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賈敬

字數:8390   加入書籤

A+A-


    紅樓夢之賈敬:家族興衰背後的隱秘角色
    一、賈敬的基本信息
    1.家族背景
    賈敬在賈府擁有舉足輕重的家族地位。他是寧國公賈演的孫子,京營節度使世襲一等神威將軍賈代化的次子。寧國公賈演作為賈府的開創者之一,為家族奠定了深厚的根基,使其成為鍾鳴鼎食之家、詩禮簪纓之族。賈代化繼承父業,延續家族的榮耀與權勢。
    賈敬與賈珍、賈惜春分別為父子、父女關係。賈珍在父親賈敬一心求道後,襲了官職,成為寧國府實際的管理者,但行事荒唐,將寧國府攪得烏煙瘴氣。賈惜春受父親影響,性格孤僻冷漠。此外,他與榮國府的諸多人物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共同構成了龐大複雜的賈府家族體係。賈府在當時社會地位尊崇,家族成員眾多,在政治、經濟等方麵都有著重要影響力,而賈敬身為寧國府的重要人物,其行為和選擇對家族的發展走向產生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2.科舉功名
    在古代,科舉是寒門子弟和世家子弟踏入仕途、光宗耀祖的重要途徑,而進士更是科舉金字塔的頂端,考取難度極高。考生需曆經童試、鄉試、會試、殿試層層篩選,不僅要精通經史子集,還得有出色的應變和表達能力。賈敬考中進士,足見其學識淵博、才華出眾,在科舉方麵展現出非凡的才能。這一功名不僅為他個人帶來了極高的聲譽和地位,更為賈府增添了光彩,彰顯了家族的文化底蘊和教育成果,讓賈府在社會上的聲望更上一層樓。
    3.人生結局
    賈敬的人生以悲劇收場。他一味好道,長期在都外玄真觀修煉,癡迷於燒丹煉汞。最終,因服食秘製的丹砂,導致身體被劇毒侵蝕,腹中堅硬如鐵,麵皮嘴唇燒得紫絳皺裂,痛苦地“燒脹而歿”。他的死亡過程淒慘,也反映出其對丹藥功效幻想的盲目和固執。賈敬死後,天子追賜他五品之職,然而這追贈並不能挽回他的生命,也無法改變他對家族造成的影響,更像是對他一生的一種無奈注腳。
    二、賈敬的人物形象
    1.消極避世
    賈敬消極避世的表現十分顯著。他早早地卸掉官爵頭銜,將家族事務拋諸腦後,對寧國府的管理不聞不問。在兒子賈珍長大成人後,他便徹底放棄了家族責任,任由賈珍胡作非為,使得寧國府內烏煙瘴氣、亂象叢生。他遠離世俗事務,長期在都外玄真觀修煉,一心沉迷於燒丹煉汞,仿佛塵世的一切都與他無關。
    賈敬形成這種消極避世性格的原因是多方麵的。從社會層麵來看,當時的封建社會官場黑暗、勾心鬥角,他或許對這種環境感到失望和厭倦,從而選擇逃避。從個人層麵而言,他進入中年後,對死亡的恐懼與日俱增。他無法從現實生活中找到解脫死亡恐懼的方法,隻能將希望寄托於道教的仙丹妙藥,渴望通過煉丹得道成仙,擺脫死亡的威脅。這種對死亡的過度恐懼,讓他舍棄了家庭、親情和責任,陷入了自己幻想的世界中,最終在消極避世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2.癡迷煉丹
    賈敬癡迷煉丹的行為令人瞠目結舌。他長期隱居在都外玄真觀,全身心投入到燒丹煉汞的活動中。道觀裏堆滿了各種煉丹的器具和材料,他每日與道士們為伴,專注於研究丹藥的配方和煉製方法,對家族事務和外界的紛擾充耳不聞。他不僅自己親自參與煉丹過程,還四處搜羅珍稀的藥材和秘方,不惜花費大量的錢財和精力,隻為了能夠煉製出傳說中的仙丹。
    賈敬癡迷煉丹的心理動機主要源於他對死亡的恐懼。隨著年齡的增長,他越發意識到生命的脆弱和無常,對死亡的焦慮逐漸占據了他的內心。他認為通過服用仙丹可以延年益壽、得道成仙,從而擺脫死亡的威脅。這種對長生不老的渴望讓他陷入了對丹藥的盲目迷信中,無法自拔。
    從文化因素來看,道教在當時的社會中有著廣泛的影響,煉丹術作為道教的一種重要實踐,被認為是追求長生不老和超凡脫俗的途徑。賈敬深受道教文化的熏陶,相信通過煉丹可以與神靈溝通,獲得超凡的力量。同時,社會上也存在著一些關於仙丹奇效的傳說和故事,進一步加深了他對煉丹的癡迷。然而,他沒有意識到,所謂的仙丹實際上是含有劇毒的化學物質,最終導致了他悲慘的結局。
    3.家庭關係
    賈敬與子女的關係對寧國府乃至整個賈府都產生了深遠影響。他與兒子賈珍的關係較為疏離。賈敬一心沉迷於煉丹求道,早早放棄了對家族事務的管理,也疏忽了對賈珍的教導。這使得賈珍在成長過程中缺乏正確的引導和約束,養成了驕奢淫逸、為所欲為的性格。賈珍襲職後,將寧國府搞得烏煙瘴氣,家族風氣日益敗壞。賈敬對賈珍的放縱和不管不顧,間接導致了寧國府的衰敗,也為整個賈府的沒落埋下了隱患。
    賈敬與女兒賈惜春的關係同樣淡漠。賈惜春在成長過程中缺少父親的關愛和陪伴,性格逐漸變得孤僻冷漠。她目睹了家族的種種醜態和紛爭,對塵世感到厭惡和絕望。賈敬的消極避世和對家庭的漠視,讓賈惜春對親情失去了信心,最終選擇了出家為尼,遠離塵世的喧囂和紛擾。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除了子女,賈敬與其他家族成員的關係也較為疏遠。他長期在道觀修煉,很少參與家族的聚會和活動,與其他族人的交流和互動甚少。這種疏離的關係使得他在家族中的影響力逐漸減弱,也讓家族成員之間的感情變得淡薄。他對家族事務的不聞不問,使得家族內部缺乏凝聚力和向心力,加速了賈府的衰敗。
    三、賈敬在《紅樓夢》中的作用
    1.預示家族興衰
    賈敬的三次重要出場,即生日、祭日、死日,猶如一麵鏡子,清晰地映照出賈府興衰的軌跡。
    賈敬生日時,本應是家族歡聚、共享天倫的時刻,卻暗藏著諸多不和諧的因素。書中描述,眾人表麵上熱熱鬧鬧地為賈敬祝壽,但實際上各懷心事。賈珍、賈璉等依舊沉迷於聲色犬馬,對家族事務毫不關心;王熙鳳等忙於操持,卻也難掩賈府內部管理的混亂。這一場景預示著賈府表麵的繁華之下,已經開始出現衰敗的跡象。家族成員之間的親情逐漸淡漠,各自為了私利而爭鬥,就像一座看似堅固的大廈,內部的基石已經開始鬆動。
    賈敬的祭日,氣氛顯得格外冷清和淒涼。前來祭奠的人寥寥無幾,與生日時的熱鬧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暗示著賈府的影響力在逐漸減弱,家族的凝聚力也在不斷消散。曾經輝煌一時的賈府,如今在人們心中的地位已經大不如前。而且,在祭日的過程中,也暴露出賈府在禮儀和規矩方麵的缺失,這進一步表明家族的衰敗已經從內部蔓延到了表麵。
    賈敬的死日,更是成為了賈府衰敗的一個重要轉折點。他因服食丹藥而死,死狀淒慘,這一悲劇事件象征著賈府的腐朽和墮落已經到了無可救藥的地步。賈府眾人在麵對賈敬的死亡時,並沒有表現出應有的悲痛和反思,反而依舊沉浸在自己的私欲之中。賈珍、賈蓉等在守孝期間依舊尋歡作樂,完全不顧及家族的顏麵和聲譽。這一情節預示著賈府已經失去了最後的道德底線,離徹底的衰敗已經不遠。
    從賈敬的這三次重要出場可以看出,賈府的興衰與家族成員的行為和價值觀密切相關。賈敬的消極避世和對家族責任的放棄,為賈府的衰敗埋下了伏筆;而家族成員在他生日、祭日和死日的表現,則一步步揭示了賈府從繁榮走向衰敗的過程。
    2.反映社會問題
    賈敬這一人物形象宛如一麵鏡子,清晰地映照出封建社會諸多深層次的問題。
    在家族傳承方麵,封建社會極為重視家族的延續和發展,期望長輩能為家族培養出優秀的繼承人,以確保家族的繁榮昌盛。賈敬身為寧國府的重要人物,本應承擔起家族傳承的重任,引領家族走向輝煌。然而,他卻選擇消極避世,將家族事務全部拋給兒子賈珍。賈珍缺乏正確的教導和約束,行事荒唐,把寧國府搞得烏煙瘴氣。這反映出當時家族傳承機製的脆弱,長輩的失職會導致家族的衰敗,家族的未來難以得到保障。
    道德倫理層麵,封建社會有著嚴格的道德規範和倫理準則,強調長幼有序、父慈子孝。但賈敬對子女不管不顧,與兒子賈珍關係疏離,對女兒賈惜春也缺乏關愛。這種親情的淡漠違背了傳統的道德倫理。同時,他的放縱使得寧國府內道德敗壞,各種醜事層出不窮。這表明在封建社會,盡管有著嚴格的道德規範,但在實際生活中,這些規範往往被人們忽視和踐踏,道德倫理麵臨著嚴峻的挑戰。
    宗教信仰方麵,道教在封建社會有著廣泛的影響,許多人將其視為精神寄托和追求長生不老的途徑。賈敬癡迷於道教的煉丹術,渴望通過服用仙丹來延年益壽、得道成仙。這種對宗教的盲目迷信反映出當時社會人們對生命的無奈和對死亡的恐懼。他們在現實生活中無法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隻能將希望寄托於宗教。然而,賈敬的悲劇結局也揭示了宗教迷信的危害,他因服食丹藥而死,不僅沒有實現長生不老的願望,反而加速了自己的死亡。
    賈敬這一人物形象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會在家族傳承、道德倫理和宗教信仰等方麵存在的問題。這些問題相互交織,共同導致了封建社會的腐朽和衰敗。
    3.隱喻曆史人物
    在《紅樓夢》中,賈敬這一人物形象與曆史上的嘉靖皇帝有著諸多相似之處,作者借此對曆史進行了隱喻和批判。
    嘉靖皇帝在位早期曾展現出一定的政治才能,推行了一些改革舉措,但後期卻逐漸沉迷於道教,一心追求長生不老。他在宮廷中大興土木,建造道觀,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賈敬同樣癡迷於道教,長期在都外玄真觀修煉,全身心投入到燒丹煉汞的活動中,對家族事務和外界的紛擾充耳不聞,將大量的時間和金錢都花費在煉丹上。這種對道教的過度癡迷,使得他們都忽視了自己應承擔的責任。
    嘉靖皇帝因沉迷道教,疏於朝政,導致朝廷內部腐敗現象滋生,官員們爭權奪利,政治日益黑暗。賈敬作為寧國府的重要人物,本應承擔起管理家族的重任,引領家族走向繁榮。然而,他卻消極避世,將家族事務全部拋給兒子賈珍。賈珍缺乏正確的教導和約束,行事荒唐,把寧國府搞得烏煙瘴氣,家族風氣日益敗壞。這反映出無論是在朝廷還是家族中,當領導者沉迷於個人私欲而忽視責任時,都會導致整個體係的衰敗。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嘉靖皇帝晚年因長期服用含有劇毒的丹藥,身體每況愈下,最終駕崩。賈敬也因服食秘製的丹砂,導致身體被劇毒侵蝕,腹中堅硬如鐵,麵皮嘴唇燒得紫絳皺裂,痛苦地“燒脹而歿”。他們的悲劇結局都揭示了對長生不老的盲目追求是不切實際的,反而會給自己帶來嚴重的後果。
    作者通過塑造賈敬這一人物形象,隱喻了嘉靖皇帝等曆史人物的行為和命運,對封建社會中統治者的昏庸、迷信以及對權力和長生的盲目追求進行了批判。同時,也揭示了這種行為對社會和家族造成的危害,提醒人們要正確對待權力、責任和生命,避免重蹈曆史的覆轍。
    四、賈敬出家原因探究
    1.情感因素
    賈敬因妻子難產而死,傷心欲絕選擇出家,這種可能性在小說的情節脈絡中是存在一定合理性的。從小說對其家庭生活的描寫來看,賈敬與妻子感情深厚。他不像賈赦、賈政那樣納妾,僅與嫡妻生育了賈珍和賈惜春兩個孩子。從賈惜春生母高齡產女這一情況推測,賈敬與妻子相伴多年,感情穩固。
    黛玉初進賈府時,賈惜春“身量未足,形容尚小”,而賈珍年齡至少三十歲以上,由此可推斷賈敬的妻子生育賈惜春時已是高齡產婦。在當時醫學不發達的時代,高齡生產風險極高,很可能導致其難產而死。妻子的離世對賈敬而言,無疑是沉重的打擊。
    他或許在妻子難產的過程中,深感自己的無力和對生命無常的無奈。麵對妻子冰冷的遺體,他的內心充滿了悲痛和自責。此後,他無法麵對失去妻子的現實,也難以承受家庭中沒有妻子的空缺。於是,他選擇逃避,將世襲的官職和寧國府的管家權力都交給了賈珍,自己則出家做了道士,試圖在道教的修行中尋求心靈的慰藉,忘卻這份痛苦。可以說,妻子的難產離世,極有可能是他選擇消極避世、出家求道的重要情感因素。
    2.政治因素
    賈敬放棄仕途選擇出家,極有可能與政治因素相關。從朝代更替角度看,有觀點認為賈敬考中的乙卯科進士處於明朝末期,而清朝接替了明朝。“賈敬”諧音“假進”,暗示他這個進士在新的朝代失去了原本的意義。他作為前朝進士,或許不願變節為官,在新的政治環境下,仕途之路變得艱難且充滿不確定性,這可能促使他萌生退意。
    再看官場黑暗,封建社會的官場充斥著勾心鬥角、爾虞我詐。賈敬即便考中進士,若進入官場,也需在複雜的政治鬥爭中周旋。他可能目睹了官場的腐敗和黑暗,不願同流合汙。在《紅樓夢》的時代背景下,家族勢力盤根錯節,政治鬥爭異常激烈。賈敬若深陷其中,不僅可能無法實現自己的抱負,還可能危及自身和家族的安全。
    從小說情節來看,賈敬早早將世襲的官職讓給兒子賈珍,自己遠離官場,選擇在道觀中修煉。這一行為或許是他對政治環境的一種逃避,也是對官場黑暗的無聲抗議。他希望通過出家,遠離政治的漩渦,尋求內心的寧靜和自由。因此,政治因素很可能是賈敬放棄仕途選擇出家的重要原因之一。
    3.個人信仰
    賈敬對道教的信仰極有可能是其出家的主要原因。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中,道教文化盛行,追求長生不老、羽化成仙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事情。賈敬深受道教文化的熏陶,對道教的教義和修行方法深信不疑。他認為通過煉丹、修行,可以與神靈溝通,獲得超凡的力量,從而實現長生不老的願望。
    道教文化對賈敬的影響體現在多個方麵。從思想層麵來看,道教的“出世”思想讓他對塵世的功名利祿產生了看淡的態度。他不再熱衷於仕途和家族事務,而是將全部精力投入到道教的修行中。在行為上,他長期隱居在都外玄真觀,與道士們為伴,專注於燒丹煉汞。他相信通過煉製仙丹,可以達到延年益壽、超凡脫俗的境界。
    然而,賈敬對道教的信仰過於盲目和偏執。他沒有認識到道教文化中蘊含的哲學思想和精神內涵,而是將重點放在了追求物質層麵的長生不老上。他忽視了現實生活中的責任和義務,對家族和子女不管不顧。最終,他因服食含有劇毒的丹藥而死,這一悲劇結局也揭示了他對道教信仰的錯誤理解和過度迷信。盡管個人信仰是賈敬出家的重要因素,但這種盲目信仰卻給他帶來了悲慘的命運。
    五、賈敬形象的文學意義
    1.豐富小說人物群像
    賈敬這一人物形象極大地豐富了《紅樓夢》的人物群像。與賈政相比,賈政雖迂腐但仍努力維護家族秩序,承擔著家族責任;而賈敬卻消極避世,放棄家族管理,將一切拋諸腦後,凸顯出他對家族事務的冷漠。和賈珍相比,賈珍雖荒唐放縱,但仍在家族中扮演著管理者的角色,參與家族的各種事務;賈敬則一心沉迷煉丹,遠離塵世,對家族的衰敗視而不見。與賈寶玉相比,賈寶玉雖叛逆,但對家族仍有情感上的眷戀和對家族命運的擔憂;賈敬卻徹底脫離家族,毫無責任感。賈敬這種獨特的人物形象,為小說增添了別樣的色彩,使《紅樓夢》的人物群像更加立體、多元,讓讀者看到了封建社會中不同人物的選擇和命運,進一步深化了小說的內涵。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2.深化主題思想
    賈敬這一人物形象對《紅樓夢》主題思想的深化作用顯著。在家族興衰方麵,他身為寧國府重要人物,卻消極避世、癡迷煉丹,放棄家族責任,導致兒子賈珍行事荒唐,家族風氣敗壞,加速了賈府衰敗,深刻體現了家族興衰與成員作為息息相關的主題。
    對於人生無常主題,賈敬考中進士,本有光明前途,卻因對死亡恐懼,沉迷煉丹求長生,最終卻因服食丹藥悲慘死去,其命運的大起大落,凸顯了人生的無常和不可預測。
    在人性弱點上,他對長生的盲目追求,反映出人性中對死亡的恐懼和對永恒的貪婪。他對家庭的冷漠,展現了人性的自私。賈敬的種種行為,讓讀者更深刻地感受到小說所傳達的家族興衰、人生無常、人性弱點等主題思想。
    3.體現作者創作意圖
    作者塑造賈敬這一人物形象,蘊含著對社會現實的批判與對人性的深刻思考。曹雪芹生活在封建社會由盛轉衰的時期,目睹了家族的興衰變遷,這些經曆融入到他的創作中。
    賈敬考中進士卻消極避世,反映出當時官場黑暗,有才之士不願同流合汙。他癡迷煉丹,體現了封建社會人們對長生不老的盲目追求,批判了宗教迷信對人的毒害。他對家庭的漠視,導致家族衰敗,揭示了封建家族傳承中長輩失職的問題,批判了封建家族製度的腐朽。
    從人性角度看,賈敬對死亡的恐懼、對長生的貪婪以及自私冷漠,展現了人性的弱點。作者通過賈敬這一形象,讓讀者看到封建社會的種種弊病和人性的複雜,引發人們對社會和人性的反思,以文學的方式表達對社會現實的不滿和對人性美好的期許。
    喜歡【紅樓夢】逐回深度解讀請大家收藏:()【紅樓夢】逐回深度解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