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廣孝再出山

字數:4256   加入書籤

A+A-


    “這又有什麽不允許的呢?老和尚?”
    在看見來到皇宮的姚廣孝的時候,朱阿鬥也站了起來,恭迎著為自己好世書的首席謀士。
    原本的佛家經過1000多年的不懈包裝成功成為了國內第一教派,如今香火繁盛,又有百萬僧眾,已經成為明朝內部一股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
    再加上太祖爺曾經當過一段時間的和尚,在佛教子弟有心包裹之下,仿佛太祖爺成為皇帝,一切都是命中注定。
    甚至手下為什麽能聚攏起那麽多的文臣武將百萬大軍都是如來佛祖在背後為太祖爺進行操盤,或者說太祖爺就是如來佛祖在人世間遊曆的弟子
    隻不過如今功成身退,重回西天極樂淨土享樂去了。
    事實上,當你真的牛逼的時候,與你有沒有關係的人和勢力都會想辦法挨上關係,戴高帽子是比較流行的手段,當然我說的是古代。
    隻不過最近皇帝老了,又把屠刀放在這些和尚身上。
    任何朝代當和尚,你得需要有一個身份證,這玩意的學名名叫渡碟,有了你就是正規的,合法的,合理的,合情的。
    沒有的話那你就是假冒的,那你將遭遇來自帝國的鋼刀。
    當然他們名義上還是和尚,所以想要合理合法的淘汰,那就必須得通過考核,所以阿鬥就一不小心把這個考核的難度稍微調高了那麽億點點。
    也就是一個指尖宇宙的難度而已。
    於是乎,原本能有一大半通過的,結果成為了絕大多數不通過。
    甚至那些通過的也隻不過是略微蒙對幾題才僥幸通過的。
    很好,沒有通過朝廷的考核,那你就不配當和尚不配獲得朝廷的認證,所以你從哪來就回哪去,然後想辦法給老子多多交稅。
    什麽你出來的太久,以至於忘了來時路?
    那也沒毛病,朝廷的好多工程正需要充分的勞動力,你們便以此產生去那些工程上謝罪吧,用自己的行動來展示自己前半生生所學的佛法也未嚐不是一件美事。
    當然對於這些屍體不勤,五穀不分的和尚來說,這多麽是一件殘酷的剝削,所以他們選擇了剝削別人。
    一開始通過超能力的方式,讓那些原本就為這些和尚的佛是耕種的佃農們去代替他們到工程處裏施工。
    隻不過這種事情很快就被有心人舉報出來,直接惹了皇帝震怒。
    阿鬥他本來就隻是想搞錢而已。
    隻是想讓這些和尚為大明的繁榮富強拋頭顱灑熱血而已。直到耗盡自己的最後一絲血肉罷了,他有什麽錯?
    結果他竟然被欺騙了,如此之深,所以他不忍了,磨刀霍霍向和尚。
    這時候幾名德高望重的老和尚原本還想再一次跟阿鬥談判,至少不要隨意殺戮。不要毀了他們的寺廟,不要毀了他們的經文。
    但棄在眉上的阿鬥,不聽不聽。
    無奈隻好把另外一位老和尚,而且還是朝廷功臣的姚廣教請了出來,希望他能出來看在同門的麵子上幫忙。
    “這怎麽能允許呢?”
    在得知了同門的遭遇之後道衍。
    從心裏表示愛莫能助,不過他畢竟是真的佛家子弟,對於這種教派到了覆滅之時,他不能不出手。
    無奈他隻能選擇出山,再一次從小寺廟裏走了出來,來到了這應天城的皇宮之中。
    盡管他隱居在寺廟裏,但他在官員的名錄上依舊是高官,更何況立有軍功,始終處於錦衣衛的監視之中,他前往應天的這段路程自然是被皇帝知曉的。
    “哈哈,道衍法師快做吧”
    幾名小太監,端茶水上來
    “多謝陛下,如陳所料不錯的話,這應該是陛下最新在湖培育的那十幾株龍井吧”
    “不錯不錯,來嚐一嚐。”
    “不知法師到此所來,有何計教與咱”阿鬥再一次的擺出了一副好學生的模樣,耐心聽課。
    於是乎,道衍和尚一邊給阿鬥講起了佛法,另一邊又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強行塞進去,希望能忽悠住這個以仁義開明自稱的君王。
    “好了,老和尚沒必要再說了”
    “咱呢,也不是不講道理之人,咱清楚你此次過來的目的就是為了讓我把他們放了”
    “但是有些事情不上稱四兩輕,上了稱千斤重”
    “咱如今都嚴格規定了這些和尚的考核,如果貿然終止,那不就是朝令夕改嗎?那麽咱所建立的威信又何去何從呢?”
    一個帝國一個皇帝,都需要經營自己的微信做維持帝國的重要手段,威信不可缺失。
    一旦缺失,那麽就很容易有小人從這個角度來進行攻擊,當然未必能讓這個人倒塌,但癩蛤蟆趴腳麵,不搞人卻惡心人。
    一些被惡心到極致的情況下,也有可能會喪失理智,當然這屬於十分極端的情況下。
    “陛下此言有誤,對於皇帝而連朝令夕。改不會影響皇帝的威信,因為在關鍵的時刻,正確的選擇,往往不會被人理解。”
    “不過陛下老衲也並非空口無憑,而是有三策來勸陛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熟悉的上中下三策。
    對於眼前的老和尚阿鬥半聽半不信。
    用現代化講就是規範化和尚選聘競爭上崗流程,不僅考察自身的經典的解讀,與日常行事,香客的路人緣更是一個重點。
    同時為了順應朝廷對於商業的創造對於賺錢的渴望,老和尚打算選擇幾個寺廟為試點,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成立商行帶動當地的民眾,其實也就是寺廟下轄佃農門致富。
    同時進一步的降低和尚對於佃農的剝削,在進行嚴格的管控監督。
    一旦有哪個寺廟敢逾越這條界線,那麽那個寺廟自然而然成為了儆猴的雞。
    同時,對於具體的細化工程,姚廣秀也緊趕慢趕搞出了幾十條好幾千字洋洋灑灑的內容,如果全都講解的話,那就費時間了,現在他把這件事交出來並且帶頭搞這件事由上而下查,相比由下而上,在效率上好了一些。
    “同時避一下對於那些佛像微臣還是希望陛下能夠對其進行妥善安置保管”
    臣知道
    最近民間有一句話深深讓陛下感覺不爽
    三清隻需泥土身,佛陀何必金身塑。
    對於這件事未曾不進行反駁,當然最主要的是源於在佛道兩家神話最初的人設塑造之上,具體的早已解說不清,反正陛下,微臣願意為陛下從上到下,從內而外。將佛教中室打掃得幹幹淨淨,保證不會再出現那種欺行霸市,肆意發放貸款的行為。
    如今大明商行,雖然已經成立,但是目前在收益上遠遠沒有達到蝦仁給劉阿鬥畫的那張大餅。
    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佛門的和尚也經營著放貸的這門業務,何其可笑。當然這種不是一般的小寺廟能夠經營完轉的業務,但是對於那些傳承數百年威震一方的古刹卻是有這本事。
    更有一些惡徒經營著人口販賣的活計,對此就不再贅述。
    喜歡阿鬥:我為建文大帝請大家收藏:()阿鬥:我為建文大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