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薛寶釵
字數:21707 加入書籤
一、薛寶釵的人物背景
1.家族出身
在《紅樓夢》的宏大敘事中,“賈、史、王、薛”四大家族宛如屹立於封建社會的四座巍峨山峰,彼此相連、相互依存,共同構成了一個龐大而複雜的權力與利益網絡。薛家作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擁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和深遠的影響力。
薛家是紫薇舍人之後,家底殷實,富可敵國。其家族主要經營著龐大的皇商產業,壟斷了朝廷的鹽政生意。鹽,作為古代社會的重要戰略物資,關乎國計民生,薛家憑借這一特權,積累了巨額的財富,成為四大家族中經濟實力最為雄厚的家族之一。這種強大的經濟後盾,不僅讓薛家在物質生活上極盡奢華,更使其在社會交往中擁有了極高的話語權和影響力。
家族的輝煌與榮耀,如同肥沃的土壤,滋養著薛寶釵的成長。在這樣的環境中,她自幼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精通詩詞書畫,熟知禮儀規範,培養出了端莊穩重、優雅大方的氣質。家族的商業背景也讓她對經濟事務有著敏銳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使她在處理人際關係和應對生活瑣事時,展現出超越常人的智慧和謀略。然而,家族所遵循的封建禮教和傳統觀念,也如同無形的枷鎖,束縛著她的思想和行為,使她成為封建道德的忠實信徒和踐行者。
2.家庭環境
薛寶釵的家庭環境對她性格的形成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她的父親是一位頗具學識和威望的人,雖在書中著墨不多,但從薛家的家族底蘊和薛寶釵的教養來看,他應是一個重視傳統教育、遵循封建禮教的人。在薛寶釵幼年時,父親便對她悉心教導,培養她的文學素養和道德觀念,為她日後成為封建淑女奠定了基礎。
母親薛姨媽,是個善良、溫和且有些軟弱的婦人。她疼愛子女,對薛寶釵嗬護備至。在家庭事務中,她往往缺乏主見,容易依賴他人。這種性格特點使得她在教育子女時,更多地給予關愛和包容,而在原則問題上缺乏堅定的立場。薛寶釵在與母親的相處中,學會了體貼他人、善解人意,但也可能受到母親軟弱一麵的影響,在麵對一些事情時表現出妥協和順從。
哥哥薛蟠,是個典型的紈絝子弟,性情暴躁、驕橫跋扈,行事魯莽且缺乏教養。他的存在給家庭帶來了不少麻煩和困擾。然而,薛寶釵並沒有受到哥哥不良行為的過多影響,反而時常以姐姐的身份規勸他,試圖引導他走上正途。在與薛蟠的相處中,薛寶釵學會了忍耐和寬容,也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了社會的複雜和人性的弱點。
家庭環境的多樣性和複雜性,塑造了薛寶釵複雜而豐富的性格。父親的教導讓她具備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母親的溫柔善良使她學會了關愛他人、善解人意;而哥哥的不良行為則讓她更加成熟和理智,懂得在複雜的環境中保護自己。這種家庭環境下成長起來的薛寶釵,既有著封建淑女的端莊穩重,又有著世故圓滑的處世智慧,成為了《紅樓夢》中一個極具魅力和深度的人物形象。
3.成長經曆
薛寶釵的成長曆程,宛如一幅徐徐展開的畫卷,在封建禮教的大背景下,描繪出她獨特的人生軌跡。
幼年時期,在父親的悉心教導下,薛寶釵接受了係統而嚴格的傳統教育。她熟讀經史子集,詩詞歌賦樣樣精通,展現出了極高的文學天賦。這種教育不僅讓她積累了豐富的知識,更培養了她嚴謹的思維和端莊的氣質。在詩詞創作中,她的作品常常立意深遠、對仗工整,展現出深厚的文學功底。
隨著年齡的增長,薛寶釵的興趣愛好也逐漸廣泛起來。她對繪畫、書法、音樂等藝術領域都有著濃厚的興趣,並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學習和鑽研。這些藝術修養不僅豐富了她的精神世界,也讓她在社交場合中更加出眾。她能夠與文人雅士們談詩論畫,展現出自己的才情和見識,贏得了眾人的讚賞和尊重。
除了文學和藝術方麵的培養,薛寶釵還注重自身品德和修養的提升。她深知在封建社會中,女性的品德和言行舉止至關重要。因此,她嚴格遵守封建禮教的規範,言行舉止端莊得體,成為了封建淑女的典範。她善於處理人際關係,懂得察言觀色,能夠根據不同的場合和人物做出恰當的反應。這種世故圓滑的處世方式,讓她在賈府這個複雜的環境中如魚得水,贏得了上上下下的好感。
進京之後,薛寶釵的成長經曆進一步塑造了她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在賈府這個充滿權力鬥爭和利益糾葛的地方,她深刻地認識到了封建社會的現實和殘酷。她明白,隻有遵循封建禮教的規範,才能在這個社會中立足。因此,她更加堅定地信奉封建禮教,成為了封建道德的忠實扞衛者。她認為,女性應該以貞靜為主,相夫教子,為家族的利益著想。這種價值觀和人生觀雖然在一定程度上限製了她的個人發展,但也讓她在封建社會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和價值。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薛寶釵的成長經曆是她成為《紅樓夢》中重要人物的關鍵因素。她的教育經曆、興趣愛好的培養以及在社會中的曆練,共同塑造了她複雜而豐富的性格和獨特的價值觀、人生觀。這些因素不僅影響了她的一生,也讓她成為了封建社會中一個典型的代表人物。
二、薛寶釵的外貌與才情
1.外貌描寫
在《紅樓夢》中,曹雪芹對薛寶釵的外貌有著細致入微的描寫。“唇不點而紅,眉不畫而翠,臉若銀盆,眼如水杏。罕言寡語,人謂藏愚;安分隨時,自雲守拙。”寥寥數語,便勾勒出薛寶釵獨特的外貌特征。
她的唇自然紅潤,無需塗抹胭脂,盡顯天生麗質;眉毛青翠,不施粉黛卻自有一番韻味;臉龐如銀盆般圓潤,給人一種端莊、富態之感;眼睛似水杏般清澈明亮,透著聰慧與靈動。這種外貌特征所體現出的美感,並非那種嬌豔欲滴、惹人憐愛的美,而是一種端莊大方、雍容華貴的美,散發著成熟女性的魅力。
薛寶釵的外貌在她的社交和人際關係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她的端莊美貌讓她在賈府這個貴族大家庭中迅速吸引了眾人的目光,贏得了長輩們的喜愛和認可。賈母對她十分讚賞,認為她穩重和平;王夫人也對她青睞有加,視她為理想的兒媳人選。同時,她的美貌也讓同輩姐妹們對她心生好感,願意與她交往。在社交場合中,她的外貌成為了她的一張名片,為她打開了人際關係的大門,使她能夠更好地融入賈府的生活,處理各種複雜的人際關係。然而,她的外貌也在一定程度上給她帶來了壓力,人們往往對她有著更高的期望,要求她在言行舉止上更加符合封建淑女的標準。
2.文學才華
薛寶釵在《紅樓夢》中展現出了卓越的文學才華,無論是詩詞創作還是文學鑒賞,都令人讚歎不已。
在詩詞創作方麵,薛寶釵的作品風格獨特。她的詩往往立意深遠,用詞精準,對仗工整,體現出深厚的文學功底。例如在《柳絮詞·臨江仙》中,“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雲”一句,不僅展現了柳絮輕盈飄逸的姿態,更表達了她積極向上、渴望有所作為的人生態度。整首詞意境開闊,情感真摯,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在文學鑒賞方麵,薛寶釵同樣表現出色。她對詩詞歌賦有著深刻的理解和獨到的見解。在眾人討論詩詞時,她總能準確地指出作品的優缺點,並給出合理的評價和建議。例如在評價林黛玉的《葬花吟》時,她能夠體會到其中的情感內涵,同時也能從文學技巧的角度進行分析,展現出敏銳的鑒賞能力。
以下是薛寶釵與林黛玉等其他才女文學才華的對比:
才女
詩詞風格
藝術特點
情感表達
薛寶釵
端莊大氣、立意高遠
用詞精準、對仗工整
含蓄內斂,情感表達較為克製
林黛玉
清新自然、空靈婉約
意境深遠、富有想象力
情感細膩,多愁善感,情感表達直接而強烈
史湘雲
豪放灑脫、熱情奔放
語言直白、充滿活力
情感真摯,率性而為
總體而言,薛寶釵的文學才華在《紅樓夢》眾多才女中獨樹一幟。她的作品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又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展現出了封建社會才女的卓越風采。與林黛玉等才女相比,她的文學才華各有千秋,共同構成了《紅樓夢》豐富多彩的文學世界。
3.知識涉獵
薛寶釵堪稱一位知識淵博的才女,她在文學、藝術、曆史、醫學、諸子百家、佛學經典等諸多領域都有著深厚的知識儲備。
在文學領域,她熟讀經史子集,詩詞創作造詣頗高。前文提到她的《柳絮詞·臨江仙》,展現出其深厚的文學功底和獨特的創作風格。她對詩詞的理解也十分深刻,能精準地鑒賞他人作品,在詩社活動中常常給出獨到的見解。
藝術方麵,她精通繪畫、書法、音樂。惜春奉命畫大觀園時,她憑借豐富的繪畫知識,為惜春出謀劃策,從繪畫工具的選擇到畫麵布局的構思,都安排得井井有條,讓惜春和眾人都大為歎服。
曆史知識上,薛寶釵也毫不遜色。她熟知曆史典故,在與人交談時能信手拈來,為話題增添文化底蘊。在討論一些事情時,她會引用曆史事件來闡述觀點,使自己的言論更具說服力。
醫學領域,她也有一定的了解。當眾人談及病症時,她能說出一些基本的病理和治療方法。例如,她知道燕窩的滋補功效,還能根據不同人的體質給出食用建議。
對於諸子百家的學說,薛寶釵也有所涉獵。她懂得儒家的禮儀規範,遵循封建禮教,言行舉止端莊得體;同時也知曉道家的無為思想,在處理一些事情時表現出豁達的態度。
佛學經典方麵,她也有一定的感悟。在麵對生活中的不如意時,她能以一種超脫的心態看待,體現出佛學思想對她的影響。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在實際生活中,薛寶釵善於運用這些知識解決問題。當邢岫煙因經濟困難當掉衣服時,她憑借對生活常識和人情世故的了解,讓人悄悄贖回衣服,既維護了邢岫煙的尊嚴,又解決了她的困境。在協助探春管理大觀園時,她運用經濟學問和曆史經驗,提出了一係列合理的管理方案,使大觀園的管理更加有序,展現出她卓越的才能和智慧。
三、薛寶釵的性格特點
1.世故圓滑
“事不關己不開口,一問搖頭三不知”,這一處世哲學在薛寶釵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在賈府這個錯綜複雜的大家庭中,人際關係猶如一張龐大而細密的網,稍有不慎便會陷入紛爭。薛寶釵深諳此道,她以一種看似置身事外的姿態,巧妙地遊走於其中。
在處理人際關係時,薛寶釵總是謹言慎行。當麵對一些可能引發矛盾或爭議的事情時,她往往選擇保持沉默,不輕易發表自己的意見。例如,在賈府的一些內部事務討論中,她不會像王熙鳳那樣積極主動地參與決策,而是靜靜地傾聽,觀察各方的態度和反應,然後再做出恰當的回應。這種做法既避免了因說錯話而得罪人,又能讓她在關鍵時刻提出自己的見解,贏得他人的尊重和認可。
薛寶釵善於根據不同的對象和場合,調整自己的言行舉止。在長輩麵前,她表現得恭敬孝順、端莊穩重,處處遵循封建禮教的規範。賈母問她愛聽何戲、愛吃何物時,她深知賈母年事已高,喜好熱鬧戲文和甜爛之食,便投其所好地回答,讓賈母十分歡喜。在與同輩姐妹相處時,她又展現出溫柔善良、善解人意的一麵,關心她們的生活和情感,贏得了姐妹們的信任和喜愛。
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和形象,薛寶釵常常運用世故圓滑的手段。滴翠亭事件中,她偶然聽到小紅和墜兒的悄悄話,為了避免給自己帶來麻煩,她故意放重腳步,笑著叫道:“顰兒,看你往那裏藏!”巧妙地將禍水引向了林黛玉。這一行為雖然被一些讀者詬病為冷酷陰險,但從另一個角度看,也是她在緊急情況下為了保護自己而采取的無奈之舉。
在處理金釧兒投井事件時,她勸慰王夫人的一番話,也充分體現了她的世故圓滑。她深知王夫人的處境和心理,沒有指責王夫人的過錯,而是以一種理性冷靜的態度,為她開脫責任,讓王夫人感到安慰。同時,她也通過這種方式,維護了自己在王夫人心中的良好形象,為自己在賈府的立足和發展奠定了基礎。
薛寶釵的世故圓滑是她在賈府複雜環境中生存和發展的一種手段。雖然這種處世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讓她失去了一些真誠和坦率,但也讓她能夠在這個充滿勾心鬥角的大家庭中如魚得水,實現自己的目標和價值。
2.溫柔敦厚
在《紅樓夢》的眾多人物中,薛寶釵的溫柔敦厚猶如一股清泉,滋潤著周圍人的心田。她在與他人交往時,始終展現出溫柔、善良、寬容的品質,贏得了眾人的喜愛和尊重。
史湘雲自幼父母雙亡,由親戚撫養長大,生活頗為艱辛。兩位嬸嬸對她嚴苛,讓她每日承擔大量針線活,疲憊不堪。薛寶釵深知湘雲的難處,主動提議常接她到自己身邊,給予她溫暖和關懷。為了讓湘雲能風風光光地擺一場螃蟹宴,她從自家帶來螃蟹等食材,精心籌備。這份無私的付出,讓湘雲感受到了親情般的溫暖,她由衷地感歎:“我天天在家裏想著,這些姐姐們再沒一個比寶姐姐好的,可惜我們不是一個娘養的,我但凡有這麽個親姐姐,就是沒了父母,也是沒妨礙的。”
邢岫煙家境貧寒,寄住在賈府。在經濟上時常捉襟見肘,甚至當掉衣服以解燃眉之急。薛寶釵得知後,不僅讓人悄悄贖回衣服,還在生活上給予她諸多幫助和指導。她教導邢岫煙要保持讀書人的骨氣,不要因貧困而自卑。這種雪中送炭的行為,讓邢岫煙對她感激不已。
薛寶釵的溫柔敦厚,使她在賈府中擁有了極好的人緣。下人們對她敬重有加,認為她隨和親切、善解人意。就連對誰都苛刻的趙姨娘,也稱讚她“大度得體”。在賈府這個人際關係錯綜複雜的大家庭中,她的溫柔善良如同潤滑劑,化解了許多矛盾和紛爭。她以真心對待他人,贏得了大家的信任和支持,無論是長輩還是同輩,都對她讚譽有加。這種好人緣不僅讓她在賈府中生活得更加順遂,也為她在封建禮教的束縛下,找到了一片屬於自己的溫暖天地。
3.理性冷靜
在《紅樓夢》的諸多情節中,薛寶釵麵對各類事件時所展現出的冷靜態度和理性思維令人印象深刻。
金釧兒投井這一悲劇發生後,薛寶釵急忙趕到王夫人處。彼時王夫人獨自垂淚,周圍鴉雀無聲。薛寶釵深知王夫人的心境,在並不知曉實情的情況下,她沒有衝動行事,而是冷靜地選擇好言勸慰。她勸慰王夫人的話語雖曆來為人所指責,但從她的角度來看,人死不能複生,活著的人還得繼續生活。她沒有氣勢洶洶地責問王夫人,也沒有裝作不聞不問,而是以一種理性的方式,試圖減輕王夫人的心理負擔。這種冷靜理智、善解人意的表現,體現了她在麵對突發悲劇時的沉著。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寶玉挨打事件同樣考驗著薛寶釵的應對能力。當她得知寶玉挨打後,前去探望。她沒有像林黛玉那樣哭得梨花帶雨、情緒失控,而是點頭歎道:“早聽人一句話,也不至今日。別說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們看著,心裏也……”剛說了半句又忙咽住,不覺眼圈雙腮微紅,低頭不語。她既表達了對寶玉的關心,又沒有過度表露自己的情感,展現出了克製與理性。之後,麵對襲人“走了嘴”說出寶玉挨打是薛蟠“調唆人來告的”,她雖心中已有懷疑,但也沒有立刻大吵大鬧,而是在冷靜思考後,與母親一起責怪薛蟠。即便後來發現錯怪了哥哥,她也能理性地處理家庭內部的矛盾。
薛寶釵理性冷靜的性格對她處理問題和做出決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處理人際關係時,這種性格使她能夠在複雜的賈府環境中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被情緒左右,從而做出恰當的反應。在麵對家族利益和個人情感的衝突時,她能以理性的態度權衡利弊,選擇對自己和家族最有利的方式。例如在金玉良緣的問題上,她雖然對寶玉有一定的感情,但更明白這背後所涉及的家族利益和封建禮教的要求,因此能夠克製自己的情感,遵循家族的安排。然而,這種過度的理性冷靜也在一定程度上讓她失去了一些真實的情感表達,使她的形象顯得有些冷漠和世故。
4.虛偽矯情
在《紅樓夢》的情節中,薛寶釵的一些行為被部分讀者視為虛偽矯情。賈母問她愛聽何戲、愛吃何物時,她深知賈母喜好熱鬧戲文和甜爛之食,便投其所好地回答,讓賈母十分歡喜。這種刻意迎合的行為,在一些人看來是為了討好長輩,獲取好感,顯得有些虛偽。
金釧兒投井事件發生後,薛寶釵前去安慰王夫人。她勸慰王夫人說金釧兒可能是不小心失足掉進井裏,即便死了也不過是個糊塗人,多賞她幾兩銀子也就罷了。這番話看似在安慰王夫人,實則是在淡化金釧兒死亡的悲劇性,為王夫人開脫責任。她沒有對金釧兒的死表現出應有的同情和惋惜,反而以一種冷漠的態度來處理此事,這讓不少讀者覺得她矯情做作。
薛寶釵虛偽矯情性格的形成,與她所處的家庭和社會環境密切相關。薛家作為四大家族之一,有著深厚的封建禮教傳統。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成長,她從小就被教導要遵循封建道德規範,學會察言觀色、迎合他人。為了維護家族的利益和自己在賈府的地位,她不得不壓抑自己的真實情感,表現出符合封建禮教要求的行為舉止。
她背後的動機主要是為了在複雜的賈府環境中生存和發展。在賈府這個充滿權力鬥爭和利益糾葛的大家庭中,隻有贏得長輩的喜愛和認可,才能為自己和家族爭取更多的利益。因此,她通過討好賈母、安慰王夫人等行為,來鞏固自己在賈府的地位,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然而,這種虛偽矯情的行為也讓她失去了一些真誠和坦率,使她的形象在部分讀者心中大打折扣。
四、薛寶釵的人際關係
1.與賈寶玉的關係
在《紅樓夢》的愛情畫卷中,薛寶釵與賈寶玉的感情糾葛和婚姻關係是濃墨重彩的一筆。他們之間的故事,不僅關乎個人情感,更受到封建禮教和家族利益的深刻影響。
“金玉良緣”是他們關係的重要紐帶。薛寶釵有一把鏨有“不離不棄,芳齡永繼”的金鎖,而賈寶玉則銜玉而生,那塊通靈寶玉上刻著“莫失莫忘,仙壽恒昌”。這一巧合被眾人渲染成“金玉良緣”,成為了他們婚姻的一種預示。從家族的角度來看,“金玉良緣”符合封建家族利益的考量。薛家希望通過與賈家聯姻,鞏固家族的地位和財富;而賈家也希望借助薛家的經濟實力,維持家族的繁榮。因此,“金玉良緣”在一定程度上是家族利益的結合,而非純粹的愛情。
在相處過程中,薛寶釵和賈寶玉既有互動,也存在著矛盾。賈寶玉是一個叛逆的貴族公子,他厭惡科舉仕途,追求自由和真情。而薛寶釵則深受封建禮教的熏陶,認為男子應該走“仕途經濟”之路,多次規勸賈寶玉要讀書上進,立身揚名。這使得賈寶玉對她產生了反感,認為她是“國賊祿鬼之流”。然而,他們之間也並非完全沒有感情。在一些細節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們對彼此的關心和在意。例如,賈寶玉挨打後,薛寶釵前去探望,雖然言語中帶著責備,但也流露出了對他的心疼。
最終,在封建家長的安排下,薛寶釵和賈寶玉結為了夫妻。然而,這場婚姻並沒有給他們帶來幸福。賈寶玉心中始終愛著林黛玉,對薛寶釵隻是一種敬重和感激之情。婚後,他依然沉浸在對林黛玉的思念中,無法真正接受薛寶釵。而薛寶釵則在這場婚姻中陷入了痛苦和無奈。她努力扮演著賢妻良母的角色,試圖用自己的溫柔和體貼來打動賈寶玉,但卻始終無法走進他的內心。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場婚姻對他們的命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賈寶玉在林黛玉死後,徹底對塵世絕望,最終選擇了出家,拋棄了世俗的一切。而薛寶釵則成為了封建禮教的犧牲品,她守著空房,孤獨地度過餘生。他們的婚姻悲劇,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會對人性的壓抑和對愛情的摧殘,也讓我們看到了封建禮教的殘酷和無情。
2.與林黛玉的關係
在《紅樓夢》的故事裏,薛寶釵與林黛玉的關係經曆了從猜疑、對立到和解、惺惺相惜的顯著轉變。
最初,兩人之間充滿了猜疑與對立。林黛玉敏感細膩,自小寄人籬下,內心本就缺乏安全感。而薛寶釵容貌美麗、舉止嫻雅,又博學多才,深得賈府眾人喜愛,這讓林黛玉心生醋意。同時,“金玉良緣”的說法在賈府中流傳,使得林黛玉認為薛寶釵是她與賈寶玉愛情的潛在威脅。在一些場合中,林黛玉會用尖酸刻薄的言語諷刺薛寶釵,而薛寶釵雖表麵上不動聲色,但內心也對林黛玉的態度有所不滿。例如,在一次行酒令時,林黛玉不小心說出了《西廂記》《牡丹亭》中的句子,薛寶釵當時雖未當場指責,但後來私下裏對林黛玉進行了一番教導,這也讓林黛玉覺得薛寶釵是在借機教訓她。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她們的關係逐漸發生了轉變。在薛寶釵生日宴上,她點戲點菜都迎合賈母喜好,林黛玉卻在一旁打趣,而薛寶釵並未生氣,反而展現出寬容的態度。此後,薛寶釵對林黛玉多有關照。當她得知林黛玉身體不好,便送燕窩等補品給她,還細心地叮囑她如何調養身體。這種真誠的關懷讓林黛玉逐漸放下了心中的防備。
她們關係轉變的原因是多方麵的。從情感因素來看,兩人雖性格迥異,但都是才情出眾的女子,在長期的相處中,彼此欣賞對方的才華。林黛玉逐漸認識到薛寶釵並非是她想象中的競爭對手,而是一個可以交心的朋友。而薛寶釵也理解了林黛玉寄人籬下的苦衷,對她多了幾分同情和關愛。從現實因素考慮,在賈府這個複雜的環境中,她們都需要有一個可以傾訴的對象。兩人同為女子,麵臨著相似的命運和壓力,這使得她們能夠相互理解和支持。
後來,她們變得惺惺相惜。在詩社活動中,她們相互切磋詩詞技藝,交流創作心得。林黛玉不再對薛寶釵冷嘲熱諷,而是真誠地與她交流。薛寶釵也更加關心林黛玉的生活和情感,兩人成為了彼此在賈府中難得的知己。她們關係的轉變,不僅展現了人性中美好的一麵,也反映了在封建禮教的壓迫下,女性之間相互理解和支持的珍貴情感。
3.與賈府眾人的關係
在賈府這個錯綜複雜的大家庭中,薛寶釵憑借著自己的智慧和情商,與眾多重要人物建立了獨特的關係,這些關係深刻地影響著她在賈府中的地位和處境。
與賈母的關係上,薛寶釵深諳討好之道。賈母作為賈府的最高長輩,喜好熱鬧戲文和甜爛食物,薛寶釵在賈母為她過生日詢問喜好時,便投其所好地回答,還奉承賈母說鳳丫頭再巧也巧不過她。這種迎合讓賈母對她十分滿意,稱讚她“穩重和平”。她與賈母交往的策略是尊重長輩喜好,用言語和行為表達對長輩的敬重,從而贏得賈母的喜愛。這使得她在賈府中獲得了長輩的認可,為自己在賈府的立足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王夫人是賈府的實際管理者之一,薛寶釵與她的關係密切且微妙。金釧兒投井事件發生後,王夫人內心不安,薛寶釵主動安慰她,淡化金釧兒死亡的悲劇性,還把自己新做的衣服拿出來給金釧兒妝裹。她的這種做法既為王夫人開脫了責任,又展現出自己的懂事和體貼。在與王夫人交往中,她以維護王夫人的利益和形象為出發點,成為王夫人心中理想的兒媳人選,進一步鞏固了自己在賈府的地位。
王熙鳳是賈府的管家,精明能幹但也心狠手辣。薛寶釵與她相處時,保持著一種既不過分親近也不疏遠的態度。她欣賞王熙鳳的管理才能,但也不會卷入王熙鳳的權力鬥爭中。在一些場合,她會巧妙地誇讚王熙鳳,如說“鳳丫頭憑她怎麽巧,也巧不過老太太去”,既給了王熙鳳麵子,又抬高了賈母。這種策略讓她在王熙鳳麵前保持了一定的獨立性,同時也避免了與她產生衝突,使自己在賈府的權力漩渦中得以全身而退。
史湘雲與薛寶釵關係十分要好。史湘雲自幼父母雙亡,生活不如意,薛寶釵對她關懷備至。她不僅接史湘雲到自己身邊,還幫她籌備螃蟹宴,解決她的經濟困難。在與史湘雲交往中,薛寶釵展現出溫柔善良、善解人意的一麵,用真心對待她,贏得了史湘雲的真心喜愛和感激。史湘雲曾說“我但凡有這麽個親姐姐,就是沒了父母,也是沒妨礙的”。這種親密的關係讓薛寶釵在賈府的年輕一輩中樹立了良好的形象,增加了她的人緣。
薛寶釵與賈府眾人的關係是她在賈府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支撐。她通過不同的交往策略和方式,與不同人物建立了和諧的關係,在賈府中獲得了上上下下的認可和好評。這些關係使她在賈府的地位日益穩固,處境也相對順遂,但同時也讓她深陷封建禮教的束縛,成為封建家族利益的犧牲品。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五、薛寶釵的人生悲劇
1.婚姻悲劇
薛寶釵與賈寶玉的婚姻悲劇,宛如一朵在封建禮教寒冬中凋零的花,其根源深深紮根於封建禮教和家族利益的土壤之中。
封建禮教是這場悲劇的罪魁禍首。在封建社會,婚姻並非基於男女雙方的愛情,而是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金玉良緣”的說法,成為了封建家長為他們安排婚姻的堂皇借口。薛寶釵自幼接受封建禮教的熏陶,深知自己的婚姻不能由自己做主,隻能順從家族的安排。她努力遵循封建道德規範,試圖成為一個合格的封建淑女,以匹配賈寶玉的身份和地位。而賈寶玉則是封建禮教的叛逆者,他追求自由、平等的愛情,厭惡科舉仕途和封建禮教的束縛。這種思想上的巨大差異,使得他們在婚姻中難以產生真正的共鳴。
家族利益也是導致這場婚姻悲劇的重要因素。薛家雖富,但在政治地位上不如賈家。通過與賈家聯姻,薛家可以鞏固自己的家族地位,獲取更多的政治資源和經濟利益。而賈家也希望借助薛家的財富,維持家族的繁榮。因此,“金玉良緣”成為了兩個家族利益的結合點。在家族利益的驅使下,薛寶釵和賈寶玉被強行捆綁在一起,他們的個人情感和意願被完全忽視。
在婚姻中,薛寶釵陷入了深深的痛苦和無奈。她努力扮演著賢妻良母的角色,試圖用自己的溫柔和體貼來打動賈寶玉。然而,賈寶玉心中始終隻有林黛玉,對薛寶釵隻是一種敬重和感激之情。婚後,他依然沉浸在對林黛玉的思念中,對薛寶釵的關心和付出視而不見。薛寶釵看著自己的丈夫整日鬱鬱寡歡,卻無法走進他的內心,這種孤獨和無助讓她感到無比痛苦。
這場婚姻悲劇對薛寶釵的人生產生了沉重的打擊。她原本是一個才華出眾、聰明伶俐的女子,有著自己的理想和追求。然而,婚姻的不幸讓她的人生陷入了困境。她失去了自由和愛情,成為了封建禮教的犧牲品。在封建禮教的束縛下,她無法擺脫自己的命運,隻能默默地承受著痛苦和無奈。她的一生,就像一顆被封建禮教打磨的珍珠,雖然光彩奪目,但卻失去了原本的自由和活力。最終,她隻能在孤獨和寂寞中度過餘生,成為封建禮教的又一個受害者。
2.社會悲劇
薛寶釵所處的封建社會,宛如一座無形的牢籠,對女性施加著沉重的束縛與壓迫,而她便是這封建禮教下的典型受害者。
在那個男尊女卑的時代,女性的社會地位極其低下。她們被剝奪了接受係統教育和參與社會事務的權利,一生的價值似乎隻體現在相夫教子、操持家務上。“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觀念深入人心,即便像薛寶釵這樣才華橫溢的女子,也隻能將自己的學識和智慧隱藏起來,遵循封建禮教的規範,做一個端莊賢淑的淑女。她精通詩詞書畫、知曉諸子百家,但這些才華隻能在閨閣中偶爾展現,無法在更廣闊的社會舞台上發揮作用。
封建禮教對女性的道德要求極為嚴苛,她們必須遵守三從四德,言行舉止都要符合規範。薛寶釵從小就被教導要克製自己的情感和欲望,以端莊穩重的形象示人。她不能像男子一樣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即使內心有不滿和痛苦,也隻能默默忍受。在麵對感情問題時,她不能主動追求自己所愛,隻能被動地接受家族的安排。“金玉良緣”看似是一段美好的姻緣,實則是封建禮教和家族利益的產物,她無法抗拒,隻能無奈地接受命運的安排。
作為封建禮教的受害者,薛寶釵的命運充滿了悲劇色彩。她努力遵循封建道德規範,試圖成為一個完美的封建淑女,卻失去了自我。她的婚姻並不幸福,賈寶玉心中始終隻有林黛玉,她在婚姻中孤獨寂寞,卻無法改變現狀。她的一生都在為家族的利益和榮譽而活,卻從未真正為自己活過。
薛寶釵的悲劇人生反映了封建社會的諸多社會問題和時代局限性。封建禮教的束縛嚴重壓抑了人性,阻礙了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女性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中,無法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成為了封建製度的犧牲品。同時,封建家族的利益至上觀念,使得個人的情感和意願被忽視,導致了無數的婚姻悲劇。
在那個時代,人們的思想被封建禮教所禁錮,缺乏對人性的尊重和對自由平等的追求。這種時代局限性使得像薛寶釵這樣的女性無法擺脫命運的枷鎖,隻能在痛苦和無奈中度過一生。她的悲劇不僅是個人的悲劇,更是整個封建社會的悲劇,讓我們深刻地認識到封建製度的腐朽和落後。
3.個人悲劇
薛寶釵的個人悲劇,很大程度上源於她自身性格和價值觀的局限性,這些因素如同無形的枷鎖,束縛著她追求理想和實現自我價值的腳步。
她對封建禮教盲目遵從,將其視為天經地義的準則。自幼接受的傳統教育,使她深信女子應遵循“三從四德”,以相夫教子為人生目標。在這種觀念的影響下,她不斷壓抑自己的個性和情感,努力塑造一個符合封建標準的淑女形象。她多次規勸賈寶玉走“仕途經濟”之路,認為這是男子的正途,卻忽略了賈寶玉內心對自由和真情的渴望。這種對封建禮教的盲目認同,讓她失去了對自我價值的獨立思考,成為了封建製度的忠實維護者。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對現實功利的追求也是她性格的一大局限。在賈府這個複雜的環境中,她深知家族利益的重要性,為了維護薛家的地位和聲譽,她努力迎合賈府眾人,尤其是長輩的喜好。她在賈母麵前投其所好,在王夫人麵前乖巧懂事,試圖通過這些方式為自己和家族謀取更多的利益。然而,這種功利性的行為讓她失去了真誠和坦率,使她的形象在一些人眼中變得虛偽和矯情。
在追求理想和自我價值實現的過程中,薛寶釵遭遇了諸多挫折和失敗。她渴望通過婚姻來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認為成為賈府的少奶奶是一種榮耀。然而,她與賈寶玉的婚姻並不幸福,賈寶玉心中始終隻有林黛玉,對她隻是一種敬重和感激之情。她在婚姻中付出了很多,卻始終無法得到賈寶玉的真心,這讓她的內心充滿了痛苦和無奈。
她的才華和智慧也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在封建社會,女性的才華往往被忽視,她雖然精通詩詞書畫、知曉諸子百家,但這些才華隻能在閨閣中偶爾展現,無法在更廣闊的社會舞台上得到認可。她試圖協助探春管理大觀園,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建議,但這也隻是在封建家族的框架內進行的小修小補,無法從根本上改變封建社會對女性的束縛。
薛寶釵的個人悲劇是她自身性格和價值觀局限性的必然結果。她在封建禮教的束縛下,失去了自我,無法實現自己的理想和價值,成為了封建社會的又一個犧牲品。
六、薛寶釵的人物評價
1.書中人物評價
在《紅樓夢》中,不同人物對薛寶釵有著各異的評價,這些評價從側麵反映出她在不同人眼中的形象和特點。
賈母作為賈府的最高長輩,對薛寶釵頗為讚賞。她認為薛寶釵“穩重和平”,這一評價體現出在賈母眼中,薛寶釵是一個舉止端莊、性情溫和的大家閨秀。在賈母為薛寶釵過生日時,她點戲點菜都迎合賈母喜好,這種乖巧懂事的行為讓賈母覺得她懂得禮數,能夠討長輩歡心,符合封建家族對理想晚輩的要求。
王夫人對薛寶釵十分青睞,視她為理想的兒媳人選。金釧兒投井事件後,薛寶釵主動安慰王夫人,淡化事件的嚴重性,還拿出自己的衣服給金釧兒妝裹。這讓王夫人覺得薛寶釵懂事體貼,能夠理解自己的處境,在關鍵時刻給予支持。在王夫人心中,薛寶釵是一個能夠遵循封建禮教、維護家族利益的人。
賈寶玉對薛寶釵的態度較為複雜。他一方麵欣賞薛寶釵的美貌和才華,但另一方麵又對她多次勸自己走“仕途經濟”之路感到反感,認為她是“國賊祿鬼之流”。這反映出在賈寶玉眼中,薛寶釵雖然有著出眾的外在條件,但她所秉持的封建價值觀與自己追求自由、叛逆的思想背道而馳。
林黛玉最初對薛寶釵充滿猜疑和敵意,認為她是自己與賈寶玉愛情的競爭對手。然而,隨著相處,她逐漸改變了看法。在薛寶釵送燕窩等補品關心她,並細心叮囑調養身體後,林黛玉感受到了她的真誠。這表明在林黛玉眼中,薛寶釵從最初那個可能威脅自己愛情的人,轉變為一個可以交心、關心自己的朋友。
史湘雲對薛寶釵極為喜愛,甚至希望她是自己的親姐姐,稱她“完美無瑕”。史湘雲自幼生活不如意,而薛寶釵對她關懷備至,幫她籌備螃蟹宴,解決經濟困難。在史湘雲看來,薛寶釵是一個溫柔善良、善解人意的人,能夠在自己困難時伸出援手。
不同人物對薛寶釵的評價,反映出她形象的多麵性。在長輩眼中,她是符合封建禮教規範、懂事得體的晚輩;在賈寶玉眼中,她是封建價值觀的代表;在林黛玉和史湘雲等同輩眼中,她既有令人反感的一麵,也有真誠善良的一麵。這些評價共同勾勒出薛寶釵複雜而立體的人物形象。
2.後世讀者評價
後世讀者對薛寶釵的評價褒貶不一,形成了豐富多樣的觀點。
一些讀者對薛寶釵讚賞有加。他們認為薛寶釵容貌豐美、舉止嫻雅,博學多才,是封建時代淑女的典範。她精通詩詞書畫,在文學創作和鑒賞方麵造詣頗高,如《柳絮詞·臨江仙》展現出的才情令人讚歎。在為人處世上,她世故圓滑卻又不失分寸,能夠在賈府複雜的人際關係中應對自如,維護好各方的利益和關係。她對史湘雲、邢岫煙等的幫助,體現出她溫柔善良、善解人意的一麵,贏得了眾人的好感。這些讀者欣賞她的穩重、理性和識大體,認為她是一個有智慧、有涵養的女性。
然而,也有不少讀者對薛寶釵持批評態度。他們覺得薛寶釵過於世故圓滑,甚至有些虛偽矯情。她在賈母麵前投其所好,在金釧兒投井事件中對王夫人的安慰,都被認為是為了討好長輩、維護自己的利益而做出的刻意行為。她對封建禮教盲目遵從,多次規勸賈寶玉走“仕途經濟”之路,被視為封建思想的衛道士,壓抑了人性的自由發展。她與賈寶玉的婚姻,也被看作是封建家族利益的犧牲品,她在其中扮演了一個無奈卻又順從的角色,缺乏對愛情的追求和反抗精神。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褒貶不一的原因和爭議焦點主要集中在她的性格和價值觀上。讚賞者看重她在封建禮教框架內的優秀表現,認為她是適應社會規則的典範;而批評者則更強調她對封建禮教的屈從和人性的壓抑,認為她失去了自我和真誠。
不同評價背後存在著文化背景和價值觀的差異。讚賞薛寶釵的讀者,可能受到傳統儒家文化的影響,重視禮儀、道德和社會秩序,欣賞她符合封建道德規範的行為和品質。而批評她的讀者,往往受到現代自由、平等、個性解放等價值觀的影響,更注重個人的情感表達和自我實現,對封建禮教的束縛持批判態度。在現代社會,人們更加追求真實、自由的生活,因此對薛寶釵在封建禮教下的壓抑和妥協難以認同。這種文化背景和價值觀的差異,使得後世讀者對薛寶釵的評價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
3.文學史上的地位
薛寶釵這一人物形象在文學史上具有獨特的價值和深遠的意義。她是曹雪芹在《紅樓夢》中精心塑造的典型人物,代表了封建社會中一類複雜而矛盾的女性形象。
從人物塑造的角度來看,薛寶釵的形象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曹雪芹賦予她豐富的性格層次,她既有著端莊穩重、溫柔敦厚的一麵,又有著世故圓滑、虛偽矯情的一麵。這種多麵性使得她的形象立體而真實,讓讀者能夠深刻感受到人性的複雜。與傳統文學作品中單一扁平的女性形象不同,薛寶釵的性格是在封建禮教的熏陶和家族環境的影響下逐漸形成的,她的每一個行為和決策都有著深刻的社會根源和心理動機。這種對人物內心世界的深入挖掘和細膩刻畫,為後世文學創作提供了寶貴的借鑒。
在文學史上,薛寶釵這一形象反映了封建社會的種種弊端和矛盾。她是封建禮教的受害者,也是封建禮教的維護者。她的悲劇命運揭示了封建社會對人性的壓抑和對女性的束縛,讓讀者對那個時代的社會現實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她的存在也引發了人們對封建道德觀念和社會製度的反思,具有重要的社會批判意義。
薛寶釵對後世文學創作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她的形象啟發了後世作家對女性形象的塑造,許多作品中都能看到類似薛寶釵這樣複雜多麵的女性角色。她的性格特點和行為方式也為後世作家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和靈感,讓他們能夠更加深入地探討人性、社會和道德等問題。
在《紅樓夢》眾多人物形象中,薛寶釵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她與林黛玉並列為金陵十二釵之首,是賈寶玉愛情和婚姻的重要對象。她的存在與林黛玉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一個是封建禮教的典範,一個是追求自由愛情的叛逆者。這種對比不僅豐富了小說的情節和主題,也讓讀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封建社會中不同價值觀的衝突和碰撞。
薛寶釵在文學史上是一個具有獨特魅力和深刻內涵的人物形象。她的出現為中國文學寶庫增添了璀璨的光芒,對後世文學創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紅樓夢》中也扮演著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七、薛寶釵形象的現實意義
1.對當代女性的啟示
薛寶釵的性格特點、行為方式和人生經曆,宛如一麵鏡子,為當代女性在自我成長、人際關係處理和職業發展等方麵提供了諸多啟示。
在自我成長方麵,薛寶釵的博學多才值得當代女性學習。她精通詩詞書畫、知曉諸子百家,在文學、藝術、曆史、醫學等多個領域都有涉獵。當代女性應不斷提升自己的知識儲備,培養廣泛的興趣愛好,通過學習和實踐,拓寬自己的視野,增強自身的競爭力。同時,她麵對困難和挫折時的理性冷靜,也是當代女性在自我成長過程中需要具備的品質。在遇到問題時,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冷靜分析,理性解決,避免情緒化的決策。
在人際關係處理上,薛寶釵的世故圓滑和溫柔敦厚為當代女性提供了很好的範例。她善於察言觀色,能夠根據不同的對象和場合調整自己的言行舉止,與賈府上上下下的人都保持著良好的關係。當代女性在人際交往中,也應學會尊重他人,理解他人的需求和感受,以真誠和友善的態度與人相處。同時,要學會傾聽和溝通,善於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避免因誤解而產生矛盾。此外,她對史湘雲、邢岫煙等的幫助,體現了她的善良和樂於助人的品質。當代女性在人際交往中,也應關心他人,樂於分享,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網絡。
在職業發展方麵,薛寶釵的管理才能和經濟頭腦對當代女性具有一定的啟示。她在協助探春管理大觀園時,提出了一係列合理的管理方案,展現出了卓越的組織和管理能力。當代女性在職業發展中,應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培養自己的領導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同時,要學會合理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明確自己的目標和方向,勇於挑戰自我,追求卓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然而,薛寶釵的人生也給當代女性帶來了一些教訓。她對封建禮教的盲目遵從,使她失去了自我,成為了封建製度的犧牲品。當代女性應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堅持自己的原則和信念,不隨波逐流,勇於追求自己的夢想和幸福。她的虛偽矯情也提醒當代女性,在人際交往中要保持真誠和坦率,不要為了迎合他人而失去自我。
當代女性可以從薛寶釵的形象中汲取經驗和教訓,不斷完善自己,在自我成長、人際關係處理和職業發展等方麵取得更好的成績,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2.對社會現象的反思
薛寶釵的形象宛如一麵鏡子,映照出當代社會中存在的諸多類似現象和問題,促使我們進行深刻反思。
功利主義在當代社會中屢見不鮮,如同薛寶釵為了家族利益和自身地位,在賈府中處處迎合他人。在現代社會,人們為了追求功名利祿,往往不惜犧牲自己的原則和底線。職場上,一些人為了升職加薪,阿諛奉承、勾心鬥角,忽視了工作的本質和自身的成長。在社交場合中,部分人以利益為導向選擇朋友,隻看重對方的財富和地位,而忽略了真摯的情感。這種功利主義的盛行,讓社會變得冷漠和虛偽,人們的心靈也逐漸被物質所填滿。
人際關係的複雜性也是當代社會的一大問題。就像薛寶釵在賈府中周旋於各種人物之間,當代社會的人際關係同樣錯綜複雜。人們在社交網絡中建立起龐大的人脈,但真正的知心朋友卻寥寥無幾。在各種社交場合中,人們戴著麵具,說著言不由衷的話,難以展現真實的自我。人與人之間的信任逐漸缺失,互相猜疑和防備,使得人際關係變得脆弱而複雜。
麵對這些社會現象,我們應該思考如何在現代社會中保持真誠、善良和獨立的人格。首先,我們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不被功利所迷惑。要明白真正的成功不僅僅是物質的積累,更是內心的滿足和成長。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要堅守自己的原則和底線,不隨波逐流,不做違背良心的事情。
其次,在人際交往中,我們要真誠待人,用心去感受他人的情感。不要隻看重對方的身份和地位,而是要關注對方的內心世界。學會傾聽和理解,尊重他人的意見和選擇,用真心去換取真心。同時,要保持善良的本性,關心他人,樂於助人。在別人遇到困難時,伸出援手,傳遞溫暖和正能量。
最後,我們要保持獨立的人格,不依賴他人,不盲目跟從。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斷能力,不被外界的聲音所左右。在麵對各種誘惑和壓力時,要堅守自己的信念,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夢想。
薛寶釵的形象為我們反思當代社會提供了一個獨特的視角。我們應該從中吸取教訓,努力在現代社會中保持真誠、善良和獨立的人格,讓社會變得更加美好。
3.對文學創作的借鑒
薛寶釵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蘊含著諸多精妙的方法和藝術技巧,為當代文學創作提供了豐富的借鑒。
在人物性格塑造方麵,曹雪芹賦予薛寶釵複雜多麵的性格。她既端莊穩重、溫柔敦厚,又世故圓滑、虛偽矯情。這種性格的複雜性並非簡單的疊加,而是在不同的情境和事件中自然展現。例如,在麵對金釧兒投井事件時,她的理性冷靜和對王夫人的勸慰體現出世故的一麵;而對史湘雲、邢岫煙的幫助又展現出善良的本性。當代文學創作可以借鑒這種塑造方式,避免人物形象的單一扁平,通過設置不同的情節和衝突,展現人物性格的多維度,使人物更加真實可信。
情節設置上,《紅樓夢》通過一係列具體的事件來展現薛寶釵的性格和命運。“金玉良緣”的說法貫穿始終,引發了她與賈寶玉、林黛玉之間的情感糾葛和矛盾衝突。這些情節不僅推動了故事的發展,也深刻地刻畫了人物形象。當代文學創作者可以學習這種通過情節塑造人物的方法,精心設計情節,讓人物在情節的發展中自然地展現性格特點和內心世界。同時,情節的設置要具有邏輯性和連貫性,使讀者能夠跟隨情節的發展深入理解人物。
在人物關係的處理上,薛寶釵與賈府眾人的關係錯綜複雜,與賈寶玉、林黛玉、賈母、王夫人等人物的互動都各具特色。這些人物關係的描寫豐富了故事內容,也進一步凸顯了薛寶釵的性格。當代文學創作可以注重人物關係的構建,通過人物之間的矛盾、合作、情感交流等,展現人物的性格和價值觀。不同的人物關係可以為故事增添更多的層次和張力。
此外,《紅樓夢》對細節的描寫也十分出色。曹雪芹通過對薛寶釵的外貌、言行、心理等方麵的細致刻畫,使人物形象躍然紙上。當代文學創作者應重視細節描寫,通過細節展現人物的性格、情感和生活背景,讓讀者能夠更加直觀地感受到人物的存在。
薛寶釵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和藝術技巧為當代文學創作提供了寶貴的經驗。當代文學創作者可以從中汲取靈感,不斷提升人物塑造和情節設置的能力,創作出更加優秀的文學作品。
喜歡【紅樓夢】逐回深度解讀請大家收藏:()【紅樓夢】逐回深度解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