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父子緣分?

字數:4881   加入書籤

A+A-


    石勒信步走到程遐麵前,伸手緊緊握住了程遐枯瘦的手掌。
    他沉默了片刻,眼中流露出凝重之色,
    “程卿……”
    石勒的聲音低沉而緩慢,“孤這一走,虎牢關一線,這副千斤重擔,就落在你肩上了。
    咱們君臣相伴多年,孤信你如同信自己的臂膀。
    此間安危,關乎未來大業……你,多費心了。”
    話語雖輕,卻重若千鈞,在程遐聽來,隱隱透出幾分托付身後事的意味。
    程遐身體微微一震,一雙小眼裏泛起水光,頗有些受寵若驚。
    他掙脫石勒的手,退後一步,鄭重地整了整衣冠,然後深深一揖到地,
    聲音帶著些許哽咽“大王……大王言重了!臣……臣唯披肝瀝膽,盡心竭力!
    人在關在,寸土不失!請大王放心東征!”字字鏗鏘,擲地有聲。
    “啟程!”石勒不再多言,翻身上馬。
    蒼涼的牛角號撕裂長空,三通沉悶的戰鼓擂響,震得人心頭發顫。
    一萬精銳騎兵,和數百車軍需糧秣,依次登船,從虎牢關北門渡過黃河,
    渡過冰冷的黃河,大軍如同決堤的鋼鐵洪流,裹挾著漫天煙塵,折而向東行軍。
    李曉明、石豪、昝瑞、金珠及一眾親衛緊緊跟在石勒左右,八千騎兵各帶二十斤粟米,隨石勒先行。
    賀賴歡則帶著兩千騎兵,押著龐大的輜重車隊,在後麵緩緩而行。
    凜冽的朔風如同刀子般刮過曠野,卷起地上的草沫塵土,眯的人眼都睜不開。
    石勒與李曉明並轡而行,馬蹄踏在凍土上,發出清脆的“嘚嘚”聲。
    “陳卿,”
    石勒望著前方蒼茫的雪原,語氣帶著幾分運籌帷幄的篤定,
    “段文鴦那七千鮮卑騎兵,雖有悍勇之名,然遠道而來,已成疲敝之師。
    我軍八千精騎,以逸待勞,兼有地利之便。此戰,優勢在我!
    待擊潰此獠,再揮師東進,與中山公合兵一處,厭次城必如探囊取物!”
    他側頭看向李曉明,豹眼中閃爍著必勝的光芒,“此番功成,陳卿當為首功!”
    李曉明心裏盤算了一下石勒說得確實在理。
    羯人騎兵的凶悍他是見識過的,人數又多一千,又是主場埋伏,打段文鴦的疲軍,勝算確實挺大。
    又一想,那段氏鮮卑和他們羯人一樣,俱是胡人,隨他們狗咬狗去,
    我正好看看能不能從中取便,帶上昝瑞跑路
    想到此處,連日奔波的煩躁也消減了些,心情安穩了不少。
    他連忙拱手應和“大王明見萬裏!此戰必捷!”
    路途漫長枯燥。
    李曉明騎著他的棗紅馬,左右亂竄,要麽跟昝瑞、金珠湊在一起,嬉笑打鬧,
    分享著金珠包袱裏,源源不斷的肉幹果脯;
    要麽就湊到石勒馬前,天南海北地神侃。
    他肚子裏那點超越千年的見識,此刻成了最好的消遣。
    從“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講到“胡漢融合乃大勢所趨”;
    從“圍魏救趙”、“暗度陳倉”的經典戰例,扯到“流感病毒(他稱之為‘時氣厲鬼’)如何傳播”;
    從北鬥七星如何指向北極,再扯到大洋彼岸,有膚色黢黑如炭的昆侖奴……
    石勒初時隻是默默聽著,眼中偶爾閃過一絲驚訝,心中暗讚此人年紀輕輕,見識竟如瀚海深淵!
    難怪能在成國、匈奴、祖逖處皆吃得開,端的有些真本事!
    但隨著交談深入,李曉明每每語出驚人,
    論及用兵之道、天文地理、醫卜星相乃至海外奇譚,其見解之獨到,知識之駁雜,
    竟都是石勒聞所未聞的。
    張賓在世時雖也智計百出,卻也從未有過如此包羅萬象、天馬行空的談吐。
    石勒心中的震驚越來越濃,看向李曉明的目光也由最初的欣賞,漸漸變的有一絲敬畏之意,
    他心中突然莫名的慶幸幸虧陳川將這奇人擄來獻於孤!
    若其仍在祖逖帳下運籌帷幄……後果真是不堪設想!
    陳川……倒也算歪打正著,立了一功。
    想到此處,石勒談興更濃,與李曉明愈發親近。
    這一日,行至一處殘破的塢堡廢墟歇馬。
    石勒望著斷壁殘垣,斜陽黃昏,不知怎地,忽然長歎一聲,
    語氣中竟帶著幾分意興蕭索“孤膝下也有數子……
    長子石興,勇則勇矣,卻是莽夫一個,腹中無半點韜略經緯。
    石弘、石宏、石恢幾個,尚在衝齡……觀其心性,也非仲謀之才……”
    他頓了頓,眼中流露出深深的無奈與懷念,
    “孤年事漸高,本欲效劉備托孤諸葛之故事,將身後事托付於右侯張賓。
    奈何天妒英才,右侯竟英年早逝……”
    言下之意,後繼無人之憂,如同巨石壓在心頭。
    李曉明察言觀色,連忙寬慰道“大王何出此言?
    您正值春秋鼎盛,龍精虎猛,何須為身後數十載之事煩憂?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況且襄國人才濟濟,程內史乃智謀之士,北地更有諸多飽學鴻儒。
    待世子們稍長,擇名師悉心教導,何愁不能成器?
    大王過慮了。”
    他心知肚明,石勒那幾個兒子確實沒一個成器的,這話也隻能撿好聽的說了。
    石勒聞言,隻是低頭嘿嘿苦笑兩聲,無奈之意,仍流露於麵。
    一旁的主簿石豪慣會察言觀色,見機立刻湊趣笑道“大王何必煩憂?此乃天意!
    您看,眼下不是得了鎮南將軍這般大才,跟隨左右嗎?”
    他轉向李曉明,眼神熱切,
    “以將軍之智,隻需在大王身邊曆練幾年,假以時日,必能如昔日張右侯一般,成為我大趙擎天玉柱!”
    接著,他話鋒一轉,語出驚人,
    “大王!末將有一肺腑之言——將軍如此年輕俊傑,與大王又如此投契,
    這豈非天賜的父子緣份?
    何不……何不效仿古之明君賢臣,大王收將軍為義子?
    如此,君臣同心,更勝骨肉,豈不美哉?”
    此言一出,周遭瞬間安靜下來,連風聲都仿佛停滯了。
    李曉明腦子“嗡”的一聲,心中頓時大怒,老子就算是再下作,再為了活命裝孫子,
    也特麽幹不出這種亂認野爹的勾當!石豪你這個雜碎,拍馬屁拍到馬蹄子上,簡直該死!
    他臉上忍不住變色,真想當場破口大罵石豪。
    石勒低頭沉默了一會,見身邊之人毫無反應,
    口中卻假意嗔怪石豪,嘴角還掛著笑“石主簿此言差矣!怎可如此輕率?
    陳卿亦是父母生養,豈能輕易行此認父之事?
    你呀你,嗬嗬……”
    那笑聲幹巴巴的,又暗暗瞟了一眼身邊的鎮南將軍,
    驀然見他麵含怒意,不由得心中一涼,臉色變得既沮喪又失望。
    喜歡至暗時代五胡十六國曆險記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至暗時代五胡十六國曆險記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