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散餘資賈母明大義 複世職政老沐天恩

字數:16645   加入書籤

A+A-


    一、《紅樓夢》第一百七回概述
    《紅樓夢》第一百七回“散餘資賈母明大義 複世職政老沐天恩”處於全書的關鍵轉折位置,此時賈府已遭受抄家重創,家族陷入風雨飄搖的困境。本回情節圍繞著賈母散餘資和賈政複世職展開,展現了家族在衰敗之際的掙紮與轉機。
    賈府被抄家後,經濟陷入極度困境,賈母雖年事已高且身體抱恙,但她挺身而出,強撐病體召集眾人。她將自己多年積攢的財物一一分配,盡顯睿智與家族責任感。她先安排賈赦、賈珍等子孫的生活用度,如給賈赦三千兩,讓他拿二千兩做盤費,留一千兩給邢夫人;給賈珍三千兩,隻許他拿一千兩,留下二千兩給尤氏過日子。又為寶玉、黛玉等孫輩的未來考慮,還特意留下五百兩銀子,讓賈璉明年將林黛玉的棺材送回南去。此外,賈母還將祖父留下的衣服和自己少年時的衣服首飾分給眾人。
    與此同時,賈政得到朝廷複職的消息。此前,賈政被傳至樞密院,麵對朝廷對賈赦、賈珍等人罪行的詢問,他誠懇認罪,稱自己因公務繁忙未留心家務,不能管教子侄,辜負聖恩。最終,朝廷從寬將賈赦發往台站效力贖罪,對賈珍的指控也因證據不足從輕處理。賈政複世職讓搖搖欲墜的賈府看到一絲希望,但經曆此番大劫,家族往日的繁華已難再現,眾人也都陷入深深的憂慮與反思之中。
    二、情節解讀
    1.賈府抄家後續與朝廷處置
    賈府抄家之後,朝廷對相關人員的處置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這一處置結果不僅關乎賈府眾人的命運,也深刻影響著家族未來的走向。
    朝廷對賈赦的判罰是發往台站效力贖罪。賈赦被禦史參奏交通外官、恃強淩弱、包攬詞訟等多項罪名。不過,經過嚴鞫,平安州姻親來往未幹涉官事,該禦史無法指實;而倚勢強索石呆子古扇一事雖屬實,但因是玩物,與強索良民之物有別,且石呆子自盡被認定係瘋傻所致,與逼勒致死不同,所以朝廷從寬發落。賈赦平日裏行事囂張跋扈,仗著自己的身份地位為非作歹,此次判罰也是他長期肆意妄為的結果。
    賈珍被參強占良民妻女為妾不從逼死以及尤三姐自刎掩埋未報官等事。經提取都察院原案查明,尤二姐是張華指腹為婚未娶之妻,因貧苦自願退婚,其母願結賈珍之弟為妾,並非強占;尤三姐是賈珍妻妹,本意是為其擇配。因此,賈珍在這些事情上並未被認定有嚴重罪行。然而,賈珍在家族中行為不檢,生活荒淫,雖此次在這些指控上逃過嚴懲,但他的所作所為早已為家族埋下了禍根。
    賈政在麵對朝廷詢問時,表現得極為恭順。他詳細陳述了自己自被主恩欽點學政後的一係列任職經曆,強調自己日夜不敢怠惰,對家務並未留心伺察,承認自己糊塗,不能管教子侄,辜負了聖恩,並請求主上重重治罪。賈政一直以正統形象示人,在這種情況下,他的應對體現了他對朝廷的敬畏和對自身責任的認識。他深知家族出現這樣的問題,自己作為家族重要成員難辭其咎,所以以誠懇的態度麵對朝廷的詢問,希望能減輕朝廷對家族的處罰。
    朝廷對賈府相關人員的處置,既體現了律法的公正,也在一定程度上考慮了各種實際情況。但這一係列事件也讓賈府元氣大傷,曾經的繁華景象一去不複返,家族的命運也因此發生了巨大的轉變。
    2.賈母散餘資的過程
    賈府遭受抄家重創後,經濟陷入了極度困境,宛如一座搖搖欲墜的大廈,隨時可能轟然倒塌。在這危急存亡之秋,賈母挺身而出,強撐著病體,召集眾人,開始了散餘資的艱難之舉,試圖為家族的未來撐起一片天。
    賈母深知家族的現狀,她明白必須合理分配自己多年積攢的財物,才能最大程度地安頓好家族中的每一個人。她首先考慮到了賈赦和賈珍這兩支子孫。“這裏現有的銀子,交賈赦三千兩,你拿二千兩去做你的盤費使用,留一千兩給大太太另用。這三千兩給珍兒,你隻許拿一千兩去,留下二千兩交你媳婦過日子。仍舊各自度日,房子是在一處,飯食各自吃罷。”從這一安排可以看出,賈母對賈赦和賈珍的情況有著清晰的認識。賈赦被發往台站效力贖罪,需要盤費,賈母給予他一定的資金支持,讓他能夠順利前往;而留給邢夫人的一千兩銀子,則是考慮到她日後的生活開銷。對於賈珍,賈母隻允許他拿走一千兩,其餘二千兩留給尤氏過日子,這是因為賈珍平日裏生活荒淫,不善理財,賈母擔心他會揮霍無度,所以將大部分銀子留給尤氏,以保障他們這一支的基本生活。
    接著,賈母又想到了鳳丫頭王熙鳳。“隻可憐鳳丫頭操心了一輩子,如今弄得精光,也給他三千兩,叫他自己收著,不許叫璉兒用。如今他還病得神昏氣喪,叫平兒來拿去。”王熙鳳為賈府操持多年,盡心盡力,卻落得個精光的下場,賈母對她充滿了憐惜。給她三千兩銀子,一方麵是對她多年付出的補償,另一方麵也是希望她能夠好好調養身體,度過難關。同時,賈母特意強調不許賈璉使用這筆銀子,可見她對賈璉的行為也有所不滿,擔心他會將銀子胡亂花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對於孫女四丫頭,賈母也沒有忘記。“四丫頭將來的親事還是我的事。”在那個封建時代,女子的婚姻是人生大事,賈母主動承擔起四丫頭的親事,體現了她對孫女的關愛和責任。她希望能夠為四丫頭找到一個好歸宿,讓她的未來有保障。
    此外,賈母還考慮到了林黛玉的身後事。“這五百兩銀子交給璉兒,明年將林丫頭的棺材送回南去。”林黛玉已經去世,賈母依然惦記著她,安排銀子將她的棺材送回南方,這不僅是對林黛玉的尊重,也體現了賈母的善良和重情重義。
    賈母還將祖父留下來的衣服以及自己少年穿的衣服首飾進行了分配。“男的呢,叫大老爺、珍兒、璉兒、蓉兒拿去分了,女的呢,叫大太太、珍兒媳婦、鳳丫頭拿了分去。”這些衣物首飾雖然不是什麽貴重之物,但對於此時的賈府眾人來說,也是一種安慰和紀念。
    賈母散餘資的每一項安排都深思熟慮,背後蘊含著她對家族成員的了解與關愛。她在家族危難時刻,展現出了非凡的魄力與擔當,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維護著家族最後的體麵與安寧。她深知這些財物或許無法讓賈府重回昔日的輝煌,但至少能夠讓家族成員在困境中暫時得以生存,為家族的未來保留一絲希望。她的這一行為,也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深明大義、顧全大局的家族長輩形象,令人敬佩不已。
    3.賈政複世職的影響
    賈政複世職的消息如同一束光,穿透了籠罩在賈府上空的陰霾,給這個曆經抄家重創、搖搖欲墜的家族帶來了一絲希望。
    對於賈府眾人而言,這無疑是一劑強心針。家族成員們原本低落的情緒有所振奮,仿佛看到了家族複興的曙光。尤其是賈母,這位在家族危難時刻挺身而出、強撐大局的老人,聽到這個消息後,心中或許稍感寬慰,覺得多年來堅守的家族尊嚴和榮耀似乎有了延續的可能。而一直以來以正統形象示人的賈政,複職讓他重新獲得了朝廷的認可,也讓他在家族中的地位更加穩固。他的內心既有對皇恩的感激,也有對家族未來的一絲期許,仿佛又有了為家族重新拚搏的動力。
    然而,這看似充滿希望的複世職,對賈府未來發展的作用實則有限。盡管賈政恢複了官職,但賈府的根基已被嚴重動搖。抄家使得家族的經濟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大量的財產被查沒,家族的產業也受到了極大的影響。即使賈政重新回到官場,憑借他的俸祿也難以在短時間內填補家族巨大的經濟窟窿。而且,賈府多年來積累的奢華無度、子孫不肖等問題,並非一朝一夕能夠解決。賈赦、賈珍等雖未受到極刑,但他們的行為早已讓家族聲譽受損,在社會上的地位大不如前。家族內部的矛盾和紛爭也並未因賈政複職而消除,各房之間的利益糾葛依然存在,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家族的複興。
    從外部環境來看,朝廷對賈府的態度雖然有所緩和,但抄家事件已經引起了各方的關注,賈府在官場和社會上的形象已經大打折扣。其他家族可能會對賈府保持警惕,與之交往也會更加謹慎。賈政複職後,在官場中可能會麵臨更多的挑戰和壓力,想要重新建立起往日的人脈和影響力並非易事。
    此外,賈府的子孫們大多缺乏進取之心和實際能力。寶玉依然沉浸在自己的情感世界中,對家族事務漠不關心;賈璉等雖有一定的辦事能力,但也難改其紈絝子弟的習性。家族中缺乏能夠真正支撐起家族未來的人才,這使得賈府即使有了賈政複職這一契機,也難以實現真正的複興。
    賈政複世職給賈府帶來了短暫的希望和振奮,但從長遠來看,對賈府未來發展的作用是有限的。賈府要想真正走出困境,重新恢複往日的輝煌,還需要解決諸多深層次的問題。
    三、人物分析
    1.賈母形象剖析
    在《紅樓夢》第一百七回中,賈母在家族危難時刻的表現,淋漓盡致地展現出她獨特而鮮明的性格特點,以及對家族深沉的責任感和關愛。
    賈母首先展現出處變不驚的特質。賈府遭遇抄家這一重大變故,猶如晴天霹靂,整個家族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亂與恐慌之中。然而,賈母卻表現得異常鎮定。當聽聞朝廷對賈赦、賈珍等人的處置結果時,她並未像尤氏和邢夫人那樣悲戚哀傷。賈赦被發往台站效力贖罪,賈珍革去職位派往海疆效力,這對於賈府來說是沉重的打擊,但賈母深知此時悲傷無濟於事,她需要以冷靜的態度來應對家族的困境。這種處變不驚並非是她對家族命運的漠視,而是她多年來在複雜的家族環境中曆練出的一種強大的心理素質。她明白,隻有自己保持鎮定,才能穩住家族的陣腳,給子孫們樹立一個榜樣。
    精明能幹也是賈母的顯著特點。在散餘資的過程中,她的精明能幹體現得淋漓盡致。她對家族中每個人的情況都了如指掌,在分配財物時,每一項安排都經過了深思熟慮。對於賈赦和賈珍,她根據他們的實際情況給予不同的資金支持。賈赦需要盤費前往台站,她便給賈赦三千兩,讓他拿二千兩做盤費,留一千兩給邢夫人另用;而賈珍雖也得到三千兩,但隻允許他拿一千兩,其餘二千兩留給尤氏過日子,以防他揮霍無度。這種細致的安排,充分顯示出賈母對家族成員的了解和對財物的合理規劃。她清楚地知道每個子孫的性格和需求,通過合理分配財物,盡可能地保障了家族各支的基本生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顧全大局更是賈母的重要品質。在家族麵臨經濟困境時,她沒有隻顧自己的安逸,而是毅然決定拿出自己多年積攢的財物來幫助家族渡過難關。她將自己的錢財分給賈政眾人,剩下的留給寶玉,希望能夠緩解家族的經濟壓力。她還考慮到了家族的未來,主動承擔起四丫頭的親事,為孫女的終身大事操心。她深知在這個時候,家族的團結和穩定至關重要,所以她的每一個決策都是從家族的整體利益出發。她的這種顧全大局的精神,不僅維護了家族的尊嚴和體麵,也讓家族成員感受到了她的關愛和溫暖。
    賈母對家族的責任感和關愛在散餘資的情節中體現得尤為深刻。她對王熙鳳的憐惜之情溢於言表。王熙鳳為賈府操持多年,盡心盡力,卻落得個精光的下場,賈母給她三千兩銀子,並特意強調不許賈璉使用,這既是對王熙鳳多年付出的補償,也是對她的一種保護。她擔心王熙鳳的病情,關心她的生活,希望她能夠好好調養身體,度過難關。對於林黛玉,即使她已經去世,賈母依然惦記著她的身後事,安排銀子將她的棺材送回南方,這體現了賈母的重情重義。她對待家族中的每一個成員,無論親疏遠近,都充滿了關愛和責任。
    賈母在家族危難時刻的表現,還展現出她的遠見卓識。她知道賈府的衰敗並非一朝一夕之事,要想讓家族在困境中生存下去,必須從長遠考慮。她通過散餘資的方式,不僅解決了家族眼前的經濟困難,也為家族成員的未來生活提供了一定的保障。她希望子孫們能夠珍惜這些財物,重新振作起來,努力恢複家族的往日輝煌。她的這種遠見卓識,在當時的家族環境中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賈母在家族危難時刻展現出的處變不驚、精明能幹、顧全大局等性格特點,以及她對家族深沉的責任感和關愛,使她成為《紅樓夢》中一個令人敬佩的人物形象。她的行為和決策,不僅影響了家族成員的命運,也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封建家族長輩在困境中所展現出的智慧和擔當。
    2.賈政形象解讀
    在《紅樓夢》的眾多人物中,賈政一直以正統形象示人,他深受封建禮教的熏陶,是封建道德和家族秩序的堅定維護者。
    賈政自幼好讀書,禮賢下士,濟弱扶危,大有祖風。他對家族的期望極高,一心希望賈府能夠延續往日的輝煌。在教育子女方麵,他秉持著嚴格的封建教育理念,對寶玉寄予厚望,期望他能夠走仕途經濟之路,光宗耀祖。當他發現寶玉不喜讀四書五經,卻整日與姐妹們廝混,對詩詞歌賦等“雜學”感興趣時,他怒不可遏,認為寶玉不思進取,有辱門楣。這種教育方式雖然體現了他對家族未來的重視,但也反映出他思想的保守和刻板。
    在家族事務中,賈政也努力扮演著一個正直、盡責的家長角色。他積極參與家族的管理,試圖維持家族的秩序和尊嚴。然而,他雖然有著良好的意願,但在實際操作中卻顯得有些力不從心。賈府內部的腐敗和奢華之風已經根深蒂固,他無法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他對家族中的一些不良現象有所察覺,但卻缺乏有效的手段去製止,隻能眼睜睜地看著家族逐漸走向衰敗。
    賈政複世職後,內心充滿了複雜的情感。首先是對皇恩的感激之情。在賈府遭受抄家重創後,他深知家族的命運掌握在朝廷手中。此次能夠官複原職,他認為這是皇上對他的格外恩典,是家族的幸運。他在得知消息後,必然是感恩戴德,對朝廷更加忠誠。他會覺得自己有了重新為朝廷效力的機會,也有了為家族挽回聲譽的可能。這種感激之情也促使他更加努力地想要在官場中有所作為,以報答皇上的恩情。
    然而,在感激之餘,賈政對家族的未來充滿了迷茫與擔憂。他清楚地知道,雖然自己複職了,但賈府的根基已經被嚴重動搖。抄家使得家族的經濟遭受了巨大的損失,大量的財產被查沒,家族的產業也受到了極大的影響。即使他重新回到官場,憑借他的俸祿也難以在短時間內填補家族的經濟窟窿。而且,賈府多年來積累的奢華無度、子孫不肖等問題,並非一朝一夕能夠解決。賈赦、賈珍等雖未受到極刑,但他們的行為早已讓家族聲譽受損,在社會上的地位大不如前。家族內部的矛盾和紛爭也並未因他複職而消除,各房之間的利益糾葛依然存在,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家族的複興。
    賈政也意識到,賈府的子孫們大多缺乏進取之心和實際能力。寶玉依然沉浸在自己的情感世界中,對家族事務漠不關心;賈璉等雖有一定的辦事能力,但也難改其紈絝子弟的習性。家族中缺乏能夠真正支撐起家族未來的人才,這讓他對家族的未來感到憂心忡忡。他不知道自己複職後,能否帶領家族走出困境,重新恢複往日的輝煌。
    在家族興衰中,賈政扮演著一個複雜而矛盾的角色。他一方麵是家族的重要支柱,他的官職和地位在一定程度上維持著家族的體麵和尊嚴。他的複職也給家族帶來了一絲希望,讓家族成員看到了複興的可能。另一方麵,他又無法從根本上改變家族衰敗的命運。他的思想保守,無法適應時代的變化,對家族內部的腐敗和奢華之風也缺乏有效的治理手段。他雖然努力想要維護家族的秩序和尊嚴,但卻往往力不從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賈政的形象反映了封建禮教下士大夫階層的無奈和悲哀。他堅守著自己的道德準則和家族責任,但在時代的洪流麵前卻顯得渺小而無力。他的複職雖然給賈府帶來了短暫的轉機,但卻無法改變家族走向衰敗的大趨勢。他的複雜情感和在家族興衰中的角色,也讓我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封建社會的腐朽和家族命運的無常。
    3.其他人物反應
    在《紅樓夢》第一百七回中,賈府遭遇抄家變故,朝廷對相關人員進行處置,賈母散餘資,賈政複世職,家族不同成員在這場危機麵前展現出了各異的表現和心理變化。
    尤氏在得知賈珍被革去職位派往海疆效力贖罪後,內心充滿了悲傷與無助。賈珍是寧府的當家人,他的離去讓尤氏失去了依靠。她深知寧府未來的日子將會艱難,不僅要獨自操持家中事務,還要麵對經濟上的困境。在賈母散餘資時,她雖得到了賈珍那份留下的二千兩銀子,但這也隻是杯水車薪。她的悲傷不僅僅是為賈珍的離去,更是對寧府未來命運的擔憂。她在家族中的地位本就有些尷尬,如今更是陷入了孤立無援的境地,隻能默默承受著這一切,努力維持著寧府表麵的平靜。
    邢夫人在賈赦被發往台站效力贖罪的消息傳來後,悲痛萬分。賈赦是她的丈夫,她一直以來都依靠著賈赦的地位和權勢生活。如今賈赦遠去,她不僅失去了生活的依靠,在家族中的地位也一落千丈。她平日裏養尊處優,缺乏獨立生活的能力,麵對未來的生活,她感到無比的恐懼和迷茫。賈母分給她一千兩銀子,這對她來說或許能暫時緩解一些經濟上的壓力,但卻無法彌補她內心的傷痛。她在家族中的存在感本就不高,此時更是顯得落寞和淒涼。
    王熙鳳在經曆了抄家的打擊後,身體和精神都遭受了重創。她為賈府操持多年,機關算盡,卻落得個精光的下場。當賈母派人送來三千兩銀子時,她的心情稍有好轉。這三千兩銀子對她來說,不僅是物質上的支持,更是一種精神上的安慰。她深知自己在賈府樹敵眾多,如今抄家後更是處境艱難。這三千兩銀子讓她感受到了賈母對她的憐惜和認可,也讓她看到了一絲生活的希望。然而,她的病情依然嚴重,神昏氣喪,身體的虛弱和內心的疲憊讓她難以從根本上振作起來。
    寶玉在麵對家族的變故時,表現出了一種懵懂和不知所措。他一直生活在大觀園的溫柔鄉中,對家族的經濟和政治事務並不關心。賈赦和賈珍的離去,他或許隻是感到有些傷感,但並沒有真正理解這對家族意味著什麽。在送賈赦和賈珍走後,遇到有人要喜錢,他也隻是覺得有些奇怪。他依然沉浸在自己的情感世界中,對林黛玉的思念和對未來的迷茫占據了他的內心。家族的興衰對他來說,似乎是一個遙遠而陌生的概念,他還沒有意識到自己肩負的責任和家族未來的艱難。
    包勇則與其他家族成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他從甄府來到賈府,對賈府忠心耿耿。在賈府敗落、眾人紛紛躲避之時,他依然堅守崗位,真心為賈府做事。他看不慣賈府那些忘恩負義的下人,借酒辱罵他們,甚至撞到了賈雨村。他的行為雖然有些魯莽,但卻體現了他的正直和忠誠。他不畏懼權貴,也不隨波逐流,始終保持著自己的原則和底線。他的存在,為衰敗的賈府帶來了一絲正氣和希望。
    在這場家族危機中,尤氏、邢夫人的悲傷無助,王熙鳳的無奈與一絲希望,寶玉的懵懂,包勇的忠誠正直,都生動地展現了家族不同成員在危機麵前的不同態度,也進一步揭示了賈府衰敗的必然性和複雜性。
    四、藝術特色分析
    1.情節跌宕起伏
    《紅樓夢》第一百七回的情節猶如一幅波瀾壯闊的畫卷,從抄家低穀到賈母散資的悲壯,再到賈政複職的轉機,一落一起的情節安排極大地營造了故事的戲劇性和張力,深深牽動著讀者的情感。
    故事起始於賈府抄家這一沉重打擊,瞬間將家族推向了萬劫不複的深淵。曾經繁華似錦、鍾鳴鼎食的賈府,在朝廷的查抄下,變得千瘡百孔、搖搖欲墜。賈赦被發往台站效力贖罪,賈珍革去職位派往海疆,家族的頂梁柱轟然倒塌,眾人的命運也隨之急轉直下。抄家後的賈府,經濟陷入困境,人心惶惶,往日的歡聲笑語被悲傷和絕望所取代。這一情節的低穀,讓讀者深刻感受到了家族興衰的無常,仿佛置身於黑暗的深淵,為賈府的命運揪心不已。
    緊接著,賈母散資的情節如同一束悲壯的光,照亮了黑暗的賈府。在家族最艱難的時刻,賈母挺身而出,強撐著病體,將自己多年積攢的財物一一分配給子孫。她的每一項安排都飽含著對家族的深情和對子孫的關愛,然而這背後卻是無盡的無奈和悲哀。她深知這些財物或許無法讓賈府重回昔日的輝煌,但她依然希望能夠為家族保留一絲生機,為子孫們的未來提供一些保障。賈母散資的情節,充滿了悲壯的色彩,讓讀者在感受到賈母偉大的同時,也為賈府的衰敗而痛心疾首。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就在讀者為賈府的命運感到絕望之時,賈政複職的消息如同久旱後的甘霖,給賈府帶來了一絲轉機。賈政官複原職,讓家族成員們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仿佛黑暗中出現了一絲光明。這一情節的轉折,讓故事的發展峰回路轉,極大地增強了故事的戲劇性。讀者的心情也隨之從絕望轉向了一絲期待,期待著賈府能夠在賈政的帶領下逐漸恢複元氣。
    這種一落一起的情節安排,使得故事充滿了張力。讀者的情感隨著情節的起伏而跌宕,從對賈府抄家的震驚和悲痛,到對賈母散資的感動和敬佩,再到對賈政複職的期待和欣慰,情感體驗豐富而深刻。同時,這種情節安排也深刻地揭示了家族興衰的主題,讓讀者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封建社會的腐朽和家族命運的無常。它讓我們看到,即使在最黑暗的時刻,也可能會有一絲希望的曙光,但這希望往往是短暫而脆弱的,難以改變家族衰敗的大趨勢。
    2.細節刻畫入微
    在《紅樓夢》第一百七回中,賈母分配財物這一情節,通過諸多細膩的細節描寫,生動地展現了人物關係、家族內部結構,同時也凸顯了賈母心思的縝密,使人物形象更加立體飽滿。
    從人物關係來看,賈母對不同子孫的財物分配體現了她與各成員之間的親疏遠近和情感深淺。對於賈赦和賈珍,賈母雖給予了一定的資金支持,但也有所區別對待。給賈赦三千兩,讓他拿二千兩做盤費,留一千兩給邢夫人另用;而賈珍雖也得到三千兩,卻隻允許他拿一千兩,其餘二千兩留給尤氏過日子。這一細節表明賈母對賈赦和賈珍的行為有所不滿,尤其是賈珍平日生活荒淫,賈母擔心他揮霍錢財,所以將大部分銀子留給尤氏,以保障他們這一支的基本生活。這既體現了賈母對家族成員的了解,也反映出她與賈赦、賈珍之間複雜的情感關係,既有長輩的關愛,又有對他們行為的不滿和擔憂。
    對於王熙鳳,賈母給她三千兩銀子,並特意強調不許賈璉使用。王熙鳳為賈府操持多年,盡心盡力,卻落得個精光的下場,賈母此舉既是對她多年付出的補償,也是對她的一種保護。這一細節展現了賈母與王熙鳳之間特殊的情感紐帶,賈母欣賞王熙鳳的能幹,也憐惜她的遭遇,通過這種方式表達對她的關愛和支持。
    從家族內部結構來看,賈母的財物分配反映了賈府各房之間的地位和經濟狀況。賈赦和賈珍作為家族的長房和次房,在家族中原本地位較高,但此次抄家後,他們的經濟狀況受到了嚴重影響。賈母給他們的財物,是為了幫助他們度過難關,維持基本的生活。而王熙鳳所在的賈璉一房,雖然在家族事務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但抄家後也陷入了困境。賈母給她銀子,也是為了穩定這一房的局麵。這表明賈府各房之間相互依存又存在一定的利益關係,賈母通過財物分配來平衡各房之間的關係,維護家族的穩定。
    賈母心思的縝密在財物分配的細節中體現得淋漓盡致。她不僅考慮到了各子孫的眼前需求,還為他們的未來做了打算。比如,她主動承擔起四丫頭的親事,這是為孫女的終身大事著想;安排銀子將林黛玉的棺材送回南方,體現了她的重情重義。她對每一項財物的分配都經過了深思熟慮,充分考慮了家族的整體利益和各成員的具體情況。
    賈母分配財物的細節描寫,如同放大鏡一般,將人物關係、家族內部結構以及賈母的心思縝密展現得一覽無餘。這些細節使人物形象更加立體飽滿,讓讀者能夠更加深入地了解《紅樓夢》中複雜的家族世界和人物內心。
    3.語言運用特點
    《紅樓夢》第一百七回在語言運用上展現出豐富性、形象性、音樂性和創新性的特點,這些特點對表達情感、塑造人物和展現主題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語言的豐富性體現在詞匯的多樣和表達方式的靈活上。在描述賈府抄家後的衰敗景象時,運用了“千瘡百孔”“搖搖欲墜”等詞匯,生動地展現出家族的困境。而在描寫人物對話時,不同人物的語言風格各具特色。賈政在麵對朝廷詢問時,言辭恭順,如“犯官自從主恩欽點學政,任滿後查看賑恤……日夜不敢怠惰”,體現出他正統、嚴謹的性格。王熙鳳在得知賈母送銀時,雖未直接描寫其言語,但從“心情好了許多”可推測出她的反應,側麵展現出她對錢財的在意。這種豐富的語言表達,使人物形象更加鮮活,也讓讀者能更深入地感受到故事中的情感。
    形象性是本回語言的一大亮點。作者通過細膩的描寫,將人物和場景栩栩如生地呈現在讀者麵前。例如,描寫賈母散資時,“這裏現有的銀子,交賈赦三千兩,你拿二千兩去做你的盤費使用,留一千兩給大太太另用……”,詳細的分配過程讓讀者仿佛親眼目睹了賈母的安排,感受到她的深思熟慮和對家族的關愛。又如,描寫賈府抄家後的冷清,“賈府如今敗落,眾人能躲則躲”,簡潔的語言勾勒出一幅淒涼的畫麵,增強了故事的感染力。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音樂性在本回語言中也有所體現。作者運用了一些對仗、押韻的語句,使文章讀起來朗朗上口。雖然不像詩詞那樣明顯,但在一些對話和描述中,能感受到節奏的韻律。如“賈赦發配充軍,賈珍海疆效力”,句式整齊,富有節奏感,增強了語言的表現力。
    創新性體現在語言的獨特表達方式和對傳統的突破上。作者在描寫人物和情節時,常常運用一些新穎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例如,將賈府比作一座搖搖欲墜的大廈,形象地表達出家族的衰敗。這種創新性的語言運用,使故事更具吸引力,也讓讀者對主題有更深刻的理解。
    本回語言的豐富性、形象性、音樂性和創新性,共同為表達情感、塑造人物和展現主題服務。它們相互配合,使《紅樓夢》第一百七回成為一篇語言藝術的佳作,讓讀者在閱讀中感受到文學的魅力。
    五、主題與文化內涵
    1.家族興衰的啟示
    《紅樓夢》第一百七回深刻地反映了家族興衰無常的主題,賈府從曾經的繁華鼎盛走向衰敗沒落,宛如一場夢幻泡影,其中的緣由值得我們深入探究,也能為現實生活中的家族、團隊建設提供諸多警示。
    賈府的衰敗與長期的奢華無度密切相關。在其鼎盛時期,賈府上下生活極盡奢華,吃穿用度皆為上乘。從飲食方麵來看,一頓普通的飯菜都擺滿了珍饈佳肴,耗費巨大;居住環境更是富麗堂皇,大觀園的建造奢華至極,亭台樓閣、奇花異草應有盡有。這種奢華的生活方式不僅消耗了大量的財富,也滋生了家族成員的驕奢淫逸之風。他們隻知享受,不知節儉,沒有意識到財富的積累並非易事,更沒有為家族的未來做長遠打算。當家族遭遇變故,如抄家等,經濟來源斷絕,曾經的奢華生活瞬間崩塌,家族陷入了困境。這警示我們,無論是家族還是團隊,都應該保持適度的消費觀念,避免過度奢華和浪費。要懂得珍惜資源,合理規劃開支,為未來的發展預留足夠的資金和儲備。
    子孫不肖也是賈府衰敗的重要原因。賈府的子孫們大多缺乏進取之心和實際能力。賈赦、賈珍等行為不檢,生活荒淫無度,他們仗著家族的權勢為非作歹,不僅損害了家族的聲譽,也為家族埋下了禍根。寶玉則沉浸在自己的情感世界中,對家族事務漠不關心,無心仕途經濟。賈璉等雖有一定的辦事能力,但也難改其紈絝子弟的習性。家族中缺乏能夠真正支撐起家族未來的人才,導致家族在麵對危機時無力應對。這告訴我們,在家族或團隊建設中,培養優秀的人才至關重要。要注重對後代或成員的教育和培養,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培養他們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讓他們具備為家族或團隊發展貢獻力量的能力。
    從賈府的興衰中,我們還能看到家族內部管理的重要性。賈府內部管理混亂,各房之間利益糾葛不斷,缺乏有效的溝通和協作。王熙鳳雖然精明能幹,但她在管理過程中也存在著諸多問題,如濫用職權、中飽私囊等,這進一步加劇了家族的矛盾和危機。在現實生活中,無論是家族還是團隊,都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製度,明確各成員的職責和權利,加強內部的溝通和協作,避免出現內部紛爭和矛盾。隻有這樣,才能提高家族或團隊的凝聚力和戰鬥力,實現可持續發展。
    此外,賈府在麵對危機時的應對方式也值得我們反思。當家族遭遇抄家等重大變故時,雖然賈母散餘資試圖挽救家族,但這隻是杯水車薪,無法從根本上改變家族衰敗的命運。這提醒我們,在麵對危機時,不能僅僅依靠臨時的補救措施,而應該在平時就做好風險防範和應對預案。要增強危機意識,及時發現和解決潛在的問題,避免危機的爆發。
    《紅樓夢》第一百七回所反映的家族興衰無常的主題,為我們在現實生活中的家族、團隊建設提供了寶貴的啟示。我們應該從中吸取教訓,避免重蹈賈府的覆轍,努力打造一個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的家族或團隊。
    2.傳統文化價值體現
    《紅樓夢》第一百七回蘊含著豐富的中國傳統文化元素,這些元素不僅是故事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深刻地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價值觀念和文化風貌。
    1)尊卑有序的價值觀念
    在本回中,尊卑有序的觀念貫穿始終。賈府作為封建大家族,嚴格遵循著長幼、主仆之間的等級秩序。賈母作為家族的最高長輩,擁有絕對的權威。在散餘資時,她的決策和安排無人敢違抗,子孫們都恭敬地聽從她的吩咐。這種尊卑有序的觀念維護了家族的穩定和秩序,使家族成員明確自己的地位和職責。例如,賈政在麵對朝廷詢問時,表現出對上級的敬畏和恭順,體現了封建等級製度下對權威的尊重。這種價值觀念在當時的社會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它有助於維護社會的穩定和和諧。
    2)忠孝節義的價值取向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忠孝節義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觀之一,在本回中也有明顯的體現。賈政一直以忠誠於朝廷、孝順長輩為準則。他在麵對家族危機時,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向朝廷交代,承擔起自己的責任,這體現了他的“忠”。同時,他對賈母也十分孝順,聽從賈母的安排,盡力維護家族的尊嚴。王熙鳳雖然在為人處世方麵有一些瑕疵,但她為賈府操持多年,盡心盡力,也體現了一定的“義”。而尤氏和邢夫人在麵對丈夫的變故時,表現出的悲傷和無奈,也從側麵反映了她們對丈夫的“節”。這些價值取向是封建社會所倡導的道德規範,對人們的行為和思想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3)詩詞文化的點綴
    詩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在《紅樓夢》中也經常出現。雖然在本回中詩詞的直接描寫相對較少,但整個故事的氛圍和情感表達卻充滿了詩意。例如,賈府抄家後的衰敗景象,讓人不禁聯想到“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的淒涼。詩詞文化的運用不僅增添了故事的藝術感染力,也反映了當時文人雅士的文化素養和審美情趣。它使讀者在閱讀過程中能夠感受到一種獨特的文化韻味,加深對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4)禮儀文化的展現
    禮儀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本回中也展現了豐富的禮儀文化。從朝廷的審訊儀式到賈府內部的日常禮儀,都體現了當時社會對禮儀的重視。賈政在麵對朝廷官員時,行跪拜之禮,言辭恭順,這是封建社會官場禮儀的體現。而在賈府內部,家族成員之間的見麵、問候等都遵循著一定的禮儀規範。禮儀文化的展現不僅體現了社會的文明程度,也有助於維護人際關係的和諧。它使人們在交往中能夠遵循一定的準則,避免衝突和誤解。
    《紅樓夢》第一百七回中所體現的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如尊卑有序、忠孝節義、詩詞和禮儀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它們不僅豐富了故事的內涵,展現了當時社會的文化風貌,也為我們了解中國傳統文化提供了一個生動的窗口。這些傳統文化元素在故事中相互交織,共同構成了一個豐富多彩的文化世界,使《紅樓夢》成為一部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經典之作。
    六、紅學研究視角下的第一百七回
    1.與前八十回的關聯
    《紅樓夢》第一百七回在情節、人物形象等方麵與前八十回存在著緊密的呼應和延續,這對於理解原著整體構思和創作意圖具有重要意義。
    在情節上,本回賈府抄家及朝廷對相關人員的處置與前八十回中諸多伏筆相呼應。前八十回裏,通過焦大的醉罵、柳湘蓮對寧國府的評價等情節,暗示了賈府內部的腐朽和暗藏的危機。如焦大醉罵“爬灰的爬灰,養小叔子的養小叔子”,揭示了賈府中荒淫無度的醜事,為後來朝廷對賈赦、賈珍的懲處埋下了伏筆。而本回中賈府因經濟虧空陷入困境,也與前八十回中賈府奢華無度的生活描寫相呼應。前八十回裏,賈府的飲食、服飾、建築等都極盡奢華,如元妃省親時大觀園的建造,耗費巨大,這種長期的奢華必然導致家族經濟的入不敷出,最終走向衰敗。
    人物形象方麵,本回中賈母、賈政等人物的性格特點與前八十回一脈相承。賈母在家族危難時刻散餘資,展現出的處變不驚、精明能幹和顧全大局,與前八十回中她作為家族長輩的形象相符。前八十回裏,賈母在賈府的各種事務中都起著主導作用,她疼愛子孫,善於協調家族內部關係,本回中散資的情節進一步體現了她對家族的責任感和關愛。賈政一直以正統形象示人,前八十回中他對寶玉的嚴格管教,期望寶玉走仕途經濟之路,體現了他對封建禮教和家族榮譽的重視。本回中他在麵對朝廷詢問時的恭順,以及複職後的複雜情感,都延續了他的這一性格特點。
    從紅學研究的角度來看,第一百七回與前八十回的關聯有助於我們理解原著的整體構思和創作意圖。曹雪芹在前八十回中通過細膩的描寫構建了一個龐大而複雜的賈府世界,展現了封建家族的繁榮與內部矛盾。而後文的情節發展,包括本回的抄家、散資、複職等,都是對前八十回所設伏筆的回應,揭示了封建家族必然走向衰敗的命運。這種前後呼應的情節安排,使我們能夠更全麵地理解曹雪芹對封建社會的批判和對人性的思考,對於深入研究《紅樓夢》的主題和藝術價值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2.在紅學研究中的地位
    《紅樓夢》第一百七回在紅學研究中具有一定的關注度和獨特的研究價值。部分學者認為,此回是理解賈府命運轉折的關鍵章節。它詳細展現了賈府抄家後的艱難處境,以及朝廷對相關人員的處置結果,為研究封建家族在政治風暴中的興衰提供了生動案例。從這一回中,能清晰看到賈府從繁華走向衰敗的具體過程,對於深入剖析封建社會的腐朽和家族製度的弊端具有重要意義。
    也有學者聚焦於本回的人物塑造。賈母散餘資時展現出的處變不驚、精明能幹和顧全大局,賈政複職後的複雜情感,以及其他人物在危機麵前的不同表現,都為人物形象的研究提供了豐富素材。通過對這些人物的分析,可以更全麵地理解曹雪芹筆下人物的性格特點和內心世界。
    然而,也有一些學者對後四十回包括本回的作者和藝術價值存在爭議。他們認為後四十回在情節設置、人物塑造和語言風格上與前八十回存在差異,可能並非曹雪芹原著。但即便如此,本回依然為紅學研究提供了不同的視角和思考方向,促使學者們不斷探索《紅樓夢》的完整麵貌和創作意圖。
    喜歡【紅樓夢】逐回深度解讀請大家收藏:()【紅樓夢】逐回深度解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