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試文字寶玉始提親 探驚風賈環重結怨
字數:18548 加入書籤
一、回目解析
“試文字寶玉始提親,探驚風賈環重結怨”這一回目,字麵意思清晰地概括了本回的主要情節。“試文字寶玉始提親”,指賈政為考察寶玉學業,讓其講解經典文章義理,之後有人來與賈政商量寶玉的親事,提及張家女兒,拉開了寶玉婚事的序幕。“探驚風賈環重結怨”則描述了巧姐驚風生病,賈環在煎藥時故意搗亂,燙傷自己還打翻藥,引發眾人不滿,進一步加深了他與眾人的矛盾。
其深層寓意在於展現賈府內部的複雜關係和人物命運走向。寶玉試文字反映出封建家族對子弟學業和仕途的重視,提親之事暗示著家族的聯姻策略和寶玉未來的情感糾葛。賈環的行為則凸顯了他在賈府不受重視、心理扭曲的狀態,預示著他可能會引發更多的矛盾衝突。
這一回目在整本書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既承接前文對寶玉學業和家族事務的鋪墊,又為後文寶玉的情感命運、家族的矛盾紛爭等情節發展埋下伏筆。
1.回目與情節關聯
回目“試文字寶玉始提親,探驚風賈環重結怨”精準概括了本回的主要情節。“試文字寶玉始提親”對應著賈政想著寶玉該學科舉應試學問,把他叫來講解經典文章義理,寶玉雖不情願但認真應對,之後便有人來和賈政商量寶玉的親事,提及張家女兒,賈政未立刻答應,要再看看。“探驚風賈環重結怨”則是巧姐兒生病有驚風症狀,賈環在煎藥時故意弄出動靜,還燙傷自己、打翻藥,引得眾人不滿,與眾人的矛盾進一步加深。
在與前後文情節的呼應上,寶玉試文字呼應前文元妃對寶玉學業的關心,賈政借此考察寶玉,也為後文寶玉在科舉道路上可能的發展或與家族期望的衝突埋下伏筆。提親之事與前文家族對寶玉婚姻的潛在關注相呼應,同時為寶玉的情感命運和家族的聯姻策略等情節發展做鋪墊。賈環的行為則照應了他一貫在賈府中不受待見且性格扭曲的特點,為後續他可能引發的更多矛盾和衝突埋下伏筆,如後文他和別人合夥賣巧姐兒、寶玉丟玉後眾人懷疑他等情節。
二、情節概述
1.寶玉試文字情節
寶玉試文字這一情節有著特定的背景和目的。元妃病愈後,對寶玉的前途頗為惦記,賈政作為封建家族的大家長,重視寶玉的學業和未來仕途,希望他能通過科舉走上正途,光宗耀祖,便想測試一下寶玉最近的學習成果。
具體過程中,賈政把寶玉叫來,先是詢問他的學習情況。寶玉麵對父親,心裏有些緊張,但還是認真回答。賈政看了寶玉做的文章,並給予了指點,總體還算滿意。隨後,賈政出了一個題目《惟士為能》,讓寶玉破題。寶玉雖有自己的想法,卻不敢輕易說出口。就在這時,聽說姨太太薛姨媽)來了,他才大膽地說出自己的見解。
在寶玉回答問題時,其神態和語言細節刻畫得十分生動,展現出他在麵對父親時的緊張和小心,以及內心對科舉學問的真實態度。他雖不太情願學習科舉應試的學問,但在賈政麵前還是努力表現,顯示出他的聰慧和一定的學識素養,同時也體現出他在封建家長權威下的無奈。
賈政對寶玉的回答進行了評價,雖覺得寶玉的詞句中終帶著些富貴氣,但也認可他有一定的見解。這次試文字不僅考察了寶玉的學問,也反映出賈政對寶玉前途的關心。它為後續寶玉在科舉道路上的發展或者與家族對他的期望之間的衝突埋下了伏筆。若寶玉在科舉上不能如家族所願取得成就,可能會引發更多的矛盾和衝突;而寶玉內心對科舉的抵觸,也注定了他在這條道路上會充滿掙紮。
2.寶玉提親之事發展
寶玉提親之事的起因與家族對其婚姻的重視密切相關。在賈母吃飯期間,賈政提到給寶玉相親一事,賈母表示隻要模樣好、心性實在就行,顯示出賈母對未來孫媳的基本要求。此時,一個新進來的鄉客王爾調自薦為寶玉作媒,介紹的是南韶道張大老爺家的千金,這姑娘是邢夫人家的親戚,且張家資巨萬,隻是沒有兒子,打算招女婿進門。
提親之事的經過頗為曲折。邢夫人透露這張家的女兒平時嬌生慣養,識得幾個字,但見不得大陣仗,常在屋裏不出門,受不得委屈。賈母聽聞這些情況後,堅決拒絕了這門親事,認為寶玉自己都還需要人照顧,哪能去給別人當家。之後,賈母把王爾調說親的事告訴鳳姐,鳳姐巧妙地提到寶玉和金鎖指薛寶釵的金鎖)是天配姻緣,說得賈母笑了。這一情節展現出鳳姐的機智和圓滑,她深知家族利益和各方關係,試圖通過提及“金玉良緣”來影響賈母的決策。
從各方人物的態度和想法來看,賈母心疼黛玉,也心疼寶玉,在選孫媳婦的問題上內心糾結。她既考慮到家族利益和寶玉的未來,又對黛玉有著特殊的感情。賈政作為封建家長,在寶玉親事上態度謹慎,會綜合考慮家族利益等多方麵因素,不會輕易做決定。邢夫人則如實說出張家女兒的情況,沒有刻意隱瞞。而鳳姐提及“金玉良緣”,一方麵可能是出於對薛家的友好,另一方麵也是為了維護家族的穩定和利益,她認為寶釵穩重得體,更適合成為賈府的少奶奶。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提親之事的結果是張家的親事被否決,而“金玉良緣”被重新提及,在賈府眾人心中埋下了種子。這一事件不僅展現了賈府對寶玉婚事的重視和家族聯姻策略,也反映出寶玉在這種包辦式婚姻下的無奈和掙紮。他更傾向於與林黛玉的感情,對於這種家族安排的親事,內心必然充滿抵觸。同時,這一情節也為後續寶玉的情感命運和家族的婚姻安排等情節發展做了鋪墊,使得故事更加曲折複雜。
3.探驚風賈環重結怨事件
這一事件的背景是巧姐生病了,出現了驚風的症狀。鳳姐作為母親,心急如焚,趕忙回去探望女兒,並讓人配好藥,希望巧姐能盡快康複。
事件的經過是,賈環在聽說巧姐的藥裏有牛黃後,出於好奇或者故意搗亂的心態,非要去廚房看看牛黃長什麽樣。當他掀開鍋時,不小心將藥都打翻了。這一行為看似是意外,但結合賈環一貫的性格,也有故意為之的嫌疑。
事件發生後,各方反應強烈。鳳姐聽後非常生氣,她本就疼愛巧姐,看到女兒的藥被打翻,心疼不已。而且,她想起之前趙姨娘賈環的母親)曾害過自己,這次又讓賈環闖禍,新仇舊恨湧上心頭,更加痛恨趙姨娘和賈環。她可能會認為這是趙姨娘母子故意使壞,想要害巧姐。
趙姨娘聽說兒子闖禍後,恨鐵不成鋼地罵兒子。她深知兒子的行為會給自己和兒子帶來更多的麻煩,也擔心會進一步得罪鳳姐。她到處尋找賈環,而賈環嚇得躲起來,不敢露麵。他知道自己闖了大禍,害怕受到懲罰。
這一事件進一步加深了賈環與鳳姐等人的恩怨。在賈府中,賈環本就不受重視,他的行為更加讓眾人對他不滿。他的頑劣和自私在這次事件中暴露無遺,也反映出他在賈府中因長期不受待見而導致的心理扭曲。他可能覺得自己在賈府中沒有地位,通過這種搗亂的方式來引起別人的注意。
從影響來看,這次事件為後續賈環可能引發的更多矛盾和衝突埋下了伏筆。他與鳳姐等人的矛盾加深,可能會在未來引發更大的紛爭。同時,也讓賈府內部的人際關係更加複雜,家族的矛盾進一步激化。巧姐生病本就是一件讓人心煩的事,賈環的行為無疑是火上澆油,使得賈府的氣氛更加緊張。而且,這一事件也從側麵反映出賈府內部管理的混亂,才會讓賈環有機會去廚房搗亂,打翻藥罐。
三、人物分析
1.賈寶玉形象剖析
在《紅樓夢》第八十四回中,賈寶玉在試文字和提親事件中的表現,生動地展現了他獨特的性格特點和複雜的內心世界。
在試文字情節裏,寶玉的表現充分體現了他對科舉的態度。元妃病愈後惦記寶玉前途,賈政為考察其學業,把他叫來測試。寶玉麵對父親時,心裏緊張,這不僅是因為賈政的威嚴,更源於他對科舉學問的抵觸。他雖不情願學習科舉應試的內容,但在父親麵前還是認真應對,努力表現。當賈政出了《惟士為能》讓他破題時,他有想法卻不敢說,直到聽說姨太太來了才大膽表達。這一細節刻畫,既展現出他在封建家長權威下的小心翼翼,又凸顯了他內心對科舉的真實態度。他並非沒有學識,隻是對這種為了仕途而進行的學習方式充滿反感,他的聰慧和才情在不情願中仍有所展現,顯示出他性格中叛逆卻又無奈的一麵。
在提親事件中,寶玉的表現反映出他對婚姻的想法。當賈政提到給寶玉相親時,雖未直接描寫寶玉的反應,但從他一貫的情感傾向可以推測,他內心是抵觸這種包辦式婚姻的。他與林黛玉有著深厚的感情,更渴望自由的愛情。而這次提親,無論是張家千金還是之後鳳姐提及的“金玉良緣”,都不是他所期望的。他在賈府的環境中,雖享受著富貴生活,但對這種家族安排的婚姻充滿無奈。他深知自己的命運在一定程度上不由自己掌控,隻能在封建禮教的束縛下默默掙紮。
從整體來看,寶玉的性格特點是複雜多麵的。他善良純真,對身邊的人充滿關愛,尤其是對姐妹們。他厭惡功名利祿,不喜歡與官場之人交往,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情感上的真摯。然而,他又生長在封建貴族家庭,無法擺脫家族的期望和社會的束縛。在試文字和提親事件中,他的無奈和掙紮正是他性格與現實衝突的體現。他試圖堅守自己的內心世界,但又不得不麵對封建家族的種種規矩和要求。這種矛盾的性格和內心世界,使他成為《紅樓夢》中一個極具魅力和深度的人物形象,也讓讀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封建製度對人性的壓抑和扭曲。
2.賈政人物特征解讀
在《紅樓夢》第八十四回中,賈政作為封建家長的形象鮮明地展現出來,他在寶玉學業和婚事上的態度與行為,深刻體現了其對家族傳承和子女教育的責任感。
在寶玉學業方麵,賈政的重視程度不言而喻。元妃病愈後惦記寶玉前途,賈政便立刻行動起來,將寶玉叫來測試學問。他認真詢問寶玉的學習情況,仔細查看寶玉做的文章,並給予詳細的指點。當他出了《惟士為能》讓寶玉破題時,專注地傾聽寶玉的回答,雖覺得詞句中帶著些富貴氣,但也認可寶玉有一定的見解。這一係列行為表明,賈政深知科舉對於家族和寶玉個人前途的重要性。在封建時代,科舉是子弟進入仕途、光宗耀祖的主要途徑,賈政希望寶玉能通過科舉走上正途,為家族增添榮耀,延續家族的輝煌。他的嚴格要求和悉心教導,正是其對家族傳承責任感的體現,他不希望家族的地位和聲譽在寶玉這一代衰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在寶玉婚事上,賈政同樣表現出謹慎和負責的態度。在賈母吃飯期間,他主動提到給寶玉相親一事,顯示出他對寶玉終身大事的關注。當鄉客王爾調為寶玉介紹南韶道張大老爺家的千金時,賈政沒有立刻答應,而是要再看看。他明白,寶玉的婚姻不僅僅是個人的事情,更是關乎家族利益和未來發展的大事。他會綜合考慮對方的家庭背景、姑娘的品性等多方麵因素,以確保這門親事能為家族帶來益處。這種謹慎的態度,體現了他作為封建家長對家族利益的維護和對子女婚姻的負責。
賈政的行為背後,是封建家族製度下的使命感。他作為賈府的重要長輩,肩負著傳承家族文化、維護家族地位的重任。他對寶玉學業和婚事的重視,是為了讓寶玉成為家族的合格繼承人,能夠在社會上立足,延續家族的繁榮。然而,他的這種責任感也帶有封建禮教的局限性。他過於強調科舉和家族利益,忽略了寶玉的個人意願和情感需求。寶玉對科舉的抵觸和對自由愛情的向往,與賈政的期望產生了衝突,這也反映出封建家長的權威與子女個人追求之間的矛盾。但不可否認的是,賈政在其所處的時代背景下,盡到了一個封建家長應有的責任,他的行為和態度是封建家族製度的典型體現。
3.賈環性格特點探究
在《紅樓夢》第八十四回中,賈環的行為充分展現出他頑劣、自私的性格特點。巧姐生病,出現驚風症狀,鳳姐心急如焚地回去探望並讓人配藥。賈環聽聞藥裏有牛黃,非要去廚房看個究竟,結果掀開鍋時不小心將藥打翻。這一行為看似意外,實則與他一貫的性格相符,極有可能是故意搗亂。他不顧巧姐病情危急,隻圖自己一時好奇,全然不考慮打翻藥會帶來的嚴重後果,其自私自利的本性暴露無遺。
賈環這種性格的形成與他在賈府的處境密切相關。他雖是賈政之子,但母親趙姨娘地位低下,在賈府不受尊重,這使得賈環也跟著遭人輕視。他長期生活在被冷落、被歧視的環境中,內心充滿了自卑和怨恨。在這樣的心理驅使下,他便通過一些頑劣的行為來發泄情緒、引起他人注意。例如,他在府中常常做出一些搗亂的事情,像之前故意用蠟燭燙傷寶玉等,以此來表達對他人的不滿和反抗。
在賈府中,賈環的處境十分尷尬。他沒有得到應有的關愛和尊重,與寶玉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寶玉備受眾人寵愛,而賈環卻處處被邊緣化。這種巨大的落差進一步加劇了他的心理扭曲。他看到寶玉在府中享受著優越的待遇,而自己卻無人問津,心中的嫉妒和怨恨不斷滋生,導致他的行為愈發惡劣。
賈環的這種性格和處境也為他與他人的矛盾衝突埋下了伏筆。此次打翻巧姐的藥,讓鳳姐更加痛恨他和趙姨娘,新仇舊恨交織在一起,使得他們之間的矛盾進一步加深。可以預見,在後續的情節中,賈環可能會因為自己的性格和行為引發更多的紛爭,他在賈府的處境也會變得更加艱難。
4.王熙鳳人物形象展現
在《紅樓夢》第八十四回中,王熙鳳在巧姐生病和提親事件中的表現,淋漓盡致地展現出她精明能幹、疼愛子女和機智圓滑的性格特點。
當聽聞巧姐生病有驚風症狀時,王熙鳳的表現充分體現了她對子女的疼愛。她心急如焚,立刻放下手頭的事務,火速趕回去探望女兒。這種急切的反應,是一位母親對孩子本能的關愛。在照顧巧姐的過程中,她安排人配藥,展現出她的果斷和行動力。她深知時間對於孩子病情的重要性,不允許有絲毫的拖延,體現出她作為母親的責任感。
王熙鳳的精明能幹在處理巧姐生病這件事上也表現得十分明顯。她在得知賈環打翻藥後,雖然憤怒,但並沒有失去理智。她清楚地記得趙姨娘之前害過自己和寶玉的事情,將新仇舊恨聯係起來,更加痛恨趙姨娘和賈環。她的這種敏銳的洞察力和記憶力,使她能夠迅速判斷局勢,做出合理的反應。她不會輕易放過賈環的過錯,也會在適當的時候采取措施維護自己和女兒的權益,展現出她在賈府複雜環境中生存的智慧。
在提親事件中,王熙鳳則展現出了她的機智圓滑。賈母把王爾調說親的事告訴她後,她巧妙地提到寶玉和金鎖指薛寶釵的金鎖)是天配姻緣,說得賈母笑了。這一行為既顯示出她對家族利益的考慮,也體現了她善於把握時機、左右逢源的能力。她深知家族的婚姻安排不僅僅是個人的事情,還關係到家族的利益和未來發展。通過提及“金玉良緣”,她試圖引導賈母的決策,同時也維護了與薛家的關係。她的這番話既不得罪任何人,又巧妙地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展現出她在人際交往中的高超技巧。
王熙鳳在這兩個事件中的表現,使她的人物形象更加豐滿立體。她既是一位疼愛子女的母親,又是一個精明能幹的管理者,還是一個善於處理人際關係的社交高手。她的性格特點在賈府這個複雜的環境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也使她成為《紅樓夢》中一個極具魅力和爭議的人物。她的精明能幹和機智圓滑幫助她在賈府中站穩腳跟,但她的強勢和狠辣也為她帶來了不少敵人。她的人物形象反映了封建社會中女性在權力和家庭之間的掙紮與奮鬥。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四、藝術特色
1.情節結構安排
《紅樓夢》第八十四回在情節結構上展現出了高度的緊湊性和連貫性,各情節之間層層推進、過渡自然,形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
情節從寶玉試文字開始,元妃病愈後惦記寶玉前途,賈政作為封建家長,重視家族傳承和寶玉的仕途發展,便將寶玉叫來測試學問。這一情節不僅體現了封建家族對子弟學業的重視,也為後文提親之事埋下了伏筆。因為寶玉的學業情況是家族考慮其婚姻的重要因素之一,隻有學業有成,才能更好地匹配合適的親事。
提親之事的出現十分自然。在賈政測試完寶玉學問後,鄉客王爾調自薦為寶玉作媒,介紹南韶道張大老爺家的千金。這一情節的發展既符合當時封建家族為子弟安排婚姻的習俗,又與前文寶玉試文字所反映的家族對其未來的規劃相呼應。提親之事引發了賈府眾人的討論,各方人物的態度和想法也得以展現,進一步豐富了故事內容。
巧姐生病和賈環鬧事的情節則是在提親之事的基礎上進一步推進。就在眾人談論寶玉婚事時,巧姐生病有驚風症狀,鳳姐趕忙回去探望。這一情節的轉折增加了故事的緊張感和戲劇性。而賈環在聽說巧姐藥裏有牛黃後去廚房搗亂,打翻藥罐,更是將矛盾推向了高潮。這一事件不僅加深了賈環與鳳姐等人的恩怨,也反映出賈府內部人際關係的複雜和矛盾的激化。
各情節之間的過渡和關聯十分巧妙。從寶玉試文字到提親之事,是通過家族對寶玉未來的整體規劃進行過渡的,學業和婚姻都是家族關注的重點。而從提親之事到巧姐生病賈環鬧事,則是通過賈府日常生活中的突發事件進行銜接的,使故事在平穩的敘述中突然出現波瀾,吸引讀者的注意力。
這種情節結構的安排,使得本回內容豐富多樣,既展現了封建家族的日常生活和內部矛盾,又為後續情節的發展埋下了諸多伏筆,如寶玉科舉道路的發展、寶玉寶釵的婚姻、賈環引發的更多矛盾等,讓讀者對故事的後續發展充滿期待。
2.人物刻畫手法
《紅樓夢》第八十四回通過細膩的人物語言、動作、神態等描寫,生動地展現了人物性格,使讀者能夠深入了解人物的內心世界。
在語言描寫方麵,人物的話語往往能直接反映其性格特點。例如,在提親事件中,賈母堅決拒絕張家的親事時說:“寶玉都還要人照顧都不夠,還給別人當家去。”這句話簡潔明了地體現了賈母的果斷和對寶玉的疼愛。她不會因為張家的財富而輕易答應這門親事,更注重寶玉的實際情況和未來生活。而鳳姐提及“金玉良緣”時說:“放著天配的姻緣,還到哪裏找?一個‘寶玉’,一個‘金鎖’。”這顯示出鳳姐的機智圓滑,她善於把握時機,巧妙地表達自己的觀點,既維護了家族利益,又不得罪任何人。
動作描寫也為展現人物性格起到了重要作用。當賈政測試寶玉學問時,“賈政把寶玉叫來,先是詢問他的學習情況”,“看了寶玉做的文章,並給予了指點”。這些動作體現了賈政作為封建家長對寶玉學業的重視和認真負責的態度。他通過實際行動來考察寶玉,希望寶玉能在科舉道路上有所成就。而賈環在聽說巧姐藥裏有牛黃後,“非要去廚房看看牛黃到底長什麽樣,結果掀開鍋的時候,不小心將藥都打翻了”。這一係列動作展現出賈環的頑劣和自私,他不顧巧姐病情危急,隻圖自己一時好奇,全然不考慮後果。
神態描寫同樣不可或缺。寶玉在麵對賈政試文字時,“心裏有些緊張,但還是認真回答”,“有想法卻不敢輕易說出口”。這些神態細節生動地刻畫了寶玉在封建家長權威下的小心翼翼和對科舉學問的抵觸。他雖有才華,但對這種為了仕途而進行的學習方式充滿反感,卻又不敢違背父親的意願。
通過這些人物刻畫手法,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一個個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讀者可以從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中感受到他們的喜怒哀樂、性格特點和內心世界。這種細膩的描寫不僅使人物更加真實可信,也讓讀者更容易產生共鳴,深入理解作品所表達的主題和情感。同時,這些刻畫手法也為《紅樓夢》成為經典之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使作品具有了永恒的藝術魅力。
3.環境描寫作用
在《紅樓夢》第八十四回中,雖未對賈府環境進行大篇幅的直接描寫,但一些細微之處的環境描寫卻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首先,環境描寫起到了烘托氛圍的作用。當巧姐生病時,文中雖未詳細描繪賈府的環境,但可以想象,此時賈府上下必然是一片緊張、壓抑的氛圍。這種氛圍通過眾人的反應和行動間接體現出來,如鳳姐心急如焚地趕回去探望女兒,安排人配藥等。周圍環境仿佛也被這種緊張的氣氛所籠罩,暗示著事情的嚴重性。這種氛圍的烘托讓讀者更能感同身受地體會到賈府眾人對巧姐病情的擔憂,增強了故事的感染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其次,環境描寫暗示了人物的心情。在寶玉試文字的情節中,賈政把寶玉叫到房間詢問學習情況。房間內的布置或許是莊重、嚴肅的,這與賈政作為封建家長的威嚴相呼應,也暗示了寶玉此時緊張、不安的心情。寶玉麵對父親的詢問,心裏有些慌張,不敢輕易表達自己的想法。房間的環境就像一個無形的壓力源,加劇了寶玉內心的緊張感,使讀者更能理解他在封建家長權威下的無奈和小心翼翼。
最後,環境描寫對情節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例如,賈環在廚房打翻巧姐藥罐這一情節,廚房的環境為事件的發生提供了背景。廚房是一個相對雜亂、人員流動頻繁的地方,賈環在這裏有機會接觸到藥罐。而且廚房的熱氣、鍋碗瓢盆的聲音等環境因素,也增加了事件發生的偶然性和戲劇性。如果沒有這樣的環境,賈環可能就沒有機會去看牛黃,也就不會打翻藥罐,從而不會引發後續鳳姐與趙姨娘、賈環之間矛盾的進一步加深。所以,廚房的環境描寫為情節的發展埋下了伏筆,推動了故事的發展。
本回中的環境描寫雖不顯眼,但卻巧妙地融入到情節和人物塑造中,通過烘托氛圍、暗示人物心情和推動情節發展,使整個故事更加生動、真實,讓讀者更能深入地感受到賈府這個封建大家庭的複雜和微妙。
4.伏筆與照應運用
《紅樓夢》第八十四回中巧妙地運用了伏筆與照應,為後續情節的發展埋下了諸多線索,使故事前後連貫、情節跌宕起伏。
寶玉試文字為後續科舉發展埋下伏筆。元妃病愈後惦記寶玉前途,賈政測試寶玉學問,這一情節體現了封建家族對子弟科舉入仕的重視。寶玉雖對科舉學問有所抵觸,但在賈政麵前仍努力表現。他在試文字中的表現,如對《惟士為能》的破題,顯示出他有一定的學識素養。這為後文寶玉在科舉道路上的發展埋下了伏筆。若寶玉在科舉上取得成就,將符合家族的期望,可能會改變他在賈府的地位和未來的命運;若他在科舉上失敗,與家族的期望產生衝突,將會引發更多的矛盾和紛爭,進一步展現他與封建禮教的對抗。
提親之事也存在伏筆。鄉客王爾調為寶玉介紹南韶道張大老爺家的千金,雖這門親事被賈母拒絕,但“金玉良緣”被重新提及。這暗示了寶玉和寶釵的婚姻可能是家族未來的安排。在封建家族中,婚姻往往是為了家族利益和延續,寶釵穩重得體,符合封建家族對媳婦的要求。這一伏筆為後文寶玉和寶釵的婚姻發展做了鋪墊,也將引發寶玉與黛玉之間的情感糾葛,使故事的情感線更加複雜。
賈環結怨為後續矛盾衝突埋下伏筆。賈環打翻巧姐的藥罐,引發了鳳姐的憤怒,加深了他與鳳姐等人的恩怨。賈環在賈府中本就不受重視,性格頑劣自私,此次事件進一步激化了他與他人的矛盾。這為後續他可能引發的更多紛爭埋下了伏筆,如他可能會與別人合夥做出不利於賈府的事情,或者繼續搗亂,給賈府帶來更多的麻煩。他與鳳姐等人的矛盾也可能會升級,導致賈府內部的鬥爭更加激烈。
此外,本回中還存在一些與前文的照應。寶玉試文字呼應前文元妃對寶玉學業的關心,體現了家族對寶玉前途的持續關注。賈環的行為則照應了他一貫在賈府中不受待見且性格扭曲的特點,使人物形象更加連貫和豐滿。這些伏筆與照應的運用,使《紅樓夢》的情節發展更加嚴謹,人物形象更加立體,讓讀者在閱讀過程中感受到作者的精心布局和故事的深遠韻味。
五、主題思想挖掘
1.封建家族製度體現
《紅樓夢》第八十四回深刻體現了封建家族製度下對子弟學業和婚姻的高度重視,以及家族內部森嚴的等級製度和複雜的人際關係。
在子弟學業方麵,賈政對寶玉的要求充分展現了封建家族對科舉入仕的看重。元妃病愈後惦記寶玉前途,賈政便立刻將寶玉叫來測試學問。他認真詢問寶玉的學習情況,仔細查看寶玉做的文章,並給予詳細指點。出題目讓寶玉破題,關注寶玉對經典文章義理的理解。這一係列行為表明,在封建家族觀念中,科舉是子弟進入仕途、光宗耀祖的主要途徑,賈政希望寶玉能通過科舉走上正途,為家族增添榮耀,延續家族的輝煌。他的嚴格要求和悉心教導,正是封建家族對子弟學業重視的典型體現。
在婚姻方麵,賈母和賈政對寶玉婚事的態度反映了封建家族的聯姻策略和對家族利益的考量。在賈母吃飯期間,賈政主動提到給寶玉相親一事,顯示出他對寶玉終身大事的關注。鄉客王爾調為寶玉介紹南韶道張大老爺家的千金時,賈政沒有立刻答應,而是要再看看。賈母在了解到張家女兒嬌生慣養、張家要招女婿進門等情況後,堅決拒絕了這門親事。這說明他們在考慮寶玉的婚姻時,會綜合考慮對方的家庭背景、姑娘的品性等多方麵因素,以確保這門親事能為家族帶來益處。而鳳姐提及“金玉良緣”,也是從家族利益出發,認為寶釵穩重得體,更適合成為賈府的少奶奶。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家族內部的等級製度在本回中也十分明顯。賈環雖為賈政之子,但因其母親趙姨娘地位低下,他在賈府備受冷落和歧視。與備受眾人寵愛的寶玉形成鮮明對比,這種巨大的落差導致賈環心理扭曲,行為頑劣。而王熙鳳作為賈府的管理者,手握大權,她在巧姐生病和處理賈環打翻藥罐事件時的強勢表現,也體現了她在家族中的地位和權力。
家族內部的人際關係也極為複雜。鳳姐與趙姨娘、賈環之間矛盾重重,賈環打翻巧姐藥罐後,鳳姐想起之前趙姨娘害自己的事,新仇舊恨湧上心頭,更加痛恨他們。而賈母在寶玉婚事上的糾結,既考慮家族利益,又心疼黛玉,也反映出家族內部情感關係的複雜性。這種複雜的人際關係和等級製度,是封建家族製度的必然產物,也為故事的發展增添了更多的矛盾和衝突。
2.人物命運無奈與悲哀
在《紅樓夢》第八十四回中,寶玉和賈環等人物在封建環境下的無奈與悲哀展露無遺。
賈寶玉作為封建貴族家庭的公子,看似生活優渥,實則內心痛苦掙紮。他對科舉充滿抵觸,卻又無法擺脫家族的期望。元妃病愈後惦記他的前途,賈政便對他進行學業測試。寶玉雖有學識和才情,但對這種為了仕途而進行的學習方式極為反感。在試文字時,他麵對賈政的威嚴,緊張不安,有想法也不敢輕易表達,直到姨太太來了才大膽說出見解。這一情節生動地展現出他在封建家長權威下的無奈。在婚姻方麵,他渴望與林黛玉的自由愛情,然而家族卻開始為他安排包辦婚姻。鄉客王爾調為他介紹親事,之後又提及“金玉良緣”,這些都不是他所期望的。他深知自己的命運在一定程度上不由自己掌控,隻能在封建禮教的束縛下默默承受,其內心的悲哀可想而知。
賈環的命運同樣充滿無奈與悲哀。他雖是賈政之子,卻因母親趙姨娘地位低下,在賈府備受冷落和歧視。這種長期被邊緣化的處境,導致他性格扭曲,變得頑劣自私。巧姐生病時,他聽聞藥裏有牛黃,便去廚房搗亂,打翻藥罐。這一行為看似是好奇或搗亂,實則是他內心不滿和怨恨的發泄。他試圖通過這種方式引起別人的注意,但換來的卻是更多的責罵和厭惡。他在賈府沒有得到應有的關愛和尊重,與寶玉的待遇形成鮮明對比,這使他的心理更加失衡。他的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在封建家族的等級製度下,他很難有翻身的機會,隻能在痛苦和無奈中繼續沉淪。
此外,像王熙鳳這樣看似精明能幹、手握大權的人物,也有著自己的無奈。她疼愛巧姐,當巧姐生病時心急如焚,但在處理賈環打翻藥罐事件時,又不得不考慮家族內部的複雜關係。她與趙姨娘、賈環之間的矛盾不斷加深,這也讓她在賈府的管理中麵臨更多的挑戰和壓力。
這些人物的無奈與悲哀,深刻反映了封建製度對人性的壓抑和扭曲。他們在封建環境的枷鎖下,無法自由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和幸福,隻能在命運的安排下隨波逐流,這也讓讀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封建社會的腐朽和不合理。
3.社會現實反映
《紅樓夢》第八十四回如同一麵鏡子,清晰映照出封建社會的諸多現象,深刻揭示了其腐朽與不合理。
婚姻觀念的束縛在本回中體現得淋漓盡致。封建家族為子弟安排婚姻時,全然不顧當事人的意願,更多考慮的是家族利益和聯姻策略。賈政主動提及給寶玉相親,鄉客王爾調為寶玉介紹南韶道張大老爺家的千金,雖這門親事因各種原因被否決,但“金玉良緣”被重新提及。這表明在封建社會,婚姻是一種家族之間的政治和經濟聯盟,而非基於愛情。寶玉渴望與林黛玉的自由愛情,卻不得不麵對家族安排的包辦婚姻,他的無奈和悲哀正是封建婚姻觀念束縛下的典型寫照。這種婚姻觀念剝奪了年輕人追求幸福的權利,將他們的命運與家族利益緊密捆綁,嚴重壓抑了人性。
家族內部的矛盾和鬥爭也是本回反映的重要社會現實。賈府表麵上是一個富貴顯赫的大家族,但內部卻矛盾重重。賈環因母親趙姨娘地位低下,在賈府備受冷落和歧視,導致他性格扭曲,行為頑劣。他打翻巧姐的藥罐,引發了鳳姐的憤怒,加深了他與鳳姐等人的恩怨。這一事件背後,是家族內部等級製度的森嚴和人際關係的複雜。王熙鳳作為賈府的管理者,手握大權,但她與趙姨娘、賈環之間的矛盾不斷升級,使得家族內部的鬥爭愈發激烈。這種內部矛盾不僅消耗了家族的精力,也反映出封建社會家族製度的腐朽。家族成員之間不是相互關愛、團結協作,而是為了權力和利益明爭暗鬥,導致家族逐漸走向衰敗。
此外,封建家族對子弟學業的過度重視,也反映出封建社會的功利性和單一性。賈政為了讓寶玉通過科舉走上仕途,光宗耀祖,對他的學業嚴格要求。這種對科舉的片麵追求,忽視了寶玉的個人興趣和才能,將他的人生局限在一條狹窄的道路上。這體現了封建社會教育觀念的僵化和不合理,扼殺了年輕人的創造力和個性發展。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紅樓夢》第八十四回通過生動的情節和人物形象,深刻反映了封建社會婚姻觀念的束縛、家族內部的矛盾鬥爭以及教育觀念的僵化等問題,揭示了封建社會的腐朽和不合理,讓讀者對那個時代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思考。
六、與前後文關聯
1.與前文情節呼應
《紅樓夢》第八十四回與前文情節存在多處呼應,這些呼應之處對情節連貫性和故事完整性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元妃對寶玉學業的關心在本回得到呼應。前文提到元妃對寶玉的成長極為關注,她深知寶玉的學業關乎家族的未來。在本回中,元妃病愈後惦記寶玉前途,賈政便將寶玉叫來測試學問。這一情節與前文元妃的關心相呼應,體現了家族對寶玉學業的持續重視。這種呼應使得情節發展具有連貫性,讓讀者感受到家族對寶玉的期望始終如一,也為後文寶玉在科舉道路上的發展埋下了伏筆,使故事的發展更加合理和自然。
趙姨娘之前害寶玉和鳳姐的事件在本回也有呼應。前文詳細描述了趙姨娘為了讓自己的兒子賈環獲得更多利益,使用邪術害寶玉和鳳姐。在本回中,賈環打翻巧姐的藥罐,引發了鳳姐的憤怒。鳳姐想起之前趙姨娘害自己的事,新仇舊恨湧上心頭,更加痛恨趙姨娘和賈環。這一呼應不僅加深了人物之間的矛盾衝突,也使情節更加連貫。它讓讀者看到趙姨娘母子的惡劣行徑是一貫的,也解釋了鳳姐對他們的痛恨並非無緣無故。同時,這種呼應也為後續情節中趙姨娘和賈環可能引發的更多矛盾和衝突做了鋪墊,使故事的發展更加緊湊和有張力。
此外,前文對賈府家族事務和人際關係的描寫也與本回相呼應。本回中寶玉試文字、提親之事以及賈環鬧事等情節,都與賈府的家族利益和人際關係密切相關。這些情節的發展與前文所展現的賈府的複雜環境相契合,進一步豐富了故事的內容,使讀者能夠更加深入地了解賈府這個封建大家庭的內部運作和人物之間的關係。
這些與前文情節的呼應之處,使得《紅樓夢》的情節發展更加連貫,故事更加完整。它們讓讀者在閱讀過程中感受到故事的延續性和邏輯性,也為後續情節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使整個故事更加引人入勝。
2.對後文情節鋪墊
《紅樓夢》第八十四回為後文情節發展埋下了諸多重要伏筆,使得故事的發展充滿了懸念和張力。
寶玉試文字為其科舉道路的發展埋下伏筆。元妃病愈後惦記寶玉前途,賈政對他進行學業測試,這體現了封建家族對寶玉科舉入仕的期望。寶玉雖對科舉學問有所抵觸,但在試文字時展現出一定的學識素養。這暗示著他在後續可能會在科舉道路上有所發展。若他在科舉中取得成就,將符合家族的期望,可能會改變他在賈府的地位和未來的命運,也可能會使他與黛玉的感情麵臨更大的考驗。然而,他內心對科舉的反感也可能導致他在這條道路上遭遇挫折,與家族的期望產生衝突,從而引發更多的矛盾和紛爭。
提親之事暗示了寶玉和寶釵的婚姻走向。鄉客王爾調為寶玉介紹南韶道張大老爺家的千金,雖這門親事被賈母拒絕,但“金玉良緣”被重新提及。在封建家族中,婚姻往往是為了家族利益和延續,寶釵穩重得體,符合封建家族對媳婦的要求。這一伏筆為後文寶玉和寶釵的婚姻發展做了鋪墊。他們的結合可能會引發寶玉與黛玉之間的情感糾葛,使故事的情感線更加複雜。同時,寶玉對這種包辦婚姻的抵觸,也會在婚後引發一係列的矛盾和衝突,進一步展現他與封建禮教的對抗。
賈環在本回中的行為為後續引發更多矛盾埋下伏筆。賈環打翻巧姐的藥罐,引發了鳳姐的憤怒,加深了他與鳳姐等人的恩怨。賈環在賈府中本就不受重視,性格頑劣自私,此次事件進一步激化了他與他人的矛盾。在後續情節中,他可能會因為自己的性格和行為引發更多的紛爭。例如,他可能會與別人合夥做出不利於賈府的事情,或者繼續搗亂,給賈府帶來更多的麻煩。他與鳳姐等人的矛盾也可能會升級,導致賈府內部的鬥爭更加激烈,甚至可能會影響到賈府的興衰。
此外,本回中對家族事務和人際關係的描寫,也為後文情節的發展提供了背景和線索。賈府內部的複雜關係和矛盾衝突,將在後續情節中不斷升級和演變,使故事更加曲折複雜。這些伏筆的運用,使得《紅樓夢》的情節發展更加嚴謹,人物形象更加立體,讓讀者在閱讀過程中感受到作者的精心布局和故事的深遠韻味。
七、紅學研究觀點探討
1.關於寶玉婚姻人選觀點
紅學界對於寶玉婚姻人選存在諸多不同觀點,其中賈母傾向林黛玉還是薛寶釵的討論尤為熱烈。
一部分觀點認為賈母傾向林黛玉。依據在於賈母對黛玉的疼愛之情溢於言表。從黛玉初進賈府,賈母便將她視作心肝兒肉,百般嗬護。在日常生活中,黛玉與寶玉朝夕相處,兩人感情深厚,賈母看在眼裏。而且,黛玉才情出眾,與寶玉在精神層麵有高度的契合,他們共讀《西廂記》等情節,展現出靈魂的共鳴。賈母深知寶玉的性情,明白他對黛玉的深情,從她對寶玉婚事“模樣好、心性實在就行”的表態來看,黛玉模樣標致、心性純善,符合賈母的要求。此外,賈母心疼黛玉自幼父母雙亡,若能促成她與寶玉的婚事,也是對黛玉的一種庇護。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然而,也有觀點認為賈母更傾向薛寶釵。理由是在封建家族觀念中,婚姻往往是為了家族利益和延續。薛寶釵穩重得體,博學多才,深諳為人處世之道,符合封建家族對媳婦的要求。她的“金玉良緣”之說在賈府眾人心中有一定的影響力,鳳姐提及“金玉良緣”時,賈母並未反對,反而笑了,這或許暗示著賈母對這門親事並非排斥。而且,薛家是四大家族之一,與賈府聯姻能進一步鞏固家族的地位和利益。從家族長遠發展考慮,賈母可能更希望寶玉能娶一個能操持家務、助力家族的媳婦,而寶釵顯然具備這樣的能力。
還有一種折中的觀點認為,賈母在寶玉婚姻人選上處於搖擺狀態。她既疼愛黛玉,希望寶玉能幸福;又要考慮家族的利益和未來。在第八十四回提親之事中,賈母對張家千金的拒絕,表明她在為寶玉挑選媳婦時十分謹慎。她會綜合考慮各方麵因素,不會輕易做出決定。隨著情節的發展,家族的形勢和寶玉的未來走向都會影響賈母的最終選擇。
紅學界關於寶玉婚姻人選的不同觀點,都有其合理的依據和理由。這些觀點的碰撞和討論,也讓我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紅樓夢》中複雜的人物關係和封建家族的婚姻觀念。
2.本回在全書中地位看法
紅學界對《紅樓夢》第八十四回在全書中的地位和作用持有多種不同看法,這些觀點從不同角度揭示了本回的重要性。
部分學者認為這一回是情節發展的轉折點。在此之前,故事多圍繞著賈府的日常生活、兒女情長展開。而本回中,賈政測試寶玉學問,正式將科舉這一關乎家族興衰的重要元素引入,預示著寶玉未來將麵臨科舉的挑戰,這與他內心對自由和情感的追求形成衝突,為後續情節的發展埋下了矛盾的種子。提親之事的出現,也使寶玉的情感命運變得更加複雜。從拒絕張家千金到“金玉良緣”的重提,暗示著寶玉的婚姻不再僅僅是個人情感問題,而是與家族利益緊密相連。這一係列情節的轉變,標誌著故事從相對輕鬆的生活場景逐漸轉向更為嚴肅的家族事務和人物命運的抉擇,推動了情節向更深層次發展。
也有學者強調本回在人物性格進一步展現方麵的重要作用。寶玉在試文字和提親事件中的表現,讓我們更加深入地了解他對科舉的抵觸和對自由愛情的向往,其叛逆卻又無奈的性格特點更加鮮明。賈政作為封建家長,在寶玉學業和婚事上的謹慎態度,充分體現了他對家族傳承的責任感和封建禮教的堅守。賈環的頑劣自私在打翻巧姐藥罐事件中暴露無遺,進一步揭示了他因長期受冷落而扭曲的心理。王熙鳳的精明能幹、疼愛子女和機智圓滑在巧姐生病和提親事件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這些人物性格的深入刻畫,使人物形象更加立體豐滿,為後續情節中人物之間的矛盾衝突和命運發展奠定了基礎。
還有觀點認為本回是家族矛盾激化的關鍵節點。賈環打翻藥罐事件,加深了他與鳳姐等人的恩怨,使賈府內部的矛盾進一步公開化和尖銳化。這一事件不僅反映出賈府內部人際關係的複雜和等級製度的森嚴,也預示著家族內部的鬥爭將愈演愈烈,為賈府的衰敗埋下了伏筆。同時,提親之事引發的各方人物的態度和想法的碰撞,也體現了家族內部在婚姻觀念和利益考量上的分歧,進一步加劇了家族的不穩定因素。
《紅樓夢》第八十四回在全書中具有承上啟下的重要地位,它既是情節發展的轉折點,又是人物性格深入展現和家族矛盾激化的關鍵環節,對推動故事的整體發展和揭示主題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喜歡【紅樓夢】逐回深度解讀請大家收藏:()【紅樓夢】逐回深度解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