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柳葉渚邊嗔鶯吒燕 絳雲軒裏召將飛符

字數:22303   加入書籤

A+A-


    一、回目背景與整體概述
    《紅樓夢》成書於清朝,彼時封建社會已步入晚期,各種矛盾錯綜複雜。封建禮教森嚴,等級製度分明,家族內部的權力鬥爭、利益糾葛與社會大環境相互交織。賈府作為四大家族之一,表麵上鍾鳴鼎食、繁華富貴,實則內部已危機四伏。
    上一回中,宮裏的“老太妃”去世,這一事件在封建等級社會中是極為重大的。賈母、王夫人等賈府重要人物,按照封建禮製,每天都得起早貪黑地“入朝隨班,按爵守製”。送靈的日子臨近,她們忙著打點使用物品,查點隨行人員。五更時分,賈母等人坐上轎、車,由賈珍騎馬率領眾家丁護衛著,浩浩蕩蕩出發。
    榮府這邊,總管家賴大特別安排加強了護衛,將兩處廳院關閉,出入人等都走兩邊小角門。賈府中,隻剩下仍在病中的鳳姐和不大管事的尤氏,各層級的管理力量明顯削弱。這種管理上的鬆弛,為第五十九回中底層人員之間矛盾的爆發埋下了伏筆。
    在封建社會,等級製度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麵麵。賈府的主子們高高在上,享受著榮華富貴,而丫鬟、婆子們則處於社會底層,為了生存和一點微薄的利益而奔波。老太妃的去世,使得賈府的主要管理者無暇顧及府內的一些瑣事,原本被壓製的矛盾開始逐漸顯現。
    同時,賈府內部推行的“承包製”,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相關人員的勞動積極性,但也帶來了新的問題。各承包區域的婆子們為了自身利益,對所負責的區域看管得極為嚴格,生怕有人侵犯自己的利益。這種利益的紛爭和矛盾,在管理力量削弱的情況下,更容易引發衝突。
    本回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和情節銜接下展開,通過鶯兒編籃、春燕與婆子的衝突等一係列事件,展現了賈府內部的矛盾和封建社會的種種問題。
    1.回目大意與整體情節
    回目“柳葉渚邊嗔鶯吒燕,絳雲軒裏召將飛符”高度概括了本回的核心情節。“柳葉渚邊嗔鶯吒燕”描繪了在柳葉渚這個地方,鶯兒因折柳編籃之事引發了婆子們的不滿,進而對春燕進行斥責的場景。“嗔鶯”體現了婆子們對鶯兒折柳行為的惱怒,“吒燕”則是指婆子們將怒氣發泄在春燕身上。“絳雲軒裏召將飛符”則講述了春燕被打罵後跑到絳雲軒寶玉住處)求救,麝月派人去請平兒來處理此事,平兒以“飛符”傳過話來)的形式下達了對鬧事婆子的處置命令。
    本回的主要情節圍繞著鶯兒編籃展開。一日,寶釵早起開窗,見外麵下了點點春雨,叫醒了貪睡的湘雲一起梳妝。湘雲稱兩腮發癢,怕是又犯了杏癍癬,便跟寶釵要薔薇硝擦臉。寶釵說前兒把剩的都給了妹子,正要去黛玉那裏要點兒,於是命鶯兒去取。蕊官也要跟著去,順便看看藕官。
    兩個女孩子走過柳葉渚,看到垂下的綠柳絲,擅長編織的鶯兒便“技癢”起來,摘柳編花,很快編了一個漂亮的小花籃送給黛玉。黛玉見了很是喜歡,還說要同薛姨媽一起到寶釵那邊吃飯。鶯兒拿了硝,帶著蕊官及藕官順著柳堤回來,又采了好多柳枝,坐在石頭上繼續編。
    這時,寶玉屋裏的小丫頭春燕走來。春燕告知鶯兒,這一帶地上的東西由她姑媽管著,自從得了這個差事,姑媽比得了永久的基業還上心,每日逼著她們照看,一根草也不許人動。鶯兒卻認為自己掐一點兒無妨,因為她們承包的任務中有每天送花草的要求,可寶釵一直沒要。
    正說著,春燕的姑媽拄著拐杖走來,心疼柳枝,卻不好直接說鶯兒,便找茬兒斥責春燕。春燕不服,與姑媽理論。恰好春燕娘也找來,姑媽添油加醋地告狀,春燕娘不容分說,上來就打春燕,還罵出許多不堪入耳的髒話。
    春燕哭著往怡紅院跑去,她娘怕別人問緣由,趕緊追過來。春燕的吵鬧攪亂了絳雲軒的和諧氛圍,寶玉聽了春燕的訴說很是著急,認為她們得罪了親戚寶釵)。襲人無奈,派人去二奶奶那裏“召將”平兒前來處理。
    平兒問明情況後,采取“飛符”的形式傳過話來,要將春燕娘攆出去打四十板子。婆子一聽害怕了,淚流滿麵地到處央求。襲人有點兒心軟,晴雯態度堅決。後來平兒親自過來,秉持“得饒人處且饒人”的原則,最終“法外開恩”,給予了斷。平兒還提到,這幾日府裏大小出了八九件事,春燕這裏還算小的,還有大的可氣可笑之事。
    二、人物形象分析
    1.鶯兒:心靈手巧與率性天真
    鶯兒在《紅樓夢》第五十九回中展現出了鮮明的性格特點,心靈手巧與率性天真在她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鶯兒的心靈手巧首先體現在她精湛的編織技藝上。當她和蕊官走過柳葉渚,看到嫩綠的柳絲,便立刻來了興致。她伸手挽翠披金,采了許多嫩條,一邊走一邊熟練地編起花籃。她的動作行雲流水,不一會兒就編出一個玲瓏過梁的籃子,枝上翠葉滿布,再配上采來的鮮花,顯得別致有趣。這一過程充分展現了她心靈手巧的特質,她對編織的熱愛和熟練程度可見一斑。而且她編花籃並非為了炫耀,隻是出於內心對美的追求和對生活的熱愛,想要創造出美好的事物。她將編好的第一個花籃送給黛玉,這份心意也體現了她的善良和真誠。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鶯兒的率性天真在她與他人的交流中表現得十分明顯。當春燕提醒她這一帶的花草由姑媽管理,不能隨意折掐時,鶯兒毫無顧忌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她認為別人亂折亂掐使不得,但自己卻可以,因為她們承包的任務中有給各房送花草的要求,而寶釵她們從未要過。她的這種想法和表達直接而坦率,沒有絲毫的做作和虛偽。她不懂得世故圓滑,隻是按照自己的認知和邏輯來行事,展現出了率性天真的一麵。
    在與黛玉的交流中,鶯兒也表現得自然大方。她笑著告訴黛玉花籃是自己編的,當黛玉誇讚她手巧時,她也沒有過多的謙虛和扭捏,而是坦然接受。這種率真的態度讓她與黛玉之間的交流輕鬆愉快,也體現了她內心的純淨和無邪。
    鶯兒還具有孩子般的活潑和貪玩。她編完一個花籃後,還想著再多采些柳條編幾個大家一起玩,這種對生活充滿樂趣的態度正是她率性天真的體現。她不會被繁瑣的規矩和禮儀所束縛,盡情地享受著當下的快樂。
    鶯兒的心靈手巧和率性天真使她在《紅樓夢》眾多人物中獨樹一幟。她的存在為大觀園增添了一份清新和活力,也讓讀者看到了人性中最純真美好的一麵。然而,在複雜的賈府環境中,她的這種性格也可能會給她帶來一些麻煩,比如與婆子們的衝突,但這也更加凸顯了她的真實和可愛。
    2.春燕:聰慧懂事與無奈處境
    在《紅樓夢》第五十九回中,春燕這一人物形象鮮明,她既聰慧懂事,又深陷家庭和賈府環境的無奈處境之中。
    春燕的聰慧懂事首先體現在她對周圍人物關係和事情本質的清晰認知上。她向藕官等人講述姨媽和母親的行為時,一針見血地指出她們的問題。她提到姨媽和母親原本抱怨沒差使、沒進益,進入園子後生活寬裕了卻依舊無厭。她轉述寶玉“女孩兒未出嫁,是顆無價之 寶珠 ,出了嫁,不知怎麽就變出許多的不好的毛病來,雖是顆珠子,卻沒有光彩寶色,是顆死珠了;再老了,更變的不是珠子,竟是魚眼睛了”這段話,說明她對母親和姨媽性格的變化有著深刻的理解,並且能夠用恰當的話語來表達自己的看法,展現出超越她年齡的聰慧。
    在處理事情方麵,春燕也表現得十分懂事。當母親讓她借芳官買東西的光洗頭時,她經過思考拒絕了。她覺得自己有錢,即便沒錢,向襲人、晴雯、麝月等人說一聲也容易解決,沒必要借這個光,這種想法體現了她的自尊和懂事。她明白在賈府中要保持自己的尊嚴和原則,不貪圖小便宜,這在眾多丫鬟中是難能可貴的。
    然而,春燕在家庭和賈府環境中卻有著深深的無奈。她的母親和姨媽貪婪蠻橫、功利心重,這讓她在家庭中處於尷尬的境地。母親為了一點小事就與芳官爭吵,還遷怒於她,對她又打又罵。姨媽也不理解她,在看到鶯兒折柳編籃時,不直接指責鶯兒,卻拿她出氣。春燕麵對母親和姨媽的行為,雖然心中不滿,但卻無法改變她們,隻能默默忍受,這種家庭環境讓她感到無奈和痛苦。
    在賈府中,春燕同樣麵臨著無奈。她所在的園子實行“承包製”,姑媽負責管理這一帶的花草,對這裏的一草一木看得比什麽都重要。姑媽為了保住自己的利益,每天逼著她們照看,生怕有人糟蹋。春燕雖然知道鶯兒折柳並無惡意,但姑媽和母親的態度讓她不得不提醒鶯兒,以免引發衝突。她在維護鶯兒和遵循姑媽規定之間左右為難,這體現了她在賈府複雜環境中的無奈。
    春燕的聰慧懂事使她能夠看清周圍的人和事,但她在家庭和賈府環境中的無奈處境又讓她無法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她就像一隻被困在籠子裏的小鳥,雖然有著自由的靈魂,卻不得不屈服於現實的壓力。這種人物形象的塑造,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會下小人物的悲哀和無奈。
    3.婆子們:貪婪蠻橫與功利心態
    在《紅樓夢》第五十九回中,春燕的母親、姑媽、姨媽等婆子們展現出了貪婪蠻橫與功利的心態,她們的行為不僅引發了與鶯兒、春燕等人的衝突,也深刻反映了封建社會的一些問題。
    婆子們的貪婪心態在多個情節中都有體現。春燕提到,母親和姨媽原本抱怨沒差使、沒進益,進入園子後生活寬裕了卻依舊無厭。她們負責管理園子中的事務,本已從中獲利不少,但仍然對錢財有著無盡的渴望。例如,在管理花草的過程中,她們把這當成了獲取利益的途徑,比得了永久的基業還上心,每日早起晚睡,逼著春燕等人照看,生怕有人侵犯自己的利益。這種對錢財的過度追求,使得她們變得自私自利,隻看到眼前的利益,而不顧及他人的感受。
    蠻橫也是婆子們的顯著特點。春燕的姑媽看到鶯兒折柳編籃,心疼柳枝卻不敢直接對鶯兒發作,轉而找茬兒斥責春燕。春燕不服與她理論,她卻不講道理。而春燕的母親更是蠻橫無理,在姑媽添油加醋地告狀後,不容春燕分說,上來就打耳刮子,嘴裏還罵出許多不堪入耳的髒話。她們憑借著自己在賈府中的一點地位,肆意發泄自己的怒氣,完全不考慮事情的是非曲直,也不尊重他人的尊嚴。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婆子們的功利心態則體現在她們對權力和利益的追逐上。在賈府推行“承包製”後,她們為了保住自己的差事和利益,不擇手段。她們對所負責的區域看管得極為嚴格,一根草也不許人動,生怕影響到自己的收入。這種功利心態使得她們變得狹隘和短視,隻關注自己的小團體利益,而忽視了整個賈府的和諧與穩定。
    婆子們這種性格特征的形成,與封建社會的等級製度和經濟環境密切相關。在封建社會,等級森嚴,底層人民為了生存和一點微薄的利益,不得不拚命爭奪。婆子們處於賈府的底層,她們的生活並不穩定,隻有通過抓住手中的權力和利益,才能在這個複雜的環境中生存下去。因此,她們對錢財和權力的渴望變得異常強烈,從而表現出貪婪蠻橫與功利的心態。
    她們的行為也反映出封建社會的一些社會問題。等級製度的存在使得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冷漠和殘酷,底層人民為了生存不得不互相爭鬥。同時,經濟分配的不合理也加劇了這種矛盾,婆子們為了一點利益就可以不擇手段,這反映出社會的不公平和貧富差距的懸殊。此外,封建禮教的束縛也使得人們的思想變得僵化和保守,婆子們的行為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受到封建禮教的影響,她們認為自己的做法是合理的,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尊嚴和地位。
    婆子們的貪婪蠻橫與功利心態是封建社會的產物,她們的行為不僅給周圍的人帶來了痛苦和傷害,也反映出封建社會的種種弊端和問題。通過對這些婆子們的描寫,作者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會的黑暗和腐朽。
    4.寶玉:善良多情與無力改變
    在《紅樓夢》第五十九回中,寶玉的形象鮮明地展現出善良多情與麵對賈府內部矛盾時的無力感。
    寶玉的善良多情在他對春燕的態度上體現得淋漓盡致。當春燕哭著跑到絳雲軒,向他訴說被母親和姑媽打罵的遭遇時,寶玉立刻表現出極大的關切。他深知春燕在家庭中所受的委屈,也明白她在賈府複雜環境中的無奈處境。他對春燕的遭遇感同身受,內心充滿了同情。這種同情並非是高高在上的憐憫,而是源自他內心深處對生命的尊重和對他人苦難的共情。他把春燕當作平等的個體,關心她的喜怒哀樂,體現了他善良多情的本質。
    寶玉對春燕的關心還體現在他對事件的反應上。當他聽到春燕說母親和姑媽得罪了寶釵時,他十分著急。他深知寶釵在賈府中的重要地位,也明白親戚之間和睦相處的重要性。他擔心這件事會引發更大的矛盾,影響到賈府的和諧氛圍。他的著急並非是為了維護家族的麵子,而是出於對身邊人的關愛。他希望每個人都能在一個和諧、溫暖的環境中生活,不希望看到矛盾和衝突的發生。
    然而,盡管寶玉善良多情,但在麵對賈府內部的矛盾時,他卻顯得無能為力。春燕母親大鬧絳雲軒,攪亂了原本和諧的氛圍,寶玉雖然心急如焚,但卻無法直接解決問題。他沒有足夠的權力去製止春燕母親的行為,也無法改變賈府內部複雜的人際關係和等級製度。他隻能無奈地看著矛盾升級,卻束手無策。
    在賈府這個封建大家庭中,等級製度森嚴,權力掌握在少數人手中。寶玉雖然是賈府的公子,但他的權力和影響力卻十分有限。他無法改變婆子們貪婪蠻橫的性格,也無法解決“承包製”帶來的利益紛爭。他的善良和多情在這些根深蒂固的矛盾麵前顯得蒼白無力。
    寶玉的無力感還體現在他對整個賈府命運的擔憂上。他深知賈府表麵上的繁華背後隱藏著巨大的危機,內部的矛盾和紛爭不斷。他試圖用自己的方式去維護賈府的和諧,但卻總是力不從心。他的無力感不僅僅是對春燕事件的無奈,更是對整個封建社會的無奈。
    寶玉在本回中的表現,讓我們看到了他善良多情的一麵,也讓我們感受到了他在麵對賈府內部矛盾時的無力感。他的形象反映了封建社會中善良之人的悲哀,也揭示了封建社會的腐朽和不可救藥。
    5.平兒:精明能幹與寬嚴相濟
    在《紅樓夢》第五十九回中,平兒的人物形象鮮明地展現出精明能幹與寬嚴相濟的處事風格,這在她處理春燕母親事件的過程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平兒的精明能幹首先體現在她對事情的迅速判斷和準確把握上。當麝月派人來請她處理春燕母親鬧事一事時,她沒有急於表態,而是先問明情況。她詳細了解了事件的來龍去脈,包括鶯兒折柳編籃、婆子們的爭吵以及春燕被打罵等細節。通過這些信息,她迅速理清了事件的本質,認識到這不僅僅是一場簡單的丫鬟與婆子之間的衝突,還涉及到賈府內部的管理問題和人際關係。這種對事情的敏銳洞察力和準確判斷力,使她能夠在複雜的情況下迅速做出決策,展現出了卓越的管理才能。
    在處理事件的過程中,平兒展現出了寬嚴相濟的處事風格。一開始,她采取“飛符”的形式傳過話來,要將春燕母親攆出去打四十板子。這一決定體現了她的“嚴”,表明她對違反賈府規矩、擾亂秩序的行為絕不姑息。她深知如果對這種行為不加以嚴厲懲處,將會導致更多類似事件的發生,影響賈府的穩定和管理。然而,當婆子淚流滿麵地到處央求時,平兒並沒有一味地堅持原判。她考慮到婆子的可憐處境,也考慮到賈府內部的人際關係和管理的靈活性。襲人有點兒心軟,晴雯態度堅決,平兒在綜合考慮各方因素後,最終“法外開恩”,給予了斷。這體現了她的“寬”,她明白在處理問題時不能隻講原則,還要考慮到人情世故,做到寬嚴適度。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平兒的寬嚴相濟還體現在她對事件的後續處理上。她提到這幾日府裏大小出了八九件事,春燕這裏還算小的,還有大的可氣可笑之事。這表明她對賈府內部的整體情況有著清晰的了解,知道不能因為一件小事而影響到整個管理秩序。她在處理春燕母親事件時,既維護了賈府的規矩和尊嚴,又避免了過度懲罰帶來的負麵影響,做到了既嚴肅處理問題,又不激化矛盾。
    平兒的精明能幹和寬嚴相濟的處事風格,使她成為賈府中一位不可或缺的管理人才。她能夠在複雜的人際關係和管理問題中找到平衡點,既保證了賈府的正常運轉,又維護了各方的利益。她的形象也反映了封建社會中優秀管理者的智慧和品質,為我們展現了一個在困境中依然能夠遊刃有餘地處理問題的女性形象。
    三、情節衝突與矛盾揭示
    1.柳葉渚邊的衝突根源
    鶯兒編籃引發的衝突並非偶然,其根源涉及賈府的“承包製”帶來的經濟矛盾、婆子們的功利心態和丫鬟們的自由天性之間的衝突等多方麵因素。
    賈府實行的“承包製”是衝突的重要根源之一。為了提高管理效率和節省開支,賈府將園子的各個區域承包給婆子們管理。這種製度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婆子們的積極性,她們為了獲取更多的利益,對所負責的區域看管得極為嚴格。在柳葉渚,春燕的姑媽負責管理花草,她把這當成了獲取經濟利益的途徑,比得了永久的基業還上心。鶯兒折柳編籃的行為,在她看來是對自己利益的侵犯。因為每一根柳枝都可能帶來潛在的經濟價值,鶯兒隨意折取,就意味著她可能會損失一部分收入。這種“承包製”使得婆子們與其他丫鬟之間形成了一種經濟上的對立關係,一旦有人觸動了她們的利益,衝突便不可避免。
    婆子們的功利心態也是導致衝突的關鍵因素。在封建社會的等級製度下,婆子們處於賈府的底層,生活並不穩定。為了在這個複雜的環境中生存下去,她們對錢財和權力有著強烈的渴望。春燕的母親和姑媽原本抱怨沒差使、沒進益,進入園子後生活寬裕了卻依舊無厭。她們隻看到眼前的利益,而不顧及他人的感受。鶯兒折柳編籃,在她們眼中不是一種對美的創造和享受,而是對自己利益的損害。她們的功利心態使得她們變得自私自利、蠻橫無理,一旦遇到與自己利益相關的事情,就會不擇手段地維護自己的權益,從而引發與他人的衝突。
    丫鬟們的自由天性與婆子們的嚴格管束之間的衝突,也是衝突產生的重要原因。鶯兒、春燕等丫鬟們正值青春年少,她們充滿了對生活的熱愛和對自由的向往。鶯兒看到嫩綠的柳絲,便忍不住折柳編籃,這是她自由天性的自然流露。她不懂得世故圓滑,隻是按照自己的喜好和意願行事。然而,婆子們的嚴格管束卻限製了她們的自由。春燕雖然知道鶯兒折柳並無惡意,但姑媽和母親的態度讓她不得不提醒鶯兒,以免引發衝突。丫鬟們的自由天性與婆子們的功利心態和嚴格管束之間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種衝突在柳葉渚邊最終爆發。
    鶯兒編籃引發的衝突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賈府的“承包製”帶來的經濟矛盾、婆子們的功利心態和丫鬟們的自由天性之間的衝突,使得柳葉渚邊的這場衝突具有了深刻的社會意義,反映了封建社會等級製度下的種種矛盾和問題。
    2.絳雲軒裏的矛盾升級
    春燕母親大鬧絳雲軒這一情節,使得原本在柳葉渚邊的衝突進一步升級,其背後有著多方麵的原因,並且對賈府產生了諸多影響。
    婆子的蠻橫無理是矛盾升級的直接原因。春燕母親在姑媽添油加醋的告狀後,不分青紅皂白,上來就對春燕又打又罵。她完全不顧及春燕的感受,也不考慮事情的是非曲直,隻憑借著自己的怒氣行事。當春燕哭著跑到絳雲軒求救時,她不僅沒有收斂,反而追了過來,繼續大鬧。她的這種蠻橫無理的行為,使得矛盾迅速激化。在絳雲軒這個相對和諧的環境中,她的吵鬧聲打破了原有的寧靜,引起了眾人的不滿。她的行為也讓寶玉等人感到十分無奈和憤怒,原本可以通過和平方式解決的問題,因為她的蠻橫而變得更加複雜。
    賈府管理的漏洞也是矛盾升級的重要因素。老太妃去世後,賈母、王夫人等重要管理者忙於宮中事務,賈府的管理力量明顯削弱。各層級的管理出現了鬆弛,這使得底層人員之間的矛盾更容易爆發。在這種情況下,婆子們的行為缺乏有效的約束。春燕母親大鬧絳雲軒時,並沒有人能夠及時有效地製止她。如果賈府的管理嚴格有序,在衝突發生的初期,就應該有相關人員進行調解和處理,避免矛盾進一步升級。然而,由於管理的漏洞,使得矛盾不斷惡化,最終鬧得不可開交。
    此外,婆子們的功利心態和等級觀念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矛盾的升級。春燕母親認為自己作為長輩,有權力管教女兒,而且她覺得在賈府中自己有一定的地位,所以可以為所欲為。她不把寶玉等人放在眼裏,認為自己的行為不會受到太大的懲罰。這種功利心態和等級觀念使得她在大鬧絳雲軒時更加肆無忌憚,進一步激化了與寶玉等人的矛盾。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春燕母親大鬧絳雲軒這一事件對賈府產生了多方麵的影響。從內部關係來看,它破壞了賈府的和諧氛圍。絳雲軒是寶玉等人生活的地方,原本是一個溫馨、和諧的環境。但這次事件使得這裏變得混亂不堪,寶玉等人的心情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從管理層麵來看,它暴露了賈府管理的漏洞,引起了平兒等管理者的重視。平兒在處理這件事時,也意識到了賈府內部存在的問題,開始思考如何加強管理,避免類似事件的再次發生。從人物關係來看,它加深了婆子們與寶玉等人之間的矛盾,使得雙方的關係更加緊張。
    春燕母親大鬧絳雲軒這一情節,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它不僅反映了婆子們的蠻橫無理和功利心態,也暴露了賈府管理的漏洞。這一事件對賈府的內部關係、管理和人物關係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為後續情節的發展埋下了伏筆。
    3.衝突背後的社會問題
    《紅樓夢》第五十九回中,鶯兒編籃引發的衝突以及春燕母親大鬧絳雲軒等情節,背後深刻反映了封建社會的諸多問題。
    等級製度的森嚴是衝突背後的重要社會問題。在賈府這個封建大家庭中,等級分明,主子高高在上,丫鬟、婆子們處於不同的底層等級。主子們享受著榮華富貴,擁有絕對的權力和地位,而丫鬟和婆子們則必須嚴格遵守各種規矩和禮儀,稍有不慎就會受到懲罰。例如,春燕的母親和姑媽作為婆子,雖然處於底層,但在管理園子事務時,卻仗著自己的一點權力,對春燕等丫鬟肆意打罵。而春燕等丫鬟麵對婆子的無理行為,隻能默默忍受,不敢反抗。這種等級製度使得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冷漠和殘酷,底層人民為了生存不得不互相爭鬥,進一步加劇了社會的矛盾。
    人際關係的複雜也是封建社會的一個顯著問題。在賈府中,各種人際關係錯綜複雜,盤根錯節。主子與主子之間、主子與丫鬟之間、丫鬟與婆子之間,都存在著不同的利益關係和矛盾。鶯兒折柳編籃引發的衝突,表麵上是鶯兒與婆子之間的矛盾,實際上涉及到了寶釵、寶玉等眾多人物的關係。春燕的母親大鬧絳雲軒,不僅破壞了寶玉住處的和諧氛圍,也讓襲人、晴雯等丫鬟陷入了兩難的境地。在處理這件事情時,平兒需要考慮到各方的利益和關係,既要維護賈府的規矩,又不能得罪任何人。這種複雜的人際關係使得人們在生活中不得不小心翼翼,處處提防,生怕一不小心就得罪了別人,給自己帶來麻煩。
    經濟分配的不合理也是衝突背後的一個重要因素。賈府實行的“承包製”,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婆子們的勞動積極性,但也帶來了新的問題。婆子們為了獲取更多的利益,對所負責的區域看管得極為嚴格,甚至不惜與他人發生衝突。鶯兒折柳編籃的行為,在婆子們看來是對自己利益的侵犯,因為每一根柳枝都可能帶來潛在的經濟價值。這種經濟分配的不合理,使得底層人民為了一點微薄的利益而互相爭鬥,加劇了社會的貧富差距和矛盾。
    封建禮教的束縛也是導致衝突的一個重要原因。在封建社會,禮教是人們行為的準則和規範,它束縛了人們的思想和行為。春燕的母親和姑媽在處理問題時,往往遵循著封建禮教的觀念,認為自己作為長輩有權力管教晚輩,而不考慮事情的是非曲直。這種封建禮教的束縛,使得人們的思想變得僵化和保守,無法適應社會的發展和變化。
    《紅樓夢》第五十九回中的衝突,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會等級製度的森嚴、人際關係的複雜、經濟分配的不合理以及封建禮教的束縛等問題。這些問題不僅導致了人物之間的矛盾和衝突,也反映了封建社會的腐朽和不可救藥。通過對這些問題的描寫,作者曹雪芹表達了對封建社會的批判和對人性自由的向往。
    四、藝術特色與表現手法
    1.對比手法的運用
    在《紅樓夢》第五十九回中,作者巧妙地運用了對比手法,通過多組人物之間的鮮明對比,生動地展現了人物性格,深化了小說的主題。
    鶯兒的天真與婆子的功利形成了強烈的對比。鶯兒看到嫩綠的柳絲,便滿心歡喜地折柳編籃,她的行為純粹是出於對美的熱愛和對生活的好奇,沒有任何功利的目的。她不懂得世故圓滑,當春燕提醒她這一帶的花草由姑媽管理時,她坦率地表達自己的想法,認為自己折柳並無不妥。而婆子們則截然不同,她們將管理花草視為獲取經濟利益的途徑,對每一根柳枝都看得比什麽都重要。鶯兒折柳的行為在她們眼中是對自己利益的侵犯,因此她們表現出了極度的不滿和憤怒。這種對比突出了鶯兒的天真無邪和婆子們的功利自私,使讀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兩種不同的人生態度和價值觀。
    春燕的懂事與母親的蠻橫也形成了鮮明的反差。春燕聰慧懂事,她對周圍的人和事有著清晰的認知,能夠理解母親和姨媽的行為,但也對她們的貪婪和蠻橫感到無奈。她在處理事情時,能夠堅守自己的原則,不貪圖小便宜,展現出了超越年齡的成熟和理智。而她的母親則完全相反,她蠻橫無理,不分青紅皂白地打罵春燕,隻考慮自己的利益和麵子,不考慮事情的是非曲直。這種對比不僅突出了春燕的善良和懂事,也揭示了封建社會中家庭關係的扭曲和人性的醜惡。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寶玉的善良多情與婆子們的冷漠自私也形成了對比。寶玉對春燕的遭遇感同身受,他關心春燕的喜怒哀樂,希望每個人都能在一個和諧、溫暖的環境中生活。他的善良和多情源自他對生命的尊重和對人性美好的追求。而婆子們則冷漠自私,她們隻關心自己的利益,對他人的痛苦和不幸視而不見。這種對比凸顯了寶玉的高尚品質和婆子們的低俗醜陋,進一步深化了小說對人性的思考。
    平兒的精明能幹與婆子們的愚昧無知也形成了對比。平兒在處理春燕母親鬧事一事時,表現出了卓越的管理才能和處事智慧。她能夠迅速判斷事情的本質,采取恰當的措施進行處理,做到了寬嚴相濟。而婆子們則愚昧無知,她們不懂得如何處理問題,隻會用蠻橫和暴力來解決矛盾。這種對比突出了平兒的聰明才智和婆子們的愚蠢無能,使讀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封建社會中不同階層人物的差異。
    通過這些對比手法的運用,作者成功地塑造了鮮明的人物形象,使讀者能夠更加直觀地感受到人物的性格特點和內心世界。同時,這些對比也深化了小說的主題,揭示了封建社會的等級製度、人際關係、經濟分配等方麵的問題,表達了作者對封建社會的批判和對人性自由的向往。
    2.象征意義的體現
    在《紅樓夢》第五十九回中,柳葉、花籃等事物蘊含著豐富的象征意義,對情節發展和主題表達起到了重要作用。
    柳葉在本回中具有多重象征意義。首先,柳葉象征著青春與美好。春天裏嫩綠的柳絲隨風搖曳,充滿了生機與活力,這與鶯兒、春燕等丫鬟們的青春年少相呼應。鶯兒看到柳葉便忍不住折柳編籃,她對柳葉的喜愛和親近,體現了她對青春和美好的向往。柳葉的鮮嫩和柔弱,也暗示了青春的脆弱和易逝,就像這些丫鬟們在複雜的賈府環境中,雖然充滿了青春的活力,但也麵臨著諸多的無奈和挑戰。
    其次,柳葉象征著自由與天性。鶯兒折柳編籃的行為是她自由天性的自然流露,她不受世俗規矩的束縛,盡情地享受著春天的美好。而婆子們對柳葉的嚴格看管,則象征著封建禮教和等級製度對自由的限製。婆子們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不允許鶯兒隨意折柳,這反映了封建社會中人們的行為受到各種規矩和約束,自由和天性被壓抑。
    花籃同樣具有深刻的象征意義。花籃是鶯兒心靈手巧的體現,它象征著美好和藝術。鶯兒用柳葉和鮮花精心編織的花籃,不僅造型美觀,而且充滿了創意和藝術感。這個花籃代表了鶯兒對美的追求和創造,也體現了她內心的純淨和善良。同時,花籃也象征著友情和關愛。鶯兒將編好的第一個花籃送給黛玉,這份禮物不僅僅是一個物品,更是她對黛玉的一份心意和友情的表達。
    在情節發展方麵,柳葉和花籃起到了推動作用。鶯兒折柳編籃的行為引發了與婆子們的衝突,從而推動了情節的發展。如果沒有鶯兒對柳葉的喜愛和編籃的舉動,就不會有後續的矛盾和衝突。而花籃則成為了鶯兒與黛玉之間情感交流的紐帶,加深了她們之間的關係。
    在主題表達方麵,柳葉和花籃進一步深化了小說的主題。它們象征著青春、美好、自由和友情,與封建社會的等級製度、功利心態和禮教束縛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通過對柳葉和花籃的描寫,作者表達了對青春和美好的珍惜,對自由和人性的向往,以及對封建社會的批判。
    《紅樓夢》第五十九回中的柳葉和花籃等事物,不僅僅是簡單的描寫對象,它們蘊含著豐富的象征意義,對情節發展和主題表達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使小說更加富有內涵和藝術感染力。
    3.語言風格與文學價值
    《紅樓夢》第五十九回的語言風格獨具特色,生動形象、幽默風趣,具有極高的文學價值和藝術感染力。
    本回語言生動形象,在人物描寫和場景描繪上表現得淋漓盡致。作者對鶯兒折柳編籃的描寫十分細膩,“伸手挽翠披金,采了許多嫩條,一邊走一邊編花籃”,“挽翠披金”一詞將鶯兒在嫩綠柳絲間采摘的動作描繪得極具畫麵感,仿佛讓讀者親眼看到了鶯兒靈巧的雙手在柳絲中穿梭。而對花籃的描寫“枝上翠葉滿布,再配上采來的鮮花,顯得別致有趣”,更是讓讀者能夠直觀地感受到花籃的精美。在描寫春燕母親打罵春燕時,“不容分說,上來就打耳刮子,嘴裏還罵出許多不堪入耳的髒話”,生動地展現了婆子的蠻橫無理,使讀者如臨其境,感受到現場的緊張和混亂。
    幽默風趣也是本回語言的一大特色。春燕向藕官等人講述姨媽和母親的行為時,轉述寶玉“女孩兒未出嫁,是顆無價之 寶珠 ,出了嫁,不知怎麽就變出許多的不好的毛病來,雖是顆珠子,卻沒有光彩寶色,是顆死珠了;再老了,更變的不是珠子,竟是魚眼睛了”這段話,充滿了幽默和諷刺。通過這種幽默的表達,既揭示了封建社會中女性隨著年齡和婚姻狀態的變化而發生的性格轉變,又讓讀者在輕鬆的氛圍中感受到作者對這種現象的批判。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本回的文學價值體現在多個方麵。從人物塑造來看,通過生動的語言,作者成功地塑造了眾多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鶯兒的心靈手巧、率性天真,春燕的聰慧懂事、無奈處境,婆子們的貪婪蠻橫、功利心態,寶玉的善良多情、無力改變,平兒的精明能幹、寬嚴相濟,都在人物的對話和行為描寫中展現得栩栩如生。讀者可以通過他們的語言和行動,深入了解每個人物的內心世界和性格特點。
    在情節構建上,語言起到了推動情節發展的重要作用。鶯兒與春燕的對話,引出了婆子們對花草的管理和利益紛爭,從而引發了後續的衝突。春燕母親大鬧絳雲軒的場景描寫,使情節進一步升級,讓讀者的情緒也隨之緊張起來。這種通過語言來構建情節的方式,使故事更加緊湊、連貫,吸引讀者的注意力。
    本回的藝術感染力也十分強大。作者運用生動形象、幽默風趣的語言,營造了一種獨特的藝術氛圍。讀者在閱讀過程中,既能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和青春的活力,又能體會到封建社會的黑暗和腐朽。語言的魅力讓讀者能夠深入地融入到故事中,與人物同喜同悲,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
    《紅樓夢》第五十九回的語言風格生動形象、幽默風趣,具有極高的文學價值和藝術感染力。它通過精彩的人物對話和細膩的描寫,為讀者展現了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讓人們在欣賞文學之美的同時,也能對封建社會有更深刻的認識。
    五、主題思想與現實意義
    1.對封建社會的批判
    《紅樓夢》第五十九回通過諸多情節,深刻體現了對封建社會多方麵的批判,尤其是在封建等級製度、禮教束縛和人性扭曲等方麵。
    封建等級製度在本回中展現出了其森嚴與不合理。在賈府這個封建大家庭裏,主子與奴仆之間有著不可逾越的鴻溝。主子們高高在上,享受著榮華富貴,而丫鬟、婆子們則處於社會底層,為了生存和一點微薄的利益而奔波。春燕的母親和姑媽作為婆子,雖然處於底層,但在管理園子事務時,卻仗著自己的一點權力,對春燕等丫鬟肆意打罵。春燕麵對母親和姑媽的無理行為,隻能默默忍受,不敢反抗。這種等級製度使得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冷漠和殘酷,底層人民為了生存不得不互相爭鬥,進一步加劇了社會的矛盾。鶯兒作為寶釵的丫鬟,雖然身份也不高,但在婆子們眼中,她折柳編籃的行為侵犯了她們的利益,便對她和春燕進行斥責打罵。這反映出在封建等級製度下,即使是同為奴仆,也存在著不同的地位和待遇,等級的劃分無處不在,嚴重束縛了人們的自由和平等。
    禮教束縛也是本回批判的重點。封建禮教是封建社會的行為準則和規範,它束縛了人們的思想和行為。春燕的母親和姑媽在處理問題時,往往遵循著封建禮教的觀念,認為自己作為長輩有權力管教晚輩,而不考慮事情的是非曲直。當鶯兒折柳編籃引發衝突時,春燕的姑媽不敢直接對鶯兒發作,而是找茬兒斥責春燕,這種行為看似遵循了禮教中對長輩和主子的尊重,但實際上是一種迂腐和懦弱的表現。同時,封建禮教也限製了丫鬟們的自由和天性。鶯兒折柳編籃是她自由天性的自然流露,但婆子們的嚴格管束卻讓她的行為受到了限製。這表明封建禮教就像一張無形的大網,籠罩著整個社會,讓人們失去了自我和自由。
    人性扭曲在本回中也有明顯體現。婆子們原本生活並不寬裕,進入園子後生活有所改善,但她們卻變得貪婪蠻橫、功利心重。春燕提到母親和姨媽原本抱怨沒差使、沒進益,進入園子後卻依舊無厭。她們為了一點利益,不惜與他人發生衝突,甚至對自己的親人也毫不留情。春燕的母親在姑媽添油加醋的告狀後,不分青紅皂白地打罵春燕,完全不顧及母女之情。這種人性的扭曲是封建社會的產物,在封建等級製度和功利思想的影響下,人們的心靈變得扭曲,失去了善良和溫情。
    《紅樓夢》第五十九回通過對封建等級製度、禮教束縛和人性扭曲等方麵的批判,深刻揭示了封建社會的腐朽和不可救藥,表達了作者對封建社會的不滿和對人性自由的向往。
    2.對青春與美好的珍惜
    《紅樓夢》第五十九回洋溢著對青春與美好的珍惜之情,通過鶯兒、春燕等丫鬟們的言行,展現出她們對春天的獨特感受和對自由生活的向往,這在小說中具有深刻的意義和價值。
    鶯兒對春天的喜愛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體現了她對青春與美好的珍惜。春天裏,大觀園的柳樹吐出嫩綠的新芽,微風拂過,柳條輕擺。鶯兒看到垂下的綠柳絲,便“技癢”起來,伸手挽翠披金,采了許多嫩條,一邊走一邊熟練地編起花籃。她的動作輕盈而靈動,充滿了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的感知。她編花籃並非為了完成任務或獲取利益,隻是出於內心對美的追求和對春天的讚美。她將編好的第一個花籃送給黛玉,這份心意不僅是對友情的表達,更是對美好事物的分享。鶯兒在春天裏盡情地享受著大自然的饋贈,她的天真無邪和率性而為,讓我們看到了青春的活力和美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春燕同樣對青春與美好有著深刻的感受。她雖然身處複雜的家庭和賈府環境中,但內心依然保留著對自由生活的向往。她向藕官等人講述姨媽和母親的行為時,表達了對她們貪婪和蠻橫的不滿。她轉述寶玉“女孩兒未出嫁,是顆無價之 寶珠 ,出了嫁,不知怎麽就變出許多的不好的毛病來,雖是顆珠子,卻沒有光彩寶色,是顆死珠了;再老了,更變的不是珠子,竟是魚眼睛了”這段話,說明她對青春的珍貴有著清醒的認識。她渴望在青春的時光裏,能夠自由自在地生活,不受封建禮教和功利思想的束縛。然而,現實卻讓她無奈,母親和姑媽的行為讓她在家庭中備受折磨,賈府的等級製度和管理規定也限製了她的自由。但即便如此,她依然在內心深處珍惜著青春的美好,渴望有一天能夠擺脫這些束縛,過上自由快樂的生活。
    這種對青春與美好的珍惜在小說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它與封建社會的腐朽和黑暗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突出了青春的珍貴和美好事物的難得。鶯兒、春燕等丫鬟們的青春活力和對自由生活的向往,讓讀者感受到了人性的純真和善良,也讓我們對封建社會的壓抑和束縛感到憤慨。同時,這種珍惜之情也反映了作者對青春和美好的讚美,以及對人性自由的向往。在《紅樓夢》中,青春和美好往往是短暫的,就像春天的花朵一樣,容易凋謝。作者通過對鶯兒、春燕等人物的描寫,提醒人們要珍惜青春時光,追求自由和美好,不要被封建社會的種種規矩和束縛所磨滅。
    《紅樓夢》第五十九回通過鶯兒、春燕等丫鬟們的故事,深刻地表達了對青春與美好的珍惜之情,這不僅豐富了小說的內涵,也讓讀者在閱讀中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輝和生活的美好。
    3.現實啟示與借鑒
    《紅樓夢》第五十九回所反映的問題,對現實生活有著諸多啟示和借鑒意義,尤其在人際關係處理和社會製度完善方麵。
    在人際關係處理上,本回呈現出的複雜關係網絡為我們提供了深刻教訓。婆子們的貪婪蠻橫與功利心態,導致她們與鶯兒、春燕等人衝突不斷,這警示我們在現實生活中,不能隻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視他人感受。在人際交往中,應摒棄功利主義,以真誠和善良對待他人。例如在工作場合,同事之間若為了個人利益而互相算計、爭搶功勞,不僅會破壞團隊和諧,還會影響工作效率。相反,若能秉持合作共贏的理念,互相幫助、共同進步,就能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
    春燕在家庭和賈府環境中的無奈處境,也提醒我們要重視家庭關係的處理。家庭是社會的基本單位,良好的家庭關係能給予人溫暖和支持。在家庭中,長輩應以身作則,為晚輩樹立良好的榜樣,避免因自身的不良行為給孩子帶來傷害。同時,家庭成員之間要相互理解、尊重和包容,遇到問題時要通過溝通和協商解決,而不是一味地指責和打罵。
    從社會製度完善的角度來看,賈府的“承包製”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管理效率,但也帶來了經濟矛盾和利益紛爭。這啟示我們在製定和實施社會製度時,要充分考慮到各種因素,確保製度的公平性和合理性。在現代社會,無論是企業的管理製度還是國家的法律法規,都應該以保障大多數人的利益為出發點,避免因製度漏洞而引發社會矛盾。例如,在分配製度上,要注重公平與效率的平衡,避免貧富差距過大,讓每個人都能享受到社會發展的成果。
    此外,本回中封建等級製度造成的人與人之間的不平等和冷漠,也提醒我們在現代社會要倡導平等、公正的價值觀。每個人都應該被尊重和平等對待,不論其身份、地位如何。在教育、就業、醫療等各個領域,都要消除歧視和偏見,為每個人提供公平的機會和發展空間。
    《紅樓夢》第五十九回還讓我們看到了自由和天性的重要性。鶯兒折柳編籃的行為是她自由天性的自然流露,卻受到婆子們的限製。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應該尊重每個人的個性和自由,鼓勵人們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教育領域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他們提供一個寬鬆、自由的學習環境,讓他們能夠在成長過程中充分展現自己的才華。
    《紅樓夢》第五十九回所反映的問題對現實生活具有多方麵的啟示和借鑒意義。我們應從中吸取教訓,在人際關係處理和社會製度完善等方麵不斷改進,努力營造一個和諧、公平、自由的社會環境。
    六、與前後回目的關聯及在全書中的地位
    1.與前一回目的情節關聯
    《紅樓夢》第五十九回與上一回情節緊密相連,在人物延續和事件發展上呈現出清晰的連貫性,對推動整個故事的情節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從人物延續來看,上一回中提到芳官答應寶玉今後不在園子裏燒紙,而本回中藕官也參與到情節中,藕官正是之前燒紙事件的主角之一。藕官與蕊官的互動,以及她和春燕等人的交流,使得人物關係在本回中進一步展開。同時,上一回裏賈母、王夫人等重要人物因老太妃去世“入朝隨班,按爵守製”,這一情節在本回中得以延續。賈母等人的離開導致賈府管理力量削弱,為第五十九回中底層人員之間矛盾的爆發埋下了伏筆。在本回中,我們看到賈府內部的管理出現鬆弛,各層級的秩序受到影響,這與上一回的情節緊密相關。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在事件發展方麵,上一回著重描述了老太妃去世後賈府的一係列安排,如打點使用物品、查點隨行人員等。而本回則圍繞著賈府內部的一些瑣事展開,這些瑣事的發生正是在賈府管理力量薄弱的背景下產生的。例如,鶯兒折柳編籃引發的衝突,就是因為賈府實行“承包製”,婆子們為了自身利益對所負責區域看管嚴格,而這種“承包製”在上一回中雖未詳細提及,但賈府的整體管理情況為其實施提供了背景。本回中春燕母親大鬧絳雲軒這一情節,也是上一回賈府管理鬆弛的結果。由於賈母、王夫人等不在府中,底層人員之間的矛盾缺乏有效的約束和調解,從而導致矛盾不斷升級。
    這種情節的連貫性使得《紅樓夢》的故事發展更加自然流暢。讀者在閱讀過程中能夠感受到故事的連續性和整體性,仿佛置身於一個真實的賈府世界中。通過人物和事件的延續,作者巧妙地將各個情節串聯起來,形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同時,這種連貫性也有助於讀者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性格和行為。例如,春燕在本回中的無奈處境,與上一回賈府的整體環境以及她家庭的情況密切相關,使得讀者能夠更加深入地了解春燕這一人物形象。
    《紅樓夢》第五十九回與上一回在人物延續和事件發展上的緊密關聯,為整個故事的情節連貫性奠定了基礎。它讓讀者能夠更加全麵地了解賈府的生活和人物的命運,也體現了作者高超的敘事技巧和對情節架構的精心設計。
    2.對後續情節的鋪墊
    《紅樓夢》第五十九回在小說整體情節發展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鋪墊作用,尤其是薔薇硝引發的新矛盾以及本回中展現的各種衝突和問題,都為後續情節的展開埋下了伏筆。
    薔薇硝在本回中首次出現,湘雲犯杏癍癬,寶釵讓鶯兒去黛玉那裏要硝,這看似是一個簡單的情節,卻為後續的矛盾衝突埋下了種子。參考資料中提到“接下來,在下一回,由這小小的薔薇硝,又將引起一波新的、令人棘手的矛盾衝突”。薔薇硝作為一種物品,在賈府這個複雜的環境中,很可能成為各方利益爭奪和矛盾激化的導火索。不同人物對薔薇硝的需求和態度,可能會引發新的紛爭,進一步展現出賈府內部人際關係的複雜和利益的糾葛。
    本回中鶯兒編籃引發的衝突,以及春燕母親大鬧絳雲軒等情節,也為後續情節的發展奠定了基礎。這些衝突反映了賈府內部管理的漏洞和人際關係的緊張。在後續情節中,賈府的管理問題可能會進一步暴露,導致更多的矛盾和混亂。例如,平兒在處理春燕母親事件時提到“三四天的工夫,一共大小出了八九件了,你這裏是極小的,算不起數來,還有大的可氣可笑之事”,這暗示著賈府內部隱藏著更多的問題,後續可能會有更大的衝突爆發。
    春燕、鶯兒等人物在本回中的經曆和表現,也會影響他們在後續情節中的發展。春燕在家庭和賈府環境中的無奈處境,可能會使她在後續情節中更加堅定地追求自由和尊嚴,或者陷入更深的困境。鶯兒的率性天真可能會讓她在後續的矛盾中再次成為焦點,引發更多的故事。
    此外,本回中展現的封建社會的種種問題,如等級製度的森嚴、人際關係的複雜、經濟分配的不合理等,將在後續情節中持續發酵。這些問題會進一步影響賈府的命運和人物的結局,使得故事更加曲折和深刻。
    《紅樓夢》第五十九回通過薔薇硝引發的新矛盾以及各種衝突和問題,為後續情節的發展做了充分的鋪墊。它在小說整體情節發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不僅推動了故事的前進,也深化了小說的主題,讓讀者更加期待後續情節的發展。
    3.在全書中的地位和作用
    《紅樓夢》第五十九回“柳葉渚邊嗔鶯吒燕,絳雲軒裏召將飛符”在全書中占據著不可或缺的地位,對展現賈府內部矛盾、刻畫人物形象、深化主題思想等方麵均做出了重要貢獻。
    在展現賈府內部矛盾方麵,本回起到了揭示和激化的作用。賈府實行“承包製”,婆子們為了自身利益對所負責區域嚴格看管,鶯兒折柳編籃便引發了與婆子們的衝突。這一衝突背後,是經濟利益的紛爭和管理漏洞的暴露。春燕母親大鬧絳雲軒,進一步凸顯了賈府內部管理的鬆弛和人際關係的複雜。這些矛盾並非孤立存在,而是與全書所描繪的賈府衰敗趨勢緊密相連。它們如同冰山一角,暗示著賈府內部早已千瘡百孔,各種矛盾相互交織,為賈府的最終衰敗埋下了伏筆。通過本回的情節,讀者能夠更清晰地看到賈府內部矛盾的多樣性和尖銳性,感受到這個封建大家庭內部的動蕩不安。
    在刻畫人物形象方麵,本回塑造了一係列個性鮮明的人物。鶯兒的心靈手巧、率性天真,春燕的聰慧懂事、無奈處境,婆子們的貪婪蠻橫、功利心態,寶玉的善良多情、無力改變,平兒的精明能幹、寬嚴相濟,都在本回中得到了生動展現。這些人物形象並非單一平麵的,而是具有豐富的內涵和複雜的性格。例如,鶯兒的天真無邪在與婆子們的衝突中,既展現出她對自由和美好的追求,也暗示了她在複雜環境中的單純和脆弱。春燕在家庭和賈府的雙重壓力下,她的懂事和無奈讓人深感同情。這些人物形象相互映襯,共同構成了《紅樓夢》豐富多彩的人物畫卷,使讀者能夠深入了解每個角色的內心世界和命運軌跡。
    在深化主題思想方麵,本回具有重要的意義。它深刻批判了封建社會的等級製度、禮教束縛和人性扭曲。封建等級製度使得人與人之間關係冷漠、殘酷,婆子們仗著一點權力對丫鬟肆意打罵,而丫鬟們隻能默默忍受。禮教束縛限製了人們的自由和天性,鶯兒折柳編籃的自由行為受到婆子們的嚴格管束。人性扭曲在婆子們的貪婪和蠻橫中體現得淋漓盡致,她們為了一點利益不惜與他人發生衝突,甚至對親人也毫不留情。同時,本回也表達了對青春與美好的珍惜,鶯兒、春燕等丫鬟們對春天的喜愛和對自由生活的向往,與封建社會的黑暗形成了鮮明對比。這些主題思想貫穿全書,本回通過具體的情節和人物,進一步深化了讀者對這些主題的理解和感受。
    《紅樓夢》第五十九回在全書中具有承上啟下的重要地位,它通過展現賈府內部矛盾、刻畫人物形象、深化主題思想,為讀者呈現了一個豐富多彩、複雜深刻的封建世界,是《紅樓夢》這部偉大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喜歡【紅樓夢】逐回深度解讀請大家收藏:()【紅樓夢】逐回深度解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