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風蕭蕭兮
字數:4591 加入書籤
李曉明伸手欲去搶藥,
公主眼疾手快,連忙將藥揣進懷裏,轉悲為喜道:“嘿嘿,你搶不到。”
“阿發,謝謝你,我去給父皇喂藥去了。”
說著,一蹦三跳地出了房門。
李曉明又想起一事,衝著公主大喊道:“服藥期間,可萬萬不能讓陛下喝酒呀!”
看著公主消失的背影,也不知她聽見了沒有。
李曉明憂心忡忡,也無心去找郡主了。
倒不是擔心阿莫西林會把皇帝毒死,
隻是擔心這成朝內部爭鬥如此激烈,公主一個小女孩也在旋渦之中,要是萬一太子倒台,那她可怎麽辦?
他本就是個多愁善感之人,深感參與事件越多,身邊密切親近之人越多,自己所受羈絆就越大。
如此一想,倒是橫下心來,為了好朋友公主以後能有個依靠,
就心甘情願地為太子犧牲一次,將建寧王鏟除,盡量保證太子上台吧!
站在門前,看看天,感覺天空陰沉,烏雲密布,就如同他的心情一樣。
於是哪也不去了,又在房間裏將引藥,點火用的麻繩都一一查驗一遍,又在腦海裏將刺殺步驟反複推演幾遍,
安心在房間裏養精蓄銳,
一天都沒有動靜,也不知李許到底什麽時候安排自己行動。
晚上吃過飯,李曉明還是忍不住,偷偷溜出太子府,一路往福喜驛館而去,
上得二樓,怕驚動拓跋義律,也不敢敲郡主的門,隻把嘴撅起,對著門縫,噓聲呼喚道:“郡主,郡主......”
噓了兩聲,義麗便開了房門,剛要開口叫發哥,
李曉明連忙道:“小點聲,別驚動了你哥哥。”
義麗會心地一笑,將李曉明迎了進去,美女的房間不知為什麽,總是自帶香氣,
李曉明剛想開口說話,忽見搖曳的燈光下,
郡主秀發淩亂,隻披著衣服,露出潔白光滑的玉頸,香肩也隱隱約約可見,
李曉明雖然人生經曆豐富,平時自詡為正人君子,但是君子也是男人,禁不住一陣心神蕩漾,
郡主看見了他這副樣子,將衣服裹的緊了些,臉色紅潤,嗔怪道:“發哥,你看什麽呢!”
李曉明連忙清醒清醒腦子,說道:“義麗,我這兩天就能脫身了,你給大單於說一聲。”
義麗喜道:“真的嗎?”
“當然是真的,到時候,我處理完事就來驛館找你們。”
“好,我明天就讓哥哥去買馬去,到時候咱們三個一起回家。”義麗幸福地說道,
仿佛看到了三人一路遊山玩水,往草原而去的情景。
李曉明壯著膽子走過去,一把摟住義麗郡主,郡主雖是草原女孩,但還是被羞的滿臉通紅。
李曉明嗅著郡主的長發,但覺心曠神怡,身心受用。
郡主也沒有反抗,過了一會,輕輕說道:“哥哥還在那邊呢!”
李曉明正忍不住毛手毛腳,忽然聽見隔壁似乎咳嗽了一聲,嚇了一跳,
急忙鬆開手道:“那咱們就這麽說吧,給你,這些用來買馬和咱們路上的花銷。”
將一個馬蹄金塞給了郡主。
郡主推辭道:“發哥,你給我的銀子都還沒花呢!”
李曉明笑道:“以後我的就是你的,我還有好多呢,以後都歸你你管。”
郡主這才收下金子,
李曉明辭別郡主,悄悄出了房門,又貼耳聽了聽拓跋義律房中的動靜,
隻見黑燈瞎火,靜無聲息,這才放心,
一路回到太子府自己的住處,在床上翻來覆去地想,
到時候可怎麽穿過匈奴,或者石勒的地盤呀,這它嗎可也是個大難題。
直到第二天,天蒙蒙亮時,一陣急促的敲門聲驚醒了李曉明,
披衣開門一看,隻見李許手裏拿著個包袱,神色匆忙而來,進到屋裏,
對李曉明道:“曉明,建寧王今日上午去皇宮向陛下辭行,下午出發,
因此時冬季,城南都江岷江)水少,不能行大船,
他們需到城南百裏處的錦江與都江的交匯處,換乘大船回到建寧,
我已派人提前勘察好地形,那邊的兩江匯合處有一山,名為彭祖山,你可在半山處設伏,居高臨下一炮殺之。
完事後從山後回轉,到山腳下換了衣服,騎快馬到城南,棄了馬走著進城回來即可。”
“好,我這就出發。”
李曉明答應了一聲,不再猶豫,
換了李許包袱裏的粗布短袍,將小推車推出,見外麵有輛驢車,
另有兩名做農夫打扮之人,雖穿著粗布短褐,作農民打扮,
但兩人都目露精光,小臂上肌肉發達,一看就知是勇武之人。
李許介紹道:“這是李塵和李影,是我的貼身心腹,讓他們協助你,萬無一失。”
李曉明問道:“我要不要向太子殿下說一聲再出發?”
李許笑道:“太子昨晚去皇宮侍候陛下去了,還沒回來,他已知道此事,
你盡管去就行了,我擺好酒宴,專等你夜裏回來咱們一醉方休。”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李曉明不再多言,再一次檢查了小炮、子炮、火繩等物,
與李塵、李影二人合力,將小炮帶小推車一並搬上驢車,
李塵在前牽著韁繩走路,李影坐在車前麵駕著轅,李曉明坐在車後,刺殺小組出了太子府,往城北而去。
三人到城北時,剛好開城門,從城北出城,又繞到城南,一路往彭祖山而去。
因情知道李塵和李影說是協助自己,其實監視自己的成分更大些。
李曉明也懶得裝樣子,一句話也不和二人說,隻是身上蓋著塊麻袋打盹。
驢車行的不快,一路晃晃蕩蕩,
今天是個大陰天,小北風刮的嗖嗖的,
李曉明心中有感,此情此景,正是:風蕭蕭,易水寒,壯士一去不歸還。
突然想起了荊軻,不禁心中感歎,
自己用小炮刺殺,殺完還能跑,心裏都忐忑不安,猶豫了好多天才真正下定決心,
那荊軻竟然明知一去不歸,還能帶著匕首與秦王在大殿上貼身搏鬥,這需要何等的膽量?
想到後來荊軻被秦王砍斷大腿,又被五馬分屍而死,慘烈無比,不禁又害怕起來,
那建寧王李壽,可是帶著百十號騎兵而來,萬一我行刺失敗,沒能跑得了,被他的人捉住......
這種天氣,這個場景,想那建寧王也是飽讀詩書之人,難免也會自然而然地想起荊軻,
遇刺之人,肯定對刺客恨之入骨,
他身邊有那麽多匹馬,想必也會將我拴在馬上,一拉五瓣。
那可太慘了......
喜歡至暗時代:五胡十六國曆險記請大家收藏:()至暗時代:五胡十六國曆險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