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賢襲人嬌嗔箴寶玉 俏平兒軟語救賈璉
字數:18949 加入書籤
一、情節總覽
1.回目梗概
《紅樓夢》第二十一回圍繞寶玉、襲人、平兒、賈璉等人展開了一係列精彩情節,生動展現了賈府日常生活中的矛盾與糾葛。寶玉一早跑到黛玉和湘雲房中,用湘雲洗過的水洗臉,還讓其幫忙梳頭,此舉引發了襲人的不滿。襲人認為寶玉行事應注意分寸禮節,不應如此毫無顧忌,故而以嬌嗔的方式規勸寶玉,兩人為此產生風波。另一邊,巧姐出痘疹,賈璉與王熙鳳分床睡。難耐寂寞的賈璉趁機與多姑娘鬼混,平兒收拾衣物時發現了證據——一綹頭發。麵對這一情況,平兒巧妙地用軟語為賈璉打掩護,避免了一場家庭風波,“軟語救賈璉”的情節也由此展開。這些情節看似瑣碎,卻深刻揭示了賈府內部複雜的人際關係和潛在的矛盾。
2.事件串聯
本回情節豐富,各事件先後有序,生動展現了賈府生活的日常畫卷。晚飯後,史湘雲戲弄林黛玉,隨後二人同宿一屋。次日清晨,寶玉趕在黛玉和湘雲未起床時便來到房中,用湘雲洗剩的水梳洗,還執意讓湘雲為他梳頭。這一係列舉動,盡顯寶玉與姐妹們相處的隨性。
賢襲人前來伺候寶玉梳洗,卻發現他已洗漱完畢,心中難免失落。回房途中,襲人遇到寶釵,閑聊間寶釵對襲人頗為讚賞,認為她頗具見識。而寶玉回來後,因襲人生氣不與他說話,心中煩悶。他先是哄了襲人一陣,見無果後便自己去睡覺。夜裏,寶玉看《南華經》後有感而發,即興作詩。
與此同時,巧姐突發水痘,王熙鳳為女兒供奉痘疹娘娘,按規矩夫妻需分床睡,賈璉便搬到隔壁房間。獨睡的賈璉難耐寂寞,與多兒姑娘廝混在一起。平兒在收拾賈璉衣物時,意外發現了一綹頭發,掌握了他偷腥的證據。王熙鳳起了疑心,關鍵時刻平兒巧妙周旋,用委婉的話語為賈璉遮掩過去。賈璉見狀,竟想趁機對平兒求歡,平兒機智逃脫。正在此時,鳳姐前來找賈璉商量事情,故事在此處戛然而止,留下懸念,引發讀者對後續情節的無限遐想 。
二、人物群像
1.襲人:“賢”的多麵剖析
在《紅樓夢》眾多丫鬟形象中,襲人以“賢”著稱,其“賢”體現在多個方麵,背後又有著複雜的心理和個人目的,共同構成了這一立體豐滿的人物形象。
對寶玉生活的悉心照料,是襲人“賢”的重要表現。她自小就被賣到賈府,長期貼身伺候寶玉,將寶玉的生活起居打理得井井有條。無論是寶玉的飲食、穿著,還是日常的休息,襲人都關懷備至。例如,她會根據天氣變化為寶玉準備合適的衣物,精心安排寶玉的飲食,確保他吃得健康舒適。寶玉睡覺時,她也會在旁細心照看,保證他能有良好的睡眠。這種無微不至的照顧,讓寶玉在生活上對她產生了深深的依賴,也使得寶玉房中的事務在她的管理下有條不紊地進行。
襲人對寶玉行為的規諫,同樣彰顯了她的“賢”。她深知賈府的規矩和封建禮教的要求,認為寶玉作為賈府的重要子弟,應該有符合身份的言行舉止。當她看到寶玉與姐妹們過於親密、行事不拘小節時,便會以適當的方式進行規勸。如本回中,寶玉一早跑到黛玉和湘雲房中,用湘雲洗過的水洗臉,還讓湘雲幫忙梳頭,襲人對此十分不滿。她覺得寶玉此舉不符合禮教規範,可能會引發他人的議論,於是以嬌嗔的方式表達自己的看法,試圖讓寶玉明白自己的行為不妥,希望他能有所收斂,注重自身的言行和身份。
然而,襲人“賢”的背後有著複雜的心理和個人目的。她一心想要成為寶玉的妾室,這是她諸多行為的重要驅動力。在賈府的環境中,成為寶玉的妾室意味著她能獲得相對穩定的地位和生活保障。因此,她的“賢”在一定程度上是為了討好寶玉和賈府的長輩。她對寶玉的悉心照料和規諫,既是出於對寶玉的關心,也是為了展示自己的能力和品德,讓寶玉離不開她,同時也能得到賈母、王夫人等長輩的認可。例如,她向王夫人透露對寶玉的擔憂,建議讓寶玉搬出大觀園,這一行為看似是為了寶玉的名聲和前途著想,實則是為了鞏固自己在賈府的地位,增加自己成為寶玉妾室的籌碼。
襲人通過對寶玉生活的悉心照料和行為的規諫,展現出“賢”的一麵,但在這“賢”的背後,是她渴望在賈府獲得穩定地位和未來保障的複雜心理和個人目的。這種多麵性使得襲人這一人物形象更加立體真實,成為《紅樓夢》中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
2.平兒:夾縫中的智慧周旋
在《紅樓夢》錯綜複雜的人物關係網中,平兒身處賈璉與王熙鳳之間,處境艱難如在夾縫中求生存。但她憑借非凡的智慧和巧妙手段,在複雜的環境中化解矛盾、保護自己,“軟語救賈璉”這一情節便是她智慧與情商的絕佳體現。
王熙鳳是賈璉的妻子,她精明能幹、手段狠辣,掌管著賈府上下大小事務,對賈璉的管束極為嚴格。而賈璉生性風流,喜好沾花惹草,時常背著王熙鳳在外尋歡作樂。平兒作為賈璉的通房丫頭,既要伺候賈璉,又要聽從王熙鳳的差遣,成為了夾在這對夫妻之間的關鍵人物。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軟語救賈璉”這一情節,將平兒的智慧和性格特點展現得淋漓盡致。當平兒在收拾賈璉衣物時,發現了他與多姑娘廝混的證據——一綹頭發。這一發現若是被王熙鳳知曉,必將引發一場軒然大波。然而,平兒並沒有直接將此事告知王熙鳳,而是選擇了巧妙地為賈璉遮掩。麵對王熙鳳的疑心,平兒用委婉的話語巧妙周旋,既沒有讓王熙鳳抓住把柄,又成功地保護了賈璉。
從這一情節中,可以看出平兒的諸多性格特點。她聰明機智,深知賈府內部的複雜關係和王熙鳳的脾氣秉性。如果將賈璉的醜事直接揭露,不僅會讓賈璉記恨,還可能引發王熙鳳的雷霆之怒,危及自己的地位。因此,她選擇了息事寧人,用智慧化解了這場潛在的危機。同時,平兒也展現出了她的善良和寬容。盡管賈璉行為不檢點,但她並沒有落井下石,而是在一定程度上選擇了包容,這體現了她的大度和善良。
平兒的這種做法也是她在賈府的生存之道。在王熙鳳的強勢管理下,她必須小心翼翼地維護與各方的關係。通過幫助賈璉遮掩醜事,她贏得了賈璉的感激和信任,同時也避免了與王熙鳳正麵衝突,維持了表麵的和諧。這種在夾縫中求生存的智慧,使她在賈府複雜的環境中得以立足,成為了一個不可或缺的人物。
平兒在賈璉與王熙鳳之間的艱難處境中,憑借智慧和巧妙手段化解矛盾、保護自己,“軟語救賈璉”不僅體現了她的性格特點,更展現了她在賈府獨特的生存之道,使她成為《紅樓夢》中一個令人欽佩的角色。
3.寶玉:封建禮教下的叛逆與迷茫
在《紅樓夢》第二十一回中,寶玉的行為與思想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他在封建禮教下的叛逆與迷茫,這一人物形象也因此更加豐滿立體。
寶玉對封建禮教秉持著鮮明的反抗態度。封建禮教講究嚴格的等級秩序與男女大防,可寶玉卻對此毫不在意。清晨,他迫不及待地跑到黛玉和湘雲房中,不僅用湘雲洗過的水洗臉,還讓湘雲為他梳頭,這般親密無間的舉動,全然不顧及禮教的束縛。在他眼中,與姐妹們真摯的情感遠比那些繁文縟節重要。而襲人以封建禮教的標準來規勸他時,他卻滿心不以為意,這無疑體現出他對傳統禮教規範的公然挑戰。
然而,寶玉在反抗封建禮教的同時,也深陷情感和人生道路的迷茫之中。他雖對封建禮教嗤之以鼻,可又無法完全掙脫其籠罩。麵對襲人基於禮教的規勸,他雖心生煩悶,卻也深知自己身處賈府這一封建大家庭,諸多行為身不由己。在情感上,他對黛玉一往情深,可又與其他姐妹情誼深厚,難以抉擇。這種複雜的情感糾葛讓他困惑不已,不知該何去何從。
寶玉與襲人的衝突,更是將他性格中的叛逆一麵展現得入木三分。襲人以“賢”自居,試圖用封建禮教的準則來約束寶玉的行為,可寶玉卻偏要反其道而行之。他不願被這些規矩束縛,渴望自由自在地生活,追求純粹的情感。這種叛逆並非無端的任性,而是對封建禮教壓抑人性的強烈反抗。
寶玉在本回中的種種表現,深刻反映出他在封建禮教下的叛逆與迷茫。他的反抗精神難能可貴,可迷茫也凸顯出他在那個時代的無奈。這一人物形象不僅是對封建禮教的有力批判,也引發了人們對人性、自由與命運的深刻思考。
4.其他人物:配角的點綴與映襯
在《紅樓夢》第二十一回中,林黛玉、史湘雲、薛寶釵、賈璉、王熙鳳等配角雖非故事核心,但其言行卻如繁星般點綴著主要情節,有力映襯了主要人物形象。
林黛玉和史湘雲,展現出鮮明個性。清晨,黛玉嚴嚴密密裹著杏子紅綾被安穩合目而睡,湘雲則一把青絲拖於枕畔,被隻齊胸,雪白膀子露於被外,還帶著金鐲子。這一對比,凸顯出黛玉的內斂含蓄與湘雲的豪爽隨性。寶玉在她們房中洗漱、梳頭,進一步體現寶玉與姐妹們相處的親密無間,也從側麵反映出寶玉對封建禮教中男女大防的漠視,推動了寶玉叛逆形象的塑造。
薛寶釵在本回中,通過與襲人的交流展現其識大體。她讚賞襲人對寶玉行為的規諫,認為襲人有見識,這不僅體現出寶釵對封建禮教規範的認同,也映襯出襲人一心維護封建禮教秩序的“賢”。寶釵的言行從側麵強化了襲人這一人物形象,同時也暗示了寶釵在賈府中的處世之道。
賈璉與王熙鳳,為情節增添波瀾。賈璉趁巧姐出痘與王熙鳳分房睡的機會,與多姑娘廝混,其荒唐行徑展現出他的風流好色、道德敗壞。這與寶玉對情感的純粹追求形成鮮明對比,更襯托出寶玉的脫俗。王熙鳳雖未直接出場過多,但她對賈璉的管束以及賈璉對她的畏懼,為平兒“軟語救賈璉”的情節埋下伏筆,凸顯出平兒在複雜關係中周旋的艱難與智慧。
這些配角的言行豐富了情節,從不同角度映襯了主要人物的性格特點,共同構建出一個生動鮮活、錯綜複雜的賈府世界。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三、情感糾葛
1.寶襲之情:主仆間的複雜情感
寶玉與襲人之間的情感,超越了普通主仆關係,呈現出既親密依賴又矛盾衝突的複雜狀態,深刻影響著兩人關係的發展走向。
親密依賴是寶襲之情的重要底色。襲人自幼入府伺候寶玉,長期的陪伴使他們建立起深厚情感。襲人對寶玉悉心照料,從飲食起居到日常瑣事,無一不盡心盡力。寶玉的生活起居在她的操持下井井有條,這種無微不至的關懷讓寶玉在生活上對她產生強烈依賴。寶玉視襲人為貼心人,內心想法和情感也常向她傾訴。在寶玉心中,襲人不僅是伺候自己的丫鬟,更是能理解自己、給予溫暖慰藉的重要之人。例如,寶玉在情感困惑或遭遇煩心事時,總會第一時間找襲人訴說,尋求安慰與支持。
然而,兩人之間也存在矛盾衝突。襲人深受封建禮教熏陶,她的價值觀與行事準則深受其影響。在她看來,寶玉作為賈府的重要子弟,應遵循封建禮教規範,走仕途經濟之路。因此,她時常以封建禮教標準規勸寶玉,希望他能有所收斂,注重自身言行和身份。但寶玉對封建禮教深惡痛絕,追求自由隨性的生活和純粹的情感,對襲人的規勸往往不以為意,甚至心生厭煩。本回中,寶玉一早跑到黛玉和湘雲房中,用湘雲洗過的水洗臉,還讓湘雲幫忙梳頭,襲人對此不滿並以嬌嗔方式規勸,寶玉卻未領會其苦心,兩人為此產生矛盾。
這種複雜情感對兩人關係發展產生深遠影響。親密依賴使他們在生活中緊密相連,成為彼此重要的情感支撐。但矛盾衝突又讓他們在觀念和追求上漸行漸遠。隨著時間推移,矛盾逐漸積累,對兩人關係造成衝擊。寶玉對襲人的規勸愈發抵觸,而襲人對寶玉的行為也愈發無奈和擔憂。盡管他們之間有著深厚情感基礎,但觀念差異猶如鴻溝橫亙在兩人之間,使他們的關係充滿變數。
寶玉與襲人之間的複雜情感,是《紅樓夢》中人物情感關係的生動寫照,深刻反映出封建禮教與人性追求之間的矛盾衝突,也為故事發展增添了豐富層次和深刻內涵。
2.釵襲之誼:基於價值觀的惺惺相惜
薛寶釵與襲人之間的情誼,在《紅樓夢》中雖不張揚,卻深厚而真摯,源於她們在對待寶玉和封建禮教等問題上高度契合的價值觀,由此產生惺惺相惜之感。
在對待寶玉的態度上,寶釵和襲人有著一致的期望。她們都希望寶玉能夠遵循封建禮教的規範,走仕途經濟之路,承擔起家族賦予的責任。寶釵深知寶玉作為賈府未來的希望,其言行舉止關乎家族興衰,因此多次委婉勸誡寶玉關注仕途。襲人同樣認為寶玉身為賈府的重要子弟,應有所作為,不能整日隻知與姐妹們玩樂。她時常以封建禮教標準規勸寶玉,希望他能收斂心性,注重自身言行和身份。這種對寶玉成長方向的共同關注,使寶釵和襲人在思想上產生了共鳴。
在對封建禮教的認同方麵,寶釵和襲人更是高度一致。寶釵自幼接受封建禮教的嚴格教育,將其視為行為準則和道德規範,行事穩重得體,時刻展現出大家閨秀的風範。襲人作為寶玉的貼身丫鬟,也深受封建禮教的熏陶,她對賈府的規矩和等級製度嚴格遵守,盡心盡力地維護著封建禮教秩序。例如,襲人對寶玉與姐妹們過於親密的行為表示不滿,認為不符合禮教規範,而寶釵讚賞襲人對寶玉行為的規諫,認為她有見識。這一情節充分體現了她們對封建禮教規範的共同認同。
基於這種價值觀的契合,寶釵和襲人彼此欣賞、惺惺相惜。寶釵欣賞襲人的穩重、賢淑以及對寶玉的悉心照料和忠誠,認為她是寶玉身邊不可或缺的人。襲人則欽佩寶釵的博學多才、端莊大方以及在賈府中的處世之道。她們在賈府這個複雜的環境中,因共同的價值觀而相互支持,成為彼此心靈上的慰藉。
寶釵與襲人的情誼,是基於價值觀契合而產生的惺惺相惜。這種情誼不僅豐富了《紅樓夢》中人物關係的描寫,也從側麵反映了封建禮教對人物思想和行為的深刻影響。
3.璉平之緣:複雜關係中的微妙情感
賈璉與平兒之間的情感極為複雜微妙,交織著主仆間的從屬關係與若有若無的男女之情,“軟語救賈璉”等情節更是將這份複雜情感展現得入木三分。
從主仆從屬關係來看,平兒身為賈璉的通房丫頭,伺候賈璉乃分內之事。在封建等級森嚴的賈府,這種主仆之分明確且不可逾越。平兒在日常事務中,對賈璉的指令大多聽從照辦,盡力滿足他的需求。比如在生活起居方麵,平兒會細心周到地照顧賈璉,確保他的生活舒適。這種從屬關係是他們情感關係的基礎框架,奠定了彼此相處的基本模式。
然而,他們之間又存在著一定程度的男女之情。賈璉生性風流,對美貌的平兒自然有著別樣心思。平兒青春妙齡,模樣俊俏,很難不引起賈璉的注意。在“軟語救賈璉”情節裏,當平兒發現賈璉與多姑娘的那縷頭發,巧妙為他遮掩後,賈璉見她嬌俏動情,便摟著求歡。這一細節表明賈璉對平兒有著男女之間的欲望與衝動。而平兒麵對賈璉的求歡,雖“奪手跑了”,但這一情節也暗示了他們之間存在著一種微妙的情感張力。平兒並非對賈璉毫無感覺,隻是礙於王熙鳳的威嚴以及賈府的規矩,不得不壓抑自己的情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種複雜情感在諸多情節中都有體現。平日裏,賈璉與平兒之間的互動也透露出別樣意味。他們之間偶爾會有一些隻有彼此能懂的眼神交流和小動作,看似不經意,卻飽含著微妙情感。平兒在處理賈璉的事情時,總是盡心盡力,除了主仆的本分,其中或許也夾雜著對賈璉的一份特殊情感。
但同時,平兒也深知自己的處境。王熙鳳的強勢與嫉妒,讓平兒在與賈璉的相處中必須小心翼翼。她既要維護與賈璉的關係,又不能過於親近而引起王熙鳳的猜忌。所以,平兒在這份情感中始終處於矛盾糾結的狀態,既有所心動,又不得不克製。
賈璉與平兒之間的情感,是主仆關係與男女之情相互交織的複雜情感。這種情感充滿了無奈與矛盾,深刻反映出賈府複雜的人際關係以及封建製度對人性的壓抑與扭曲,為《紅樓夢》的情感世界增添了一抹獨特而又深沉的色彩。
四、藝術手法
1.對比手法:人物性格與命運的映照
在《紅樓夢》第二十一回中,對比手法的運用精妙絕倫,通過人物間處事方式、行為等多方麵的對比,生動地突出了人物性格,同時也巧妙地暗示了人物命運。
襲人與平兒不同處事方式的對比,鮮明地展現了兩人迥異的性格特點。麵對寶玉不符合禮教規範的行為,襲人以嬌嗔的方式進行規勸,試圖讓寶玉明白自己的行為不妥,注重自身言行和身份。她的出發點是維護封建禮教秩序,希望寶玉能走“正道”,這體現了她的“賢”以及對封建禮教的認同。而平兒在發現賈璉與多姑娘廝混的證據後,選擇用委婉的話語為賈璉遮掩。她的目的是息事寧人,避免引發家庭風波,這一行為展現出她的聰明機智、善良寬容以及在複雜關係中周旋的智慧。通過這種對比,襲人的穩重守禮與平兒的靈活應變躍然紙上。
寶玉與賈璉行為的對比,進一步凸顯了兩人截然不同的性格。寶玉對封建禮教嗤之以鼻,清晨跑到黛玉和湘雲房中,用湘雲洗過的水洗臉,還讓湘雲幫忙梳頭,全然不顧男女大防,追求與姐妹們之間純粹的情感。他的行為體現出對封建禮教的叛逆與反抗。而賈璉則生性風流,趁巧姐出痘與王熙鳳分房睡的機會,與多姑娘鬼混,其行為盡顯荒唐好色、道德敗壞。寶玉的脫俗與賈璉的低俗形成鮮明反差,使兩人的性格特點更加突出。
這些對比不僅突出了人物性格,還對人物命運起到了暗示作用。襲人一心維護封建禮教秩序,雖暫時得到賈府長輩的認可,但最終未能成為寶玉的妾室,結局悲慘,這暗示了在封建禮教的壓迫下,即使是順從者也難以逃脫悲劇命運。平兒在複雜的環境中憑借智慧周旋,雖能暫時維持表麵的和諧,但也無法改變自己身為丫鬟的卑微地位,她的命運同樣充滿無奈。寶玉的叛逆使他與封建家庭的矛盾日益加深,最終離家出走,遁入空門。賈璉的荒唐行徑則預示著他將在賈府的衰敗中失去一切。
對比手法在本回中的運用,使人物形象更加鮮明生動,人物命運更加清晰可感,增強了作品的藝術感染力和思想深度,讓讀者更深刻地理解了《紅樓夢》所展現的複雜社會現實和人生百態。
2.白描手法:簡潔勾勒生動形象
白描手法作為中國傳統繪畫中的一種技法,在文學創作中同樣具有獨特的魅力。在《紅樓夢》第二十一回裏,曹雪芹巧妙運用白描手法,以簡潔樸素的文字勾勒出鮮明生動的形象,使讀者如臨其境,感受到人物與場景的獨特韻味。
在人物描寫方麵,白描手法的運用精準而傳神。“林黛玉嚴嚴密密裹著杏子紅綾被,安穩合目而睡。那史湘雲卻一把青絲拖於枕畔,被隻齊胸,雪白的膀子撂於被外,又帶著兩個金鐲子。”作者僅用寥寥數語,便將黛玉的內斂含蓄與湘雲的豪爽隨性展現得淋漓盡致。沒有過多的修飾與渲染,通過對兩人睡姿、發飾、穿著等細節的簡潔描繪,人物形象躍然紙上,讓讀者能夠清晰地感知到她們截然不同的性格特點。
在場景刻畫上,白描手法同樣發揮了重要作用。如描寫寶玉清晨在黛玉和湘雲房中洗漱的場景,作者沒有詳細描述房間的布置和裝飾,隻是簡單地敘述寶玉的行為動作——用湘雲洗過的水洗臉,還讓湘雲幫忙梳頭。這種簡潔的描寫,不僅勾勒出寶玉與姐妹們相處時的隨意自在,也從側麵反映出賈府日常生活的一個片段,讓讀者感受到賈府內部相對寬鬆的氛圍,以及寶玉在這個環境中的特殊地位。
白描手法的藝術效果在於以簡馭繁,以少勝多。作者用簡潔的文字抓住人物和場景的關鍵特征,留給讀者豐富的想象空間。讀者可以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和理解,在腦海中構建出更加具體、生動的畫麵。這種手法使作品具有一種質樸自然的美感,避免了過多的雕琢和修飾,讓故事更加真實可信,也讓讀者更容易沉浸其中,體會到《紅樓夢》所蘊含的深厚韻味和文化內涵。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3.伏筆與暗示:情節發展的隱秘線索
在《紅樓夢》第二十一回中,曹雪芹巧妙地埋下諸多伏筆與暗示,猶如隱匿於暗處的絲線,悄然牽引著情節的發展,深刻地表達了作品的主題。
寶玉續《南華經》這一情節,對其思想變化有著重要暗示。寶玉在與襲人產生矛盾後,百無聊賴之際閱讀《南華經》,並即興續寫。《南華經》蘊含著道家無為、出世的思想,寶玉此舉暗示著他在麵對封建禮教的束縛和情感糾葛時,內心的迷茫與掙紮愈發強烈。他試圖從道家思想中尋找解脫之道,這也為其日後愈發背離封建禮教、走向叛逆的道路埋下伏筆。同時,這一情節也暗示了寶玉對現實世界的不滿,以及對自由、超脫境界的向往,進一步深化了他的叛逆形象,對作品中關於封建禮教壓抑人性、束縛思想的主題表達起到了推動作用。
平兒發現賈璉秘密這一情節,是後續諸多情節的重要伏筆。平兒在收拾賈璉衣物時,意外發現了那綹頭發,掌握了他與多姑娘廝混的證據。這看似不經意的發現,實則暗藏玄機。平兒雖在王熙鳳麵前巧妙地為賈璉遮掩過去,但這一秘密的存在,無疑在賈璉、平兒和王熙鳳三人之間埋下了一顆定時炸彈。此後,賈璉與平兒之間的關係會因這一秘密而變得更加微妙複雜,平兒在麵對賈璉和王熙鳳時,也將更加小心翼翼。而王熙鳳一旦知曉此事,必將引發一場激烈的家庭紛爭,這將進一步揭示賈府內部夫妻之間的矛盾與猜忌,展現出封建貴族家庭內部的腐朽與混亂,有力地推動了情節的發展,也深刻地反映了作品中關於封建家庭虛偽、複雜的主題。
此外,巧姐出痘疹這一事件,看似隻是賈府日常生活中的一個小插曲,實則也蘊含著伏筆與暗示。巧姐出痘疹,使得賈璉與王熙鳳分床睡,從而為賈璉與多姑娘鬼混創造了機會。這一情節暗示了賈府中看似平靜的生活實則暗流湧動,隨時可能因一些小事而引發一係列的變故。同時,巧姐作為賈府的下一代,她的健康狀況也暗示著賈府未來的命運。痘疹在古代是一種較為凶險的疾病,巧姐能否順利康複,也象征著賈府未來的興衰走向,從側麵反映了作品中關於家族興衰的主題。
這些伏筆與暗示,如同隱藏在文本深處的寶藏,不僅豐富了故事情節,使作品更加曲折有致,還深刻地揭示了作品的主題,讓讀者在品味故事的同時,感受到作者構思的精妙與深遠。
五、主題探討
1.封建禮教的束縛與掙紮
在《紅樓夢》第二十一回中,封建禮教的陰影無處不在,它如同一張大網,緊緊束縛著書中人物的思想與行為,而寶玉、襲人、平兒等人物在這張網中奮力掙紮,或反抗,或順從,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禮教的腐朽本質。
寶玉無疑是封建禮教的叛逆者。封建禮教強調男女大防、等級森嚴,可他卻對此嗤之以鼻。清晨跑到黛玉和湘雲房中,與她們親密互動,用湘雲洗過的水洗臉,還讓湘雲幫忙梳頭,完全不顧及禮教的規範。在他心中,與姐妹們真摯的情感遠遠高於那些繁文縟節。當襲人以封建禮教標準規勸他時,他滿心不以為意,這種反抗精神難能可貴。然而,寶玉也並非完全自由,他雖反抗禮教,卻又生活在封建家庭之中,無法徹底掙脫其束縛,內心充滿迷茫與掙紮,這也凸顯了封建禮教對人性的壓抑之深。
襲人則是深受封建禮教熏陶的人物,她的行為和思想都深深打上了禮教的烙印。她對寶玉的悉心照料和規諫,看似出於對寶玉的關心,實則是為了維護封建禮教秩序。她認為寶玉作為賈府的重要子弟,應該遵循禮教規範,走仕途經濟之路。她以嬌嗔的方式規勸寶玉注意分寸禮節,是希望寶玉能符合封建禮教對貴族子弟的要求。襲人在封建禮教的框架下,努力扮演著一個“賢”丫鬟的角色,試圖通過自己的行為影響寶玉,以獲得賈府長輩的認可,從而實現自己成為寶玉妾室的目的。她的這種順從,實際上是封建禮教對人性扭曲的體現,她在追求自身利益的過程中,失去了自我,成為了封建禮教的犧牲品。
平兒身處賈璉與王熙鳳之間,在封建禮教的壓迫下,她的處境極為艱難。作為賈璉的通房丫頭,她既要伺候賈璉,又要聽從王熙鳳的差遣。在發現賈璉與多姑娘廝混的證據後,她陷入了兩難的境地。如果將此事告知王熙鳳,必將引發家庭風波,危及自己的地位;若為賈璉遮掩,又違背了自己的原則。最終,她選擇了用委婉的話語為賈璉打掩護,這一行為看似是在維護家庭的和諧,實則是她在封建禮教束縛下的無奈之舉。平兒在複雜的人際關係中小心翼翼地周旋,努力平衡各方利益,她的掙紮反映了封建禮教對女性的壓迫,使她們失去了自主選擇的權利。
《紅樓夢》第二十一回通過寶玉、襲人、平兒等人物在封建禮教下的不同表現,深刻揭示了封建禮教對人性的束縛與壓抑。這種束縛不僅扭曲了人物的思想和行為,也導致了他們的悲劇命運,充分展現了封建禮教的腐朽本質。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2.女性命運的悲歌與頌歌
在《紅樓夢》構建的男權社會與封建製度的宏大背景下,襲人和平兒的命運宛如交織著無奈悲哀與堅韌智慧的複雜樂章,深刻體現了那個時代女性命運的多麵性。
襲人作為寶玉的貼身丫鬟,一心渴望成為寶玉的妾室,以此獲得相對安穩的生活。然而,她的命運卻被封建禮教牢牢掌控。盡管她憑借對寶玉的悉心照料和對封建禮教規範的嚴格遵循,努力塑造“賢”的形象,試圖贏得賈府長輩的認可,但最終仍未能如願。她的一生都在為他人而活,失去了自我追求的權利。這種無奈與悲哀,是封建製度下眾多女性命運的縮影,她們無法主宰自己的人生,隻能在既定的框架內掙紮求生。
但襲人並非全然被動。她在長期的賈府生活中,學會了如何巧妙地應對各種複雜局麵。麵對寶玉的任性與叛逆,她以嬌嗔的方式進行規勸,既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又不至於引起寶玉的反感。這種在困境中尋找生存之道的智慧,展現了她的堅韌。她努力在有限的空間內,為自己爭取更好的生活,盡管最終未能逃脫悲劇的結局,但她的抗爭精神值得肯定。
平兒的命運同樣充滿了無奈與悲哀。作為賈璉的通房丫頭,她身處賈璉與王熙鳳這對複雜夫妻之間,處境艱難。王熙鳳的強勢與嫉妒,賈璉的風流好色,讓平兒在夾縫中求生存。她沒有獨立的人格和地位,隻是主人的附屬品,隨時可能成為權力鬥爭和男權壓迫的犧牲品。
然而,平兒展現出了非凡的智慧與堅韌。在發現賈璉與多姑娘廝混的證據後,她巧妙地周旋其中,既保護了自己,又避免了引發更大的家庭紛爭。她深知在這個封建家庭中,直接揭露真相隻會給自己帶來麻煩,因此選擇了以委婉的方式處理問題。這種智慧使她在複雜的環境中得以生存,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維護了賈府表麵的和諧。
襲人和平兒的命運,是《紅樓夢》中女性命運的典型代表。她們在男權社會和封建製度的壓迫下,有著諸多無奈與悲哀,但同時又憑借自身的堅韌和智慧,努力在困境中尋找一絲希望。她們的故事,既是女性命運的悲歌,也是對她們頑強生命力和智慧的頌歌,讓我們深刻感受到那個時代女性命運的複雜性和悲劇性。
3.家族興衰的隱喻與預兆
《紅樓夢》第二十一回中,賈府看似平常的日常生活瑣碎事件,實則暗藏玄機,隱喻並預兆著家族的興衰走向,展現出作者曹雪芹精妙的構思與深刻的洞察。
賈璉的荒唐行為,是賈府衰敗的一個明顯隱喻。賈璉趁巧姐出痘疹,與王熙鳳分房睡的機會,與多姑娘廝混在一起。這種不顧家庭責任、道德倫理的行為,反映出賈府子弟的墮落。在封建家族中,家族的興衰與子弟的品行密切相關。賈璉作為賈府的重要成員,本應承擔起家族的責任,維護家族的聲譽,但他卻沉迷於聲色犬馬,肆意放縱自己的欲望。這種荒唐行徑不僅破壞了家庭的和諧,更預示著賈府後繼無人,難以支撐起家族的繁榮。當家族中的核心成員都如此不堪,家族的衰敗也就難以避免。
賈府內部的矛盾紛爭,同樣是家族興衰的重要預兆。本回中雖未直接展現大規模的矛盾衝突,但從一些細節中仍可窺見端倪。例如,平兒發現賈璉的醜事,在王熙鳳麵前為他遮掩,這一情節背後反映出夫妻之間的不信任和權力鬥爭。王熙鳳掌管賈府事務,手段強硬,對賈璉管束極嚴;而賈璉則背著她在外偷腥,試圖擺脫她的控製。這種夫妻之間的矛盾,隻是賈府內部矛盾的一個縮影。在賈府這個龐大的家族中,各房之間為了爭奪權力、財產,明爭暗鬥不斷。內部的矛盾紛爭消耗了家族的精力和資源,使得家族無法團結一致應對外部的挑戰,加速了家族的衰敗。
此外,寶玉與襲人之間的矛盾,也從側麵隱喻了賈府的興衰。寶玉對封建禮教的叛逆,與襲人所代表的封建禮教觀念產生衝突。寶玉追求自由、純粹的情感,不願遵循封建禮教的規範;而襲人則希望寶玉能夠走仕途經濟之路,維護封建禮教秩序。這種矛盾反映出賈府內部思想觀念的分歧。在家族發展的過程中,思想的統一至關重要。當家族成員在價值觀上出現嚴重分歧,無法達成共識時,家族的凝聚力就會受到削弱,難以形成強大的合力推動家族的發展。
《紅樓夢》第二十一回通過賈璉的荒唐行為、賈府內部的矛盾紛爭以及寶玉與襲人之間的衝突等日常生活瑣碎事件,隱喻並預兆了賈府的興衰。這些看似平常的細節,實則是作者精心安排的伏筆,深刻地揭示了家族興衰的內在規律,展現了封建家族在腐朽的製度和道德淪喪下必然走向衰敗的命運。
六、文化內涵
1.傳統禮儀文化的呈現
《紅樓夢》作為中國古典文學的巔峰之作,對傳統禮儀文化的呈現細致入微。在第二十一回中,諸多情節生動展現了賈府這個封建貴族家庭中嚴格的日常禮儀規範、獨特的人物稱謂和行為準則,這些禮儀文化深刻影響著人物關係。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賈府中的日常禮儀規範無處不在。清晨,寶玉前往黛玉和湘雲房中,盡管他與姐妹們關係親密,但仍遵循著一定的禮儀。即便在相對私密的內宅,晚輩對長輩的晨昏定省之禮不可或缺。賈府眾人每日需按時向賈母、王夫人等長輩請安,匯報生活瑣事,以表敬重與關懷。這種禮儀不僅是形式,更強化了家族內部的等級秩序和倫理關係,維護著家族的穩定與和諧。
人物之間的稱謂也嚴格遵循傳統禮儀。不同身份地位的人,稱謂有別。寶玉作為賈府的公子,丫鬟、小廝們尊稱他為“寶二爺”;襲人作為寶玉的貼身丫鬟,在與他人提及寶玉時,必用恭敬之詞。而平輩之間,雖關係親近,但在正式場合或對外稱呼時,也會使用恰當稱謂。這種稱謂方式明確了人物的身份地位,體現了長幼有序、尊卑有別的禮儀觀念,時刻提醒著人們在家族中的角色和應守的規矩。
行為準則同樣是傳統禮儀文化的重要體現。在本回中,襲人對寶玉行為的規諫就反映了這一點。寶玉用湘雲洗過的水洗臉、讓湘雲幫忙梳頭,在襲人看來不符合禮儀規範。在封建禮教下,男女有別,即使是親兄妹或關係親密的姐弟,也需保持一定距離。這種行為準則約束著人們的言行舉止,防止逾越禮數。
這些傳統禮儀文化對人物關係產生了深遠影響。一方麵,它維護了賈府的等級製度,使家族秩序井然。長輩憑借禮儀權威掌控家族事務,晚輩則在禮儀規範下順從孝道,各安其位。另一方麵,禮儀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人物性格和行為方式。襲人深受禮儀熏陶,以“賢”著稱,努力維護封建禮教秩序;寶玉卻對這些束縛人性的禮儀產生叛逆心理,追求自由隨性的生活。禮儀文化在賈府中既是維係家族的紐帶,也是引發矛盾衝突的根源之一,深刻影響著人物的命運和家族的走向。
2.詩詞典故的運用與深意
在《紅樓夢》第二十一回裏,詩詞典故的運用精妙獨到,尤其是寶玉續《南華經》這一情節,蘊含深意,與情節發展、人物思想及主題表達緊密相連,為作品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蘊與思想內涵。
寶玉續《南華經》這一典故的運用,與當時的情節發展息息相關。寶玉因襲人生氣不與他說話而煩悶,在閱讀《南華經》後有感而發進行續寫。這一情節發生在寶玉與襲人產生矛盾衝突之後,此時的寶玉內心困惑又迷茫,借續寫《南華經》來抒發自己的情緒。他試圖從道家經典中尋找解脫的方法,這一行為推動了情節的發展,使寶玉與襲人之間的矛盾進一步深化,也為後續兩人關係的變化埋下伏筆。
從人物思想角度來看,寶玉續《南華經》深刻地反映了他的內心世界。《南華經》代表著道家無為、出世的思想,寶玉在此時選擇續寫此書,表明他在麵對封建禮教的束縛和情感糾葛時,內心充滿掙紮。他對現實世界感到不滿,渴望擺脫封建禮教的種種規矩,追求自由、超脫的境界。寶玉的這一思想與他一貫對封建禮教的叛逆態度相契合,進一步豐富了他的人物形象,展現出他在封建家庭中孤獨、迷茫卻又堅持自我的內心狀態。
在主題表達方麵,寶玉續《南華經》起到了深化主題的作用。這一情節暗示了封建禮教對人性的壓抑和束縛,寶玉作為封建家庭的叛逆者,試圖從道家思想中尋找出路,卻始終無法擺脫封建禮教的陰影,這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禮教的強大和腐朽。同時,也反映了作品中關於人生追求、理想與現實矛盾的主題。寶玉追求自由、純粹的情感和生活,但在封建禮教的大環境下,他的追求顯得如此艱難和無奈,這種矛盾衝突正是作品主題的重要體現。
《紅樓夢》第二十一回中寶玉續《南華經》這一詩詞典故的運用,巧妙地融入情節發展之中,生動地展現了人物思想,深刻地表達了作品主題,使讀者更能體會到作品所蘊含的豐富內涵和深刻哲理。
3.民俗文化的滲透與體現
在《紅樓夢》第二十一回裏,民俗文化元素猶如顆顆璀璨明珠,鑲嵌於字裏行間,其中巧姐出痘疹時的習俗尤為引人注目,這些元素對豐富小說內容、反映社會風貌意義非凡。
巧姐出痘疹,書中詳細描述了賈府為此采取的一係列習俗。當時,人們認為痘疹是由痘疹娘娘掌管,為了讓巧姐平安度過,賈府供奉痘疹娘娘,賈璉與王熙鳳分床睡,還搬出去齋戒。這些習俗反映了古代民間對痘疹這種凶險疾病的敬畏與恐懼。在醫療水平有限的時代,人們麵對痘疹往往束手無策,隻能借助這些習俗,祈求神靈庇佑,期望孩子能康複。這一民俗文化元素的呈現,生動地展現了當時社會人們的信仰和心理狀態。
從豐富小說內容角度看,這些民俗文化元素為故事增添了獨特的色彩。它們使賈府的日常生活場景更加具體可感,讓讀者仿佛置身於那個時代,親眼目睹賈府眾人應對巧姐出痘疹時的忙碌與緊張。通過對這些習俗的描寫,讀者能深入了解古代貴族家庭在麵對重大事件時的應對方式,感受到家族內部的秩序和規矩。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在反映社會風貌方麵,巧姐出痘疹的習俗具有重要價值。它揭示了當時社會的醫療狀況以及人們對疾病的認知水平。同時,也體現了封建貴族家庭的迷信觀念和對傳統習俗的遵循。賈府作為封建貴族家庭的代表,嚴格按照習俗行事,反映出當時社會上普遍存在的對傳統習俗的尊崇,以及封建禮教對人們生活的深刻影響。
這些民俗文化元素在《紅樓夢》中並非孤立存在,而是與小說的情節、人物、主題緊密相連。它們不僅豐富了小說的內容,使作品更加生動鮮活,還為讀者打開了一扇了解古代社會風貌的窗口,讓人們領略到那個時代獨特的文化魅力和社會特征。
七、後世影響與啟示
1.文學創作的借鑒意義
《紅樓夢》第二十一回在人物塑造、情節構思、藝術手法運用等方麵展現出的卓越技巧,為後世文學創作提供了寶貴的借鑒意義,彰顯出獨特的文學價值與藝術魅力。
在人物塑造上,本回注重刻畫人物的多麵性與複雜性。以襲人為例,她的“賢”並非單一維度,既有對寶玉生活的悉心照料、行為的規諫,展現出忠誠與盡責;背後又有著渴望成為寶玉妾室的個人目的,使人物形象立體真實。後世創作者可從中學習,避免塑造扁平人物,賦予角色豐富的內心世界與動機,讓人物躍然紙上。同時,通過人物間的對比來突出性格,如襲人與平兒處事方式的對比,寶玉與賈璉行為的對比,使人物形象更加鮮明。這種手法提醒創作者利用對比來強化人物特質,增強故事的戲劇性與張力。
情節構思方麵,本回看似瑣碎的日常小事,實則環環相扣,暗藏玄機。從寶玉清晨的活動,到巧姐出痘疹引發的一係列事件,情節自然流暢又充滿伏筆。如平兒發現賈璉秘密,為後續情節發展埋下隱患,使故事充滿懸念與張力。後世文學創作可借鑒這種以小見大、精心布局的方式,從平凡生活中挖掘素材,巧妙設置伏筆與線索,讓情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吸引讀者深入閱讀。
藝術手法運用上,本回堪稱典範。白描手法的運用簡潔而傳神,寥寥數語便勾勒出人物形象與場景氛圍,如對黛玉和湘雲睡姿的描寫,盡顯人物性格。對比手法通過不同人物的行為、處事方式對比,突出性格差異,暗示命運走向。伏筆與暗示的巧妙設置,使情節發展更具連貫性與邏輯性。這些手法啟示創作者根據不同的創作意圖,靈活運用多種藝術手法,增強作品的表現力與感染力。
《紅樓夢》第二十一回猶如一座文學寶庫,為後世創作者提供了豐富的靈感與借鑒。無論是人物塑造的細膩入微、情節構思的精巧縝密,還是藝術手法的多元融合,都值得深入學習與研究,助力文學創作達到更高的藝術境界。
2.社會人生的深刻啟示
《紅樓夢》第二十一回雖描繪的是封建貴族家庭的生活畫卷,但其所展現的人物命運、情感糾葛與社會現象,對當代社會人生仍有著深刻啟示,能讓我們在人際關係、個人成長、道德倫理等方麵獲得諸多智慧。
在人際關係方麵,平兒的處事方式值得借鑒。她身處賈璉與王熙鳳之間複雜的關係中,卻能憑借智慧巧妙周旋。在現實生活裏,我們也會麵臨各種複雜的人際關係,此時需要學會理解和包容他人,以靈活、智慧的方式處理矛盾與衝突,避免直接對抗,努力維護和諧的人際關係。同時,像寶釵與襲人基於共同價值觀建立起的惺惺相惜之情也啟示我們,在人際交往中,誌同道合的人更容易相互欣賞、相互支持,找到與自己價值觀契合的朋友,能讓我們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穩更遠。
個人成長層麵,寶玉的經曆給我們敲響警鍾。他雖對封建禮教有著叛逆精神,卻因無法完全擺脫束縛而迷茫。這提醒我們,在個人成長過程中,要明確自己的追求和價值觀,勇敢地突破外界的限製與束縛。但同時也要認識到,追求自由和理想並非一蹴而就,需要有堅定的信念和實際的行動。我們要學會在現實與理想之間找到平衡,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為實現目標做好充分準備。
道德倫理上,賈璉的荒唐行徑為我們樹立了反麵典型。他不顧家庭責任和道德倫理,與多姑娘廝混,這種行為不僅破壞了家庭和諧,也損害了自己的聲譽。在現實社會中,我們應當堅守道德底線,遵守社會公德、家庭美德,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一個有道德、有責任感的人,才能贏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在社會上立足。
此外,襲人的經曆也讓我們思考個人選擇與命運的關係。她一心追求成為寶玉妾室,在封建禮教的框架內努力迎合,最終卻未能如願。這告訴我們,個人的選擇會深刻影響命運走向,在做出選擇時,要充分考慮社會環境、自身價值觀等因素,避免盲目追求不切實際的目標。
《紅樓夢》第二十一回通過生動的故事和鮮活的人物,為我們揭示了諸多社會人生的道理。它提醒我們在現實生活中,要處理好人際關係,明確個人成長方向,堅守道德倫理底線,做出正確的人生選擇,從而更好地把握自己的命運,書寫精彩人生。
喜歡【紅樓夢】逐回深度解讀請大家收藏:()【紅樓夢】逐回深度解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