善的看著眼前的說書先生。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老夫知道各位客官肯定不會相信,不過老夫雖然是一介說書人,但奈何老夫的兒子扛事啊”
    “更何況老夫也是軍戶出身,隻不過因為身體殘缺,幹不了活,當不了官,馬大姐憐惜我,許我衣食無憂,當然老胡也就這麽一點說說的愛好就來這裏說書了”
    “至於馬大姐,實際上就是孝慈高皇後馬娘娘是也”
    “至於老夫,原鳳陽衛護衛營帳下世襲百戶傅飲是也,我大孫傅恒親自說的”
    鳳陽護衛營,可以說是老朱在外起兵征戰的極大精銳,護衛的是在外征戰將是勳貴大臣的妻兒老小。
    因此每一位被挑選進護衛營的將士,那都是絕對的精銳。
    也就是如今天下承平日久第1批創業勳貴相繼嗝屁,知道他們這些鳳陽老人身份的人也逐漸凋零。
    姑姑對於傅欽這名護衛營老軍官,鳳陽城內的官老爺們都是十分尊敬的,甚至如果他願意的話,完全可以到國公府內養老。
    但這老頭人老心不老就好,在這些酒樓內說一說他過去經曆的戰事。
    偶爾再到陳靜的老部隊那裏誇耀一下自己的努力。對此各地官員對於這種老功勳,他們也是無可奈何。
    不過說歸說,鬧歸鬧,見到這老燈現在如此珍貴,台下的四方賓客也不再計較,紛紛豎起耳朵,開始聽這老人講述這所謂的傳奇故事:燕王朱棣七縱馬哈木。
    喜歡阿鬥:我為建文大帝請大家收藏:()阿鬥:我為建文大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