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襲人
字數:14549 加入書籤
一、襲人在《紅樓夢》中的基本信息
1.人物出身與背景
襲人出身於貧苦家庭,生活的艱難如影隨形,家中常常陷入食不果腹的困境。在那樣的絕境之下,為了讓父母能夠勉強維持生計,不至於餓死,年幼的她無奈被賣入賈府為婢。
她的家庭,在生活的重壓下顯得脆弱不堪。父母為了生存,做出了賣掉女兒的艱難抉擇,這其中飽含著多少無奈與辛酸。進入賈府後,襲人開啟了與以往截然不同的人生。起初,她是賈母身邊的丫鬟,憑借著自己的努力和善良的品性,逐漸在賈府站穩了腳跟。她的這段出身經曆,不僅塑造了她堅韌、勤勞的性格,也讓她對賈府產生了一種特殊的歸屬感,成為她在賈府努力生活和奮鬥的重要動力。
2.名字由來
襲人原名珍珠程乙本作“蕊珠”),她本是賈母身邊的丫鬟,與賈母身邊的另一個丫鬟琥珀名字相對,同為賈母身邊的八個大丫鬟之一。後來,賈母將她撥給寶玉使喚。寶玉知她姓花,便從陸遊詩句“花氣襲人知驟暖,鵲聲穿竹識新晴”中,取“花襲人”三字為她更名。這句詩描繪出花香因天氣變暖而愈發濃鬱的情景,富有詩意和美感。寶玉以此為她改名,既貼合她的姓氏,又賦予了她一種別樣的韻味,“襲人”一名也伴隨著她在賈府度過了許多時光。
3.在金陵十二釵又副冊中的地位
襲人位列金陵十二釵又副冊第二位,這一排名蘊含著深刻意義與暗示。金陵十二釵又副冊記錄的是賈府中命運多舛的丫鬟們,襲人能居此高位,足見其在書中的重要性。
雖然書中未明確提及她的判詞,但從其經曆可推測,她的命運與整個家族興衰緊密相連。她溫柔和順、恪盡職守,一心為寶玉和賈府著想,卻也因此陷入封建禮教的漩渦。她努力遵循著賈府的規矩和主子的期望,試圖在這複雜的環境中站穩腳跟。然而,她的結局卻充滿無奈,最終嫁與蔣玉菡。這暗示著即便她努力迎合封建秩序,也無法擺脫命運的捉弄,深刻反映了封建社會下丫鬟們無法自主掌控命運的悲劇,也從側麵展現了賈府盛極而衰的必然趨勢。
二、襲人的人物性格特點
1.溫柔和順
襲人溫柔和順的性格在諸多情節中展現得淋漓盡致,其中被寶玉誤踢後的表現尤為典型。
一日,寶玉因金釧兒之事心情煩悶,回到怡紅院時,正遇襲人開門出來。由於寶玉心中煩躁,抬腿便是一腳,正中襲人的肋下。襲人“噯喲”一聲,隻覺一陣酸痛,眼淚也瞬間在眼眶中打轉。然而,當她聽出是寶玉的聲音,立刻強忍著疼痛,忙說:“沒有踢著。”還安慰寶玉不要著急。
事後,寶玉得知踢傷了襲人,心中懊悔不已。襲人卻反過來寬慰寶玉,說自己並無大礙,讓他不要放在心上。她深知寶玉本就心情不佳,不願再讓他為此事增添煩惱。這種溫柔和順,不僅體現在言語上的寬容,更體現在她內心深處對寶玉的理解與體諒。
在養傷期間,即便疼痛難忍,襲人也從未有過絲毫的抱怨。她依然關心著寶玉的生活起居,對他的照顧細致入微。她的溫柔,如同春日裏的微風,輕輕拂過寶玉的心田,讓他在煩躁與不安中感受到一絲慰藉。襲人以她的溫柔和順,化解了寶玉的愧疚,也維護了主仆之間的和諧關係,盡顯大家風範。
2.恪盡職守
襲人對寶玉的生活照料可謂無微不至,充分展現了她恪盡職守的品質。
在飲食方麵,她時刻關注寶玉的喜好和需求。每到用餐時間,她總會精心安排,確保飯菜合寶玉的口味。若是寶玉想吃什麽特別的食物,她會想盡辦法去準備。有一次,寶玉突然想吃小荷葉兒小蓮蓬兒的湯,襲人便趕忙吩咐廚房去做,還親自監督,保證湯的質量。
在穿著上,襲人更是用心。她會根據季節的變化,提前為寶玉準備好合適的衣物。冬天,她會把厚厚的棉衣、皮襖準備妥當,還會細心地檢查衣物是否保暖;夏天,她會為寶玉換上輕薄透氣的衣衫,讓他能在炎熱的天氣裏保持舒適。
在日常起居中,襲人對寶玉的照顧更是細致入微。她會每天早起為寶玉整理床鋪、打掃房間,讓他有一個整潔舒適的居住環境。晚上,她會為寶玉鋪好被子,準備好洗漱用品,等他安睡後才肯休息。
寶玉貪玩,有時會忘記學習。襲人便會耐心地提醒他,督促他讀書寫字。她深知寶玉的未來關係到賈府的興衰,所以總是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幫助寶玉成長。
襲人用她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什麽是恪盡職守。她對寶玉的生活照料,不僅僅是一種工作,更是一種責任和關愛。
3.忠心耿耿
襲人對不同主子都展現出了忠心耿耿的品質。在賈母身邊時,她盡心盡力地服侍。賈母素喜她心地純良、恪盡職守,她也深知賈母的喜好和習慣,把賈母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條。她會時刻留意賈母的需求,在細微之處體現著自己的忠誠。比如,在日常的飲食起居上,她總是用心準備,力求讓賈母舒適滿意。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後來,賈母將她撥給寶玉,她便把這份忠誠轉移到了寶玉身上。她對寶玉的生活照料無微不至,從飲食到穿著,從學習到娛樂,每一個方麵都考慮周全。她關心寶玉的身心健康,當寶玉遇到困難或心情不好時,她會耐心地安慰和陪伴。在寶玉挨打後,她心疼不已,向王夫人進言,希望能避免類似的事情再次發生,這也是她對寶玉忠誠的一種體現。
襲人對王夫人同樣忠誠。她察覺到寶玉的一些行為可能會給賈府帶來隱患,便向王夫人坦誠相告,提出自己的擔憂和建議。她的目的是為了維護賈府的穩定和寶玉的未來,這得到了王夫人的信任和賞識。
襲人忠誠背後的原因,一方麵是封建禮教的影響,她認為作為丫鬟就應該對主子忠心不二;另一方麵,賈府給予了她相對穩定的生活,她感恩賈府,希望通過自己的忠誠來回報這份恩情。同時,她也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在賈府中獲得更好的地位和待遇。
4.有大局觀
襲人頗具大局觀,這在她向王夫人進言一事中體現得尤為明顯。彼時,寶玉與姐妹們在園中相處親密,行為舉止較為隨性。襲人敏銳地察覺到這種情況可能會引發諸多問題,對賈府的聲譽和未來產生不利影響。
於是,她找機會向王夫人坦誠進言。她提及寶玉的成長環境,擔心寶玉與姐妹們過於親近會滋生出一些不合規矩的事情,進而影響到賈府的家風和名聲。她建議王夫人將寶玉搬出園子,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襲人的這番進言,並非出於個人私利,而是從賈府的大局出發。她深知賈府作為一個大家族,需要維護良好的秩序和聲譽。她的擔憂和建議,展現了她對賈府未來的長遠考慮。王夫人聽後,對她的見識和忠心十分讚賞,也更加信任她。襲人以自己的方式,為賈府的穩定和發展貢獻著力量,盡顯其有大局觀的一麵。
5.女兒情真與天真小性
在群芳開夜宴這一場景中,襲人盡顯女兒情真與天真小性。夜宴上,眾人飲酒作樂,氣氛歡快融洽。襲人也暫時放下了平日裏的穩重與規矩,盡情享受著這難得的歡樂時光。
她與姐妹們一起行酒令、猜燈謎,臉上洋溢著純真的笑容,展現出少女的活潑與俏皮。當抽到花簽時,她也會像其他女孩子一樣,羞澀又開心地與大家分享。
在夜宴過程中,襲人對寶玉的關心也毫無保留地流露出來。她時刻留意著寶玉的舉動,生怕他喝多了酒傷了身體。當寶玉玩得興起時,她會輕聲提醒,盡顯溫柔體貼。
同時,襲人也有著天真小性的一麵。當姐妹們拿她打趣時,她會佯裝生氣,嬌嗔地反駁幾句,然後又忍不住跟著大家一起笑起來。這種真實的女兒情態,讓我們看到了襲人在賈府規矩之外的另一麵,一個充滿情感、鮮活可愛的少女形象。
三、襲人與寶玉的關係
1.主仆之情
襲人對寶玉生活上的悉心照顧,可謂是麵麵俱到,無微不至。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灑進房間,襲人便早早起身,為寶玉準備洗漱用品,精心梳理他的頭發,挑選當日合適的衣物。飲食方麵,她更是用心,深知寶玉的口味偏好,每日變著花樣安排飯菜,確保他吃得舒心。
夜晚,襲人會在寶玉安歇前,將床鋪整理得鬆軟舒適,為他驅趕蚊蟲,掖好被角。即便在自己生病時,她也不忘牽掛寶玉,強撐著身體照顧他的起居。
而寶玉對襲人也有著深深的依賴。在他心中,襲人就像家人一般重要。遇到開心的事,他會第一時間與襲人分享;遇到煩惱,也會向襲人傾訴,尋求安慰。
寶玉貪玩,時常會做出一些任性的舉動,但襲人總是耐心地包容和引導。寶玉挨打後,襲人悉心照料他的傷勢,日夜陪伴在他身邊,寶玉也隻有在她的照顧下,才能安心養傷。
在賈府這個複雜的環境中,襲人是寶玉最信任的人之一。他依賴襲人的溫柔體貼,依賴她的細心照料,依賴她在自己迷茫時給予的指引。這種主仆之情,早已超越了普通的主仆關係,成為一種深厚的情感紐帶,溫暖著彼此的心靈。
2.情感糾葛
“初試雲雨情”在寶玉和襲人之間的關係發展中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對兩人關係產生了深遠影響。在寶玉夢遊太虛幻境後,與襲人發生了親密關係,這使得他們之間的情感超越了普通的主仆之情,變得更加微妙和複雜。此後,他們的關係愈發親近,襲人在照顧寶玉生活起居時,多了一份別樣的溫柔與羞澀,而寶玉對襲人也更加依賴和信任。
襲人渴望成為寶玉的侍妾,這一心理有著多方麵的原因。從情感上來說,她與寶玉朝夕相處,在長期的陪伴中,對寶玉產生了深厚的感情。她真心關心寶玉的生活和未來,希望能一直陪伴在他身邊。從現實角度考慮,成為寶玉的侍妾意味著在賈府有了更穩定的地位和保障。她深知自己出身卑微,若能成為寶玉的侍妾,不僅能改善自己的生活處境,還能為家族帶來一定的榮耀。而且,她看到了寶玉在賈府的重要地位,認為跟隨寶玉能有更好的前途。因此,她努力恪守本分,盡心盡力地照顧寶玉,希望能得到寶玉和賈府長輩的認可,實現成為侍妾的心願。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3.思想分歧與規諫
襲人勸寶玉讀書上進,與寶玉乖僻性格之間存在著明顯的矛盾。襲人深受封建禮教的熏陶,認為讀書考取功名是寶玉的正途,隻有這樣才能光宗耀祖,在賈府乃至社會上有立足之地。她希望寶玉能收斂心性,認真讀書,為將來的仕途做準備。
然而,寶玉卻對仕途經濟極為反感,他認為那些追求功名利祿的人都是“國賊祿蠹”。他更喜歡與姐妹們在園子裏吟詩作畫、嬉笑玩耍,沉浸在自由隨性的生活中。他覺得讀書並不是為了追求功名利祿,而是為了陶冶情操。
襲人多次勸寶玉讀書上進,卻往往遭到寶玉的抵觸。有一次,襲人勸寶玉去會會賈雨村,寶玉十分不悅,說自己最討厭和這些人交往。但襲人並沒有因此放棄,依然苦口婆心地勸說。
從規諫的效果來看,雖然寶玉表麵上有時會敷衍襲人,但內心並未真正改變。他依然我行我素,對讀書毫無興趣。不過,襲人的規諫也並非毫無影響。它在一定程度上讓寶玉感受到了來自外界的壓力,也讓他意識到自己的行為與賈府的期望存在差距。同時,這也加深了兩人之間的矛盾和誤解,使得他們的關係變得更加複雜。
四、襲人與其他人物的關係
1.與賈母的關係
賈母對襲人極為賞識,她看中襲人心地純良、恪盡職守的品質。襲人最初在賈母身邊服侍時,就以自己的勤勉和細心贏得了賈母的認可。賈母見她做事穩妥,便將她視為可靠之人。後來,考慮到寶玉身邊需要一個得力的丫鬟照料,賈母便把襲人撥給了寶玉。這一安排,既體現了賈母對襲人的信任,也表明她希望襲人能好好照顧寶玉。
襲人對賈母滿懷敬重。在賈母身邊時,她盡心盡力地服侍,把賈母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條。即便後來去了寶玉身邊,她依然牢記賈母的教誨,時刻以賈母的期望為準則。她深知賈母對寶玉的重視,所以在照顧寶玉時格外用心,希望能不辜負賈母的托付。每當有機會見到賈母,襲人總是畢恭畢敬,認真聆聽賈母的吩咐。她對賈母的敬重,不僅源於賈母的地位,更源於內心對賈母的感激和認可。
2.與王夫人的關係
襲人向王夫人進言後,王夫人對她的信任大幅提升。當時,襲人察覺到寶玉與姐妹們相處過於親密可能引發的問題,出於對賈府大局和寶玉未來的考慮,她向王夫人坦誠相告,並提出將寶玉搬出園子的建議。王夫人聽後,對襲人的見識和忠心大為讚賞,認為她是個能為賈府著想的可靠之人。
自此,王夫人對襲人愈發信任,將她視為心腹。在待遇方麵,王夫人不僅提高了襲人的月例銀子,使其享受與姨娘同等的待遇,還在許多事情上征求她的意見。王夫人深知襲人對寶玉的了解,相信她能更好地照顧和引導寶玉。襲人也不負所望,更加盡心盡力地服侍寶玉,時刻關注他的言行舉止,及時向王夫人匯報。她與王夫人之間的關係變得更加緊密,成為王夫人在寶玉身邊的重要眼線和助手,在賈府中的地位也因此得到顯著提升。
3.與晴雯的關係
襲人與晴雯性格差異顯著,這也導致兩人之間存在潛在的矛盾和誤解。襲人溫柔和順、恪盡職守,行事穩重,處處遵循封建禮教的規範,一心維護賈府的秩序和寶玉的未來。她深知自己的身份和職責,努力在賈府中站穩腳跟,成為眾人眼中的“賢襲人”。
而晴雯則性格直爽、心高氣傲,她蔑視權貴,敢於反抗封建禮教的束縛。她的言行舉止更加隨性,不喜歡被規矩所約束。在對待寶玉的感情上,晴雯純真而熱烈,她與寶玉之間的感情更加純粹,不摻雜任何功利的因素。
這種性格差異使得兩人在相處過程中難免產生矛盾。襲人認為晴雯過於任性,不懂得收斂自己的鋒芒,擔心她的行為會給寶玉和賈府帶來麻煩。而晴雯則覺得襲人過於世故,為了討好主子而失去了自我。在一些事情上,兩人的觀點和做法也存在分歧,這進一步加深了彼此之間的誤解。然而,她們本質上都是善良的女孩,隻是性格和價值觀的不同,讓她們之間的關係變得複雜而微妙。
4.與薛寶釵的關係
襲人與薛寶釵在思想和行為上有諸多相似之處。她們都深受封建禮教的熏陶,認同讀書考取功名、光宗耀祖的觀念。襲人常勸寶玉讀書上進,薛寶釵也多次勸寶玉關注仕途經濟,希望他能走正途。在為人處世方麵,二人都善於察言觀色,懂得迎合長輩的心意,以維護自己在賈府的地位。
在互動上,她們關係頗為融洽。薛寶釵認同襲人的觀點,屢屢找她談心,還替她做寶玉的私活,經常送她東西。襲人也對薛寶釵十分敬重,將她視為可以信賴的人。當寶玉與黛玉發生矛盾時,襲人會向薛寶釵傾訴,尋求她的建議。在賈府複雜的環境中,她們相互支持,形成了一種默契。這種關係既體現了她們在價值觀上的契合,也反映了她們在賈府中為了生存和發展而相互依靠的現實需求。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5.與其他丫鬟、小廝的關係
在賈府丫鬟群體中,襲人地位頗高,備受眾人敬重。她為人和氣,處事穩重,工作認真負責,贏得了大家的一致認可。就連下級丫鬟小紅、佳蕙,也對她心服口服。平日裏,襲人對待其他丫鬟關懷備至,當有丫鬟遇到困難時,她總會伸出援手。比如,有丫鬟生病,襲人會主動幫忙照顧其工作,讓對方能安心養病。
在與小廝的相處方麵,襲人也能把握好分寸。她深知自己的身份和職責,既不會與小廝們過於親近,也不會刻意疏遠。當小廝們有事找寶玉時,襲人會以禮相待,耐心詢問事情緣由,並及時傳達給寶玉。遇到不懂規矩的小廝,她也會溫和地教導,讓他們明白賈府的規矩。例如,茗煙有時行事莽撞,襲人會私下提醒他注意言行,以免惹出麻煩。總之,襲人憑借自己的智慧和善良,在賈府的丫鬟和小廝群體中樹立了良好的形象。
五、襲人的主要事跡
1.拒絕母兄贖身
襲人母兄見家中光景好轉,便想將她贖出。然而,襲人卻堅決拒絕了。她深知家中貧苦時,是賈府收留了自己,給予她衣食無憂的生活。在賈府,她不僅有穩定的收入,還得到了主子們的賞識和信任。
從心理層麵看,襲人已對賈府產生了深厚的歸屬感。她將自己的未來與賈府緊密相連,認為在賈府能有更好的發展。而且,她一心希望成為寶玉的侍妾,若離開賈府,這一切都將化為泡影。
此事對她在賈府的地位產生了積極影響。她的拒絕讓賈母和王夫人看到了她的忠誠和堅定,更加認可她的為人。此後,她在賈府的地位愈發穩固,成為寶玉身邊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也讓其他丫鬟對她更加敬重。
2.寶玉挨打後的進言
寶玉挨打,打得皮開肉綻,慘不忍睹,這一事件猶如一顆重磅炸彈,在賈府掀起了軒然大波。襲人看著寶玉傷痕累累的模樣,心疼不已,內心滿是憂慮。她深知寶玉平日裏的行徑,與姐妹們相處親密,又不喜讀那四書五經,追求仕途經濟,長此以往,恐會惹出更大的禍端,危及賈府的聲譽和未來。
於是,襲人尋了個機會,向王夫人進言。她言辭懇切地說道:“如今寶玉大了,和姑娘們一處,難免生出些不才之事。倘若不早做打算,將來生出醜來,可就不好了。依我看,不如將寶玉搬出園子,讓他和姑娘們少些接觸,也能讓他收收心,好好讀書。”
王夫人聽了襲人的話,猶如醍醐灌頂,心中大為震動。她一直擔心寶玉會走上歧途,如今襲人這番話,正說中了她的心事。她對襲人越發信任,覺得她是個深明大義、能為賈府著想的人。王夫人不僅對襲人好言撫慰,還當即決定提高她的月例銀子,讓她享受與姨娘同等的待遇,將她視為心腹之人。
襲人這一進言,雖出於對寶玉和賈府的一片忠心,但也在不經意間加劇了賈府內部的矛盾。她的建議使得寶玉與姐妹們的相處受到限製,也讓一些人對她產生了不滿和猜疑。然而,她的出發點是為了維護賈府的穩定和寶玉的未來,隻是在複雜的賈府環境中,她的行為引發了一係列意想不到的後果。
3.群芳開夜宴
群芳開夜宴那晚,怡紅院熱鬧非凡,襲人一掃往日的端莊穩重,流露出活潑俏皮的一麵。她與姐妹們圍坐在一起,臉上洋溢著歡快的笑容,全身心地投入到這場歡樂的聚會中。
行酒令時,她反應敏捷,妙語連珠,引得眾人陣陣歡笑。抽到花簽後,她羞澀又開心,與姐妹們分享著其中的寓意,盡顯女兒家的嬌態。在夜宴過程中,她雖玩得盡興,卻始終不忘照顧寶玉。她時刻留意著寶玉的舉動,為他斟酒、夾菜,提醒他不要貪杯。
當姐妹們相互打趣、嬉笑打鬧時,襲人也會加入其中,與大家一起開懷大笑。她的笑聲清脆悅耳,充滿了純真與快樂。這一刻,她不再是那個謹小慎微的丫鬟,而是一個盡情享受青春歡樂的少女。這場夜宴,讓我們看到了襲人性格中鮮為人知的一麵,那個充滿活力、情感豐富的她。
六、襲人形象的爭議與評價
1.傳統負麵評價
在《紅樓夢》眾多人物評價中,對襲人的傳統負麵評價頗為突出。姚燮大某山民)在《紅樓夢三家評本》總評裏,直言“花襲人者,為花賤人也”,認為“寶玉之婢,陰險莫若襲人”,將襲人貶低至極。
塗瀛在《紅樓夢讀花人論讚·襲人讚》中,把襲人比作“奸之近人情者”。他指出襲人“死黛玉,死晴雯,逐芳官、蕙香,間秋紋、麝月”,手段陰狠。在他看來,襲人善於以近人情的方式製人、讒人,讓人難以察覺其險惡用心。若不是寶玉出家,她或許會以賢名終其一生。塗瀛還在《紅樓夢問答》中認為“寶釵深心,在交歡襲人”,暗示襲人是寶釵在賈府安插的眼線,為其謀取利益。
俞平伯也批判襲人“引誘、包圍、挾製寶玉,排擠、陷害同伴,附和、討好家庭的統治者王夫人”,指責她“喜新忘舊,甚而至於負心薄幸”。這些批判的依據主要源於襲人向王夫人進言,建議將寶玉搬出園子,被認為是為了自身利益,破壞寶玉與姐妹們的關係;她與晴雯等丫鬟性格不合,晴雯被攆,也被歸咎於她的告密。然而,這些觀點是否完全客觀,還需結合具體情節和時代背景進一步探討。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2.現代正麵解讀
現代部分學者認為襲人是被侮辱被損害的奴隸,而非封建統治階級的忠實奴才。從出身來看,襲人因家貧被賣入賈府,失去了人身自由,這本身就是一種被損害的遭遇。她雖身處賈府,看似生活條件有所改善,但本質上仍是任人擺布的奴隸。
在封建禮教的大環境下,襲人不得不遵循各種規矩和製度。她勸寶玉讀書上進,希望他走仕途經濟之路,這並非是她真心認同封建禮教,而是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她認為這是寶玉乃至賈府唯一的出路,也是她能在賈府安穩生存的保障。她向王夫人進言,也是出於對寶玉和賈府未來的擔憂,並非為了個人私利去陷害他人。
襲人在賈府中努力工作,恪盡職守,卻也時常麵臨各種壓力和誤解。晴雯被攆一事,很多人認為是襲人告密所致,但實際上是那些邪婆子進讒構陷。襲人在這個複雜的環境中,隻是一個努力求生的弱女子,她的行為更多是為了自保和維護自己的生存空間。因此,從這些角度來看,襲人是封建製度的受害者,是被侮辱被損害的奴隸。
3.客觀綜合評價
襲人是《紅樓夢》中一個複雜多麵的人物,對她的評價需從多個角度客觀分析。
從優點來看,襲人具備諸多值得肯定的品質。她溫柔和順,麵對寶玉的誤踢,不僅不抱怨,還反過來安慰寶玉,盡顯寬容與體諒;恪盡職守,對寶玉的生活照料無微不至,飲食起居皆安排妥當;忠心耿耿,無論是對賈母、寶玉還是王夫人,都盡心盡力服侍,為他們著想;有大局觀,向王夫人進言將寶玉搬出園子,是從賈府的長遠利益考慮。
然而,襲人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她深受封建禮教的束縛,極力勸寶玉讀書上進,追求仕途經濟,希望寶玉遵循封建正統道路,這與寶玉的叛逆性格產生了衝突。她為了在賈府站穩腳跟,努力迎合王夫人等長輩的心意,其行為有時顯得過於世故和功利。在晴雯被攆一事上,盡管沒有確鑿證據表明是她告密,但她的一些做法容易引起他人的猜疑和誤解。
總體而言,襲人是一個在封建製度下努力生存的女性,她既有善良、忠誠的一麵,也有受時代局限的一麵。我們應全麵、客觀地看待她,理解她在複雜環境中的無奈與掙紮。
七、襲人結局的不同版本與意義
1.續書中的結局
在《紅樓夢》後四十回續書中,襲人迎來了命運的轉折——嫁給蔣玉菡。寶玉出家後,賈府家道中落,襲人失去了往日的依靠。王夫人念其多年服侍之情,又考慮到她尚未婚配,便為她擇了良配。
蔣玉菡是忠順王府裏有名的戲子,與寶玉交情匪淺,曾與襲人有過一麵之緣。在說媒過程中,蔣玉菡聽聞襲人的賢良淑德,欣然應允這門親事。
成婚當日,襲人雖滿心悲戚,卻也隻能接受命運的安排。她身著嫁衣,帶著對往昔的眷戀和對未來的迷茫,踏入了蔣家。婚後,她與蔣玉菡相互扶持,日子倒也安穩。襲人漸漸從悲傷中走出來,用心經營著新的生活。她的這段結局,既充滿了無奈,也蘊含著一絲生活的希望。
2.脂批暗示的結局
脂批為我們探尋襲人結局提供了別樣視角,其中暗示襲人在後續會資助寶玉寶釵夫妻。在《紅樓夢》的複雜脈絡裏,這一情節雖未明確呈現,但脂批的線索卻意味深長。
襲人在賈府時,與寶玉感情深厚,即便後來賈府敗落、寶玉出家,她心中那份情感或許也未曾消散。當她嫁與蔣玉菡後,生活逐漸安穩,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而此時的寶玉和寶釵,可能陷入困境。
從脂批暗示來看,襲人會念及舊情,伸出援手。這一行為既體現出她內心的善良與重情重義,也反映出命運的無常。曾經在賈府風光一時的眾人,如今境遇反轉。襲人雖身份轉變,但她的善舉為故事增添了一絲溫暖,也讓我們看到人性在困境中的光輝,同時深化了《紅樓夢》世事無常的主題。
3.結局的悲劇意義
襲人結局深刻反映了封建社會女性的命運悲劇。她雖努力遵循封建禮教,恪盡職守、溫柔和順,一心為寶玉和賈府著想,卻無法掌控自己的命運。先是從貧苦家庭被賣入賈府為婢,後寶玉出家,她又被迫嫁給蔣玉菡。這一係列遭遇表明,在封建社會,女性如同物品般被隨意買賣、安排婚姻,毫無自主選擇的權利。
她的結局也深化了《紅樓夢》的主題。作品通過描寫眾多女性的悲劇命運,揭示了封建社會的腐朽和黑暗。襲人作為其中一員,她的無奈與掙紮,讓我們看到封建製度對人性的壓抑和扭曲。她的悲劇不是個例,而是那個時代眾多女性的縮影,進一步凸顯了封建社會的不合理和對人性的戕害,引發讀者對封建社會的深刻反思。
八、襲人形象的文學價值與現實意義
1.豐富《紅樓夢》的人物群像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襲人形象極大地豐富了《紅樓夢》的人物體係,使作品的人物群像更加立體飽滿。她與書中眾多人物形成鮮明對比,起到了襯托作用。
與晴雯相比,晴雯心直口快、敢愛敢恨,而襲人則溫柔和順、行事穩重。晴雯蔑視權貴,敢於反抗封建禮教,襲人卻努力遵循封建規範,一心維護賈府秩序。這種對比,凸顯了兩人截然不同的性格特點,也展現了封建社會下不同丫鬟的生存方式。
和薛寶釵在某些方麵雖有相似之處,但也存在差異。寶釵大家閨秀,行事更為大氣、周全,而襲人作為丫鬟,更多是在自己的職責範圍內為賈府和寶玉考慮。她們的互動,體現了封建禮教對不同階層女性的影響。
與寶玉之間,襲人既是他生活上的貼心照顧者,又是思想上的規諫者。寶玉叛逆,不喜仕途經濟,襲人卻勸他讀書上進,兩人的思想分歧推動了情節發展,也深化了作品對封建禮教的探討。
襲人形象的存在,讓《紅樓夢》的人物關係更加複雜多樣,使讀者能從不同角度感受到封建社會的種種矛盾和人性的多麵性,為作品增添了豐富的層次和深刻的內涵。
2.反映封建社會的女性命運
襲人命運深刻體現了封建社會女性的生存困境和無奈,是對當時社會製度的有力批判。
從出身看,襲人因家貧被賣入賈府,失去人身自由,這是封建社會女性常見的悲慘遭遇。家庭貧困使女性成為家庭的負擔,隻能被當作商品交易,毫無自主選擇的權利。
在賈府,襲人雖努力遵循封建禮教,恪盡職守,卻始終處於被壓迫的地位。她的命運完全掌握在主子手中,即便得到王夫人的信任,也隻是為了更好地服務賈府。她勸寶玉讀書上進,也是在封建禮教的框架內尋求生存之道,無法擺脫封建思想的束縛。
在婚姻方麵,襲人同樣沒有自主權。寶玉出家後,她隻能聽從王夫人的安排,嫁給蔣玉菡。這種包辦婚姻是封建社會對女性的又一壓迫,女性的感情和意願被完全忽視。
襲人命運揭示了封建社會女性在經濟、思想和婚姻上的多重困境。她們沒有獨立的經濟地位,思想被封建禮教禁錮,婚姻不能自主。這反映出封建社會製度的腐朽和不合理,對人性的壓抑和扭曲,作者通過襲人這一形象,表達了對封建社會的批判和對女性命運的同情。
3.對現代職場和人際關係的啟示
襲人在賈府的生存之道,為現代職場和人際關係提供了諸多借鑒。
在職場中,襲人恪盡職守的態度值得學習。她對寶玉的生活照料無微不至,把本職工作做到極致。這啟示我們,在工作中要專注於自己的任務,認真負責,力求把每一項工作都完成得盡善盡美,這樣才能贏得同事和領導的認可。
她的忠心耿耿也十分關鍵。襲人對不同主子都忠誠不二,這種忠誠能讓她在複雜的環境中獲得信任。在現代職場,忠誠於公司和團隊,能增強團隊的凝聚力,也有助於個人的職業發展。
在人際關係方麵,襲人善於把握分寸。她與其他丫鬟、小廝相處時,既不過於親近,也不刻意疏遠,能處理好各種關係。這提醒我們在人際交往中,要尊重他人,保持適當的距離,避免因關係處理不當而引發矛盾。
此外,襲人有大局觀,能從整體利益出發考慮問題。在現代職場和生活中,我們也應具備這種意識,當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發生衝突時,要以大局為重。
總之,襲人在賈府的生存智慧,能幫助我們在職場和人際關係中更好地立足和發展。
喜歡【紅樓夢】逐回深度解讀請大家收藏:()【紅樓夢】逐回深度解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