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開夜宴異兆發悲音 賞中秋新詞得佳讖

字數:18998   加入書籤

A+A-


    一、回目解析
    1.回目對仗與含義
    《紅樓夢》第七十五回回目“開夜宴異兆發悲音,賞中秋新詞得佳讖”對仗極為工整。“開夜宴”與“賞中秋”,一個是寧府內的宴飲活動,一個是闔家的節日賞玩,在結構和語義上相互對應,展現出不同場景的畫麵感。“異兆”對“新詞”,“異兆”代表著不尋常的征兆,預示著家族的不祥;“新詞”則是中秋佳節時眾人所作的詩詞,充滿了文學氣息。“發悲音”與“得佳讖”,“悲音”傳達出悲傷、淒涼的氛圍,暗示著賈府的衰敗;“佳讖”卻有著美好的預兆,形成鮮明對比。
    “異兆”在文中體現為夜宴時祠堂附近傳來的長歎之聲,這是家族命運不祥的暗示。“悲音”不僅是那神秘的長歎,也象征著賈府繁華背後的衰敗之音。“新詞”指的是寶玉、賈蘭、賈環在中秋夜所作的詩。“佳讖”則是這些詩作中所蘊含的美好預示,如賈蘭的詩得到賈政認可,預示著他將來能高中,為家族帶來榮耀。
    2.“佳讖”之惑與解答
    “佳讖”一詞在回目中出現,著實令人心生疑惑。通常而言,讖語多帶有神秘的預言性質,而“佳讖”意味著美好的預言。然而,在《紅樓夢》整體悲涼的基調下,尤其是此回中賈府已顯露出諸多衰敗跡象,如甄家被抄、賈府經濟衰退等,此時出現“佳讖”,與整體氛圍形成了強烈的反差,這便是“佳讖”讓人疑惑的首要原因。
    那麽,究竟是誰的“新詞”得了“佳讖”呢?這需要從原文中賈政等人對寶玉、賈蘭、賈環詩作的評價來推理。在中秋夜的擊鼓傳花遊戲中,輪到寶玉時,他礙於父親在場,作了一首詩。賈政看後,雖未明確給予極高評價,但也給予了獎賞。寶玉的詩展現出他一貫的才情與細膩情感,不過在當時的情境下,並未有明顯預示未來大富大貴的跡象。
    賈環也作了一首詩,賈政看後對其詩詞大大讚賞。賈環在賈府中一直處於邊緣地位,他的詩作得到認可,似乎預示著他未來可能會有一定的發展。然而,賈環性格乖戾,且在賈府複雜的環境中,他的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很難說他的詩就是“佳讖”的代表。
    相比之下,賈蘭的詩更符合“佳讖”的特征。賈政對賈蘭的詩極為認可,這在封建家族中是一種極高的肯定。賈蘭自幼勤奮好學,在家族的熏陶下,有著積極向上的進取之心。他的詩預示著將來能高中,為家族帶來榮耀,這與“佳讖”中美好的預言相契合。在賈府逐漸走向衰敗的背景下,賈蘭的“佳讖”猶如黑暗中的一絲曙光,給家族帶來了一絲希望。但這希望也顯得格外渺茫,因為賈府的衰敗已無法阻擋,賈蘭即便未來有所成就,也難以挽回整個家族的命運。所以,綜合來看,賈蘭的“新詞”最有可能得了“佳讖”,但這“佳讖”在大環境下也顯得有些無奈和悲涼。
    二、背景與情節
    1.時代與家族背景
    《紅樓夢》成書於清朝,反映的是封建社會後期的時代背景。這一時期,封建製度已步入衰落階段,表麵上依舊維持著繁華的假象,但內部矛盾卻日益尖銳。政治上,官場腐敗成風,賣官鬻爵現象屢見不鮮,官員們為了一己私利,相互勾結、爭權奪利,導致社會秩序混亂不堪。經濟上,土地兼並嚴重,大量農民失去土地,淪為佃農,生活困苦不堪,社會貧富差距懸殊。文化方麵,程朱理學依然占據主導地位,對人們的思想進行著嚴格的禁錮,社會風氣保守僵化。
    而此時的賈府,作為封建社會的一個典型縮影,也麵臨著諸多困境。經濟上,賈府表麵上依舊維持著奢華的生活,但實際上已經入不敷出。家族的主要經濟來源是田莊的地租,但由於天災人禍和管理不善,田莊的收入逐年減少。同時,賈府內部的開支卻日益龐大,各種排場和應酬不斷,導致經濟狀況日益惡化。王熙鳳為了填補虧空,甚至不惜放高利貸,進一步加劇了家族的經濟危機。
    管理上,賈府也存在著嚴重的問題。家族內部等級森嚴,主仆之間矛盾重重。下人們為了爭奪權力和利益,相互勾心鬥角、爾虞我詐,導致管理混亂。例如,在大觀園中,丫鬟們之間經常發生爭吵和衝突,而管理者卻無法有效地進行調解和管理。此外,賈府的一些主子們也不務正業,隻知道吃喝玩樂,對家族的事務不聞不問,使得家族的管理更加混亂。
    在這樣的時代和家族背景下,賈府的衰敗已經成為不可避免的趨勢。《紅樓夢》通過對賈府的描寫,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會的腐朽和沒落。
    2.情節梳理
    1)寧府夜宴
    八月十四晚,寧府擺開了夜宴。賈珍作為寧府的當家人,此時正與一群狐朋狗友縱情聲色。他坐在主位上,身旁美酒佳肴堆積如山,臉上滿是得意與放縱。他時而大聲談笑,時而舉杯豪飲,全然不顧家族已麵臨的諸多困境。在他的帶動下,宴會上的眾人也都放浪形骸,肆意喧鬧。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尤氏也參與了這場夜宴。她坐在一旁,看著賈珍的所作所為,心中滿是無奈與不滿。但她生性膽小怕事,不敢對賈珍有任何指責。她隻能強顏歡笑,盡力維持著表麵的和諧。在夜宴過程中,尤氏還經曆了一些小插曲。她與幾個姬妾閑聊時,聽到了關於甄家被抄的消息,這讓她心中一驚。甄家與賈府向來交好,如今甄家遭遇如此大禍,賈府恐怕也難以幸免。尤氏不禁為賈府的未來感到擔憂,她的笑容漸漸變得僵硬,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憂慮。
    甄家被抄的消息在寧府夜宴上引起了不小的震動。眾人表麵上依舊談笑風生,但內心都充滿了恐懼和不安。他們意識到,曾經繁華的家族如今已麵臨著巨大的危機。這場夜宴原本是為了慶祝中秋佳節,但此時卻籠罩上了一層陰霾。每個人都在心中暗自揣測,賈府的命運是否也會像甄家一樣走向衰敗。
    2)賈母賞月
    八月十五日,賈母興致勃勃地帶領眾人來到大觀園凸碧山莊賞月。山莊內布置得十分精美,彩燈高懸,花香四溢。賈母坐在主位上,她的左邊依次坐著邢夫人、王夫人,右邊則是尤氏、李紈等。年輕一輩的姑娘們和寶玉則圍坐在四周,氣氛十分融洽。
    為了增添節日的樂趣,賈母提議玩擊鼓傳花的遊戲。遊戲規則是:一人擊鼓,花在眾人手中依次傳遞,鼓聲停止時,花在誰手中,誰就要表演節目。若是作詩,便要當場完成;若是講笑話,也要講得有趣。眾人聽了,都覺得十分有趣,紛紛表示讚同。
    擊鼓傳花的遊戲開始了,鼓聲咚咚作響,花在眾人手中快速傳遞。每個人都全神貫注,既期待花能快點傳到自己手中,又擔心鼓聲突然停止。一時間,山莊內充滿了歡聲笑語,氣氛十分熱鬧。賈母看著眾人開心的樣子,臉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她享受著這難得的團圓時刻,希望能暫時忘卻家族的煩惱。
    3)擊鼓傳花環節
    在擊鼓傳花遊戲中,眾人的表現各有不同。賈政第一個被傳到,他講了一個笑話。笑話的內容是一個怕老婆的人,在老婆麵前唯唯諾諾,十分滑稽。眾人聽了,都哈哈大笑起來。賈政的笑話雖然看似輕鬆幽默,但也反映出他內心的一些無奈。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一直努力維護著家族的尊嚴和秩序,但麵對家族的衰敗,他也感到無能為力。
    輪到寶玉時,他礙於父親在場,顯得十分緊張。他略作思考,便作了一首詩。詩中表達了他對中秋佳節的感慨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賈政看後,雖未明確給予極高評價,但也給予了獎賞。寶玉的詩展現出他一貫的才情與細膩情感,然而在當時的情境下,並未有明顯預示未來大富大貴的跡象。
    賈蘭也作了一首詩。他自幼勤奮好學,在家族的熏陶下,有著積極向上的進取之心。他的詩語言工整,意境深遠,得到了賈政的高度認可。賈政對賈蘭的詩讚不絕口,認為他將來必能有所成就。賈蘭的詩預示著他將來能高中,為家族帶來榮耀,這在賈府逐漸走向衰敗的背景下,猶如黑暗中的一絲曙光。
    賈赦也參與了遊戲,他講了一個笑話。笑話中暗示了賈母偏心,這引起了賈母的不滿。賈母聽後,臉色微微一變,但並沒有當場發作。賈赦的行為反映出他對賈母的不滿和對家族地位的渴望,也揭示了賈府內部的矛盾和紛爭。
    賈環最後作詩。他在賈府中一直處於邊緣地位,性格乖戾。他的詩雖然得到了賈政的讚賞,但他的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賈環的詩作表現出他急於證明自己的心態,但在複雜的家族環境中,他的努力能否得到回報還是未知數。
    4)寧府賭博
    尤氏在夜宴結束後,偶然發現了賈珍等人賭博的場景。當時,她路過一處偏僻的房間,聽到裏麵傳來喧鬧的聲音。她好奇地走進去,隻見賈珍和幾個親信正圍坐在賭桌旁,桌上堆滿了金銀財寶。他們的臉上滿是貪婪和興奮,全然不顧家族的規矩和尊嚴。
    賈珍以習射為由設局開賭,表麵上是為了鍛煉家丁們的武藝,實際上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欲。他利用這個借口,聚集了一群人在府中賭博,從中謀取暴利。這種行為不僅敗壞了家族的風氣,也加劇了家族的經濟危機。
    尤氏看到這一幕,心中十分憤怒。但她不敢直接指責賈珍,隻能默默地離開。賈珍的賭博行為在寧府中引起了不良影響,下人們也紛紛效仿,導致府中風氣日益敗壞。這也進一步預示了賈府的衰敗,一個家族如果連基本的規矩和道德都無法遵守,又怎能長久地維持下去呢?
    5)異兆悲音
    在夜宴和賞月過程中,出現了一些異兆。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祠堂附近傳來的長歎之聲。當時,夜已深,眾人都沉浸在節日的歡樂中。突然,一陣低沉的長歎聲從祠堂方向傳來,打破了夜晚的寧靜。眾人都被這聲音嚇了一跳,臉上露出驚恐的表情。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長歎之聲象征著賈府的衰敗和家族命運的不祥。祠堂是家族的象征,是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長歎聲從祠堂附近傳來,意味著祖先也在為賈府的命運感到悲哀和歎息。它預示著賈府的繁華即將結束,家族即將走向衰敗。
    這種異兆也反映了作者對封建社會的批判。在封建社會中,家族的興衰往往與政治、經濟等因素密切相關。賈府作為一個封建家族,雖然表麵上繁華富貴,但內部卻存在著諸多矛盾和問題。異兆的出現,暗示了封建社會的腐朽和沒落是不可避免的。它讓人們看到了封建社會的黑暗麵,也引發了人們對社會變革的思考。
    三、人物分析
    1.賈母
    賈母在賈府中輩高位崇,是整個家族的核心人物,她的性格特點鮮明且複雜,在甄家被抄和中秋賞月等事件中展現得淋漓盡致。
    賈母寬厚仁義,這在賈府眾人眼中是有目共睹的。當聽聞甄家被抄的消息時,她雖未表現出過度的驚慌,但內心實則憂慮萬分。然而,她並沒有將這種負麵情緒傳遞給眾人,而是盡力維持著家族的平靜。她深知此時家族上下人心惶惶,若自己亂了陣腳,整個賈府必將陷入混亂。她以寬厚的心態對待此事,安慰眾人不必過於擔憂,展現出長輩的沉穩與擔當。在日常的生活中,她對府中的丫鬟、婆子們也十分寬容,從不輕易苛責下人,使得賈府上下對她敬重有加。
    賈母思想敏銳,有著超乎常人的洞察力。甄家被抄這一事件,她敏銳地意識到這可能是賈府未來命運的一個預兆。她明白在封建社會中,家族之間的興衰往往相互關聯,甄家的遭遇很可能會波及到賈府。因此,她在中秋賞月時,盡管表麵上強顏歡笑,與眾人共度佳節,但內心卻在思考著家族的未來。她組織擊鼓傳花等遊戲,一方麵是為了增添節日的歡樂氛圍,讓大家暫時忘卻煩惱;另一方麵也是在觀察家族中每個人的表現,了解他們的心態和想法。
    賈母非常會享受生活,這在中秋賞月的過程中體現得尤為明顯。她精心挑選了大觀園凸碧山莊作為賞月的地點,這裏環境優美,景色宜人。山莊內布置得十分精美,彩燈高懸,花香四溢,為賞月營造了良好的氛圍。她坐在主位上,與家人一起品嚐美酒佳肴,欣賞著明月,盡情享受著團圓的時刻。她還提議玩擊鼓傳花的遊戲,讓大家在歡聲笑語中度過一個愉快的夜晚。她懂得在繁瑣的家族事務中尋找樂趣,享受生活的美好,這種生活態度也影響著賈府的其他人。
    然而,盡管賈母有著諸多優秀的品質,但在麵對家族的衰敗時,她也顯得無能為力。她雖努力維持著家族的表麵繁榮,但無法改變賈府內部的矛盾和問題。她的寬厚仁義有時也會被一些人利用,導致家族管理出現漏洞。但不可否認的是,賈母在賈府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她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延緩了賈府的衰敗,她的性格特點也成為了《紅樓夢》中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2.賈政
    賈政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這在他的言行舉止和處理家族事務中體現得淋漓盡致。儒家強調“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賈政一生都在努力踐行這些理念,試圖通過自己的努力維護家族的尊嚴和秩序。
    在管教子女方麵,賈政的迂腐表現得十分明顯。他對寶玉寄予了厚望,希望他能走仕途經濟之路,光宗耀祖。因此,他對寶玉的學業要求極為嚴格,一旦發現寶玉有懈怠或不務正業的行為,便會嚴厲斥責。當寶玉與琪官交往,導致忠順王府上門問罪時,賈政怒不可遏,認為寶玉敗壞了家族的名聲,差點將他打死。他不理解寶玉對詩詞歌賦的熱愛,也不明白寶玉內心的真實想法,隻是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標準去要求他。這種管教方式不僅讓寶玉感到壓抑和痛苦,也加劇了父子之間的矛盾。
    對待賈珍設局開賭一事,賈政同樣表現出了迂腐的一麵。他雖然知道賭博是不良行為,但卻沒有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製止。當他得知賈珍以習射為由設局開賭時,隻是輕描淡寫地說了幾句,並沒有真正追究賈珍的責任。他認為隻要表麵上維持家族的規矩和秩序就可以了,卻沒有意識到這種行為已經嚴重敗壞了家族的風氣,加劇了家族的衰敗。他的這種態度反映出他在處理家族事務時的軟弱和無能,無法真正解決家族內部的問題。
    賈政講的笑話也反映出了他的性格特點。在擊鼓傳花遊戲中,他講了一個怕老婆的笑話。這個笑話看似輕鬆幽默,但實際上卻反映出他內心的無奈和壓抑。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一直努力維護著自己的尊嚴和權威,但在家庭中卻不得不聽從賈母的安排,無法完全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他的笑話是一種自我調侃,也是對自己處境的一種無奈表達。
    總的來說,賈政是一個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封建家長。他的迂腐和軟弱在管教子女、對待家族事務等方麵表現得十分明顯。他雖然努力維護著家族的尊嚴和秩序,但卻無法改變賈府衰敗的命運。他的性格特點也反映了封建社會中一些知識分子的無奈和悲哀。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3.尤氏
    尤氏在《紅樓夢》中是一個性格複雜且頗具特點的人物,她膽小怕事、與李紈相交深厚,同時處於對賈珍不滿卻隻能順從忍耐的艱難處境,不過她對賈母的孝順卻十分真摯。
    尤氏膽小怕事的性格在多個情節中都有體現。當她發現賈珍以習射為由設局開賭時,心中雖憤怒不已,但卻不敢直接指責賈珍。她隻是默默地離開現場,不敢有任何反抗的舉動。她深知賈珍的脾氣暴躁,若自己貿然指責,不僅無法改變現狀,還可能會給自己帶來麻煩。這種膽小怕事的性格使她在麵對家族中的不良現象時,隻能選擇隱忍,無法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製止。
    尤氏與李紈相交深厚。她們同為賈府的少奶奶,在家族中有著相似的地位和處境。兩人經常在一起交流,互相傾訴心事。在中秋賞月的活動中,她們相互陪伴,共同參與各種遊戲,關係十分融洽。她們的深厚情誼在賈府複雜的人際關係中顯得格外珍貴,成為彼此在困境中的精神寄托。
    尤氏對賈珍的不滿由來已久。賈珍行為放縱,不務正業,整日與一群狐朋狗友吃喝玩樂,還設局開賭,敗壞家族風氣。尤氏看在眼裏,急在心裏,但她卻隻能順從忍耐。她深知自己在賈府的地位依賴於賈珍,若與賈珍發生衝突,自己將失去在賈府的立足之地。因此,她隻能強顏歡笑,盡力維持著與賈珍的夫妻關係,內心卻充滿了痛苦和無奈。
    然而,尤氏對賈母卻十分孝順。在中秋賞月時,她盡心盡力地侍奉賈母,關心賈母的飲食起居。她時刻留意賈母的需求,為賈母提供周到的服務。當賈母提議玩擊鼓傳花的遊戲時,尤氏積極響應,配合賈母的安排,讓賈母能夠度過一個愉快的節日。她的孝順不僅體現在言語上,更體現在實際行動中,贏得了賈母的喜愛和信任。
    尤氏的性格和處境反映了封建社會中女性的無奈和悲哀。她在賈府中雖然有著一定的地位,但卻無法掌控自己的命運。她的膽小怕事、順從忍耐以及對賈母的孝順,都是她在複雜的環境中生存的方式。
    4.賈珍
    賈珍在《紅樓夢》中是一個行為放縱、表麵孝順實則不孝的典型人物,其種種表現深刻地反映了賈府內部的腐朽和衰敗。
    賈珍的行為放縱在寧府夜宴中展現得淋漓盡致。八月十四晚的夜宴上,他作為寧府的當家人,本應以身作則,維護家族的尊嚴和秩序,但他卻與一群狐朋狗友縱情聲色。他坐在主位上,身旁美酒佳肴堆積如山,臉上滿是得意與放縱。他時而大聲談笑,時而舉杯豪飲,全然不顧家族已麵臨的諸多困境。在他的帶動下,宴會上的眾人也都放浪形骸,肆意喧鬧,整個夜宴充滿了奢靡和墮落的氣息。
    賈珍表麵孝順實則不孝。在日常的家族活動中,他總是表現出一副對長輩恭敬孝順的樣子,但實際上卻對家族事務不聞不問,隻知道貪圖享樂。他以習射為由設局開賭,這種行為不僅敗壞了家族的風氣,也加劇了家族的經濟危機。他不顧家族的規矩和尊嚴,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欲,聚集了一群人在府中賭博,從中謀取暴利。他的這種行為嚴重損害了家族的利益,是對長輩的極大不孝。
    在聽到夜宴時祠堂附近傳來的長歎之聲後,賈珍內心充滿了不安。這長歎之聲是家族命運不祥的暗示,他意識到曾經繁華的家族如今已麵臨著巨大的危機。他表麵上裝作鎮定,但內心卻十分恐懼。他深知自己的行為已經給家族帶來了嚴重的後果,擔心家族的命運會像甄家一樣走向衰敗。然而,他並沒有因此而有所收斂,反而繼續放縱自己的行為,試圖用更加奢靡的生活來掩蓋內心的不安。
    賈珍的行為和心態反映了封建社會中一些貴族子弟的墮落和腐朽。他們生活在優越的環境中,卻不懂得珍惜家族的榮譽和財富,隻知道貪圖享樂,肆意揮霍。他們的行為不僅導致了家族的衰敗,也反映了封建社會的黑暗和腐朽。在《紅樓夢》中,賈珍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會的種種弊端和問題,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和曆史價值。
    5.寶玉、賈蘭、賈環
    寶玉、賈蘭、賈環三人在性格、才情、詩作特點、家族地位及未來走向方麵存在顯著差異。
    性格上,寶玉叛逆且純真。他厭惡仕途經濟,對封建禮教充滿抵觸,追求自由和情感的真摯。在賈府中,他不看重功名利祿,更注重與姐妹們的情感交流。賈環則乖戾自卑,長期處於賈府邊緣,得不到應有的關愛和重視,導致他心理扭曲,常做出一些偏激的行為。賈蘭勤奮自律,自幼受家族熏陶,一心向學,有著積極向上的進取之心,渴望通過科舉考試為家族爭光。
    才情方麵,寶玉才情出眾,詩詞歌賦樣樣精通。他的詩作富有想象力和情感內涵,善於用細膩的筆觸描繪生活中的美好與哀愁。賈環雖也有一定的作詩能力,但相較於寶玉,才情稍顯遜色。他的詩更多地是為了展示自己,急於證明自己的價值。賈蘭的才情則體現在嚴謹規範上,他的詩作語言工整,意境深遠,展現出紮實的文學功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從他們的詩作特點來看,寶玉的詩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在中秋夜的擊鼓傳花遊戲中,他作的詩表達了對中秋佳節的感慨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情感真摯動人。賈環的詩則帶有一種急切和功利性,試圖通過詩作獲得他人的認可。而賈蘭的詩則展現出沉穩和大氣,得到了賈政的高度認可,預示著他將來能有所成就。
    在家族中的地位,寶玉是賈母的心頭肉,備受寵愛,在賈府中處於核心地位。他的一舉一動都備受關注,家族對他寄予了厚望。賈環則處於邊緣地位,常遭人嫌棄和冷落,在家族中沒有什麽話語權。賈蘭雖然年紀尚小,但由於他勤奮好學,得到了長輩們的賞識,地位逐漸上升。
    未來走向方麵,寶玉的命運充滿了不確定性。他對封建禮教的叛逆使他難以融入家族為他設定的道路,最終可能會與家族的期望背道而馳。賈環由於性格乖戾,且在家族中樹敵眾多,未來可能會陷入更加艱難的境地。而賈蘭憑借自己的勤奮和才華,很有可能在科舉中取得成功,為家族帶來榮耀,但在賈府整體衰敗的大背景下,他的成就或許也難以挽回家族的命運。
    四、主題思想
    1.封建社會的腐朽與沒落
    《紅樓夢》第七十五回通過對賈府中秋節盛況與衰敗跡象的描寫,深刻揭示了封建社會的腐朽與沒落,賈府宛如封建社會的一個縮影,全方位展現了這一社會形態的種種弊端。
    從賈府中秋節的表麵盛況來看,其奢華程度令人咋舌。寧府夜宴上,美酒佳肴堆積如山,眾人縱情聲色,一派繁華景象;賈母帶領眾人在大觀園凸碧山莊賞月,山莊內布置精美,彩燈高懸,花香四溢,還安排了擊鼓傳花等遊戲,歡聲笑語不斷。這種奢華的排場和熱鬧的氛圍,正是封建社會貴族階層追求享樂、揮霍無度的典型表現。他們不顧社會底層人民的疾苦,將大量的財富用於滿足自己的私欲,反映出封建社會的貧富差距懸殊和資源分配的極度不公。
    然而,在這繁華的背後,賈府卻隱藏著諸多衰敗跡象,這些跡象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會的腐朽本質。經濟上,賈府已經入不敷出,為了維持表麵的奢華,王熙鳳甚至不惜放高利貸,這反映出封建社會經濟製度的不合理和腐朽。家族內部管理混亂,主仆之間矛盾重重,下人們為了爭奪權力和利益,相互勾心鬥角、爾虞我詐。賈珍以習射為由設局開賭,敗壞了家族風氣,加劇了家族的經濟危機,這表明封建社會的道德規範已經名存實亡,人們為了私利不擇手段。
    賈府作為封建社會的縮影,還體現在其等級森嚴的製度上。在賈府中,主子和奴仆之間有著嚴格的等級界限,奴仆們必須絕對服從主子的命令,沒有任何自由和權利。這種等級製度不僅限製了人們的發展,也加劇了社會的不平等和矛盾。同時,賈府的家族命運也受到封建社會政治環境的影響。甄家被抄的消息在賈府引起了巨大的震動,眾人意識到賈府也可能麵臨同樣的命運。這反映出封建社會政治的黑暗和不穩定,家族的興衰往往取決於政治勢力的鬥爭,個人的命運無法自主掌控。
    此外,該回中出現的異兆悲音,如祠堂附近傳來的長歎之聲,更是象征著封建社會的衰敗和滅亡。祠堂是家族的象征,長歎聲從祠堂附近傳來,意味著祖先也在為家族的命運感到悲哀和歎息,預示著封建社會的腐朽和沒落已經無法挽回。
    《紅樓夢》第七十五回通過對賈府中秋節的描寫,生動地展現了封建社會的腐朽與沒落。賈府作為封建社會的縮影,其種種表現揭示了封建社會在經濟、管理、道德、政治等方麵的嚴重問題,讓人們深刻認識到封建社會的黑暗和不合理。
    2.家族內部的矛盾與紛爭
    擊鼓傳花這一遊戲環節,宛如一麵鏡子,清晰映照出賈府內部錯綜複雜的矛盾與紛爭,這些矛盾如同隱藏在暗處的暗流,正悄然侵蝕著家族的根基。
    賈赦講的笑話暗示賈母偏心,這一行為瞬間引發了賈母的不滿。賈母作為賈府的最高長輩,一直努力維持著家族的和諧與平衡,她希望家族成員能夠團結一心。然而,賈赦的笑話卻像一顆石子投入平靜的湖麵,激起了層層漣漪。這反映出賈赦對賈母的不滿和對家族地位的渴望,他認為自己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和權力。這種不滿情緒在家族中逐漸蔓延,使得家族內部的關係變得緊張起來。
    賈政與寶玉之間的矛盾也在遊戲中有所體現。賈政深受儒家思想影響,一心希望寶玉走仕途經濟之路,光宗耀祖。而寶玉卻叛逆不羈,厭惡科舉考試,對詩詞歌賦和兒女情長更感興趣。在擊鼓傳花作詩時,寶玉雖作了詩,但賈政並未給予極高評價。這一細節表明父子之間在價值觀和人生道路選擇上存在巨大分歧,這種矛盾不僅影響了父子關係,也使得寶玉在家族中的發展受到限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賈環在賈府中一直處於邊緣地位,他的性格乖戾,對寶玉等人充滿嫉妒。在作詩環節,他急於證明自己,詩作雖得到賈政讚賞,但他的內心依然充滿怨恨。他與寶玉之間的矛盾由來已久,這種矛盾不僅是個人之間的恩怨,更反映出賈府內部嫡庶之間的矛盾。嫡庶之分在封建社會中極為嚴格,賈環作為庶出,渴望得到與寶玉同等的地位和待遇,但現實卻讓他屢屢受挫,這進一步加劇了他的不滿和怨恨。
    這些家族內部的矛盾和紛爭對賈府的命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首先,它們破壞了家族的團結和凝聚力。家族成員之間相互猜忌、怨恨,無法形成一股強大的力量來應對外部的挑戰。其次,這些矛盾導致了家族管理的混亂。下人們看到主子之間的矛盾,也紛紛拉幫結派,爭權奪利,使得家族的管理更加困難。最後,這些矛盾加速了賈府的衰敗。在封建社會中,家族的興衰與內部的團結和穩定密切相關。賈府內部矛盾重重,無法有效地應對經濟危機和政治風險,最終隻能走向衰敗的結局。
    《紅樓夢》通過擊鼓傳花等遊戲環節,深刻地揭示了賈府內部的矛盾和紛爭,讓我們看到了封建社會家族製度的腐朽和脆弱。這些矛盾不僅是賈府的悲劇,也是整個封建社會的縮影。
    3.人物命運與無奈
    在《紅樓夢》第七十五回所描繪的賈府中秋盛景背後,各個人物的命運走向已悄然注定,他們在家族大背景下,充滿了無奈和無力感。
    寶黛二人的愛情悲劇令人唏噓。賈寶玉叛逆不羈,厭惡仕途經濟,一心追求自由和真摯的情感;林黛玉敏感細膩,對寶玉一往情深。然而,在封建家族的大環境下,他們的愛情注定無法圓滿。賈府的長輩們更看重家族的利益和延續,希望寶玉能通過科舉考試光宗耀祖,迎娶一位門當戶對的女子。寶黛二人隻能在絕望中等待,他們深知自己無法掌控自己的命運,隻能眼睜睜地看著愛情走向悲劇。他們的無奈和無力感,是封建禮教對人性的壓抑和束縛的體現。
    惜春的命運也充滿了無奈。她目睹了賈府內部的種種矛盾和紛爭,感受到了家族的衰敗和無常。她性格孤僻,對塵世的繁華和喧囂毫無興趣,一心向往清淨的佛門生活。在家族的大背景下,她看不到未來的希望,隻能選擇出家來逃避現實。惜春的出家,是她對命運的無奈抗爭,也是對封建社會的一種無聲抗議。
    王熙鳳精明能幹,掌管著賈府的大小事務。然而,她的權力和地位並沒有給她帶來真正的幸福。她為了維持賈府的表麵繁榮,不惜使用各種手段,甚至放高利貸、克扣下人的月錢。她的行為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賈府的經濟危機,但也引起了眾人的不滿和怨恨。隨著賈府的衰敗,王熙鳳的命運也急轉直下。她失去了權力和地位,最終落得個“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的悲慘結局。她的無奈和無力感,源於她對權力和財富的過度追求,以及封建社會對女性的歧視和壓迫。
    賈赦、賈珍等賈府的長輩們,雖然表麵上享受著榮華富貴,但他們的內心也充滿了無奈和恐懼。他們深知賈府的衰敗已經無法挽回,卻又無力改變現狀。他們隻能通過縱情聲色、賭博等方式來麻醉自己,逃避現實。他們的行為不僅加劇了賈府的衰敗,也反映了封建社會貴族階層的腐朽和墮落。
    在《紅樓夢》第七十五回中,各個人物的命運走向都充滿了無奈和無力感。他們在封建家族的大背景下,無法掌控自己的命運,隻能任由命運的擺布。這些人物的悲劇命運,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會的腐朽和沒落,以及人性在封建禮教下的扭曲和壓抑。
    五、藝術特色
    1.氛圍營造
    《紅樓夢》第七十五回通過中秋賞月和夜宴的描寫,巧妙地營造出了既熱鬧又悲涼的獨特氛圍,夜宴異兆和賞月冷清更是對賈府命運起到了強烈的暗示作用。
    中秋夜,寧府夜宴看似熱鬧非凡。賈珍與一群狐朋狗友縱情聲色,美酒佳肴堆積如山,眾人放浪形骸、肆意喧鬧。這種熱鬧是表麵的繁華,是賈府試圖維持往日榮光的一種掙紮。然而,在這熱鬧背後,卻隱藏著深深的悲涼。甄家被抄的消息在夜宴上引起了不小的震動,眾人表麵談笑風生,內心卻充滿恐懼和不安。他們意識到曾經繁華的家族如今已麵臨巨大危機,這種不安如同陰影籠罩在夜宴之上,讓熱鬧變得虛幻而脆弱。
    賈母帶領眾人在大觀園凸碧山莊賞月的場景同樣如此。山莊內布置精美,彩燈高懸,花香四溢,還安排了擊鼓傳花的遊戲,歡聲笑語不斷,呈現出一派團圓熱鬧的景象。但仔細品味,便能感受到其中的冷清與悲涼。賈母雖強顏歡笑,內心卻在為家族的未來擔憂。擊鼓傳花時,眾人的表現也透露出各自的無奈和憂慮。賈政講的笑話反映出他內心的無奈,賈赦的笑話引起賈母不滿,揭示了家族內部的矛盾。這種熱鬧隻是暫時的,無法掩蓋家族衰敗的事實。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夜宴異兆和賞月冷清對暗示家族命運起到了關鍵作用。夜宴時祠堂附近傳來的長歎之聲,打破了夜晚的寧靜,讓眾人驚恐不已。祠堂是家族的象征,長歎聲從這裏傳來,意味著祖先也在為賈府的命運悲哀歎息,預示著家族的繁華即將結束,衰敗不可避免。而賞月時表麵的熱鬧與眾人內心的憂慮形成鮮明對比,暗示著賈府的繁榮隻是表象,內部已經千瘡百孔。這種冷清的氛圍預示著家族即將走向分崩離析,曾經的輝煌將一去不複返。
    《紅樓夢》第七十五回通過對中秋賞月和夜宴的描寫,營造出的既熱鬧又悲涼的氛圍,以及夜宴異兆和賞月冷清的暗示,深刻地揭示了賈府的衰敗命運,讓讀者感受到封建社會家族興衰的無常和無奈。
    2.對比手法
    在《紅樓夢》第七十五回中,將賈珍的夜宴與賈母的中秋賞月進行對比,具有多方麵的重要作用,能突出家族不同分支的狀態以及整體衰落趨勢。
    從場景氛圍來看,兩者形成鮮明反差。賈珍的夜宴上,他與狐朋狗友縱情聲色,美酒佳肴堆積如山,眾人放浪形骸、肆意喧鬧,呈現出一種奢靡、放縱且混亂的氛圍。這反映出寧府這一分支的當家人賈珍行為放縱、不務正業,家族管理鬆散,風氣敗壞。而賈母帶領眾人在大觀園凸碧山莊賞月時,山莊布置精美,彩燈高懸,花香四溢,眾人圍坐一起,進行擊鼓傳花等遊戲,表麵上是團圓熱鬧的景象。但實際上,賈母內心為家族未來擔憂,眾人也各懷心事,這種熱鬧背後隱藏著冷清與悲涼,體現出榮府雖努力維持表麵的和諧與體麵,但也難掩衰敗的跡象。
    從人物表現來看,差異也十分明顯。賈珍在夜宴中完全不顧家族麵臨的困境,隻圖自己享樂,以習射為由設局開賭,加劇了家族的經濟危機和風氣墮落。這顯示出寧府在他的掌管下,已經走向了墮落和腐朽。而賈母在賞月時,雖強顏歡笑,但仍努力組織活動,試圖凝聚家族人心,展現出她作為家族長輩的擔當和對家族命運的憂慮。然而,她的努力也無法改變家族衰敗的大趨勢,這暗示著榮府同樣麵臨著不可避免的衰落。
    通過這種對比,清晰地展現出家族不同分支的狀態。寧府已經陷入了放縱和混亂的深淵,而榮府則在努力掙紮維持,但也隻是在衰敗的道路上苦苦支撐。同時,兩者的對比也突出了賈府整體的衰落趨勢。曾經繁華的家族,無論是寧府還是榮府,都已無法擺脫衰敗的命運,這種對比讓讀者更深刻地感受到封建社會家族興衰的無常和無奈,以及賈府在時代洪流中逐漸走向滅亡的必然性。
    3.詩詞運用
    在《紅樓夢》第七十五回中,寶玉、賈蘭、賈環的詩作在展現人物文學才華、烘托家族命運和人物心境方麵起到了重要作用。
    寶玉的詩展現出他出眾的文學才華。在中秋夜擊鼓傳花時,他所作之詩情感細膩,富有想象力。詩中表達了對中秋佳節的感慨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如“……”原文詩句),此句以生動的筆觸描繪出中秋月夜的美景,體現出寶玉敏銳的觀察力和獨特的審美情趣。從人物心境來看,寶玉雖身處家族聚會之中,但內心卻有著對自由和純真情感的追求。他厭惡仕途經濟,這首詩正是他在壓抑環境下對美好世界的一種憧憬。而從家族命運角度,寶玉的詩雖美好,但在賈府逐漸衰敗的背景下,這種美好顯得虛幻而脆弱,暗示著家族已難以回到往日的繁榮。
    賈蘭的詩則體現出他嚴謹規範的文學功底。他自幼勤奮好學,詩作語言工整,意境深遠。例如“……”原文詩句),對仗工整,用詞精準,展現出他紮實的文學素養。從人物心境方麵,賈蘭一心向學,渴望通過科舉考試為家族爭光,這首詩反映出他積極向上的進取之心。在家族命運的烘托上,賈蘭的詩得到賈政高度認可,預示著他將來可能有所成就,為家族帶來榮耀。然而,在賈府整體衰敗的大環境下,他的這點希望也顯得有些渺小,難以改變家族衰敗的大趨勢。
    賈環的詩同樣反映出他的文學能力。他在詩中急於展示自己,詩句“……”原文詩句),雖有一定文采,但也透露出他的功利性。從人物心境來講,賈環長期處於賈府邊緣,性格乖戾,他希望通過詩作獲得他人認可,擺脫自己的困境。這體現出他內心的自卑和對地位的渴望。從家族命運角度看,賈環的詩雖得到賈政讚賞,但他性格上的缺陷以及在家族中的複雜處境,使得他未來充滿不確定性。他的存在也反映出賈府內部嫡庶之間的矛盾,這種矛盾加速了家族的衰敗。
    綜上所述,寶玉、賈蘭、賈環的詩作不僅展現了他們各自的文學才華和心境,更從不同角度烘托出賈府的家族命運,成為《紅樓夢》中揭示主題和塑造人物的重要元素。
    六、對後世的啟示與感悟
    1.人生無常與珍惜當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紅樓夢》第七十五回中賈府的興衰,深刻地詮釋了人生無常、繁華如夢的道理。曾經的賈府,烈火烹油、鮮花著錦,寧府夜宴上美酒佳肴堆積如山,眾人縱情聲色;賈母帶領眾人在大觀園凸碧山莊賞月,場麵熱鬧非凡,一派繁榮昌盛的景象。然而,在這繁華的表象之下,卻隱藏著諸多衰敗的跡象。經濟上入不敷出,王熙鳳放高利貸填補虧空;家族管理混亂,主仆之間矛盾重重;甄家被抄的消息更是如同一記警鍾,敲響了賈府命運的喪鍾。
    人生就如同一場變幻莫測的夢境,繁華與衰敗往往在轉瞬之間。賈府的輝煌時期,家族成員們享受著榮華富貴,卻未曾料到命運的齒輪會悄然轉動。曾經高高在上的主子們,在家族衰敗後可能會陷入困境,甚至流落街頭。這種巨大的落差讓人深刻地感受到人生的無常。就像夜宴上的歡聲笑語,在異兆悲音的籠罩下,顯得那麽虛幻和脆弱。
    這警示著我們,在人生處於繁華之時,一定要保持清醒的頭腦,珍惜當下的時光。很多人在功成名就、生活富足時,容易被眼前的繁華衝昏頭腦,忘記了曾經的艱辛和努力,開始肆意揮霍、放縱自我。然而,命運是難以預測的,一旦遭遇變故,可能就會陷入萬劫不複的境地。
    我們應該從賈府的興衰中吸取教訓,珍惜眼前所擁有的一切。珍惜與家人朋友相處的時光,珍惜自己的健康和努力所換來的成果。在享受生活的同時,也要居安思危,為未來做好準備。不要等到繁華逝去,才追悔莫及。人生沒有回頭路,每一刻都是現場直播,隻有珍惜當下,才能在無常的人生中留下美好的回憶,不至於在命運的轉折麵前手足無措。讓我們以賈府的故事為鑒,在人生的道路上保持清醒,用心去感受和珍惜每一個當下。
    2.困境中的應對與反思
    《紅樓夢》第七十五回展現了賈府在衰敗困境中的種種表現,從中我們能得到在困境中應勇敢麵對、尋找出路的啟示。
    賈府眾人在家族衰敗時的表現各有不同,但大多未能有效應對困境。賈珍作為寧府當家人,不僅沒有積極解決家族麵臨的經濟和管理問題,反而以習射為由設局開賭,縱情聲色,進一步加劇了家族的衰敗。他的行為反映出他的短視和不負責任,在困境麵前選擇了逃避和放縱,而不是勇敢麵對。
    賈政深受儒家思想影響,雖努力維護家族的尊嚴和秩序,但在處理實際問題時卻顯得迂腐和軟弱。他對寶玉的管教方式不當,加劇了父子之間的矛盾;對賈珍設局開賭一事也隻是輕描淡寫,沒有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製止。他的不作為使得家族的問題越來越嚴重,無法找到解決困境的出路。
    王熙鳳精明能幹,試圖通過放高利貸等手段來維持賈府的表麵繁榮,但這種做法隻是治標不治本,還引起了眾人的不滿和怨恨。她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家族的經濟危機和管理問題,最終也無法挽救賈府的命運。
    相比之下,賈蘭勤奮好學,積極進取,他的詩作得到賈政認可,預示著他將來可能有所成就。但在賈府整體衰敗的大背景下,他個人的努力也難以挽回家族的命運。
    從賈府眾人的表現中,我們可以吸取以下教訓。在困境中,我們不能像賈珍那樣逃避和放縱,而應該勇敢地麵對問題,積極尋找解決辦法。同時,我們也不能像賈政那樣迂腐和軟弱,要有實際行動和果斷的決策。此外,我們要避免像王熙鳳那樣采取短視的行為,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而不是隻做表麵文章。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境。我們應該以賈府眾人的經曆為鑒,保持清醒的頭腦,勇敢地麵對困境,積極尋找出路。隻有這樣,我們才能在困境中生存和發展,避免重蹈賈府的覆轍。
    3.《紅樓夢》的文學價值與影響
    《紅樓夢》作為一部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人情小說,被譽為中國封建的百科全書,其文學價值不可估量。它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封建社會的生活百態,展現了人性的複雜與多樣,對後世文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紅樓夢》的文學價值首先體現在其卓越的人物塑造上。書中塑造了眾多性格鮮明、形象豐滿的人物,如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等。這些人物不僅具有獨特的個性,還反映了封建社會不同階層的生活狀態和思想觀念。通過對人物的細致刻畫,作者揭示了封建社會的種種矛盾和問題,使讀者能夠深刻地感受到那個時代的社會風貌。
    其次,《紅樓夢》的語言藝術達到了極高的水平。作者運用了豐富多樣的修辭手法,如比喻、擬人、誇張等,使小說的語言生動形象、富有感染力。同時,書中的詩詞歌賦也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它們不僅豐富了小說的內容,還展現了作者深厚的文學功底。
    《紅樓夢》第七十五回在全書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這一回通過描寫賈府的中秋夜宴和賞月活動,展現了賈府的繁華與衰敗。夜宴上的異兆悲音,如祠堂附近的長歎之聲,預示著賈府的命運即將發生轉折。同時,這一回也揭示了賈府內部的矛盾和紛爭,如賈赦與賈母之間的矛盾、賈政與寶玉之間的矛盾等。這些矛盾和紛爭不僅影響了賈府的命運,也反映了封建社會的腐朽和沒落。
    對後世紅學研究而言,第七十五回提供了豐富的研究素材。學者們通過對這一回的深入分析,探討了《紅樓夢》的主題思想、人物形象、藝術特色等方麵的問題。同時,這一回也為研究封建社會的文化、風俗、製度等提供了重要的資料。
    《紅樓夢》以其卓越的文學價值和深遠的影響,成為了中國文學史上的經典之作。第七十五回作為全書中的重要章節,為我們理解《紅樓夢》的主題和意義提供了重要的線索,也為後世紅學研究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喜歡【紅樓夢】逐回深度解讀請大家收藏:()【紅樓夢】逐回深度解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