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訓劣子李貴承申飭 嗔頑童茗煙鬧書房
字數:18049 加入書籤
《紅樓夢》第九回“訓劣子李貴承申飭,嗔頑童茗煙鬧書房”深度解讀
一、回目解析
1.回目版本差異
《紅樓夢》版本眾多,各版本中第九回回目表述存在一定差異。在常見的脂硯齋評本係統裏,有“訓劣子李貴承申飭 嗔頑童茗煙鬧書房”這樣的表述。而在程高本等其他版本中,回目或許會有微妙變化。
脂本的用詞極具特色,“訓劣子”“嗔頑童”精準地抓住了事件中的關鍵人物與核心行為。“訓”字凸顯出李貴所承受的教導之責,“嗔”字則生動地描繪出對茗煙鬧事的惱怒之情。“承申飭”一詞較為古樸典雅,強調李貴接受上級的申斥,體現出賈府內部嚴格的等級秩序。
程高本等版本在回目用詞上可能更偏向通俗易懂。不同版本的用詞差異,一方麵反映了不同時期、不同整理者對文本的理解和加工。另一方麵,這些差異也蘊含著深意。古樸典雅的用詞,更能貼合《紅樓夢》整體的文學風格,展現出那個時代的文化韻味;而通俗的表述,則可能是為了讓更廣泛的讀者群體易於理解。這些差異為紅學研究提供了豐富的素材,讓讀者從回目這一細節之處,便能窺探到不同版本的獨特魅力與背後的文化內涵,也為深入探究《紅樓夢》的成書過程和演變軌跡提供了線索 。
2.回目含義剖析
從字麵意思來看,“訓劣子李貴承申飭”,“訓劣子”明確指出李貴的任務是教導那些頑皮、不成器的子弟。在賈府家塾這個場景中,李貴作為寶玉的仆人,承擔著一定的教導與管理責任。“承申飭”則表明李貴因為沒有盡到相應職責,導致學堂出現混亂,而受到上級的申斥。這一句簡潔地概括了李貴因學堂之事而遭受責備的情節。
“嗔頑童茗煙鬧書房”,“嗔”體現出一種惱怒、責怪的情緒,針對的對象是“頑童”茗煙。茗煙性格活潑、衝動,在寶玉受委屈時,他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衝進書房大鬧一場。“鬧書房”清晰地描述了事件的核心場景與主要行為,即茗煙在書房引發了混亂。
深層寓意上,這一回目暗示了賈府內部複雜的人際關係和潛在的矛盾。李貴作為仆人,處於賈府等級體係的中層,他既要聽從主子的命令,又要管理學堂中的子弟,這種夾心層的身份使他在麵對學堂混亂時左右為難。他受到申飭,反映出賈府嚴格的等級製度和對下人的嚴苛要求。
而茗煙鬧書房這一情節,看似是頑童的衝動之舉,實則反映出封建禮教下被壓迫者的反抗情緒。茗煙作為寶玉的小廝,深知寶玉在賈府的地位,也感受到寶玉對封建禮教的不滿。他的鬧事行為,既是為寶玉出氣,也是對學堂中壓抑氛圍和不公平現象的一種反抗。
整回目對第九回的內容起到了高度概括的作用。它涵蓋了學堂從平靜到混亂的過程,以及事件發生後相關人物的反應。同時,也暗示了賈府內部的種種問題,如教育的失敗、子弟的不成器、等級製度的嚴苛等。這些問題如同冰山一角,預示著賈府未來的衰敗命運,為後續情節的發展埋下了伏筆,讓讀者在品味回目的過程中,便能對整回的核心內容和深層意蘊有一個初步的把握 。
二、情節梳理
1.入學前的準備與告別
寶玉上學前,襲人作為貼心丫鬟,早早將書筆文物收拾妥當,整齊地擺放一旁。她坐在床沿,神情有些落寞,滿心都是對寶玉的牽掛。見寶玉過來,襲人趕忙起身,拉著他的手,細細叮囑:“你這一去學堂,念書的時候就一門心思放在書上,下學了就早些回來,別在外麵貪玩。天氣涼了,記得添換衣服,還有那手爐腳爐的炭火,你得盯著點那些小廝,讓他們及時給你添上,可別凍著自己。”她的話語裏,滿是關切與擔憂,像一位操心的長輩,將寶玉生活的方方麵麵都考慮周全。
寶玉雖有些不耐煩,但也知道襲人是真心為他好,便點頭應下,還不忘安慰襲人:“你別悶著自己,我去去就回。”說完,又特意去囑咐了晴雯、麝月等丫鬟幾句,才轉身離開。從這一細節,不難看出寶玉對身邊丫鬟的體貼,他並非隻知享受的公子哥,對這些伺候他的人也有著深厚的情誼。
告別丫鬟後,寶玉先來到賈母房中。賈母正坐在榻上,見寶玉進來,臉上立刻露出慈祥的笑容。她招手讓寶玉到跟前,拉著他的手,輕聲囑咐:“我的兒,在學堂裏要聽先生的話,和同學們好好相處,別受了委屈。要是有什麽事,就回來告訴祖母。”賈母的疼愛溢於言表,在她心中,寶玉是最疼愛的孫子,生怕他在外麵有絲毫閃失。
接著,寶玉來到賈政書房。賈政正在看書,見寶玉進來,先是冷笑一聲,放下手中的書,一臉嚴肅地說道:“你要去上學了?可知道讀書的重要?別整日隻知道和那些丫頭們混在一起,要是學不好,就別回來見我。”賈政的話語裏滿是嚴厲與期望,他一心希望寶玉能走仕途經濟之路,光宗耀祖。寶玉低著頭,大氣都不敢出,站在一旁默默聽著。這時,一旁的清客相公趕忙出來打圓場:“老爺,寶二爺聰明伶俐,定能在學堂好好讀書,將來必成大器。”賈政這才臉色稍緩,揮揮手讓寶玉離開。從賈政與寶玉的交流中,能明顯感受到父子間的隔閡與賈政封建古板的形象。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最後,寶玉想起還未與黛玉告別,便匆匆來到黛玉房中。黛玉正坐在窗前看書,見寶玉進來,起身相迎。寶玉笑著說:“林妹妹,我來和你辭行,我要去上學了。”黛玉打趣道:“好呀,這一去,可定要蟾宮折桂了。”寶玉撓撓頭,笑道:“林妹妹放心,我下了學就回來,咱們還一起吃飯,那胭脂膏子的事也等我回來再弄。”兩人又閑聊了幾句,黛玉忽然想起什麽,問道:“你怎麽不去辭辭你寶姐姐呢?”寶玉笑而不答,告別黛玉後,便同秦鍾一起上學去了。寶玉與黛玉之間的對話,充滿了親昵與默契,展現出兩人深厚的感情,而寶玉對寶釵的態度,也從側麵反映出他內心的情感傾向。通過寶玉上學前與眾人的交流,每個人的性格特點都躍然紙上,同時也進一步展現了他們之間複雜而微妙的關係 。
2.學堂中的暗流湧動
賈家義學,本是賈家祖宗為族中子弟設立的學習之所,意在讓族中貧寒子弟也能有讀書識字、求取功名的機會。然而,這看似充滿希望的學堂,實則暗流湧動,各方心思交織,為後續的大鬧學堂埋下了重重伏筆。
學堂裏的學生們各懷心思。那些真正想讀書求上進的子弟,為數不多。大部分人或是為了應付家族的要求,或是把這裏當作結交人脈、尋歡作樂的場所。他們表麵上在課堂裏規規矩矩,私下裏卻有著各種算計和心思。
寶玉和秦鍾的到來,給學堂帶來了不一樣的氛圍。二人同來同往,同坐同起,關係日益親密。秦鍾靦腆溫柔,未語麵先紅,有著女兒般的嬌羞;寶玉則慣能作小服低,情性體貼,話語綿纏。他們彼此欣賞,相互吸引,不僅在學業上相互交流,在情感上也越發深厚。賈母愛屋及烏,對秦鍾也格外疼愛,甚至讓他們不必論叔侄,隻論弟兄朋友。這種親密關係,在學堂裏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和議論。
而薛蟠,這個金陵一霸,也在學堂之中。他來上學,並非真心向學,不過是偶動了龍陽之興,想在學堂裏結交些契弟罷了。薛蟠生性風流,浮萍心性,得新棄舊,今日愛東,明日愛西。他在學堂裏攪得一片混亂,卻又不常來,隻是偶爾現身,便給學堂帶來一陣風波。
香憐和玉愛,這兩個多情的小學生,生得嫵媚風流,是薛蟠的相知。他們與寶玉、秦鍾相互有意,每日一入學中,雖四處各坐,但八目勾留,或設言托意,或詠桑寓柳,遙以心照。秦鍾常趁此和香憐擠眉弄眼,遞暗號兒,二人假裝出小恭,走至後院說梯己話。這種隱晦的情感交流,在學堂這個相對封閉的環境裏,本就容易引發他人的好奇與嫉妒。
金榮,亦是薛蟠的好友,卻因薛蟠有了香玉便被棄之不顧。他心中本就充滿怨恨,又見秦鍾與寶玉關係親密,還和香憐等人暗中往來,心中的嫉妒之火越燒越旺。金榮自覺被冷落,又看不慣寶玉等人的親密,便在心中暗暗盤算著要找機會發泄不滿。
學堂的環境看似是一個學習的地方,實則更像是一個小型的社會。這裏魚龍混雜,各種性格、背景的學生匯聚在一起。家族的利益、個人的欲望、情感的糾葛,都在這裏交織碰撞。表麵上的平靜,掩蓋不住底下湧動的暗流。
寶玉和秦鍾等人的親密關係,挑戰了傳統的禮教規範,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滿和非議。而薛蟠的隨性而為,更是破壞了學堂的秩序。金榮的嫉妒和怨恨,如同一個導火索,隨時可能引發一場衝突。這種複雜的人際關係和壓抑的氛圍,使得學堂裏的矛盾一觸即發。
學堂的管理也十分鬆散。先生代儒雖有學問,但年事已高,精力有限,難以對眾多學生進行嚴格的管束。賈瑞作為暫時管理學堂的人,不僅沒有起到公正的管理作用,反而貪圖便宜,以公報私。他收受金榮的好處,對金榮的行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無疑助長了金榮的氣焰,也讓學堂的秩序更加混亂。
在這樣的環境下,一場風暴正在悄然醞釀。學生們不同的心思、複雜的情感糾葛、鬆散的管理,都為後續的大鬧學堂埋下了隱患。平靜的學堂,即將被一場激烈的衝突所打破,而這場衝突,也將進一步揭示出賈府內部的種種問題和矛盾 。
3.大鬧學堂的經過
這日,學堂裏先生代儒因家中有事,早早便離開了,隻留下學生們自行學習。這本是平常的一天,卻因金榮心中的嫉妒與怨恨,掀起了一場軒然大波。
秦鍾和香憐趁著先生不在,又開始暗中傳遞眼神。兩人心領神會,假裝要去出小恭,一同往後院走去。他們本以為無人注意,卻不想金榮一直對他們的舉動耿耿於懷,時刻留意著他們的動向。見兩人離開座位,金榮心中冷哼一聲,覺得機會來了,便偷偷跟了上去。
到了後院,秦鍾和香憐正說著悄悄話,互訴著彼此的心意。金榮突然衝出來,陰陽怪氣地說道:“你們這樣鬼鬼祟祟的幹什麽故事?我可也拿住了,貼的好燒餅。”秦鍾和香憐被這突如其來的一幕嚇得臉色蒼白,一時不知所措。金榮得寸進尺,一口咬定說:“方才明明的撞見他兩個在後院子裏親嘴摸屁股,一對一,撅草根兒抽長短,誰長誰先幹。”這般露骨又汙蔑的話語,讓秦鍾和香憐又羞又惱。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秦鍾和香憐深知此事若傳出去,他們的名聲將毀於一旦。兩人又氣又急,決定向賈瑞告狀,希望他能主持公道。賈瑞平日裏最是個圖便宜沒行止的人,收了金榮不少好處,自然偏袒金榮。他不但沒有責備金榮,反而指責香憐多事,讓他們不要在學堂裏生事。
金榮見賈瑞如此偏袒自己,越發得意忘形,言語間更加放肆。玉愛本就看不慣金榮的囂張跋扈,此時忍不住站出來與金榮爭吵起來。兩人你一言我一語,互不相讓,氣氛愈發緊張。
賈薔與賈蓉交好,平日裏與秦鍾關係也不錯。見秦鍾受了委屈,心中很是不平。但他為人聰明伶俐,深知直接出麵幫忙可能會惹來麻煩,於是心生一計。他故意走到茗煙身邊,裝作不經意地說道:“寶玉和秦鍾被人欺負了,也不知道他們的小廝會不會為他們出氣。”茗煙本就是個年輕氣盛、愛惹事的主兒,平日裏對寶玉忠心耿耿,一聽這話,頓時火冒三丈,也不及細想,立刻衝過去揪住金榮,破口大罵:“你這雜種,竟敢欺負我們寶二爺和秦相公,我看你是活得不耐煩了!”
金榮沒想到茗煙會突然衝出來,一時有些慌亂,但很快便反應過來,奮力掙紮著要去抓打寶玉和秦鍾。他的朋友見狀,拿起硯台便朝茗煙扔去,想要幫金榮解圍。誰知這硯台偏了方向,正好砸在賈菌的桌上,將賈菌的磁硯水殼打得粉碎,濺了一書黑水。
賈菌年紀雖小,誌氣卻大,極是淘氣不怕人。見自己的東西被砸壞,頓時怒不可遏,不顧同桌賈蘭的勸說,兩手抱起書匣子,用力掄向金榮朋友那邊。這一下用力過猛,書匣子砸在了寶玉的桌上,將寶玉的一碗茶砸得碗碎茶流。
一時間,學堂裏亂成一團。金榮見勢不妙,順手抓了根毛竹大板,朝著茗煙打去。茗煙躲避不及,被打了一下,疼得他大叫起來,連忙呼喊其他小廝幫忙:“墨雨、掃紅、鋤藥,快來幫忙!”墨雨聽到呼喊,立刻掇起一根門閂,掃紅和鋤藥手中也各自拿著馬鞭子,幾人蜂擁而上,朝著金榮等人衝去。
賈瑞見局麵失控,急得在一旁攔這個、勸那個,可誰也不聽他的話。眾頑童有的趁機幫著打太平拳,在一旁起哄助威;有的膽小怕事,躲在一邊瑟瑟發抖;還有的覺得好玩,直立在桌上拍著手兒亂笑,大聲呼喊著讓他們繼續打。整個學堂瞬間陷入一片混亂,吵鬧聲、叫罵聲、桌椅碰撞聲交織在一起,仿佛變成了一個戰場。
秦鍾在混亂中也未能幸免,他的頭不小心撞在了金榮的板上,頓時鼓起一層油皮,疼得他眼淚在眼眶裏打轉。寶玉見秦鍾受傷,心疼不已,大聲說道:“我要回去告太爺,讓他好好懲治你們這些無法無天的人!”
李貴作為寶玉的跟班,深知此事若鬧大,自己也脫不了幹係。他趕忙喝罵了茗煙四個一頓,將他們攆到一邊,試圖控製住局麵。他深知寶玉在賈府的地位,也明白這件事不能輕易收場,於是趕緊過來安撫寶玉和秦鍾:“寶二爺,秦相公,你們先消消氣,有話好好說。這事兒我一定給你們一個交代。”
賈瑞也怕事情鬧大,傳到上麵去自己吃不了兜著走。他急忙過來央告秦鍾和寶玉,希望他們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寶玉卻不依不饒,堅持要金榮賠不是。金榮心中雖不情願,但在眾人的逼迫下,也隻好向秦鍾作了揖。寶玉還是不滿足,定要金榮磕頭認錯。金榮無奈,隻能咬著牙,極不情願地給秦鍾磕了頭。這場大鬧學堂的風波,才暫時得以平息。
在這場激烈的衝突中,每個人的性格特點都展現得淋漓盡致。茗煙的衝動莽撞、金榮的囂張跋扈、賈瑞的自私偏袒、賈薔的機智狡黠,以及寶玉對秦鍾的深厚情誼,都在這混亂的場景中一一呈現。這場衝突不僅打破了學堂表麵的平靜,也進一步激化了人物之間的矛盾,為後續情節的發展埋下了更多的伏筆 。
4.事件的平息與結果
李貴見多識廣,深知此事若不妥善處理,必將引發更大的麻煩。他先喝住了情緒激動的茗煙等人,嚴厲斥責他們的魯莽行為,讓他們退到一旁。隨後,他滿臉堆笑地轉向寶玉和秦鍾,好言相勸:“寶二爺,秦相公,消消氣,氣壞了身子可不值當。這事兒我定會查個水落石出,給二位一個滿意的交代。”李貴一邊說著,一邊用眼神示意賈瑞趕緊過來幫忙圓場。
賈瑞心裏清楚,若是事情鬧到上麵,自己偏袒金榮的醜事必定敗露,到時候吃不了兜著走。於是,他趕忙跑到寶玉和秦鍾麵前,點頭哈腰,滿臉賠笑:“二位公子,都是學生管教無方,才出了這等亂子。還望二位公子高抬貴手,饒了這一次,我定好好教訓那些鬧事的人。”
寶玉心疼秦鍾受傷,依舊不依不饒,堅持要金榮給個說法。金榮在眾人的施壓下,心中雖充滿不甘,但也不敢再強硬。他先是極不情願地向秦鍾作了揖,低聲說了句“對不住”。然而,寶玉並不滿意,大聲喝道:“不行,必須磕頭認錯!”金榮臉色漲得通紅,猶豫再三,最終還是咬著牙,在眾人的注視下,給秦鍾磕了頭。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場大鬧學堂的風波,至此暫時得以平息。但此事對人物關係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寶玉和秦鍾的友誼在經曆這場風波後,變得更加深厚。他們共同經曆了這場委屈與衝突,彼此的信任和依賴進一步增強。而金榮與寶玉、秦鍾之間的矛盾則徹底激化,金榮心中對他們充滿了怨恨,這也為後續可能的衝突埋下了隱患。
對於賈瑞而言,他在學堂中的威望一落千丈。學生們都看清了他偏袒不公、自私自利的真麵目,對他更加不屑。李貴則通過這次事件,展現出了他的沉穩與應變能力,在寶玉身邊的地位或許會更加穩固。
從後續情節來看,這件事也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金榮回家後,將此事告知了他的姑媽璜大奶奶。璜大奶奶聽聞侄兒受辱,氣勢洶洶地要去寧國府找秦可卿理論,卻不想碰了一鼻子灰。這一情節不僅進一步展現了賈府內部複雜的人際關係,也從側麵反映出賈府家族內部的矛盾和問題正在逐漸激化。這場看似小小的學堂風波,如同蝴蝶效應一般,引發了一係列的連鎖反應,推動了故事的發展,也讓讀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賈府這座大廈內部正在悄然發生的變化 。
三、人物群像
1.寶玉與秦鍾
寶玉與秦鍾,在《紅樓夢》的世界裏,宛如兩顆獨特的星辰,各自閃耀卻又相互輝映,共同演繹出一段超越世俗的情誼,同時也對封建禮教發起了無聲卻有力的挑戰。
寶玉,身為賈府的核心人物,銜玉而生,集萬千寵愛於一身。他性格叛逆,對封建禮教所推崇的仕途經濟深惡痛絕,不屑於走傳統的科舉之路。他尊重每一個生命個體,尤其是對那些身處社會底層的女子,有著深切的關懷與平等的對待。在他眼中,“女兒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這種獨特的性別觀,在封建禮教森嚴的賈府,無疑是離經叛道的。
秦鍾則出身貧寒,雖寄人籬下,卻生得眉清目秀,靦腆溫柔。他聰明伶俐,內心敏感細膩,對寶玉所處的富貴世界既充滿向往,又有著自己的堅守。
二人的友誼始於偶然的相識,卻因彼此靈魂的契合而迅速升溫。他們同來同往,同坐同起,在學堂中相互陪伴,不僅在學業上交流切磋,更在情感上相互慰藉。這種親密關係的建立,源於他們對彼此內心世界的理解與認同。寶玉欣賞秦鍾的清秀脫俗與聰慧靈秀,秦鍾則傾慕寶玉的純真善良與豁達不羈。
他們的友誼發展過程中,諸多細節都展現出這份情誼的深厚與獨特。賈母愛屋及烏,讓他們不必論叔侄,隻論弟兄朋友,這更為他們的交往提供了便利。在學堂裏,他們不顧旁人的眼光,親密無間,這種公然的情感表達,在封建禮教的大環境下,顯得格格不入。
他們的行為對封建禮教構成了多方麵的挑戰。在封建禮教中,嚴格的等級製度和禮教規範束縛著人們的言行舉止。寶玉與秦鍾跨越了主仆、貧富的界限,建立起平等的友誼,這無疑是對等級製度的一種蔑視。同時,他們在學堂中的親密互動,毫不掩飾彼此的情感,挑戰了封建禮教對男女大防、社交規範的嚴格要求。
在那個講究“男女授受不親”,同性之間也需保持距離的時代,寶玉與秦鍾的親密關係引發了眾人的議論與不滿。他們的行為,如同在平靜的湖麵投下一顆巨石,激起層層漣漪。這種對封建禮教的挑戰,雖然看似微弱,卻如星星之火,透露出人性對自由、平等的渴望。盡管他們的反抗力量有限,但卻為沉悶壓抑的封建世界帶來了一絲清新的氣息,讓讀者看到了人性在束縛下的掙紮與覺醒 。
2.金榮
金榮在《紅樓夢》的眾多人物中,是一個頗具代表性的配角,其人物形象鮮明且複雜,通過家境、心態以及在學堂事件中的行為動機得以全麵展現。
金榮家境貧寒,他能進入賈家義學讀書,憑借的是與賈家那微薄的親戚關係。這種寄人籬下的求學處境,使他內心充滿了自卑與敏感。在學堂這個相對特殊的環境裏,周圍皆是家境優越的賈家子弟,金榮的貧寒顯得格外刺眼,這成為塑造他性格和行為的重要背景因素。
長期處於這種環境下,金榮的心態逐漸扭曲。一方麵,他對那些出身好、生活富足的同學充滿嫉妒。看到寶玉、秦鍾等人備受寵愛,享受著各種資源,且彼此關係親密,金榮心中的嫉妒之火越燒越旺。這種嫉妒並非單純的羨慕,而是夾雜著因自身處境不佳而產生的怨恨。另一方麵,他又極度渴望融入這個圈子,獲得他人的認可和尊重。然而,由於自身條件的限製,他始終無法真正被接納,這種求而不得的痛苦進一步加劇了他內心的不平衡。
在學堂事件中,金榮的行為動機清晰可見。起初,他看到秦鍾和香憐的親密互動,心中的嫉妒瞬間被點燃。他覺得自己被冷落,於是決定抓住這個機會,通過揭露和汙蔑他們,來發泄心中的不滿,同時也試圖以此引起他人的關注,提升自己在學堂中的存在感。當他的汙蔑行為引發爭吵後,賈瑞的偏袒讓他更加有恃無恐,進而變得囂張跋扈起來。他以為有了賈瑞的支持,便可以肆意妄為,完全不顧及後果。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金榮的行為動機,本質上是他在貧寒家境與複雜心態驅使下的一種反抗。隻不過這種反抗是扭曲且無力的,他試圖通過傷害他人來獲取心理上的平衡,卻沒想到引發了更大的混亂。他在學堂事件中的種種表現,不僅讓自己陷入了尷尬的境地,也進一步凸顯了他可憐又可悲的人物形象。金榮這一人物形象,生動地反映了封建等級社會中底層人物的無奈與掙紮,他們在困境中渴望改變,卻因自身的局限和社會的壓力,走向了錯誤的方向 。
3.賈瑞
賈瑞,在《紅樓夢》的人物群像中,是一個性格弱點極為鮮明的角色,其貪圖便宜、處事不公等特質在學堂衝突這一情節中暴露無遺,也因此扮演了一個極為關鍵卻又不光彩的角色。
賈瑞貪圖便宜的性格特點貫穿始終。平日裏,他就熱衷於占些小便宜,這種習性在學堂管理中也有所體現。他收受金榮的好處,或許隻是些微不足道的財物,但卻因此喪失了公正的立場。這種貪圖小利的行為,反映出他目光短淺,隻看到眼前的些許利益,卻忽視了長遠的後果。在他眼中,這些小便宜是實實在在的收獲,卻未曾料到會因此引發更大的風波,最終讓自己陷入困境。
處事不公是賈瑞更為突出的性格弱點。在學堂衝突中,秦鍾和香憐被金榮汙蔑,向他告狀尋求公道時,他卻因收了金榮的好處而偏袒金榮。他不僅沒有責備金榮的汙蔑行為,反而指責香憐多事,讓他們不要在學堂裏生事。這種不分是非黑白的處理方式,完全違背了公正的原則。他的這種處事不公,使得學堂中的矛盾進一步激化。金榮見賈瑞如此偏袒自己,越發得意忘形,言語間更加放肆,從而導致衝突不斷升級,最終演變成大鬧學堂的混亂局麵。
賈瑞在學堂衝突中扮演了一個極為負麵的角色。他本應是學堂秩序的維護者、學生矛盾的調解者,但他的種種行為卻起到了反作用。他的偏袒不公,助長了金榮的囂張氣焰,讓金榮誤以為自己有了靠山,可以肆意妄為。而對於寶玉、秦鍾等人來說,賈瑞的不公處理讓他們感到憤怒和委屈,進一步激化了他們與金榮之間的矛盾。他的存在不僅沒有平息事端,反而成為了衝突的催化劑,使得學堂的秩序徹底失控。
賈瑞的這些性格弱點和不當行為,不僅影響了學堂衝突這一事件的發展,也為他自身的命運埋下了伏筆。他的貪圖便宜和處事不公,讓他在學生們心中的威望一落千丈,失去了應有的尊重。同時,他的這些行為也反映出賈府內部管理的混亂和腐朽,一個小小的學堂管理者都能如此胡作非為,可見賈府的整體風氣。賈瑞這一人物形象,生動地展現了人性的弱點和封建社會的腐朽,為《紅樓夢》這部作品增添了豐富的內涵 。
4.其他人物
在這場學堂風波中,賈薔、茗煙、李貴等人物也有著各自精彩的表現,展現出鮮明的性格特點與重要作用。
賈薔為人聰明伶俐,有心機。他與秦鍾交好,見秦鍾受金榮欺負,有心幫忙卻不想自己出麵惹事。於是巧妙地挑唆茗煙出頭,一句“寶玉和秦鍾被人欺負了,也不知道他們的小廝會不會為他們出氣”,成功激起茗煙的怒火,引發了後續大鬧學堂的情節。從這裏可以看出賈薔的機靈狡黠,善於借刀殺人,在複雜的賈府人際關係中懂得明哲保身,同時也展現出他對朋友的仗義。
茗煙則是個典型的火爆脾氣,年輕氣盛且對寶玉忠心耿耿。聽到賈薔的話後,不及細想便衝過去揪住金榮破口大罵,毫不畏懼地與金榮等人打鬥起來。他的衝動莽撞在事件中表現得淋漓盡致,完全不顧後果,一心隻為寶玉和秦鍾出氣。茗煙的行為雖然引發了混亂,但也從側麵反映出他對寶玉的忠誠,隻要涉及寶玉的事情,他便不顧一切。
李貴作為寶玉的跟班,在事件中展現出沉穩與應變能力。學堂大亂時,他深知事情的嚴重性,趕忙喝罵茗煙等人,試圖控製局麵。他明白寶玉在賈府的地位,也清楚此事不能輕易鬧大,於是一邊安撫寶玉和秦鍾,一邊暗示賈瑞幫忙圓場。李貴的表現體現出他作為下人的世故與周全,努力在維護主子利益的同時,將事情的負麵影響降到最低。這些人物在大鬧學堂事件中,共同推動了情節的發展,豐富了故事的內容 。
四、主題探討
1.封建教育製度的腐朽
在《紅樓夢》第九回描繪的學堂場景中,封建教育製度的腐朽暴露無遺,從教育目標、內容到管理等多個方麵,都存在著嚴重問題,對學生產生了極大的束縛與不良影響。
從教育目標來看,封建教育旨在培養符合封建統治秩序的人才,將科舉入仕作為終極目標。在賈家義學,眾多子弟被期望通過讀書考取功名,為家族增光添彩,延續家族的榮耀與權勢。賈政對寶玉上學的期望,便是這種教育目標的典型體現。他希望寶玉能走仕途經濟之路,光宗耀祖,全然不顧寶玉內心對這種傳統道路的抵觸。這種功利性的教育目標,使得學生們的學習並非出於對知識的熱愛和對真理的追求,而是為了滿足家族和社會的期望,成為封建統治的工具。學生們的個性和興趣被忽視,他們的思想被禁錮在既定的框架內,難以自由發展。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教育內容方麵,封建教育以儒家經典為主,強調道德倫理和等級觀念的灌輸。在學堂裏,學生們誦讀經典,學習的是如何遵循封建禮教,維護社會秩序。然而,這種教育內容脫離實際生活,缺乏對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的培養。學生們死記硬背經典條文,卻不理解其真正內涵,更無法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而且,教育內容單一枯燥,壓抑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得他們對學習產生厭煩情緒。寶玉對讀書本就興致缺缺,在這種刻板的教育內容下,更是難以提起學習的興趣。
封建教育製度在管理上也存在諸多弊端。學堂的管理者往往缺乏有效的管理能力和公正的態度。先生代儒雖有學問,但年事已高,精力有限,難以對眾多學生進行全麵嚴格的管束。而賈瑞作為暫時管理學堂的人,不僅沒有履行好管理職責,反而貪圖便宜,處事不公。他收受金榮的好處,對金榮的不當行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在處理學生衝突時偏袒金榮,導致矛盾激化。這種不公平的管理,破壞了學堂的秩序,讓學生們無法在一個公正、有序的環境中學習。同時,封建教育製度下的體罰和嚴厲的規矩,雖然表麵上維護了秩序,卻給學生帶來了巨大的心理壓力,束縛了他們的身心發展。
在這樣腐朽的封建教育製度下,學生們受到了極大的束縛。真正有求知欲和才華的學生,如寶玉和秦鍾,無法按照自己的興趣和天賦發展,他們的思想和行為受到種種限製。而那些無心向學的學生,在這種環境下更加放縱自己,將學堂變成了尋歡作樂的場所。金榮、薛蟠之流,在學堂裏不務正業,欺淩他人,卻得不到有效的管教。封建教育製度不僅沒有培養出優秀的人才,反而讓學生們變得虛偽、自私、墮落。
《紅樓夢》第九回中的學堂場景,是封建教育製度的一個縮影。它深刻地揭示了封建教育製度在目標、內容、管理等方麵的腐朽,以及這種腐朽對學生造成的束縛與不良影響。這種腐朽的教育製度,不僅阻礙了學生的個人發展,也預示著封建家族和社會的衰敗 。
2.人性的扭曲與束縛
在《紅樓夢》構建的封建禮教大網下,人性被無情地壓抑與扭曲,人物的情感和欲望遭受著沉重的束縛,難以自由舒展。
寶玉與秦鍾之間純粹而真摯的友誼,在封建禮教的審視下,竟成了眾人非議的對象。他們二人相互欣賞、彼此陪伴,本是出於靈魂的契合與對真摯情感的追求。然而,在那個講究嚴格等級秩序和男女大防、同性之間也需保持距離的時代,他們的親密無間被視為離經叛道。周圍人的閑言碎語、垢誶謠諑,如冰冷的箭鏃射向他們。這種對美好情感的無端指責,反映出封建禮教對人性中正常情感交流的壓抑。人們被禁錮在既定的觀念牢籠裏,無法理解和接受超越常規的真摯情誼,使得寶玉和秦鍾在追求純粹友誼的道路上,承受著巨大的輿論壓力。
金榮的心態也是人性扭曲的典型體現。貧寒的家境使他在賈家義學這個充滿富貴子弟的環境中,內心充滿自卑與敏感。他渴望融入其中,獲得認可和尊重,這本是正常的心理需求。但封建禮教下的等級森嚴和貧富差距,讓他的這種渴望逐漸演變成嫉妒與怨恨。他將對寶玉、秦鍾等人的嫉妒轉化為惡意的汙蔑和挑釁,試圖通過傷害他人來獲取心理上的平衡。金榮的行為並非出自本意,而是在封建禮教的壓迫下,人性被扭曲的無奈之舉。他在追求自身價值的過程中,找不到正確的途徑,隻能通過這種極端且錯誤的方式來宣泄內心的壓抑。
賈瑞同樣深受封建禮教的毒害。他貪圖便宜、處事不公,表麵上是個人品德問題,實則是封建禮教環境下人性扭曲的結果。在封建禮教的長期熏陶下,他的價值觀被嚴重扭曲,將個人私利置於公正和責任之上。他收受賄賂,偏袒金榮,這種行為不僅破壞了學堂的秩序,更反映出他內心的空虛與迷茫。他在封建禮教的框架內,迷失了自我,無法堅守基本的道德準則,成為了封建禮教的犧牲品。
這些人物的經曆表明,封建禮教如同一張無形的巨網,將人們的情感和欲望緊緊束縛。它壓抑了人性中美好的一麵,如真摯的友誼、對平等的追求;同時又催生了人性中醜惡的一麵,如嫉妒、怨恨、自私。在這重重束縛下,人物的內心世界充滿掙紮與痛苦,他們的行為變得扭曲而無奈。《紅樓夢》通過對這些人物細致入微的刻畫,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禮教對人性的戕害,讓讀者看到了那個時代人們在壓抑環境下的艱難生存狀態,以及人性在束縛中渴望掙脫的強烈訴求 。
3.家族衰敗的伏筆
《紅樓夢》第九回中學堂的混亂無序,宛如一麵鏡子,清晰地映照出賈府未來衰敗的種種跡象,從家族子弟的精神麵貌到內部管理的混亂,無一不暗示著這座封建大廈即將傾頹。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首先,家族子弟的不成器是賈府衰敗的重要預兆。在學堂中,真正用心向學的子弟寥寥無幾。薛蟠來此隻為滿足龍陽之興,尋歡作樂;金榮雖家境貧寒卻心思不正,滿心嫉妒與怨恨,將精力都放在勾心鬥角上;賈薔雖聰明伶俐,卻不走正道,用計挑唆事端。而作為賈府核心希望的寶玉,對封建教育所設定的仕途經濟之路極為反感,無心於科舉功名。這些家族子弟,本應是賈府未來的支柱,卻如此不堪,他們的墮落與不思進取,預示著賈府後繼無人,難以維持家族的榮耀與權勢。當家族中沒有能夠擔當重任、振興家族的人才時,衰敗便成為必然的趨勢。
其次,學堂管理的混亂暗示著賈府整體管理的腐朽。學堂管理者代儒年事已高,精力有限,難以有效管理學堂。而代理管理者賈瑞,不僅缺乏管理能力,更是貪圖便宜、處事不公。他收受賄賂,偏袒金榮,導致學堂矛盾激化,秩序失控。這一現象反映出賈府在用人方麵的失察,讓品行不端之人擔當管理重任。同時也體現出賈府內部管理缺乏公正和有效的製度,使得下人們有機可乘,為了私利而破壞秩序。這種管理上的混亂,在整個賈府中必然具有普遍性,從一個小小的學堂便可推知,賈府內部各個層麵都可能存在類似的問題,長此以往,賈府的運轉必將陷入困境。
再者,學堂中人際關係的複雜和矛盾衝突的激烈,也暗示著賈府內部的分崩離析。學生們之間因嫉妒、利益等因素產生的明爭暗鬥,如同賈府內部各房之間、主仆之間複雜的矛盾糾葛。這種內部的不和諧與爭鬥,消耗了賈府的精力和資源,削弱了家族的凝聚力。當家族內部無法團結一致,而是陷入無休止的紛爭時,外部的風吹草動都可能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學堂的混亂無序,從家族子弟的精神狀態、管理的漏洞以及人際關係的複雜等多個方麵,為賈府未來的衰敗埋下了深深的伏筆。這看似是一個小小的學堂事件,實則是賈府命運的一個縮影,預示著賈府這座繁華一時的大廈,在內部的腐朽和外部的壓力下,終將走向衰敗 。
五、藝術特色
1.場麵描寫
“鬧學堂”是《紅樓夢》第九回中極為精彩的一幕,作者通過細膩且生動的動作、語言描寫,成功營造出緊張激烈的氛圍,同時也將人物形象刻畫得入木三分。
動作描寫在這一場麵中發揮了巨大作用。茗煙“立刻衝過去揪住金榮,破口大罵”,一個“衝”和“揪”的動作,將茗煙的衝動莽撞展現得淋漓盡致,仿佛能看到他怒目圓睜、氣勢洶洶的模樣,瞬間使場麵劍拔弩張。金榮“奮力掙紮著要去抓打寶玉和秦鍾”,“奮力掙紮”“抓打”等動作,體現出他的不甘示弱與囂張跋扈,進一步加劇了衝突的激烈程度。賈菌“兩手抱起書匣子,用力掄向金榮朋友那邊”,“抱”“掄”兩個動作,生動地表現出賈菌年紀雖小卻毫不畏懼、衝動易怒的性格特點。這些動作描寫猶如電影中的特寫鏡頭,讓讀者身臨其境,感受到現場的混亂與緊張,將衝突的氛圍推向高潮。
語言描寫同樣精彩絕倫。茗煙大罵“你這雜種,竟敢欺負我們寶二爺和秦相公,我看你是活得不耐煩了!”言辭激烈,充滿憤怒,不僅展現出他對寶玉的忠心耿耿,也從側麵反映出他的火爆脾氣。金榮麵對茗煙的指責,自然不甘示弱,回罵的話語盡顯其尖酸刻薄。而賈瑞在混亂中“攔這個、勸那個”時說的話,諸如“都住手,別鬧了”之類,軟弱無力,凸顯出他在麵對混亂局麵時的無奈與無能,也進一步烘托出場麵的失控。這些人物的語言各具特色,符合各自的身份和性格,通過你來我往的激烈對罵,使衝突更加白熱化,讓讀者深切感受到現場的火藥味。
作者通過這些動作和語言描寫,成功營造出一種混亂、激烈、緊張的氛圍,讓讀者仿佛置身於學堂之中,親眼目睹這場鬧劇。同時,這些描寫也精準地塑造了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形象。衝動的茗煙、跋扈的金榮、懦弱無能的賈瑞等,都在這場鬧劇中展現出鮮明的個性。他們的性格特點在動作和語言中得到充分體現,使人物形象躍然紙上,為讀者呈現出一幅生動的人物群像圖。“鬧學堂”的場麵描寫,堪稱《紅樓夢》中的經典片段,充分展現了作者卓越的寫作技巧和深厚的文學功底 。
2.細節刻畫
在《紅樓夢》第九回中,作者對人物神態、心理等細節的精妙刻畫,猶如繁星點點,照亮了整個故事,對展現人物性格和推動情節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人物的神態細節是洞察其內心世界的窗口。當賈政聽聞寶玉要上學時,“先是冷笑一聲,放下手中的書,一臉嚴肅”,“冷笑”這一神態,生動地展現出賈政對寶玉平日裏不務正業的不滿與嘲諷,“一臉嚴肅”則凸顯出他作為家長的威嚴,也暗示了他對寶玉此次上學並未抱有太大期望,為父子間緊張的關係埋下伏筆。而秦鍾被金榮汙蔑後,“又氣又急,臉漲得通紅”,“氣”與“急”是秦鍾內心情緒的直接體現,“臉漲得通紅”這一神態細節,將他的羞澀、憤怒與委屈展現得淋漓盡致,讓讀者能真切感受到他當時的窘迫與無奈,進一步凸顯出他靦腆、單純的性格特點。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心理細節描寫則深入人物靈魂深處,使人物形象更加立體飽滿。金榮看到寶玉和秦鍾等人關係親密時,“心中的嫉妒之火越燒越旺”,這種心理描寫直白地揭示了他內心的不平衡與嫉妒心理。正是這種嫉妒心理,驅使他在先生離開後,故意尋釁滋事,從而推動了大鬧學堂這一情節的發展。賈薔“見秦鍾受了委屈,心中很是不平。但他為人聰明伶俐,深知直接出麵幫忙可能會惹來麻煩,於是心生一計”,這段心理描寫不僅展現了賈薔對朋友的仗義,更突出了他聰明狡黠、有心機的性格特點。他的這一心理活動,直接導致了他挑唆茗煙出頭,成為大鬧學堂事件的導火索,有力地推動了情節的發展。
這些細節描寫看似微不足道,卻如同針線一般,將人物性格與故事情節緊密相連。它們使人物形象更加鮮活生動,讓讀者能夠深入了解人物的內心世界,感受到人物的喜怒哀樂。同時,這些細節也巧妙地推動了情節的發展,使故事的演進更加自然流暢。正是這些細膩入微的細節刻畫,讓《紅樓夢》成為一部經得起反複品味的文學巨著,每一次閱讀都能從這些細節中發現新的魅力與深意。
3.隱喻與象征
《紅樓夢》第九回中蘊含著豐富的隱喻與象征元素,這些元素猶如隱藏在文字背後的密碼,為故事增添了更深層次的含義。
學堂作為故事發生的主要場景,象征著當時的社會環境。學堂裏魚龍混雜,學生們各懷心思,真正求學的人少,更多的是為了各種功利目的而來。這象征著當時社會表麵看似有序,實則內部充滿了虛偽、功利和矛盾。不同背景的學生代表著社會各階層,他們之間的衝突與矛盾,隱喻著社會階層之間的利益紛爭和矛盾衝突。
金榮這一人物也具有象征意義。他家境貧寒卻又試圖在富貴子弟雲集的學堂中尋求認可,這種處境隱喻著封建社會底層人民在困境中掙紮,渴望改變命運卻又無力的無奈。他的嫉妒和怨恨,以及由此引發的鬧事行為,象征著底層人民被壓抑的情緒和對不公平社會現實的反抗,盡管這種反抗是扭曲和無力的。
茗煙大鬧書房的行為,象征著被壓迫者內心的憤怒與反抗精神。茗煙作為寶玉的小廝,身份低微,但他在看到寶玉和秦鍾受欺負時,毫不猶豫地挺身而出。他的衝動行為,打破了學堂表麵的平靜,也象征著在封建禮教壓抑下,人們內心深處對自由、公正的渴望,即使這種渴望以一種激烈而莽撞的方式呈現。
這些隱喻與象征元素,不僅豐富了故事的內涵,也讓讀者更深刻地理解了作品所反映的社會現實和人性本質。它們如同隱藏在文字間的暗流,推動著故事的發展,使《紅樓夢》這部作品具有了超越時代的深度和廣度 。
喜歡【紅樓夢】逐回深度解讀請大家收藏:()【紅樓夢】逐回深度解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