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大物東晉

字數:4409   加入書籤

A+A-


    “時代的一顆灰,落在個人的頭上,可能就是一座山。”
    每個人的命運都是被時代裹挾前行,古今皆是如此。
    亂世並沒有那麽簡單,並非是到處充斥著無腦戰爭,各個割據的軍閥武裝都不是傻子。
    亂有亂的道理,戰有戰的道理,亂而不戰也一定是有原因的。
    五胡時代開啟的原因,是因為西晉在八王之亂的打擊下,皇室的軍事力量、政治威信日趨薄弱。
    朝政和軍隊幾乎都由士族門閥、宗室外戚分別把控。
    基本上,當時西晉皇帝說的話不算數。
    把持朝政的文官,自己想怎麽施政就怎麽施政。
    掌握軍隊的武將,帶著軍隊想怎麽打就怎麽打,完全不聽皇帝的號令。
    匈奴的劉氏父子,率軍進攻西晉的首都洛陽,西晉皇帝認為洛陽有一、二十萬大軍守備,萬無一失。
    可誰能想到?
    西晉帶兵的武將一時害怕,竟然直接帶著十幾萬大軍逃跑了,完全不管皇帝,也不通知皇帝轉移。
    晉懷帝就這樣,在懵逼狀態下,被匈奴兵衝進皇宮砍了腦袋。
    懷帝死後,晉湣帝跑到長安稱帝,匈奴劉氏又發兵數萬攻打長安。
    晉湣帝的兄弟司馬睿帶著七十萬軍隊,在一邊看戲,坐視不管,也可能是司馬睿根本就使喚不動這些軍隊。
    總之,沒有人在乎皇帝的死活。
    晉湣帝這個隻有十幾歲的可憐少年,做了三年吃不飽飯的皇帝,就被匈奴人灌了毒酒。
    就這樣,西晉在北方的兩任皇帝,都被匈奴劉氏直接殺死,黃河兩岸已經成為極不安全的拉鋸戰場。
    晉朝宗室攜士族官員、地主、人民,被迫過長江進入江南地區。
    隨後晉元帝司馬睿在超級門閥王氏家族的支持下,在建康稱帝,建立東晉,史稱“衣冠南渡”。
    事實上,西晉雖然滅亡,但隻是皇帝死的頻繁。
    軍事力量根本沒有受到多大的損失,基本上全被各大宗室家族、門閥帶到了江南。
    當時的長江以南,由於多山地,交通不便,基建開發程度遠低於被胡人占領的北方。
    以前的長江以北才是真正的中原地區。
    長江以南除少量平原地區處,大部分山區,仍處於原始荒蕪狀態,隻有少數民族在此生活,農耕水平十分低下。
    被後世稱為富饒之地的江南地區,指的隻是“長江中下遊平原”,那是隻有一點點的平原區域。
    史書上說:“:“地廣人稀,飯稻羹魚,或火耕而水耨”
    在“衣冠南渡”之前,長江以南,大部分區域的人民,還是以“刀耕火種”、漁獵采集為生。
    這些宗室家族、門閥地主帶著武裝進入江南之後,如猛龍過江一般,最先做的事就是搶地盤。
    不管原來是誰在此地鎮守,誰是當地的地頭蛇,他隻管帶著人去安家落戶。
    打不過匈奴,還打不過你們?
    先進入江南的、勢力大的宗族,先搶靠近長江南岸的荊、湘之地。
    後進入的,勢力小些的,退而求其次,往南去搶廣州當時廣州包括廣西)、寧州等地。
    最後實在沒油水撈的了,直接一杆子戳到底,進入中南半島,耍當地的土著玩。
    所以,東晉從一開始建國,開國皇帝就是個傀儡,朝廷的軍政大權把持在大門閥王氏家族手裏。
    而散布江南各地的大小門閥、宗族、鎮守的武將,基本是各自為政。
    隻要你朝廷不找我的茬,咱該有的禮節都有。
    你朝廷要真是憋著壞沒事找事,咱要錢有錢,要糧有糧,要軍隊有軍隊,給你懟到底,不慣著你。
    所以,基本上無論是誰把持中央朝政,都不輕易作死,去動這些宗族門閥。
    因為,這些事實上的宗族割據武裝,可以輕易召集數萬、乃至十數萬,甚至幾家聯手出兵幾十萬跟你廝殺。
    除了自己的武裝外,當地的少數民族、部落,隻要利益給到位。
    讓他們打誰他們就打誰,而且在神明的加持下,十分勇猛凶悍。
    東晉有將近兩千萬人口,絕不是成國這樣隻有兩百萬人口,兵員稀缺的國家。
    這也是為什麽,江南的漢民族政權,在風雨飄搖中存在了兩、三百年的原因。
    五胡可以把他們趕到江南,但要想徹底消滅,根本辦不到。
    東晉再弱,也是個龐然大物。
    李曉明所在的漢複縣,那一千多的兵力,在東晉的軍閥麵前,就是個螞蟻。
    真惹惱了人家,人家伸出一根小手指,輕輕摁死。
    有火炮又能怎樣?
    後世的英國殖民戰爭,“伊散德爾瓦納戰役”中。
    數千非洲土著,拿著短矛,隻用了三個小時的時間,就殲滅了一千多名全副武裝的英軍士兵——有槍有炮的熱兵器軍隊。
    李曉明精研曆史,心裏自然是清清楚楚,活著,並且活好,才是最好的追求。
    盲目的要發動戰爭、一統天下,最大的可能是哏屁在這個縹緲的過程中。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況且,本地的百姓過的好好的,憑啥理由去說服這些軍民提上刀槍,無緣無故地去進攻別人。
    釣魚、打獵,睡懶覺,吃肉肉,哪一樣不比與人廝殺舒服?
    李曉明此時正在後衙,坐在太師椅上自己縫製被子,昝瑞在一旁幫忙。
    旁邊地上放了兩麻袋蘆花,是在烏江邊上的蘆葦叢裏采摘來的。
    沒辦法,天氣入冬,夜裏睡覺是真冷,之前在昝瑞老家南鄉縣城時,街上有胡人賣的,類似被子的鋪蓋。
    可是這裏卻買不來,給裁縫也說不明白,沒辦法,隻好自己製作。
    當地百姓冬天睡覺多不解衣,再裹上幾層厚麻布,也就勉強睡覺了。
    有一次劉新喝醉了,李曉明和蒲榮送他回住處,見過劉新的“被子”,是一種叫做“衾”的被褥。
    形狀像睡衣,脖子那裏留的還有凹形,可以披在身上露個頭,在房間裏走來走去。也可以在身上一卷,躺倒睡覺。
    裏麵是幾層厚麻布,外麵納了一層絹,用來蓋著睡覺還是把人凍的瑟瑟發抖。
    李曉明打算自己做個蘆花被,內裏用厚麻布先縫個被筒,裏麵塞進蘆花鋪勻實。
    再仿照羽絨服的樣子,用針線縫成小格格,把蘆花固定住,不至於腳一蹬,被子裏的蘆花全成一團了。
    外麵再用絹縫個被套套上,想必睡覺時蓋上就會很舒服了。
    隻是設想很容易,動起手來卻麻煩死,和昝瑞兩人一針一線的縫了一天,也還沒做好。
    絹和麻布都很貴,被子極耗布料,兩條被子不算工夫錢,光成本都達每條一貫多錢了,普通百姓是別想了。
    兩人正在忙活,劉主簿神色匆匆地來了。
    喜歡至暗時代:五胡十六國曆險記請大家收藏:()至暗時代:五胡十六國曆險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