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寧國府骨肉病災祲 大觀園符水驅妖孽

字數:14660   加入書籤

A+A-


    一、回目解析
    《紅樓夢》第一百二回回目“寧國府骨肉病災祲,大觀園符水驅妖孽”,短短數字卻蘊含著豐富的含義與象征意義。
    “病災祲”中的“病災”直觀地體現了寧國府中骨肉親人遭遇的病痛與災禍。在這一回裏,尤氏患病,賈珍、賈蓉等人也相繼染病,這一係列的疾病侵襲著寧國府,暗示著家族內部的不安與衰敗。“祲”有不祥之氣的意思,象征著籠罩在寧國府上空的陰霾,預示著家族命運的坎坷與危機。這種病災不僅是身體上的痛苦,更是家族走向衰落的一種外在表現,反映出家族內部的矛盾、腐朽以及外部環境的壓力。
    “符水驅妖孽”描繪了在大觀園中,人們試圖用符水來驅趕所謂的妖孽。大觀園本是充滿詩意與美好的地方,但此時卻傳出鬧鬼的傳聞,人們陷入恐懼之中,隻能借助符水這種迷信的方式來尋求心理上的安慰。這象征著賈府在麵對困境時的無力與無奈,他們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隻能寄希望於虛幻的力量。同時,“妖孽”也可以看作是賈府內部的各種不良因素,如腐敗、爭鬥等,符水驅妖的行為暗示著賈府試圖掩蓋和消除這些問題,但卻隻是徒勞。
    回目與章節內容緊密關聯,“病災祲”對應著寧國府眾人患病的情節,而“符水驅妖孽”則與大觀園鬧鬼及道士驅妖的內容相呼應。整個回目概括了這一回的主要情節,也為讀者理解章節內容提供了一個宏觀的視角,讓讀者能夠感受到賈府在這一時期所麵臨的內憂外患,以及家族命運的逐漸衰敗。
    二、情節梳理與分析
    1.王夫人囑托寶釵
    在《紅樓夢》第一百二回中,王夫人將寶釵喚至跟前,一番囑托意味深長。王夫人先是提及三妹妹探春遠嫁之事,讓寶釵去開導家中姊妹,莫要過度傷心。這一囑托看似簡單,實則體現了王夫人對家族內部情感維係的重視。探春在大觀園中頗具影響力,她的遠嫁無疑給姊妹們帶來了巨大的情感衝擊。王夫人深知這種情緒若不加以疏導,可能會影響到整個家族的氛圍,而寶釵向來穩重得體,善於處理人際關係,由她出麵開導姊妹再合適不過。
    更為重要的是,王夫人把家中管事的大權交給了寶釵。這一決策背後有著多重深意。從家族管理的角度來看,寶釵聰慧過人,心思縝密,具備出色的管理才能。在之前的情節中,她就曾協助探春進行大觀園的管理改革,展現出了卓越的能力和遠見。王夫人將管家之責托付給她,是希望她能憑借自己的智慧和手段,維持賈府的日常運轉,解決家族中日益複雜的事務。
    此外,王夫人此舉也有鞏固家族內部勢力的考量。寶釵是薛姨媽之女,與賈府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讓寶釵掌管家事,能夠進一步加強薛家與賈家的聯盟,在家族麵臨諸多困境時,形成更為緊密的利益共同體。同時,寶釵與寶玉成婚之後,成為了賈府的少奶奶,賦予她管家的權力,也是對她身份和地位的一種認可,有助於穩定她在賈府中的地位。
    王夫人還提到讓柳五兒去寶玉身邊做丫鬟。當初沒讓柳五兒接近寶玉,是擔心寶玉受其誘惑,如今寶玉已經成親,王夫人便不再有此顧慮。這一安排既體現了王夫人對寶玉生活的關心,也暗示著她對寶釵能夠約束寶玉的信任。
    麵對王夫人的囑托,寶釵欣然接受。她的回應態度展現出了她的識大體和顧大局。寶釵深知自己肩負的責任重大,她明白這不僅是王夫人對自己的信任,更是家族賦予她的使命。她以一種沉穩而堅定的姿態,承擔起了這份重任,展現出了大家閨秀的風範和擔當。在接下來的日子裏,我們可以預見寶釵將以自己的方式,努力維持賈府的秩序,應對家族中即將到來的各種挑戰。
    2.探春遠嫁
    在《紅樓夢》第一百二回的情節推進中,探春遠嫁是一個令人痛心且影響深遠的事件。此前,探春在大觀園中一直是個極具個性與能力的女子,她發起詩社,展現出非凡的才情;進行興利除弊的改革,彰顯出卓越的管理才能和遠見卓識。然而,命運弄人,她最終還是不得不踏上遠嫁的征程。
    探春遠嫁之時,大觀園中的姊妹們都滿心傷感。她與眾人一一作別,那場景令人動容。她雖心中滿是不舍,但麵上卻強裝鎮定,展現出了堅強果決的一麵。她深知自己此去山高水遠,歸期渺茫,卻也明白這是家族的安排,無法抗拒。她安慰著姊妹們,讓大家不要過於傷心,話語中透露出一種豁達與無奈。
    探春的遠嫁,對大觀園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曾經熱鬧非凡、充滿生機的大觀園,因她的離去而失去了一抹亮麗的色彩。她所倡導的詩社活動,也漸漸失去了往日的活力。那些曾經在園中吟詩作畫、談天說地的美好時光,仿佛隨著她的遠嫁而一去不複返。園中眾人的生活也變得平淡了許多,少了探春的聰慧機智和活潑開朗,大觀園仿佛陷入了一種寂靜而落寞的氛圍之中。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從更深層次來看,探春在大觀園所進行的興利除弊、開源節流的改革,也隨著她的遠嫁和一場“鬧妖”事件而全麵蠲免。這意味著賈府失去了一次可能改善經濟狀況和管理體製的機會。探春的改革本是為了讓賈府能夠擺脫日益嚴重的經濟困境,走上更加健康的發展道路,但最終卻未能持續下去。這不僅反映出賈府內部的腐朽和保守勢力的強大,也預示著賈府的衰落已不可避免。
    對於賈府而言,探春的遠嫁更是一次沉重的打擊。探春是賈府的三小姐,她的遠嫁意味著賈府失去了一位有能力、有見識的家族成員。在家族麵臨諸多困境的時刻,她本可以成為家族的有力支撐,但如今卻遠走他鄉。而且,探春的遠嫁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賈府的聲譽和地位。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家族中女子的婚姻往往與家族的利益和聲譽緊密相連。探春遠嫁,使得賈府在社交圈子中的影響力有所下降。
    此外,探春遠嫁後,賈府內部的矛盾和問題也逐漸暴露得更加明顯。失去了探春這樣一個能夠協調各方關係、提出建設性意見的人物,賈府的管理變得更加混亂,家族成員之間的矛盾也日益加劇。這一切都為賈府後來的衰敗埋下了伏筆。
    探春遠嫁這一情節,不僅是個人命運的悲劇,更是賈府乃至整個封建社會家族興衰的一個縮影。它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會的種種弊端和無奈,讓讀者感受到了命運的無常和人生的苦難。
    3.尤氏患病與占卦
    在《紅樓夢》第一百二回中,尤氏患病這一情節成為了賈府一係列變故的重要轉折點。尤氏在送探春遠嫁之後,身心俱疲,回到家中便開始生病。賈蓉心急如焚,四處延請名醫為母親診治,然而多位醫生都束手無策,尤氏的病情始終不見好轉。
    尤氏的患病並非偶然。送探春遠嫁一事,本就讓她傷感不已。探春在賈府中是個有能力、有主見的女子,她的遠嫁意味著賈府失去了一份重要的支撐。尤氏作為賈府的重要成員,深知這對家族的影響,內心的憂慮和傷感可想而知。而且,在送探春的過程中,她舟車勞頓,身體和精神都承受了巨大的壓力,這無疑為她的患病埋下了隱患。
    賈蓉在聽說鳳姐晚上去大觀園被嚇病後,聯想到母親晚上也去過大觀園,便懷疑母親也是被嚇倒了。於是,他病急亂投醫,找來了毛半仙為母親占卦。毛半仙在當時的社會中,被認為是懂得周易占卦之術的人,賈蓉希望通過他的占卦能夠找到母親患病的原因,並尋求解決之道。
    毛半仙占卦的過程充滿了神秘色彩。他煞有介事地擺開卦具,口中念念有詞,經過一番推算後,得出了占卦的結果。毛半仙稱尤氏的病是因為衝撞了邪祟,需要通過作法來驅邪。他的這一說法,在賈府眾人中引起了不小的反響。
    從占卦的內容來看,毛半仙的說法雖然帶有濃厚的迷信色彩,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當時人們的心理狀態。在賈府這樣一個封建大家族中,人們對鬼神之事深信不疑。當遇到無法解釋的事情時,往往會將其歸結為邪祟作祟。尤氏患病久治不愈,讓大家感到恐慌和無助,毛半仙的占卦結果正好為他們提供了一個看似合理的解釋。
    毛半仙的占卦對賈府產生了多方麵的影響。首先,它加劇了賈府內部的恐慌情緒。原本就因為探春遠嫁和鳳姐被嚇病而人心惶惶的賈府,在聽到毛半仙關於邪祟的說法後,眾人更加堅信大觀園中真的有鬼怪存在。這種恐慌情緒在賈府中迅速蔓延,使得每個人都感到不安。
    其次,占卦結果促使賈府采取了一係列驅邪的行動。賈蓉按照毛半仙的建議,在府中進行了一係列的作法儀式。這些儀式不僅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也讓賈府的氣氛變得更加神秘和壓抑。
    再者,占卦事件也反映出賈府在麵對困境時的無奈和迷信。賈府作為一個曾經輝煌的大家族,在麵臨家族成員患病、經濟困境等問題時,沒有從根本上尋找解決辦法,而是寄希望於迷信的占卦和驅邪之術。這表明賈府已經陷入了一種盲目和愚昧的狀態,預示著它的衰落已不可避免。
    經過毛半仙的作法,尤氏的病總算是好了起來。這一結果看似神奇,但實際上可能更多的是心理作用。尤氏在聽聞占卦結果和看到作法儀式後,內心的恐懼和焦慮得到了一定的緩解,這種心理上的放鬆或許對她的病情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尤氏患病與占卦這一情節,不僅豐富了小說的情節內容,也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會的迷信思想和賈府的衰落命運。它讓讀者看到了在封建禮教和迷信觀念的束縛下,人們的無奈和悲哀。
    4.大觀園鬧鬼傳聞
    在《紅樓夢》第一百二回中,大觀園鬧鬼傳聞的起因與鳳姐和尤氏的經曆密切相關。鳳姐晚上去大觀園被嚇病,尤氏送探春回來後也生病,賈蓉找來毛半仙占卦,稱尤氏是衝撞邪祟所致。這些事件在賈府中引起了軒然大波,成為了鬧鬼傳聞的導火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眾人開始紛紛傳言晴雯死了做了芙蓉花神,黛玉死時半空中還有音樂,這些原本帶有神秘色彩的說法,在人們的口口相傳中逐漸演變成了大觀園鬧鬼的證據。而晴雯表兄媳婦吃錯藥要死了,也被傳成是被妖怪吸去了精,使得鬧鬼的傳聞越來越逼真。
    隨著時間的推移,鬧鬼傳聞在賈府中迅速發展和傳播。從下人們的私下議論,到主子們之間的交流,傳聞的範圍不斷擴大。每個人都在添油加醋地講述著自己所聽到的鬼故事,使得大觀園在人們的心中變得越發陰森恐怖。這種傳播速度之快,影響範圍之廣,反映出了人們在麵對未知和恐懼時的好奇心和從眾心理。
    大觀園鬧鬼傳聞對賈府眾人的心理產生了極大的影響。首先,它加劇了人們的恐慌情緒。原本就因為探春遠嫁和家族事務而憂心忡忡的賈府眾人,在聽到鬧鬼傳聞後,內心的恐懼達到了頂點。他們不敢輕易靠近大觀園,生怕遭遇不測。這種恐慌情緒在賈府中彌漫開來,使得整個家族的氣氛變得壓抑而緊張。
    其次,鬧鬼傳聞也影響了人們的價值觀和信仰。在封建迷信思想的影響下,賈府眾人對鬼神之事深信不疑。鬧鬼傳聞的出現,進一步強化了他們的迷信觀念,讓他們更加相信命運和超自然力量的存在。這種價值觀的扭曲,使得人們在麵對問題時,往往不是從實際出發去尋找解決辦法,而是寄希望於神靈和巫術。
    在行為方麵,鬧鬼傳聞導致了一係列的變化。由於害怕鬧鬼,大觀園變得無人敢住。原本熱鬧的園子,如今變得冷冷清清,雜草叢生。賈府的主子們也減少了在園中活動的次數,生怕惹上麻煩。為了驅邪,賈府請來了道士在園中作法,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這些行為不僅反映出了人們的恐懼心理,也體現了賈府在麵對危機時的盲目和迷信。
    此外,鬧鬼傳聞還加劇了賈府內部的矛盾和紛爭。一些人利用傳聞來達到自己的目的,比如爭權奪利、陷害他人等。而另一些人則對傳聞表示懷疑,但在眾人的壓力下,也不敢輕易表達自己的觀點。這種內部的矛盾和紛爭,進一步削弱了賈府的凝聚力和戰鬥力,加速了賈府的衰落。
    大觀園鬧鬼傳聞是《紅樓夢》中一個重要的情節,它不僅反映了封建社會的迷信思想和人們的恐懼心理,也揭示了賈府內部的矛盾和問題。通過對這一傳聞的描寫,作者深刻地展現了封建社會的腐朽和衰落,讓讀者感受到了命運的無常和人生的苦難。
    5.賈珍等人患病
    在《紅樓夢》第一百二回裏,賈珍、賈蓉等人相繼患病,這一情況與大觀園鬧鬼傳聞緊密相連。
    賈珍本是個不信邪的人,在聽聞大觀園鬧鬼的傳聞後,他偏要前去查個究竟。他帶著幾個小廝劃船進入大觀園,想要親自揭開所謂鬧鬼的真相。然而,在劃船過程中,一個小廝突然驚恐地說看到鬼了。其實,那隻不過是一隻野雞飛過,但在當時那種陰森恐怖的氛圍下,小廝因極度害怕便將其說成是鬼。賈珍本就身處鬧鬼傳聞的陰影之中,聽到小廝的話後,心理防線瞬間崩潰,嚇得魂飛魄散,上岸後便一病不起。
    賈蓉在父親賈珍患病後,也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他一方麵擔心父親的病情,另一方麵又被大觀園鬧鬼的傳聞所困擾。他整日憂心忡忡,精神高度緊張,身體也逐漸吃不消,不久後也染上了疾病。
    從表麵上看,賈珍和賈蓉患病似乎是受到了驚嚇,但實際上與大觀園鬧鬼傳聞有著深層次的關聯。鬧鬼傳聞在賈府中迅速傳播,營造出了一種極度恐怖和壓抑的氛圍。這種氛圍如同無形的枷鎖,籠罩著每一個人,讓他們的心理承受著巨大的壓力。賈珍和賈蓉作為賈府的重要成員,自然也無法逃脫這種影響。
    對於賈珍來說,他的不信邪其實是一種自負和逞強。他試圖以自己的行動來打破鬧鬼的傳聞,維護自己的權威和尊嚴。然而,當他真正置身於那種充滿神秘和恐懼的環境中時,他內心深處的恐懼被徹底激發出來。鬧鬼傳聞讓他在潛意識裏對大觀園產生了敬畏和恐懼,而小廝的一聲“見鬼”,則成為了壓垮他心理防線的最後一根稻草。
    賈蓉則是在父親患病和鬧鬼傳聞的雙重壓力下,心理負擔過重。他對父親的病情感到焦慮和無助,同時又被鬧鬼傳聞所迷惑,不敢輕易靠近大觀園。這種長期的精神緊張和恐懼,導致他的身體免疫力下降,最終患病。
    此外,大觀園鬧鬼傳聞也反映出了賈府內部的混亂和衰敗。在一個家族中,如果人們都被迷信和恐懼所支配,那麽這個家族必然會陷入混亂和無序。賈珍和賈蓉的患病,正是賈府衰敗的一個縮影,預示著這個曾經輝煌的家族已經走向了末路。
    賈珍、賈蓉等人的患病與大觀園鬧鬼傳聞相互交織,共同揭示了封建社會的迷信思想和賈府的衰落命運。這一情節不僅豐富了小說的內容,也讓讀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封建社會的腐朽和黑暗。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6.道士驅妖
    自從賈珍生病後,賈府上下人心惶惶,為了驅散大觀園中的所謂“妖孽”,賈府請來了道士在園中作法驅妖。
    道士到來之時,場麵頗為壯觀。隻見那道士身著道袍,手持桃木劍,頭戴道冠,神情肅穆。他身後跟著幾個小道士,抬著各種作法用的器具,有八卦鏡、符紙、香爐等。他們一進入大觀園,便開始布置法壇。在園子的中央,擺上了一張寬大的桌子,上麵放置著香爐,爐中插著幾炷粗大的香,香煙嫋嫋升起,彌漫在空氣中,增添了幾分神秘的氣息。周圍還懸掛著各種顏色的旗幟,上麵繪著奇怪的符文和圖案。
    作法開始,道士口中念念有詞,聲音低沉而神秘,仿佛在與鬼神交流。他時而揮舞桃木劍,時而灑下符水,動作十分嫻熟。小道士們則在一旁敲打著法器,發出叮叮當當的聲音,營造出一種莊嚴肅穆的氛圍。整個大觀園被籠罩在一片神秘的迷霧之中,仿佛真的有妖魔鬼怪在四處遊蕩。
    道士聲稱,大觀園中之所以鬧鬼,是因為陰氣太重,有邪祟在此作祟。他要通過作法,將這些邪祟驅逐出去,讓園子恢複往日的安寧。他在園中四處遊走,用桃木劍指向各個角落,口中不斷念著咒語,似乎在驅趕隱藏在暗處的鬼怪。
    從象征意義來看,道士驅妖這一場景象征著賈府在麵對危機時的無力掙紮。賈府此時已經陷入了內憂外患的境地,經濟上入不敷出,家族內部矛盾重重,外部又麵臨著各種壓力。大觀園鬧鬼傳聞隻是賈府衰敗的一個表象,而道士驅妖則是賈府試圖通過迷信的方式來解決問題的一種體現。他們不願意正視家族內部的問題,而是寄希望於超自然的力量來拯救自己,這恰恰反映了他們的愚昧和無奈。
    對賈府的影響也是多方麵的。首先,從心理上給了賈府眾人一種安慰。在鬧鬼傳聞的籠罩下,大家都感到恐懼和不安,道士的到來和作法讓他們覺得有了一種依靠,仿佛真的能夠驅散邪祟,讓生活恢複正常。這種心理上的安慰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眾人的恐慌情緒,使得賈府暫時恢複了一些平靜。
    然而,這種安慰隻是暫時的。道士驅妖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賈府的問題。作法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使得賈府本就緊張的經濟狀況更加惡化。而且,這種迷信的行為也進一步暴露了賈府的腐朽和墮落。他們不懂得通過改革和創新來解決問題,而是一味地依賴迷信和巫術,這注定了他們的衰敗是不可避免的。
    此外,道士驅妖的場景也加劇了賈府內部的迷信氛圍。原本就對鬼神之事深信不疑的眾人,在看到道士作法的神奇場麵後,更加堅信大觀園中真的有鬼怪存在。這種迷信思想的蔓延,使得賈府的管理更加混亂,人們的行為也更加盲目和衝動。
    道士驅妖這一情節深刻地揭示了賈府的衰落命運和封建社會的腐朽本質。它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曾經輝煌的家族在麵對危機時的無奈和掙紮,也讓我們對封建社會的迷信思想和腐朽製度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7.賈政被參降職
    在賈府被大觀園鬧鬼傳聞攪得人心惶惶、內部混亂不堪之時,又一個沉重的打擊降臨——賈政被參降職。一日,正當賈珍想要派幾個人去大觀園守房,以防裏麵藏匿奸人時,賈璉匆忙來報,稱賈政被節度使參了一本。
    起初,賈珍並不相信這一消息。畢竟,節度使與賈政是親家關係,探春剛剛嫁過去,他覺得親家之間不至於如此行事。然而,在賈璉進一步打探後,真相逐漸浮出水麵。原來,賈政雖是一個好上司,但他手下的人借著他的名聲,在外麵招搖撞騙,惹出了禍端。節度使參奏賈政,處罰得很巧,是“降三級”,這與之前的“升三級”恰成鮮明對比。從參奏的經過來看,節度使采取了避重就輕的參奏方式,實際是一種保全的手法,這也體現出官場的複雜和微妙。
    賈政被參降職的原因,表麵上是手下人胡作非為,但深層次反映出賈府在管理上的嚴重漏洞。賈府作為一個大家族,內部人員眾多,管理難度較大。賈政雖有正直之心,但卻未能有效約束手下,導致他們仗勢欺人,最終給賈政帶來了災禍。這也說明賈府在用人和管理方麵缺乏有效的監督和製約機製,無法及時發現和糾正問題。
    這一事件對賈府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從家族聲譽方麵來看,賈政在官場中一直有著較好的口碑,他的被參降職無疑讓賈府的聲譽受到了極大的損害。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家族的聲譽與地位緊密相連,賈府的名聲受損,使得其在社交圈子中的影響力大幅下降。
    在經濟上,賈政的降職意味著賈府失去了一個重要的經濟支柱。賈政在官場的俸祿和人脈資源,對賈府的經濟狀況有著重要的支持作用。降職後,俸祿減少,人脈關係也可能受到影響,這無疑會讓賈府本就緊張的經濟狀況雪上加霜。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從家族內部來看,這一事件加劇了賈府的內部矛盾和恐慌。王夫人得知此事後,必然會憂心忡忡,賈府的主子們也會感到不安。家族成員之間可能會因為此事而互相指責、推諉責任,進一步削弱了賈府的凝聚力。
    此外,賈政被參降職也預示著賈府的衰落已不可逆轉。賈府曾經的輝煌在一係列的變故中逐漸消逝,這一事件成為了賈府走向衰敗的又一個重要轉折點。它讓我們看到了封建社會中家族興衰的無常,以及官場鬥爭的殘酷。
    三、人物形象塑造
    1.寶釵
    在《紅樓夢》第一百二回中,寶釵的表現充分展現了她的性格特點,同時也反映出她在賈府中的地位變化。
    王夫人將寶釵喚至跟前,先是讓她開導家中姊妹,莫因探春遠嫁過度傷心,接著把家中管事的大權交給了她,還提及讓柳五兒去寶玉身邊做丫鬟。麵對王夫人的囑托,寶釵欣然接受,這一回應體現出她識大體、顧大局的性格。她深知王夫人此舉不僅是對自己的信任,更是家族賦予的使命,所以以沉穩堅定的姿態承擔起這份重任,展現出大家閨秀的風範和擔當。
    寶釵向來聰慧過人、心思縝密。此前她協助探春進行大觀園的管理改革,便已展現出卓越的能力和遠見。如今接過管家大權,她必然會憑借自己的智慧和手段,努力維持賈府的日常運轉,應對家族中日益複雜的事務。她不會被眼前的困難輕易打倒,而是會有條不紊地處理各項事宜,盡力讓賈府保持表麵的平靜。
    從她的言語和行動中,還能看出她善於處理人際關係。在開導姊妹時,她會以恰當的方式安慰大家,讓她們的情緒得到緩解。在管理賈府事務時,她也能平衡各方利益,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矛盾。她懂得在複雜的家族環境中周旋,以和為貴,維護家族的和諧穩定。
    在賈府的地位方麵,寶釵的變化十分明顯。她與寶玉成婚之後,成為了賈府的少奶奶,而王夫人將管家大權交給她,更是進一步提升了她在賈府中的地位。她從一個寄人籬下的親戚,逐漸成為了賈府管理核心的重要人物。這一地位的變化,不僅意味著她擁有了更多的權力和責任,也讓她在賈府中的影響力日益增大。
    然而,寶釵的地位提升並非一帆風順。賈府此時已經陷入內憂外患的境地,經濟上入不敷出,內部矛盾重重,外部又麵臨著各種壓力。她在管理過程中必然會遇到諸多困難和挑戰,需要應對各方的質疑和不滿。但她憑借著自己的堅韌和智慧,努力在這個複雜的環境中站穩腳跟。
    寶釵在這一回中的表現,既展現了她性格中穩重、聰慧、善於交際的一麵,也反映出她在賈府地位的顯著變化。她在賈府的未來發展中,將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她的決策和行動也將對賈府的命運產生深遠的影響。
    2.探春
    在《紅樓夢》第一百二回中,探春遠嫁時的言行,猶如一麵鏡子,清晰地映照出她獨特的性格以及對家族命運的深刻認知。
    探春遠嫁之際,麵對大觀園中姊妹們的傷感,她雖內心滿是不舍,卻強裝鎮定。她安慰著眾人,話語中沒有過多的悲戚,而是透著一種豁達與堅強。她深知自己此去山高水遠,歸期渺茫,但她沒有沉浸在兒女情長的悲傷之中,而是以一種成熟和理智的態度來麵對這一切。這種鎮定自若的表現,充分展現了她性格中堅毅果決的一麵。她不像一般的閨閣女子那樣柔弱和依賴,而是有著自己獨立的思考和判斷,能夠在困境中保持冷靜,勇敢地麵對命運的安排。
    從她的言行中,也能看出她對家族命運有著清醒的認識。她在大觀園中發起詩社、進行興利除弊的改革,展現出了非凡的才情和卓越的管理才能。然而,她的努力最終未能改變家族衰敗的命運。她遠嫁之時,或許已經意識到,賈府內部的腐朽和保守勢力過於強大,自己的改革無法從根本上挽救家族的頹勢。她的安慰話語,既是對姊妹們的鼓勵,也是對自己的一種自我安慰。她明白,家族的興衰並非個人所能左右,隻能無奈地接受命運的安排。
    探春在離別時,沒有過多地抱怨命運的不公,而是以一種坦然的心態麵對現實。她深知自己的遠嫁是家族利益的需要,是為了維護家族的聲譽和地位。她的這種犧牲精神,體現了她對家族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她雖然內心痛苦,但為了家族的大局,她選擇了默默承受。
    此外,探春的言行還透露出她對未來的擔憂。她知道自己遠嫁他鄉,將麵臨著陌生的環境和未知的挑戰。但她沒有退縮,而是勇敢地踏上了征程。她的這種勇氣和擔當,讓人敬佩不已。她在離別時的話語,也暗示了她對家族未來的擔憂,她擔心賈府在她離開後會陷入更加混亂的局麵,無法擺脫衰敗的命運。
    探春遠嫁時的言行,深刻地展現了她堅毅果決、豁達樂觀、有責任感和使命感的性格特點,以及她對家族命運的清醒認識和深深擔憂。她的遠嫁,不僅是個人命運的悲劇,更是賈府乃至整個封建社會家族興衰的一個縮影。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3.尤氏
    在《紅樓夢》第一百二回中,尤氏患病前後的狀態有著明顯的變化,這一變化也深刻地反映出她的性格特點以及在賈府中的處境。
    尤氏在送探春遠嫁之前,雖身為寧國府的當家主母,但在賈府複雜的人際關係和家族事務中,一直處於一種相對隱忍和無奈的狀態。她性格溫和,為人善良,麵對賈府內部的諸多矛盾和紛爭,總是盡力調和,以維持家族的表麵和諧。然而,這種隱忍和退讓並沒有讓她在賈府中獲得應有的尊重和地位,反而使她在一些事情上顯得有些力不從心。
    送探春遠嫁歸來後,尤氏身心俱疲,很快便病倒了。患病後的她,身體虛弱,精神萎靡。賈蓉四處請醫問藥,但病情始終不見好轉。她整日臥病在床,麵容憔悴,眼神中透露出無盡的憂慮和疲憊。此時的她,不僅要承受身體上的痛苦,還要麵對賈府中鬧鬼傳聞帶來的心理壓力。她的病情也成為了賈府眾人關注的焦點,使得原本就緊張的家族氣氛更加壓抑。
    從尤氏患病前後的狀態可以看出,她是一個心思細膩、情感豐富的人。探春的遠嫁讓她深感傷感,她深知這對賈府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損失,也預示著家族的命運可能會更加艱難。她的憂慮和無奈不僅僅是因為個人的情感,更是對整個家族未來的擔憂。
    在賈府中,尤氏的處境十分尷尬。她雖是寧國府的當家主母,但在家族中的話語權卻相對有限。賈珍的荒淫無道和賈府內部的腐朽墮落,讓她在管理家族事務時麵臨著諸多困難。她既要維護家族的尊嚴和聲譽,又要應對各種複雜的人際關係,這使得她在賈府中常常處於一種兩難的境地。
    尤氏的善良和隱忍並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反而讓她成為了賈府內部矛盾的犧牲品。她的患病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她在長期的壓抑和無奈下,身心已經不堪重負。她的命運也預示著賈府的衰落已不可避免,一個曾經輝煌的家族,在內部的腐朽和外部的壓力下,逐漸走向了末路。
    4.賈珍、賈蓉
    在《紅樓夢》第一百二回中,賈珍和賈蓉的行為和決策充分展現了他們的性格特點以及對家族事務的態度。
    賈珍在聽聞大觀園鬧鬼的傳聞後,表現出了一種自負和逞強。他不信邪,偏要前去查個究竟,帶著小廝劃船進入大觀園。這種行為看似勇敢,實則是一種盲目和衝動。他沒有考慮到鬧鬼傳聞可能帶來的心理影響,也沒有做好應對突發情況的準備。當小廝說看到鬼時,他瞬間被嚇得生病,這反映出他內心深處其實是恐懼的,隻是用表麵的強硬來掩蓋。這體現了他性格中的魯莽和缺乏深思熟慮。
    在家族事務方麵,賈珍雖然身為寧國府的當家人,但他的管理方式卻十分混亂。他對家族成員的行為缺乏有效的約束,導致賈府內部矛盾重重。例如,他手下的人借著賈政的名聲在外麵招搖撞騙,最終給賈政帶來了災禍。這說明他在用人和管理上存在嚴重的漏洞,沒有盡到當家人的責任。此外,他在麵對大觀園鬧鬼傳聞時,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而是寄希望於道士驅妖,這顯示出他在處理問題時的迷信和無能。
    賈蓉在回目中的表現則更多地體現出他的膽小和懦弱。在父親賈珍患病後,他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自己也很快染上了疾病。他沒有像一個男子漢那樣勇敢地麵對困難,而是被恐懼所支配。他找來毛半仙為母親占卦,也是病急亂投醫的表現,反映出他在麵對問題時缺乏主見和應對能力。
    在家族事務上,賈蓉雖然參與其中,但並沒有起到積極的作用。他對父親的決策言聽計從,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例如,在賈珍決定派人去大觀園守房時,他沒有提出任何建設性的意見,隻是盲目地執行。這說明他對家族事務缺乏責任感和擔當,沒有為家族的發展出謀劃策。
    賈珍和賈蓉的行為和決策反映出他們性格上的缺陷以及對家族事務的消極態度。他們的存在加速了賈府的衰落,使得這個曾經輝煌的家族在麵對內憂外患時更加不堪一擊。他們的故事也讓我們看到了封建社會中貴族子弟的墮落和腐朽,以及家族興衰的無常。
    5.毛半仙、道士
    在《紅樓夢》第一百二回中,毛半仙和道士這兩個人物形象鮮明,他們在回目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具有深刻的象征意義。
    毛半仙是個以周易占卦為業的人。賈蓉在母親尤氏患病且久治不愈時,病急亂投醫將他請來。毛半仙占卦時煞有介事,擺開卦具,口中念念有詞,最後稱尤氏是衝撞邪祟所致,需作法驅邪。從他的行為來看,他深諳利用人們的迷信心理,通過神秘的儀式和說辭來獲取信任。他的形象代表了當時社會中那些靠迷信手段謀生的人,他們利用人們對未知的恐懼和對超自然力量的信仰,謀取利益。
    毛半仙的占卦結果在賈府引起了軒然大波,加劇了眾人的恐慌情緒,促使賈府采取驅邪行動,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這反映出他在回目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進一步凸顯了賈府在麵對困境時的盲目和迷信。他的存在也揭示了封建社會中迷信思想的盛行,人們在遇到無法解釋的事情時,往往寄希望於這些所謂的“高人”。
    道士則是在賈珍生病後,被請來在大觀園驅妖的。他身著道袍,手持桃木劍,帶著小道士們布置法壇,作法時口中念念有詞,揮舞桃木劍、灑符水,營造出神秘的氛圍。道士聲稱大觀園陰氣太重,有邪祟作祟,要將其驅逐。他的形象是典型的封建迷信的代表,利用人們對鬼神的敬畏,進行看似神秘的儀式。
    道士驅妖的行為象征著賈府在麵對危機時的無力掙紮。賈府此時內憂外患,卻不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而是寄希望於道士的驅妖之術,這反映出賈府的腐朽和墮落。道士的出現不僅沒有解決實際問題,反而耗費了賈府的資源,加劇了家族的經濟困境。他在回目中的作用是揭示了賈府的愚昧和對超自然力量的依賴,預示著賈府的衰落已不可避免。
    毛半仙和道士這兩個人物形象,共同反映了封建社會的迷信思想和腐朽本質,他們在回目中的作用和象征意義,深刻地揭示了賈府的命運走向。
    喜歡【紅樓夢】逐回深度解讀請大家收藏:()【紅樓夢】逐回深度解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