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敏探春興利除宿弊 賢寶釵小惠全大體

字數:21455   加入書籤

A+A-


    一、《紅樓夢》第五十六回概述
    《紅樓夢》第五十六回“敏探春興利除宿弊,賢寶釵小惠全大體”,描繪了一幅賈府內部管理變革與人事互動的生動畫卷。
    本回開篇,王熙鳳生病,賈府管理陷入混亂,王夫人安排李紈、探春和寶釵共同管理府中事務。探春展現出卓越的管理才能,開啟了興利除弊的改革。她首先處理了生母趙姨娘之弟趙國基去世的賞銀問題,麵對大管家娘子吳新登媳婦的故意隱瞞,探春查明舊賬,堅持按例支付二十兩賞銀,與趙姨娘發生激烈衝突,扞衛了執法的公正和權威。接著,探春取消了寶玉、賈環、賈蘭三人上學的點心、紙筆月銀子以及各位姑娘每月的脂粉錢,縮減了重複開支,剝奪了府中買辦采辦姑娘、丫鬟脂粉的權力,起到了節流的作用。此外,她借鑒賴大家花園的管理辦法,將大觀園的園圃、池塘等承包給園中服役的婆子、媳婦等,除供給姑娘的頭油、脂粉、花瓶、鳥食外,各自享用剩下的贏餘,既開辟了財源,又調動了家人幹事的積極性,還維護了賈府的秩序。
    在探春改革過程中,寶釵發揮了重要的協助作用。她用朱子言論指導理家,為改革提供了權威的理論支持。同時,她提出“小惠全大體”的主張,照顧到承包者的利益和左鄰右舍的利益,使改革能夠順利推行。
    本回還穿插了甄家的情節。甄家進京祝賀,派人送禮請安,四個婆子給老太太講說他家寶玉之事,賈母叫出賈寶玉,四人為之吃驚。寶玉開始以為四人承悅賈母,後做夢夢見甄寶玉,醒後方知道是鏡中影兒。
    回目名稱中,“敏探春”的“敏”字,體現了探春的敏銳、精明和敏捷。她對賈府的現狀有著清醒的認識,能夠迅速發現問題並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興利除宿弊”則概括了探春改革的主要內容,即開辟財源、去除弊端。“賢寶釵”的“賢”字,突出了寶釵的賢淑、智慧和顧全大局。“小惠全大體”體現了寶釵在協助探春改革時,通過一些小的恩惠來維護整體的利益和穩定。
    總的來說,這一回通過探春的改革和寶釵的協助,展現了賈府內部管理的複雜性和挑戰性,同時也刻畫了探春和寶釵這兩位紅樓女性的鮮明形象。
    二、回目解析
    1.“敏探春興利除宿弊”解析
    在《紅樓夢》第五十六回回目“敏探春興利除宿弊,賢寶釵小惠全大體”中,“敏”字精準地概括了賈探春的性格與才能特點。“敏”有敏銳、聰敏之意,探春正是憑借著這份敏銳的洞察力和聰敏的頭腦,在賈府的管理事務中嶄露頭角。
    探春興利除弊的舉措,首先體現在她對賈府內部管理弊端的敏銳察覺上。當時的賈府,表麵上依舊繁華,但內部管理卻已千瘡百孔,財務支出混亂,下人辦事懈怠。探春深知,若不進行改革,賈府的衰敗將不可避免。她的這種敏銳,使她能夠在眾多複雜的事務中迅速找到問題的關鍵所在。
    探春興利除弊的具體措施之一是支付賞銀,秉公執法。在處理趙國基死訊賞銀一事時,她沒有因為趙國基是自己生母趙姨娘的兄弟而徇私舞弊。她查閱舊賬,按照賈府的規矩,隻給了二十兩賞銀,而不是像趙姨娘所期望的那樣多給。這一行為展現了她的公正無私和對規矩的嚴格遵守。她明白,隻有公正執法,才能樹立起管理者的威信,讓下人不敢隨意鑽空子。這一舉措雖然引起了趙姨娘的不滿,但卻為後續的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蠲免費用,節約開支也是探春的重要改革措施。她取消了寶玉、賈環、賈蘭上學的費用,認為這些費用本就不合理,是一種不必要的開支。同時,她還取消了姑娘們的脂粉錢,因為這些錢實際上被負責采購的人克扣,並沒有真正用到姑娘們身上。通過這些舉措,探春有效地減少了賈府的財務支出,為賈府節約了大量的資金。這體現了她的精明能幹和對財務管理的深刻理解。
    實行承包,開辟財源是探春改革的一大亮點。她借鑒賴大家花園的管理辦法,對大觀園實行承包責任製。她將大觀園中的花草、樹木、果蔬等分別承包給有經驗的婆子們,讓她們負責管理和經營。這些婆子們不僅可以通過自己的勞動獲得一定的收益,還可以減少賈府對大觀園的管理成本。同時,這種承包責任製也激發了婆子們的積極性,使大觀園的管理更加有序。這一舉措不僅增加了賈府的收入,還提高了大觀園的生產效率,可謂一舉兩得。
    從探春興利除弊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她的人物性格特點。她勇敢果斷,麵對賈府內部的諸多問題,毫不畏懼,敢於挺身而出進行改革。她有主見,不盲目聽從他人的意見,而是根據自己的判斷和分析做出決策。她有責任心,深知自己作為賈府的管理者,有責任為賈府的未來著想,因此全力以赴地推行改革。
    探春興利除弊的意義重大。從短期來看,她的改革措施有效地緩解了賈府的財務危機,提高了賈府的管理效率。從長遠來看,她的改革為賈府的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雖然最終未能改變賈府衰敗的命運,但她的努力和嚐試值得肯定。她的改革精神也為後人提供了寶貴的借鑒,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女性在封建社會中敢於挑戰傳統、勇於創新的勇氣和智慧。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2.“賢寶釵小惠全大體”解析
    在《紅樓夢》第五十六回中,“賢寶釵小惠全大體”這一回目精準地概括了薛寶釵在探春改革期間所展現出的賢淑智慧與處事之道。“小惠全大體”體現了寶釵獨特的管理理念和人際交往智慧,她通過一係列具體做法,既維護了賈府的整體利益,又兼顧了各方的感受。
    寶釵“小惠全大體”的具體做法首先體現在她對探春改革的協助與建議上。當探春提出對大觀園實行承包責任製時,寶釵積極響應並提供了許多建設性的意見。她用朱子言論指導理家,強調“學問中便是正事”,提醒大家不要隻看重眼前的利益,而要從長遠和大局出發。她指出,承包大觀園的婆子們雖然可以通過勞動獲得收益,但也不能忽視了對園子的管理和維護,要做到公私兼顧。這種用儒家思想來指導實際事務的做法,既體現了寶釵的學識淵博,又為改革提供了理論支持。
    寶釵還為探春提供了具體的承包人選和“小惠全大體”的主張。她建議選擇那些本分老實、有經驗的婆子來承包園子,這樣可以保證改革的順利進行。同時,她提出了“小惠”的措施,即讓承包園子的婆子們拿出一部分收益來分給其他的下人。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避免引起其他下人的不滿和嫉妒,從而維護賈府內部的和諧穩定。通過這種方式,寶釵巧妙地平衡了各方的利益,使改革能夠得到更多人的支持和配合。
    在處理人際關係方麵,寶釵也充分展現了她的賢淑智慧。她深知賈府內部人際關係複雜,各方利益交織,因此在改革過程中,她始終保持著中立和公正的態度。她既支持探春的改革,又不刻意打壓其他下人,而是通過溝通和協調,讓大家都能夠理解和接受改革的措施。例如,在處理趙國基賞銀一事時,寶釵雖然沒有直接參與,但她對探春的做法表示理解和支持,同時也安慰了趙姨娘,避免了矛盾的進一步激化。
    寶釵“小惠全大體”的目的主要有兩個方麵。一方麵,她是為了維護賈府的整體利益。當時的賈府已經陷入了經濟困境,探春的改革雖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危機,但如果處理不當,很可能會引發內部的矛盾和衝突,從而影響到賈府的穩定。寶釵通過“小惠”的方式,讓更多的人受益,從而減少了改革的阻力,保證了改革的順利進行。另一方麵,她也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形象和聲譽。寶釵一直以賢淑、端莊的形象示人,她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賈府的上下都能夠認可她的能力和品德。在改革過程中,她的“小惠全大體”做法贏得了眾人的讚譽,進一步提升了她在賈府中的地位和影響力。
    從寶釵“小惠全大體”的做法中,我們可以看到她的賢淑智慧。她善於從大局出發,考慮問題全麵周到,能夠在複雜的情況下找到最佳的解決方案。她懂得運用人際關係的技巧,通過溝通和協調來化解矛盾和衝突,使各方都能夠滿意。她還具有敏銳的洞察力,能夠準確地把握人心,知道如何滿足不同人的需求。
    總的來說,寶釵“小惠全大體”的做法是一種高超的管理藝術和人際交往智慧的體現。她在探春改革期間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既幫助探春解決了許多實際問題,又維護了賈府的整體利益和內部和諧。她的賢淑智慧不僅在當時的封建社會中難能可貴,即使在現代社會中,也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三、情節詳析
    1.探春理家背景與起因
    在《紅樓夢》的故事進程中,王熙鳳生病成為了賈府管理格局變動的重要轉折點。王熙鳳素以精明能幹、殺伐決斷著稱,她憑借著過人的管理才能和潑辣的個性,長期掌管著賈府的大小事務。然而,隨著賈府內部矛盾的日益尖銳和外部環境的逐漸惡化,王熙鳳的身體也不堪重負,終於病倒了。
    王熙鳳生病後,賈府的管理狀況陷入了混亂。原本井然有序的府宅,因為缺少了王熙鳳的嚴格管束,下人們開始懈怠起來。辦事拖遝、互相推諉的現象時有發生,財務支出也變得混亂不堪。一些心懷不軌的下人趁機中飽私囊,賈府的經濟狀況愈發窘迫。同時,府中的各種矛盾也逐漸浮出水麵,主子與下人之間、各房之間的利益紛爭不斷,使得整個賈府陷入了一種動蕩不安的狀態。
    探春理家的契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出現的。王夫人看到王熙鳳生病,賈府管理無人,心急如焚。她深知賈府的管理需要一個有能力、有魄力的人來接手,而探春正是這樣的人選。探春雖是庶出,但她自幼聰明伶俐,有見識、有主見,對賈府的現狀有著深刻的認識。王夫人認為探春有能力在這個關鍵時刻力挽狂瀾,於是決定讓她參與到賈府的管理中來。
    除了探春,王夫人還安排了李紈和寶釵共同管理賈府。李紈是賈珠的遺孀,為人端莊穩重,善良寬厚,在賈府中素有賢名。王夫人讓李紈參與管理,一方麵是因為她是賈府的長媳,有一定的地位和威望;另一方麵,也是希望她能夠起到平衡和協調的作用。寶釵則是王夫人的外甥女,她博學多才,賢淑聰慧,善於處理人際關係。王夫人認為寶釵能夠為探春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議和幫助,同時也可以借助寶釵的家族勢力,為賈府的未來發展尋求一些支持。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綜上所述,王熙鳳生病導致賈府管理混亂,為探春理家提供了契機。而王夫人安排李紈、探春和寶釵共同管理賈府,是希望她們能夠發揮各自的優勢,相互配合,共同解決賈府麵臨的問題,使賈府能夠重新走上正軌。
    2.探春興利除弊具體舉措
    1)支付賞銀,秉公執法
    在探春理家期間,趙國基的死訊傳來,這一事件成為了她秉公執法的試金石。趙國基是探春生母趙姨娘的兄弟,按常理,趙姨娘自然希望女兒能在賞銀一事上給予特殊關照。當趙姨娘得知賞銀隻有二十兩時,頓時不依不饒,跑到探春麵前哭鬧,認為女兒應該多給些銀子,以彰顯自己的體麵。
    探春麵對生母的無理取鬧,並未被親情衝昏頭腦。她首先冷靜地查閱了賈府的舊賬,明確了按照府裏的規矩,家生子去世賞銀就是二十兩,並無更改的道理。她義正言辭地對趙姨娘說,這是祖宗的舊例,自己不能因為是親戚就破壞規矩。她還指出,若今日為了趙國基一事壞了規矩,日後其他下人也會效仿,那賈府的管理必將陷入混亂。
    探春的這一做法,展現出了她堅定的原則性和公正無私的品質。從意義上來說,她通過秉公執法,樹立了自己作為管理者的威信。下人們看到探春連自己生母的麵子都不給,嚴格按照規矩辦事,便不敢再心存僥幸,妄圖鑽空子謀取私利。這使得賈府的管理秩序得到了初步的整頓,為後續的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然而,這一事件也帶來了一些負麵影響。趙姨娘覺得女兒不給自己麵子,在眾人麵前丟了臉,從此對探春更加怨恨,母女關係變得更加緊張。但從長遠來看,探春的做法是正確的,她犧牲了一時的親情,換來了賈府管理的公正和有序。
    2)蠲免費用,節約開支
    探春在深入了解賈府的財務狀況後,發現了一些不合理的費用支出,於是果斷地采取了蠲免費用的措施。其中,寶玉、賈環、賈蘭上學的費用首當其衝。原來,這三人上學,每月都有一定的費用補貼,但探春認為,這些費用本就不合理。他們在賈府中衣食無憂,上學的費用本就應該由賈府承擔,而這額外的補貼無疑是一種浪費。取消這筆費用,不僅減少了不必要的開支,也讓賈府的財務支出更加合理。
    姑娘們的脂粉錢也是探春改革的對象。表麵上看,這筆錢是用於姑娘們購買脂粉等化妝品的,但實際上,負責采購的人往往從中克扣,導致姑娘們拿到的脂粉質量差,數量也不足。探春深知其中的貓膩,她認為與其讓這些錢被人貪汙,不如直接取消。這樣一來,姑娘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自行購買,既保證了質量,又避免了浪費。
    這一舉措對賈府的財務產生了積極的影響。通過取消這兩項費用,賈府每月節省了一筆可觀的開支,緩解了經濟壓力。同時,這也體現了探春的精明能幹和對財務管理的深刻理解。她不被表麵現象所迷惑,能夠深入挖掘問題的本質,從源頭上解決財務浪費的問題。
    3)實行承包,開辟財源
    探春借鑒賴大家花園的管理辦法,對大觀園實行了承包責任製,這是她興利除弊的一項重要舉措。她將大觀園中的花草、樹木、果蔬等分別承包給有經驗的婆子們。這些婆子們負責園子的日常管理和經營,包括澆水、施肥、修剪、采摘等工作。
    具體來說,婆子們承包的項目不同,收益也不同。例如,負責種植果蔬的婆子,可以將收獲的果蔬拿到市場上售賣,所得收入一部分歸自己所有,一部分上繳賈府。負責花卉的婆子,則可以通過出售花卉或提供花卉租賃服務來獲取收益。
    這種承包責任製帶來了諸多好處。首先,激發了婆子們的積極性。她們為了獲得更多的收益,會更加用心地管理園子,使得大觀園的花草樹木更加茂盛,果蔬產量也有所提高。其次,減少了賈府對大觀園的管理成本。以前,大觀園的管理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現在,婆子們自行承擔了大部分的管理工作,賈府隻需進行監督和協調即可。最後,增加了賈府的收入。婆子們上繳的收益,為賈府開辟了新的財源,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賈府的經濟困境。
    從意義上來說,探春的這一舉措具有創新性和前瞻性。在封建社會,女性參與管理並進行改革是非常罕見的,而探春能夠借鑒他人的經驗,結合賈府的實際情況,提出並實施承包責任製,展現了她的智慧和勇氣。這一舉措不僅為賈府帶來了實際的利益,也為後世的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借鑒。
    3.寶釵協助與建議
    4)用朱子言論指導理家
    在探春推行改革的過程中,寶釵巧妙地運用朱子言論來指導理家,為改革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內涵和理論支撐。寶釵提及朱子所說“學問中便是正事”,她借此強調,即便在管理賈府這樣的實際事務中,也不能忽視學問和道理的指引。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寶釵指出,承包大觀園的婆子們不能僅僅著眼於眼前的經濟利益,而要明白自己的職責所在,做到公私兼顧。她認為,婆子們在通過勞動獲取收益的同時,也要用心管理好園子,保證花草樹木的生長和果蔬的豐收。這就如同做學問一樣,要有一種認真負責、精益求精的態度。
    寶釵用朱子言論指導理家的目的主要有兩個方麵。一方麵,是為了提升改革的思想高度。在當時的封建社會,儒家思想占據主導地位,引用朱子言論能夠讓改革更具權威性和說服力,使賈府上下更容易接受改革措施。另一方麵,是為了引導婆子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通過強調學問和正事的關係,讓婆子們明白自己的工作不僅僅是為了賺錢,更是一種責任和義務,從而激發她們的工作熱情和責任感。
    這一做法對探春改革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它為探春的改革提供了理論依據,使得改革不再僅僅是一種簡單的經濟措施,而是上升到了文化和道德的層麵。同時,也讓婆子們對改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認同,減少了改革的阻力。在寶釵的引導下,婆子們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園子的管理中,為改革的順利推進奠定了基礎。
    5)提供承包人選與小惠主張
    在探春對大觀園實行承包責任製的過程中,寶釵積極為其提供承包人選。寶釵建議選擇那些本分老實、有經驗的婆子來承擔園子的管理工作。她深知,承包人選的合適與否直接關係到改革的成敗。那些本分老實的婆子,做事認真負責,不會輕易偷奸耍滑,能夠保證園子的管理質量。而有經驗的婆子,則熟悉園子的各種事務,能夠更好地應對各種問題,提高生產效率。
    例如,她推薦了那些在園子裏工作多年、對花草樹木和果蔬種植有豐富經驗的婆子。這些婆子對園子的環境和植物生長習性了如指掌,知道什麽時候該澆水、施肥,什麽時候該修剪、采摘。她們的專業知識和經驗,為園子的良好管理提供了保障。
    寶釵還提出了“小惠全大體”的主張。她建議承包園子的婆子們拿出一部分收益來分給其他的下人。具體來說,婆子們可以從自己的收入中拿出一小部分,作為額外的福利分給那些沒有承包園子的下人。這樣做的作用十分顯著。
    從維護內部和諧的角度來看,“小惠全大體”避免了其他下人的不滿和嫉妒。如果承包園子的婆子們獨自享受收益,很容易引起其他下人的怨恨,從而導致內部矛盾的激化。而通過分享一部分收益,讓其他下人也能從中受益,就能夠平衡各方的利益,維護賈府內部的和諧穩定。
    從推動改革順利進行的角度來看,這一主張贏得了更多人的支持和配合。其他下人看到自己也能從改革中得到好處,就會對改革持積極的態度,不再抵觸和反對。這樣一來,改革就能夠得到更廣泛的認可和執行,減少了改革的阻力,保證了改革的順利推進。
    此外,“小惠全大體”也體現了寶釵的賢淑智慧和顧全大局的品質。她能夠從整體利益出發,考慮到各方的感受和需求,通過巧妙的方式來平衡利益關係,使改革既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又能避免引發不必要的矛盾和衝突。這種管理智慧和處事之道,在當時的封建社會中是非常難得的,也為後世提供了寶貴的借鑒。
    4.甄家相關情節
    6)甄家送禮與交流
    在《紅樓夢》第五十六回中,甄家派人到賈家送禮請安,這一情節為故事增添了別樣的色彩。甄家與賈家素有往來,兩家不僅同姓,且祖上有一定的淵源,在社會地位和家族背景上頗為相似,可謂是同氣連枝的世家大族。
    甄家所派之人帶著豐厚的禮品來到賈家,見到賈母後,先是恭敬地請安,表達了甄家對賈家的問候與關切。他們詳細講述了甄家的近況,提及甄家也同賈家一般,家中事務繁雜,管理不易。賈母熱情地接待了他們,雙方在交談中,既有對家族過往榮耀的追憶,也有對當下家族發展的感慨。
    在交流過程中,甄家來人還提到甄家也有一個與賈寶玉年紀相仿、容貌相似的公子,同樣名為寶玉。這一消息引起了賈府眾人的好奇,尤其是賈寶玉,他對這個與自己同名同姓的人充滿了興趣。賈母等人也不禁感歎兩家的緣分奇妙,仿佛是一麵鏡子中的兩個影像,有著諸多相似之處。
    此次甄家送禮與交流,不僅體現了兩家之間深厚的情誼,也從側麵反映出當時世家大族之間相互往來、互通消息的社交常態。同時,也為後文賈寶玉夢到甄寶玉這一情節埋下了伏筆,使得故事的發展更加連貫和引人入勝。
    7)賈寶玉夢到甄寶玉
    賈寶玉夢到甄寶玉這一情節在《紅樓夢》第五十六回中具有深刻的象征意義和重要作用。在夢中,賈寶玉見到了與自己容貌、性情極為相似的甄寶玉。兩人的相遇,仿佛是在另一個時空裏的自我對話。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從象征意義來看,甄寶玉象征著賈寶玉的另一種可能。甄寶玉生活在與賈寶玉相似的環境中,但他卻走上了一條與賈寶玉截然不同的道路。甄寶玉熱衷於追求仕途經濟,遵循封建禮教的規範,努力成為家族和社會所期望的“正統”人物。而賈寶玉則對這些世俗的追求不屑一顧,他鍾情於女兒家的純淨世界,厭惡功名利祿。因此,甄寶玉可以看作是賈寶玉內心深處被壓抑的、符合封建傳統的那一部分自我。
    這一情節的作用首先在於深化了賈寶玉的人物形象。通過夢境中的對比,更加突出了賈寶玉叛逆的性格特點。他在夢中對甄寶玉熱衷於仕途經濟的言論感到反感,進一步表明了他堅守自我、不隨波逐流的決心。
    其次,這一情節也暗示了賈寶玉未來的命運走向。盡管他極力抗拒封建禮教的束縛,但在那個時代的大環境下,他無法完全擺脫家族和社會的期望。甄寶玉的存在,就像是一個警示,提醒著賈寶玉他所麵臨的壓力和挑戰。
    最後,這一情節也豐富了小說的主題。它反映了封建社會中個體與傳統觀念之間的矛盾衝突,以及人們在追求自我價值過程中所麵臨的困境。賈寶玉夢到甄寶玉,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夢境,更是作者對封建社會深刻思考的體現。
    四、人物形象分析
    1.探春形象分析
    8)才能與智慧
    在《紅樓夢》第五十六回中,探春在理家過程中展現出了卓越的管理才能和敏銳的洞察力。當王熙鳳生病,賈府管理陷入混亂之際,探春臨危受命,開始了她的改革之路。
    探春的管理才能首先體現在她對改革措施的係統性規劃上。她針對賈府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係列行之有效的改革方案。在支付賞銀方麵,她嚴格按照規矩辦事,查閱舊賬,明確賞銀標準,不徇私情。在處理趙國基死訊賞銀一事時,盡管趙國基是她生母趙姨娘的兄弟,但她沒有因為親情而破壞規矩,這一做法樹立了管理者的威信,讓下人不敢隨意違規。
    在財務管理上,探春展現出了精明的一麵。她深入了解賈府的財務狀況,發現了寶玉、賈環、賈蘭上學費用和姑娘們脂粉錢的不合理之處,並果斷取消了這些費用。這一舉措不僅節約了開支,還讓賈府的財務支出更加合理。她還借鑒賴大家花園的管理辦法,對大觀園實行承包責任製,將花草、樹木、果蔬等分別承包給有經驗的婆子們。這種承包責任製激發了婆子們的積極性,提高了生產效率,同時也增加了賈府的收入。
    探春的敏銳洞察力使她能夠迅速發現問題的關鍵所在。她看到賈府內部管理混亂,下人辦事懈怠,財務支出不合理等問題,深知若不進行改革,賈府的衰敗將不可避免。她能夠從複雜的事務中找到解決問題的切入點,如通過取消不合理的費用和實行承包責任製,來緩解賈府的經濟壓力。
    在與下人的溝通和協調方麵,探春也表現出了出色的能力。她能夠傾聽下人的意見和建議,同時也能夠堅定地推行自己的改革措施。她在處理事務時,既堅持原則,又不失靈活性,讓下人既敬畏她又信服她。
    9)公正無私
    探春在處理事務時公正無私的表現十分突出。在趙國基死訊賞銀一事中,她的生母趙姨娘希望她能多給些銀子,以彰顯自己的體麵,但探春並沒有因為親情而徇私舞弊。她冷靜地查閱舊賬,按照賈府的規矩,隻給了二十兩賞銀。她義正言辭地對趙姨娘說,這是祖宗的舊例,自己不能因為是親戚就破壞規矩。
    探春公正無私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麵。一方麵,她深知作為賈府的管理者,必須嚴格遵守規矩,才能樹立起威信,讓下人不敢隨意鑽空子。如果她因為親情而破壞規矩,那麽以後其他下人也會效仿,賈府的管理將陷入混亂。另一方麵,探春有自己的原則和底線,她不願意為了一時的親情而放棄自己的原則。她明白,隻有公正無私,才能真正為賈府的未來著想。
    探春的公正無私對改革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她的做法讓下人看到了她的決心和原則,不敢再心存僥幸,妄圖謀取私利。這使得賈府的管理秩序得到了初步的整頓,為後續的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同時,她的公正無私也贏得了一些下人的尊重和支持,使得改革措施能夠更加順利地推行。
    10)遠見卓識
    探春的改革措施具有長遠的意義和她的遠見卓識。在當時的賈府,表麵上依舊繁華,但內部已經千瘡百孔,經濟狀況日益窘迫。探春深知,若不進行改革,賈府的衰敗將不可避免。
    她取消寶玉、賈環、賈蘭上學的費用和姑娘們的脂粉錢,雖然在短期內可能會引起一些人的不滿,但從長遠來看,這是一種節約開支的有效方式。這些費用本就是不合理的支出,取消它們可以減少賈府的財務壓力,使賈府的財務狀況更加健康。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探春對大觀園實行承包責任製,更是具有創新性和前瞻性。在封建社會,女性參與管理並進行改革是非常罕見的,而探春能夠借鑒他人的經驗,結合賈府的實際情況,提出並實施承包責任製,展現了她的智慧和勇氣。這種承包責任製不僅增加了賈府的收入,還提高了大觀園的生產效率,為賈府開辟了新的財源。
    從賈府的現狀和發展來看,探春的改革措施為賈府的未來指明了方向。雖然最終未能改變賈府衰敗的命運,但她的努力和嚐試值得肯定。她的改革精神也為後人提供了寶貴的借鑒,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女性在封建社會中敢於挑戰傳統、勇於創新的勇氣和智慧。她的遠見卓識使她能夠在複雜的環境中看到問題的本質,並采取有效的措施來解決問題,為賈府的短暫繁榮做出了重要貢獻。
    2.寶釵形象分析
    11)賢淑智慧
    在協助探春改革的過程中,寶釵充分展現出了她的賢淑智慧,其提出的建議既具合理性,又有很強的可行性。
    寶釵用朱子言論指導理家,體現了她深厚的學識底蘊和巧妙的處事智慧。她提及“學問中便是正事”,引導承包園子的婆子們不能隻看重經濟利益,而要公私兼顧,用心管理園子。在當時的封建社會,儒家思想深入人心,引用朱子言論為改革賦予了權威性和正當性,使改革更容易被賈府上下接受。從合理性來看,這一言論強調了做事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與管理園子的實際需求相契合。婆子們在獲取收益的同時,保證園子的良好管理,符合賈府的整體利益。從可行性來講,這種思想引導能夠激發婆子們的工作熱情和責任感,讓她們更加用心地投入到工作中,為改革的順利推進奠定了思想基礎。
    寶釵為探春提供承包人選時,建議選擇本分老實、有經驗的婆子。這一建議充分考慮了實際情況,具有很強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本分老實的婆子做事認真負責,不會輕易偷奸耍滑,能夠保證園子的管理質量。有經驗的婆子熟悉園子的各種事務,能夠更好地應對各種問題,提高生產效率。例如,那些在園子裏工作多年、對花草樹木和果蔬種植有豐富經驗的婆子,她們的專業知識和經驗為園子的良好管理提供了保障。寶釵的這一建議,確保了承包責任製能夠順利實施,使改革取得了預期的效果。
    寶釵提出的“小惠全大體”主張,更是其賢淑智慧的集中體現。她建議承包園子的婆子們拿出一部分收益來分給其他下人,這一做法既平衡了各方利益,又維護了賈府內部的和諧穩定。從合理性上看,這樣做避免了其他下人的不滿和嫉妒,防止內部矛盾的激化。從可行性來講,婆子們拿出的隻是一小部分收益,不會對她們的利益造成太大影響,卻能換來整個賈府的和諧穩定,為改革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12)顧全大局
    在處理人際關係和改革事務時,寶釵始終顧全大局,其表現和目的對改革的順利進行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人際關係方麵,寶釵深知賈府內部人際關係複雜,各方利益交織。在探春改革過程中,她既支持探春的改革舉措,又不刻意打壓其他下人。例如,在處理趙國基賞銀一事時,雖然她沒有直接參與,但她對探春的做法表示理解和支持,同時也安慰了趙姨娘,避免了矛盾的進一步激化。她通過溝通和協調,讓大家都能夠理解和接受改革的措施,維護了賈府內部的和諧穩定。
    在改革事務上,寶釵提出的“小惠全大體”主張,充分體現了她顧全大局的意識。她建議承包園子的婆子們拿出一部分收益分給其他下人,目的是為了減少改革的阻力,保證改革能夠得到更多人的支持和配合。她明白,如果承包園子的婆子們獨自享受收益,很容易引起其他下人的怨恨,從而導致內部矛盾的激化,影響改革的順利進行。通過這種方式,寶釵平衡了各方的利益,使改革能夠在和諧穩定的環境中推進。
    寶釵顧全大局的做法,為改革的順利進行提供了有力保障。她的協調和溝通,減少了改革過程中的矛盾和衝突,使賈府上下能夠齊心協力支持改革。她的“小惠全大體”主張,贏得了更多人的認可和支持,為改革的實施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在她的協助下,探春的改革措施能夠更加順利地推行,為賈府的管理帶來了積極的變化。
    3.其他人物形象
    13)平兒
    在探春理家的過程中,平兒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發揮了獨特的作用。平兒是王熙鳳的得力助手,她深知賈府內部的各種事務和人際關係。當探春開始改革時,平兒積極配合,為探春提供了許多有用的信息和建議。她熟悉賈府的舊例和規矩,在探春處理事務遇到疑問時,能及時給予解答和指導,幫助探春更好地了解情況,做出合理的決策。
    平兒性格善良、聰慧且善於變通。她在協助探春的同時,也盡力維護著王熙鳳的權威和利益。當探春的改革措施與王熙鳳的管理方式有所衝突時,平兒能夠巧妙地從中協調,避免矛盾的激化。她既支持探春的改革,又不會讓王熙鳳感到被忽視或冒犯。例如,在探春取消一些不合理費用時,平兒能夠理解探春的意圖,並向王熙鳳解釋清楚,使得王熙鳳也能接受這些改革措施。平兒的存在,為探春的改革創造了相對和諧的內部環境,促進了改革的順利進行。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14)趙姨娘
    在探春處理趙國基賞銀一事中,趙姨娘的表現充分展現了她的狹隘和無知。當得知賞銀隻有二十兩時,她跑到探春麵前哭鬧,認為女兒應該多給些銀子,全然不顧賈府的規矩和探春的處境。她隻考慮到自己的麵子和利益,卻沒有理解探春作為管理者的難處。
    從心理層麵來看,趙姨娘一方麵渴望在賈府中獲得更高的地位和尊重,另一方麵又缺乏正確的認知和處事方法。她以為通過哭鬧和施壓,就能讓探春改變決定,卻沒有意識到這樣做隻會讓探春陷入尷尬的境地,也讓自己在眾人麵前丟了麵子。
    趙姨娘的這種表現對探春的改革產生了一定的負麵影響。她的哭鬧和不配合,使得探春在改革初期就麵臨著來自內部的阻力,也讓一些下人對探春的改革產生了質疑。然而,探春並沒有被趙姨娘的行為所動搖,反而更加堅定了改革的決心。從長遠來看,趙姨娘的行為也讓探春更加清楚地認識到改革的難度和複雜性,促使她在後續的改革中更加謹慎和果斷。
    五、主題與思想探討
    1.封建社會家族管理的複雜性和挑戰性
    《紅樓夢》第五十六回通過探春和寶釵的改革行動,深刻揭示了封建社會家族管理存在的諸多問題和挑戰,展現了這一過程的複雜性。
    從內部管理來看,賈府存在著嚴重的財務混亂問題。探春在理家時發現,寶玉、賈環、賈蘭上學費用以及姑娘們的脂粉錢等支出極不合理。上學費用本就是不必要的開支,而脂粉錢更是被負責采購的人克扣,導致姑娘們實際所得質量差、數量不足。這反映出家族財務管理缺乏有效的監督機製,下人趁機中飽私囊,使得家族財富在無形中大量流失。這種財務漏洞不僅影響了家族的經濟狀況,也反映出家族管理的鬆散和無序。
    人員管理方麵的問題也十分突出。賈府下人們辦事拖遝、互相推諉,缺乏責任心和積極性。王熙鳳生病後,府中管理陷入混亂,下人們更是懈怠起來。在探春改革過程中,雖然她通過支付賞銀秉公執法等措施試圖樹立威信,但仍麵臨著巨大的阻力。例如,趙姨娘在趙國基賞銀一事上的哭鬧,就體現了家族內部人際關係的複雜。趙姨娘隻考慮自身利益,不顧家族規矩,給探春的改革帶來了困擾。這說明在封建社會家族中,親情與規矩之間的矛盾難以調和,管理者在處理事務時需要平衡各方利益,稍有不慎就可能引發內部矛盾。
    家族管理還麵臨著傳統觀念的束縛。寶釵用朱子言論指導理家,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為改革提供了理論支持,但也反映出儒家思想對家族管理的深刻影響。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人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準則都受到傳統觀念的嚴格約束。探春的改革措施雖然具有創新性和前瞻性,但要打破傳統觀念並非易事。例如,女性參與管理並進行改革在封建社會是非常罕見的,探春的改革行動必然會受到一些人的質疑和反對。
    此外,家族管理還涉及到各方利益的平衡。寶釵提出的“小惠全大體”主張,就是為了平衡承包園子的婆子們和其他下人的利益。如果處理不當,很容易引發內部的不滿和嫉妒,導致矛盾激化。這表明在封建社會家族管理中,如何協調各方利益,實現整體的和諧穩定,是一個極具挑戰性的問題。
    綜上所述,封建社會家族管理麵臨著財務混亂、人員管理困難、傳統觀念束縛以及利益平衡等諸多問題和挑戰。探春和寶釵的改革行動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這些問題,但最終未能改變賈府衰敗的命運,這也反映出封建社會家族管理的複雜性和改革的艱難性。
    2.對封建家族製度弊端的批判
    《紅樓夢》第五十六回通過賈府的現狀和探春、寶釵的改革,深刻地反映了作者對封建家族製度弊端的批判。
    從賈府的現狀來看,封建家族製度下的等級森嚴和特權現象十分明顯。在趙國基死訊賞銀一事中,趙姨娘作為探春的生母,卻因身份是妾室,其兄弟的賞銀也隻能按照家生子的舊例發放。這一事件揭示了封建家族中嫡庶有別、尊卑有序的等級製度,即使是親生母女,也不能逾越這一規矩。這種等級製度不僅造成了家族內部的矛盾和隔閡,也限製了個人的發展和自由。趙姨娘為了一點賞銀與探春哭鬧,正是這種等級製度下扭曲心理的體現,她渴望改變自己的地位,卻又無法擺脫封建製度的束縛。
    賈府的財務混亂也是封建家族製度弊端的重要體現。寶玉、賈環、賈蘭上學費用以及姑娘們的脂粉錢等不合理支出,反映出家族財務管理的隨意性和缺乏監督。負責采購的人可以肆意克扣脂粉錢,導致姑娘們的實際需求得不到滿足,而家族的財富卻在這種不合理的支出中不斷流失。這說明封建家族製度下,權力集中在少數人手中,缺乏有效的製衡機製,容易滋生腐敗和浪費現象。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探春和寶釵的改革雖然試圖解決這些問題,但最終難以取得根本性的成效,這也進一步揭示了封建家族製度的頑固性和腐朽性。探春興利除弊的措施,如取消不合理費用、實行承包責任製等,具有一定的創新性和前瞻性,但在實施過程中卻遭到了來自各方的阻力。趙姨娘的哭鬧、下人的不配合等,都反映出封建家族中傳統觀念和既得利益者對改革的抵製。寶釵提出的“小惠全大體”主張,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內部矛盾,但也隻是一種治標不治本的方法,無法從根本上改變封建家族製度的弊端。
    從現實意義來看,作者對封建家族製度弊端的批判具有深刻的啟示。在現代社會,雖然封建家族製度已經不複存在,但類似的等級觀念、特權思想和管理漏洞仍然存在。我們應該從《紅樓夢》中汲取教訓,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等級歧視和特權現象,建立公平、公正、公開的社會製度。同時,在組織管理方麵,要加強監督機製,防止權力濫用和腐敗現象的發生。此外,改革是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動力,但改革往往會麵臨各種阻力,我們要有堅定的信念和勇氣,敢於突破傳統觀念的束縛,積極推動社會的變革和發展。
    總之,《紅樓夢》第五十六回通過對賈府現狀和改革的描寫,對封建家族製度的弊端進行了深刻的批判,為我們認識封建社會和現代社會提供了寶貴的借鑒。
    3.對女性才能的肯定
    在《紅樓夢》第五十六回中,探春和寶釵的出色表現,充分展現了女性的卓越才能,而作者也通過對她們的描寫,表達了對女性才能的肯定態度,這在當時的封建社會背景下顯得尤為難能可貴。
    探春在理家過程中,展現出了非凡的管理才能和改革精神。王熙鳳生病後,賈府管理陷入混亂,探春臨危受命,開始了一係列興利除弊的改革。她支付賞銀時秉公執法,麵對生母趙姨娘的無理取鬧,依然堅持按照賈府規矩行事,樹立了管理者的威信。在財務管理上,她取消寶玉、賈環、賈蘭上學費用和姑娘們的脂粉錢,節約了開支,使賈府的財務支出更加合理。她借鑒賴大家花園的管理辦法,對大觀園實行承包責任製,激發了婆子們的積極性,增加了賈府的收入。這些舉措都體現了探春敏銳的洞察力、果斷的決策力和卓越的管理能力。在封建社會,女性通常被限製在家庭瑣事中,很少有機會參與家族的管理和決策。而探春卻敢於挑戰傳統,積極推行改革,展現出了不輸於男性的才能和智慧。
    寶釵在協助探春改革的過程中,也展現出了賢淑智慧和顧全大局的品質。她用朱子言論指導理家,為改革注入了文化內涵和理論支撐,讓改革更具權威性和說服力。她為探春提供承包人選,建議選擇本分老實、有經驗的婆子,確保了承包責任製的順利實施。她提出的“小惠全大體”主張,平衡了各方利益,維護了賈府內部的和諧穩定,減少了改革的阻力。寶釵的這些建議和做法,充分體現了她的學識淵博、處事圓滑和善於協調人際關係的能力。她能夠在複雜的環境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為探春的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作者曹雪芹對探春和寶釵的才能給予了高度的肯定和讚揚。他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現了她們在理家過程中的智慧和風采,讓讀者看到了女性在管理和決策方麵的潛力。在當時的封建社會,“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觀念深入人心,女性的才能往往被忽視和壓抑。而曹雪芹卻打破了這種傳統觀念,塑造了探春和寶釵這樣才華出眾的女性形象,表達了對女性才能的尊重和認可。
    從社會背景來看,《紅樓夢》成書於清朝,當時的封建社會已經走向衰落,各種矛盾日益尖銳。作者通過對賈府的描寫,揭示了封建社會的腐朽和黑暗。而探春和寶釵的才能展現,也反映了作者對封建社會傳統觀念的挑戰和對女性解放的渴望。他希望通過這些女性形象,喚起人們對女性地位和權利的關注,推動社會的進步和變革。
    《紅樓夢》第五十六回中探春和寶釵的才能展現,以及作者對女性才能的肯定態度,具有重要的曆史意義和現實價值。它讓我們看到了封建社會中女性的智慧和力量,也為我們今天倡導男女平等、尊重女性才能提供了寶貴的借鑒。
    六、藝術特色分析
    1.人物刻畫生動
    在《紅樓夢》第五十六回中,曹雪芹運用精妙的心理描寫和生動的對話描寫,將探春和寶釵等人物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使讀者能夠深入地感受到人物的性格特點和內心世界。
    心理描寫方麵,曹雪芹通過對人物內心想法的細膩展現,讓讀者更能理解人物行為背後的動機。以探春為例,在處理趙國基賞銀一事時,她的內心經曆了複雜的掙紮。一方麵,趙國基是她生母趙姨娘的兄弟,親情讓她難免有所觸動;另一方麵,她深知作為賈府的管理者,必須嚴格遵守規矩,維護管理的公正和秩序。書中雖未直接描寫探春的心理活動,但從她冷靜查閱舊賬、義正言辭地拒絕趙姨娘的無理要求等行為中,可以推測出她內心的堅定和矛盾。這種通過行為暗示心理的手法,讓探春公正無私、有原則有擔當的形象躍然紙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寶釵在協助探春改革時,也有豐富的心理活動。她提出“小惠全大體”的主張,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她深知賈府內部人際關係複雜,改革若處理不當,容易引發矛盾和衝突。她希望通過這種方式,既保證改革的順利進行,又維護賈府的整體利益和內部和諧。從她的言行中可以看出,她內心有著清晰的規劃和權衡,展現出賢淑智慧、顧全大局的性格特點。
    對話描寫在本回中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曹雪芹通過人物之間的對話,展現了人物的性格差異和情感交流。在探春與趙姨娘的對話中,趙姨娘的無理取鬧和探春的據理力爭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趙姨娘說:“你拉扯拉扯我們,倒也算了。你隻顧討太太的疼,就把我們忘了。”這句話充分體現了她的狹隘和無知,隻考慮自己的利益,不顧家族的規矩。而探春則回應道:“我但凡是個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業,那時自有我一番道理。偏我是女孩兒家,一句多話也沒有我亂說的。”這番話展現了探春的抱負和無奈,以及她對封建等級製度的不滿。
    寶釵與探春、婆子們的對話,也體現了她的賢淑和智慧。她與婆子們交流時,用溫和的語氣說:“你們隻要日夜辛苦些,別躲懶縱放人吃酒賭錢就是了。不然,我也不該管這事;你們一般聽見,姨娘親口囑托我三五回,說大奶奶如今又不得閑兒,別的姑娘又小,托我照看照看。我若不依,分明是叫姨娘操心。我們太太又多病,家務也忙。我原是個閑人,便是個街坊鄰居,也要幫著些,何況是親姨娘托我。我免不得去小就大,講不起眾人嫌我。倘或我隻顧了小分沽名釣譽,那時酒醉賭博生出事來,我怎麽見姨娘?你們那時後悔也遲了,就連你們素日的老臉也都丟了。”這段話既表達了她對婆子們的關心和期望,又巧妙地強調了自己的責任和改革的重要性,讓婆子們心悅誠服地接受改革措施。
    通過心理描寫和對話描寫,曹雪芹成功地將探春和寶釵等人物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使讀者仿佛置身於賈府之中,與人物一同經曆喜怒哀樂,感受到封建社會家族生活的複雜和人物性格的多樣性。
    2.情節緊湊有序
    《紅樓夢》第五十六回情節緊湊有序、環環相扣,展現出曹雪芹高超的敘事技巧。本回以探春理家興利除弊為主線,甄家相關情節為副線,兩條線索相互交織,共同推動故事發展。
    主線探春理家情節層層遞進,邏輯嚴密。王熙鳳生病導致賈府管理混亂,這為探春理家提供了契機,王夫人安排李紈、探春和寶釵共同管理賈府,故事由此展開。探春理家伊始,便麵臨趙國基賞銀這一棘手問題。她在處理此事時秉公執法,嚴格按照賈府規矩行事,盡管引發了生母趙姨娘的不滿,但卻樹立了自己作為管理者的威信,為後續改革奠定了基礎。緊接著,探春深入了解賈府財務狀況,發現寶玉、賈環、賈蘭上學費用和姑娘們脂粉錢存在不合理之處,果斷取消這些費用,有效節約了開支。隨後,她借鑒賴大家花園的管理辦法,對大觀園實行承包責任製,開辟了新的財源。這一係列改革措施緊密相連,前一個舉措為後一個舉措的實施創造了條件,環環相扣,使探春理家的情節緊湊而連貫。
    副線甄家相關情節看似獨立,實則與主線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甄家派人到賈家送禮請安,提及甄家也有一個與賈寶玉同名的公子,這引起了賈寶玉的好奇,為他夢到甄寶玉埋下伏筆。賈寶玉夢到甄寶玉這一情節,進一步深化了賈寶玉的人物形象,暗示了他未來的命運走向,同時也豐富了小說的主題。副線情節的插入,不僅沒有打亂主線的節奏,反而與主線相互映襯,使故事更加豐富多元。
    主線和副線的交織對故事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甄家送禮交流這一情節,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探春理家改革帶來的緊張氛圍,使故事節奏張弛有度。而賈寶玉夢到甄寶玉的情節,則從側麵反映出當時社會環境對人物的影響,與探春理家所揭示的封建社會家族管理問題相呼應,進一步深化了小說的主題。這種情節的交織,使整個故事更加立體,讓讀者在感受探春改革的同時,也能體會到封建社會的複雜和人物命運的無奈。
    《紅樓夢》第五十六回通過緊湊有序的情節安排、主線與副線的巧妙交織,構建了一個豐富而完整的故事世界。這種敘事結構不僅使故事引人入勝,也為讀者深入理解小說的主題和人物形象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3.語言優美流暢
    曹雪芹在《紅樓夢》第五十六回中,展現出了其語言優美流暢、富有詩意和哲理的卓越才華,這種獨特的語言風格對表達主題和塑造人物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本回語言優美流暢,宛如潺潺溪流,自然而靈動。在描寫大觀園的景致時,曹雪芹用細膩的筆觸勾勒出一幅如詩如畫的景象。“隻見園中月色比外麵更覺明朗,滿地下重重樹影,杳無人聲,甚是淒涼寂靜。”寥寥數語,便營造出一種清幽、靜謐的氛圍,讓讀者仿佛身臨其境,感受到了大觀園夜晚的獨特韻味。這種優美的語言不僅增添了小說的藝術美感,也為故事的發展奠定了情感基調。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