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萬能之物
字數:3778 加入書籤
吳主簿逐漸上道,向縣令賠笑道:“是是是,正所謂能者多勞,大人是得殿下器重之人,自然要比我等庸人辛苦許多。”
李曉明滿滿地為吳主簿倒上了一杯酒,
謙虛地說:“在下算得了什麽能者?真正的能者又豈會在這一窮縣之中做個縣令?”
吳主簿唯唯諾諾道:“哪裏......哪裏......,以大人之才,定有大展宏圖之時。”
李曉明與他對飲一杯,
故作感慨道:“身在亂世之中,光有本事也是遠遠不夠的,還要有貴人幫扶和機遇才行。”
吳主簿低頭偷瞟了縣令一眼,小聲道:“大人得殿下看重,豈不是貴人扶持?”
李曉明笑道:“殿下自然是貴人,但殿下身邊之人才是真貴人,譬如......譬如你吳主簿。”說完哈哈大笑。
不等吳主簿開口,又接著道:“昔日管仲三次為官,但每次都被解雇,生活困苦不堪。
多虧有一好友名喚鮑叔牙,是齊桓公身邊親近之人,隻得他在桓公麵前聊聊數句美言,立刻就使得管仲出相入將,平步青雲。”
李曉明又拉起吳主簿的手,盯著他雙眼,慢悠悠地道:“可見,貴人身邊之人,頗能解人於困頓之中。”
那吳主簿正在似懂非懂之間,突然驚覺手心之中一涼,不知是什麽東西,很有份量。
低頭一看,手中竟是四枚金光閃閃的珠子,少說也有斤把重,不覺愣在那裏,似乎不知該如何是好。
抬頭看到這個縣令正眯著眼看著自己。
於是低頭將金珠納入懷中,一時沉默無語。
李曉明又與吳主簿對飲幾杯,說了些閑話。
吳主簿皺眉開口道:“恩......,陳大人,在下也頗有些困頓之處,不知......不知大人能否相助一二”
“但講無妨。”李曉明雲淡風輕地舉筷夾菜。
吳主簿歎了口氣道:“本來漢中郡乃糧食豐饒之處,但因處於前線,頻發戰事,弄的民不聊生。
目前殿下率漢中三萬守軍與北方劉趙數萬大軍已對峙一月有餘。
軍糧每天都要消耗十萬斤之巨,僅靠漢中根本無力支撐。
太子在成都監國,專門負責軍需錢糧,可是想從他手中要糧,那是萬萬不能。
沒辦法,殿下命我輾轉各縣籌措軍糧,我已去過十幾個縣,這些縣的主官雖都是出自四殿下門下,也都願傾盡全力。
但是現在這個年月,各縣都不太平,十幾個縣隻湊得二百多萬斤糧食,連一月之數都不夠。
我實在無法回去交差。”
說到這裏,他頓了頓,一反之前的唯唯諾諾,眼神變得犀利起來。
慢慢說道:“陳大人若能拿些糧食出來,不但是為殿下分憂,也解了我的燃眉之急。
我姓吳的也讀過書,這“漂母飯信”的典故,我還是知道的。
說完大喇喇的直起身來,舉筷大吃起來。
李曉明大喜,心想:差不多了,若能搞定此人,以後這冒牌縣令定能長長久久地做下去。
心中計較已定,向吳主簿問道:“你要多少糧食?”
“若向貴縣要五十萬斤,怕是難為了大人,也隻需二、三十萬斤,在下便能勉強交差。”
李曉明笑道:“吳主簿,我若隻出二、三十萬斤,豈不是對不起你?”
吳主簿雙眼一亮,喜道:“難道能出到五十萬斤?”
李曉明淡然一笑:“本欲贈吳兄一百萬斤稻穀。
但隻怕糧食太多,路途遙遠,轉運困難,誤了吳兄的差使,反為不美。”
“也罷,我就出五十萬斤糧食,兩千貫銅錢吧!”
吳主簿大喜,握住李曉明的手道:“此話當真?
若真如此,可算幫了兄弟大忙了。”
李曉明悄悄湊到吳主簿跟前:“那殿下麵前……”
吳主薄喜不自勝,把胸膛拍得啪啪響:“大人放心,殿下麵前自有兄弟說話,隻要能為殿下分憂,管你……。”
他喝了酒,一時激動,竟差點脫口而出:管你是真是假。
看縣令正微笑著看他,他又補救道:“隻要能為殿下分憂,管保你前程似錦。”
李曉明舉杯道:“你我且飲個痛快,吳主簿,請!”
飯後,李曉明徑帶吳主簿去庫房取糧取錢,對外隻說是朝廷征糧。
那吳主簿從各地召集牲畜、大車,一連轉運了許多天。
臨走時與縣令稱兄道弟,依依話別,李曉明又向吳主簿托付一件極重要之事。
此處略過,不再贅述。
因之前向郡裏打了借據,借了兩年賦稅,約定的是第三年還給郡裏雙倍。
後來攻破陳家寨,得了一萬多貫巨資,李曉明擔心銅錢太多,放在倉庫久了會爛掉。
這日打發朱水成,提前給郡裏送去四千貫錢。
一來讓郡守安心,二來借故把朱水成支開,眾人好分贓。
大破陳家寨當日,李曉明讓蒲榮帶心腹之人數十名,搜遍陳氏宗族首領之家,得了許多財物。
蒲榮、劉新和各房曹吏,這段日子都如磨上之驢,勞苦功高,出力不少。
因朱水成是廷掾,專指反貪,平素裏正氣凜然,不苟言笑,很有點小古板。
且他又是郡守派來的人,讓他知道不好。
李曉明打算把他那一份先留著,以後找機會再變得法的給他。
蒲榮把縣令和劉新帶到縣城內一座空房子裏,房子外麵有蒲榮的心腹親兵把守。
三人走進房間,隻見房間內有一條寬大的桌子,桌子上不知道堆著些什麽物件,用一塊大麻布蓋著。
蒲榮對著二人笑了笑,伸手揭開了蓋布。
李曉明頓時眼睛都快跳出眼眶了,心中又驚又喜。
喜歡至暗時代:五胡十六國曆險記請大家收藏:()至暗時代:五胡十六國曆險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