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攻打塢堡

字數:5089   加入書籤

A+A-


    “陳兄不必驚慌,從南麵過來的,必然不是胡人,隻管帶著你的人躲到我們後麵去,
    我倒要看看,是誰吃了熊心豹子膽,敢來我潁川撒野。”
    李曉明見庾彬絲毫不慌,想著他是此處的地頭蛇,必能處置,
    心中也安穩了些,便指揮眾人趕著牛車、馬車去到瘐彬大軍的後麵躲藏。
    庾彬命令兩名都尉,將所率人馬排列整齊,嚴陣以待,
    慢慢地,南邊過來的那幫人馬漸漸露了出來,隻見遍野走的都是軍兵,
    騎兵足有二百騎以上,軍容相當整齊,
    看情形,比起庾彬軍隊的數量,那是隻多不少,
    庾彬見此一幕,不禁皺眉道:“這到底是什麽人,怎地帶了這麽多人馬前來?”
    李曉明擔心庾彬臨陣畏縮,別再把自己這幫人晾在這裏了,
    便上前安撫道:“庾督護不必擔憂,來人雖多,但你我兩家的騎兵加在一起,多過對方,
    應該吃不了虧。”
    拓跋義律也道:“他們的人也多不到哪去。”
    孫文宇則一臉興奮地說道:“幾位,不如趁對方立足未穩之際,咱們全夥殺過去,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這位老哥好性急呀!且問清楚是敵是友再說吧!”庾彬向孫文宇笑道。
    幾人正交談間,對方數騎探馬奔馳過來,向眾人掃了一眼,又調頭返回。
    少頃,隻見對麵來軍,都向著中間快速聚攏,不到一刻間,已是騎兵在前,步兵方陣在後。
    顯然是發現了前麵的狀況,擺出了戰鬥隊形,正穩步向前推進。
    待距離李曉明眾人一二百步遠的地方,才停止前進。
    從軍中奔馳而出數十騎,向李曉明眾人而來,
    庾彬手下的兩名都尉,連忙指揮盾牌兵上前,做好防備。
    卻見對麵數十騎,停在眾人麵前的二三十步外,
    一名年輕將領縱馬出列,高聲喊道:“前麵是何處人馬,為何攔我大軍去路?”
    庾彬亦向來人喊道:“我乃是潁川督護庾彬,你們是何處之軍,來我潁川何幹?”
    這名年輕將領問道:“莫非是潁川庾家之人?丞相參軍、中書郎庾亮大人你可認得?”
    庾彬朗聲道:“正是家父大人,家父隨陛下巡幸江東,留我兄弟二人在潁川看守祖地。”
    年輕將領聞言,立刻拱手笑道:“哎呀呀,原來是庾世兄,我乃譙國內史桓宣,
    聞聽近來匈奴西進、羯族南下,祖逖刺史率軍救援滎陽,
    吾特地從譙城引軍三千,來相助祖刺史,共抗胡族。”
    庾彬亦拱手笑道:“原來是桓家兄弟,我亦是要去滎陽助軍,不如就一起同行如何?”
    桓宣喜道:“正欲如此,請庾督護為前軍,我軍為後衛,咱們這就出發。”
    庾彬擺手道:“請桓兄稍待,因此處王家堡為害地方,
    待我與這位陳兄一起去將其剿滅,再與桓兄一起上路。”
    桓宣笑道:“既是除暴之舉,我軍願助庾督護一臂之力。”
    “好好好,有桓兄助力,此戰當如犁庭掃穴,我軍在前引路。”
    庾彬大喜,說罷,大手一揮,率軍朝著王家堡方向而去。
    桓宣自率本部人馬,跟在庾彬之軍後麵。
    李許對李曉明、拓跋義律小聲說道:“這兩支人馬皆是晉軍,與咱們成國實是敵人,
    絕不能以真實身份相告,免得惹禍上身。”
    孫文宇皺眉道:“打過仗以後,姓庾的和姓桓的必會問起,咱們總要應答呀!
    這兩人都不像是傻子,若說的不好,必被懷疑。”
    眾人都低頭想對策,一時不知該如何措詞。
    拓跋義律思忖片刻,對李許笑道:“這有何難?我們拓跋氏現在仍為晉國藩屬,並未翻臉,
    我出訪晉國,麵見晉國天子之事,他們晉國朝野豈會不知?
    若問起來了,不如就將此事如實告知,阿發是我手下的護衛統領,左將軍是我的參將,
    孫兄弟他們皆是護衛隊長,成國公主是常山郡主的侍女,
    至於牛車上的貨物,我們草原部落一向缺鹽少糧,晉國天子回贈賞賜了一些禮物,也說得過去嘛!”
    李許笑道:“還是大單於有辦法,如此說來,自是滴水不漏。
    豫州塢堡遍地,匪寇橫行,若能與庾彬、桓宣二人同行,正好狐假虎威,誰還敢招惹咱們?”
    於是,李曉明讓王吉、王祥悄悄給眾人交代了一遍。
    眾人和庾彬的大軍走在一起,昂首闊步地,去攻打王家堡。
    王家堡離此地不過數裏遠,大軍須臾便到。
    逃回去的堡匪早已告知堡主,此刻塢堡群匪早已堅壁清野,
    堡外數道土牆後,都布置了一二百弓手,塢堡前的箭樓上也站上了上百號人。
    塢堡城牆上處處冒煙,不是在煮金汁,就是在熬藥箭。
    堡牆上一名二十多歲的頭領,衝著下麵大喊道:“庾督護,我王家借此地棲身,並未有得罪之處,
    今日為何興兵到此呀!”
    庾彬在幾名騎兵的護衛下,站在土牆外大喊:“王浩,你父王彌,乃是叛國投賊,
    最終落了個身死名裂的下場,你不吸取教訓,卻在此劃地為王,戕害百姓,是何道理?”
    王浩大喊道:“庾督護,聽我一言,王彌是王彌,王浩是浩,豈能將前人罪過,怪到後人頭上?
    我雖在此立堡,卻實是奉你潁川庾家為尊,並不敢僭越,
    擄掠流民之事,實是高梁暗地裏所為,我王浩從不知情呀!
    如今,他既已死,何苦還要大動幹戈?”
    庾彬聞言,低頭沉吟起來,
    李曉明上前勸道:“庾督護,切莫聽此匪首花言巧語,
    我前日被他們擄走,聽堡中賊匪談論,匈奴皇帝此時正在洛陽,王氏欲投匈奴皇帝劉曜,
    在此擄掠流民,就是要充當軍糧,與匈奴人裏應外合,奪占潁川之地。
    今日有譙城桓宣之軍助戰,實是剿滅賊寇的大好時機,萬不可錯過呀!”
    庾彬聞言猛然抬頭道:“陳兄所言極是,賊子竟敢如此妄想,我必滅其全族。”
    說罷,向左右下令攻城,
    潁川兩千人馬齊聲喊殺,前軍皆舉起盾牌,掩護弓箭手攻向土牆,
    桓宣也派出數百弓箭手上前助陣,
    李曉明眾人也各自彎弓搭箭,射向堡匪。
    那匪首王浩,見已無說和的可能,十分果斷,率領上千堡匪死守塢堡,與庾、桓兩軍對射。
    本章結束)
    正史人物資料
    王彌出生於官宦世家,祖父王頎,為曹魏玄菟太守,父親任汝南太守,親屬都是大官,他本可通過舉孝廉入仕卻選擇叛亂之路。??
    ?史載王彌\"豺聲豹目\",年輕時好遊俠,無論到哪,都能聚集一幫流民。說白了,他就是天生的黑社會大哥。
    曾經在洛陽帶著流民,挨家挨戶收保護費時,即有術士預言其必成禍亂。??
    王彌號召力極強,無論在哪,都能快速召集軍隊,作戰勇猛異常,一生轉戰天下,匈奴的劉曜,和羯族的石勒,都非常忌憚他。
    311年洛陽陷落後,王彌放縱士兵焚燒宮廟、挖掘皇陵,與劉曜部隊劫掠財寶時發生火拚。??
    ?侮辱皇後?:率領部屬闖入太極殿,參與對晉惠帝皇後羊獻容的集體淩辱,成為其被後世詬病的重要汙點。??
    ?戰略失誤?:謀士劉暾建議占據青州未受重視,導致王彌失去根據地陷入被動。
    後來石勒因為長期忌憚懷疑他,設計請他赴宴,在宴席上將他殺死,部下皆被石勒收編,王彌家屬和部將高粱,不知所蹤。
    ?曆史評價?:《晉書》稱其\"好亂樂禍\",是首個引導異族滅亡漢人王朝的叛將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