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 洪峰噬闕
字數:6695 加入書籤
<特別鳴謝:tijin在4月3日送出的大神認證,以及今日送出的禮物之王。本章不算加更,明日恢複更新,會逐漸補上三章,同時再次感謝兄弟們的理解,感謝!>
昭德宮穹頂之下,琉璃燈盞明晃晃連成一片,將周遭映得恍如白晝。
耶律南仙手中緊握著裝有液體炸彈的玻璃瓶,神色平靜,緊緊盯著宮門外雨幕,不喜不悲。
遼皇與蕭觀音談笑風生,飲盡一壺酒,一切如常。
這時,內侍畢恭畢敬地呈上一碗清湯麵。遼皇接過,臉上浮現一抹追憶之色,隨後將碗中麵條撥出半碗,推至蕭觀音麵前,輕聲笑道:“朕至今都記得,你剛入宮時,總會親手做一碗麵,慰藉朕的轆轆饑腸。可自你成了皇後,朕已許久未嚐這般滋味了。”
蕭觀音嘴角泛起一抹淺笑,並未即刻回應。
她緩緩端起碗,輕輕吹了吹熱氣,優雅地吃了一口麵,這才抬眸,目光帶著一絲眷戀與感慨,柔聲道:“陛下,想當年咱們大婚不久,您常帶我出宮遊獵。時光飛逝,一晃這麽多年過去了,如今諸事纏身,咱們再難有機會像從前那般獨處了。”
遼皇手持銀箸,將碗裏的麵送入口中,清湯寡水的味道卻如同他此刻複雜的心境,怎麽也品不出滋味。他輕歎了一口氣,抬眸靜靜的看向多年來好像從未變樣的蕭觀音。
蕭觀音出身遼國後族蕭氏,生得傾國傾城,身姿綽約,更難得的是善解人意,聰慧過人。二人成婚以來,雖不可避免地夾雜著政治考量,但在眾多妃嬪之中,遼皇對她仍是偏愛有加,若非如此,也不會同她共育兩子一女。
也正因為這份偏愛和喜歡,讓他時常忍不住揣測,蕭觀音的溫柔體貼,究竟是她與生俱來的品性,還是蕭氏精心培養的結果?
若為後者,那就意味著自己的一舉一動,一思一想,都被臣子洞悉,甚至被整個蕭氏所掌控,這對一個帝王而言,無疑是致命威脅。
這樣的猜忌一旦萌生,便如野草般瘋狂生長,怎麽也壓製不住。
正因為此,遼皇為了試探蕭氏的意圖,這才放任烏古論氏和遙攆氏針對耶律光的小動作。
那段時間,朝堂局勢波譎雲詭,各方勢力暗流湧動。從那之後,他與蕭觀音之間的關係,也在不知不覺中漸漸疏遠。
如今回想起來,遼皇突然意識到,自己或許犯了先入為主的錯誤,帶著猜忌去尋找原因,得到的隻能是佐證。也許從一開始,他就誤解了蕭觀音,誤解了這份感情。
但事到如今,局勢至此,即便心中懊悔,他也隻能硬著頭皮走下去。
想到這兒,遼皇放下了碗筷,目光掃向殿外撤退至此的士兵,伸手抖了抖身上的龍袍,作勢就要起身。
“陛下,剛用完膳,不宜走動,暫且飲杯茶吧。”蕭觀音緩緩起身,蓮步輕移,穩穩拿起茶壺後,指尖輕撚壺柄,另一隻手自然地托住壺嘴,動作優雅自然,茶水如一道剔透的銀線,緩緩注入杯中。
抬眸間,蕭觀音眼眸澄澈明亮,恰似多年前兩人大婚之夜,令皇帝心動的模樣,毫無二致。
皇帝凝視蕭觀音片刻,目光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他接過茶杯,仰頭一飲而盡,滾燙的茶水順著喉嚨滑落,卻無法驅散他心底的陰霾。
隨後,皇帝將視線轉向耶律南仙,聲音低沉道:“走吧,一起去見見你一直等著的人。”
耶律南仙微微頷首,雙唇緊閉,一言不發,緊緊跟在皇帝身後。
三人先後步出昭德宮,宮門外大雨傾盆,遠處火把燭天,數萬兵卒趟水而至。
遼皇負手而立,朗聲道:“小子!別來無恙?”
楊炯麵色冷峻,第一時間看向耶律南仙,待瞧見她雙手緊握著自己所贈的液體炸彈時,瞳孔瞬間一縮。
旋即,他深吸一口氣,平複內心的波瀾,高聲回應:“我還是老樣子。倒是您老,看上去頗為憔悴,與初次見麵時的意氣風發相比,判若兩人。”
遼皇神色微微一黯,語氣中透著幾分疲憊:“國家動蕩,子女反目,想要撥亂反正,總是讓人心力交瘁。”
楊炯沒有回應遼皇的感慨,轉而將目光投向一旁的蕭觀音,恭敬拱手:“拜見母後。”
“你這臭小子,嘴巴跟抹了蜜似的,怪不得招姑娘們喜歡。”蕭觀音笑著嗔怪,眉眼間的滿是看女婿的滿意之態。
說罷,她解下腰間的火鳳朝陽赤紋佩,手臂輕揚,將玉佩擲向楊炯:“給我未來外孫的見麵禮。”
楊炯身形敏捷,伸手穩穩接過玉佩,緊緊攥在掌心,聲音低沉道:“母後,這見麵禮自然得您親手給外孫。轉贈的,怕是沒福氣。”
“就你歪理多!”蕭觀音笑著擺擺手,心中暗自讚歎這小子心思通透,一點就明。
蕭觀音將象征皇後身份的火鳳朝陽赤紋佩贈予楊炯,個中深意,全是為了緩和南仙與他之間的關係。
自得知楊炯不惜跨越千裏,奔赴析津府前來相助,蕭觀音打心眼裏不希望南仙因為一時倔強,錯失這段良緣,最終在悔恨中度過餘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次,南仙打算讓楊炯背負弑君之名。蕭觀音心裏清楚,隻要南仙手握大權一天,兩人因這沉重的罪名,便再無在一起的可能。雖說尋常人或許能私下往來,但以楊炯和南仙的身份地位,他們絕不可能做出這般有失體統之事。
正因如此,蕭觀音才把玉佩送給楊炯。她知道,楊炯重情重義,收下這份飽含深意的贈禮,以這孩子的性格,就絕不會輕易舍棄南仙。
身為母親,蕭觀音所能做的,也隻有這些了。至於這兩個孩子日後能否攜手相伴,成就美滿姻緣,那就憑天意了。
遼皇將這一切看在眼裏,並未多言,反而是大聲讚道:“小子,你這鎮南侯當真是名副其實!率軍攻入別國都城,竟如同吃飯喝水一般輕鬆,實在令人佩服。”
楊炯聳聳肩,神色自若,與遼皇談笑風生:“我不過是有幸結識了一群信任我的兄弟,仰仗他們悍不畏死罷了,並沒什麽值得誇耀的。”
“好小子!”遼皇仰頭大笑,眼中毫不掩飾地流露出讚賞,“當真是年輕一輩中的翹楚!”
楊炯不置可否,聽著身後逐漸逼近的喊殺聲。他心裏清楚,南門戰事已經到了萬分緊急的關頭,當下也不再廢話,直截了當道:“您老要是還有什麽手段,就別藏著掖著了,盡快使出來吧!”
遼皇微微一愣,眼中閃過一絲驚奇:“小子,你怎麽就斷定朕還有後手?”
“您老少年時就領兵出征,以三皇子的身份在激烈的奪嫡之爭中勝出,最終登上皇位。這其中的艱難險阻超乎常人想象,以您的謀略和手段,絕不會僅拿出這點本事。
再者,我進軍至此,一路上遇到的種種阻礙,無論是千斤閘,還是守軍的調度,目的都隻是拖延我的進軍速度,既沒有對我軍實施包圍殲滅,也沒有死守戰略要地。這顯然說明,您在等待某個時機,準備發動致命一擊。”楊炯緊緊盯著遼皇,條理清晰地分析道。
“啪啪啪!”遼皇用力鼓掌,臉上的欣賞之意愈發濃烈。
緊接著,他神色一正,沉聲問道:“既然分析得如此透徹,那你可猜到朕在等什麽?”
楊炯緩緩搖了搖頭:“我不是神,不可能知曉一切。就目前局勢而言,昭德殿守軍不到萬人,城外援軍雖有數萬,但遠水救不了近火。既然不是依靠兵力,我一時也想不明白,您究竟有何依仗。”
遼皇嘴角噙著一抹輕笑,隨意擺了擺手,居高臨下地看著玉階之下的楊炯,悠悠說道:“這個,你很快就會知道了。不過,有件事朕一直想不明白,你能否為朕解惑?”
“請講!”楊炯神色鎮定,內心卻如翻江倒海般,迅速權衡著當下局勢。
此刻,他手中兵力不足兩萬,貿然發動攻擊,不僅難以立刻除掉遼皇,還極有可能讓耶律南仙陷入絕境。想到這裏,楊炯暫時按捺住衝動,順著遼皇的話回應下去。
“你明知此番前來,極有可能背上弑君之名,即便僥幸成功,也未必能得到實質性好處。”遼皇頓了頓,直視楊炯,問出了縈繞心頭許久的疑惑,“那究竟是什麽,讓你一定要做呢?”
在遼皇眼中,楊炯是個極為特別的人。他聰慧過人,卻又重情重義,明明知曉結局,依然選擇義無反顧。這與遼皇以往接觸的那些追名逐利、老謀深算的權貴截然不同。
楊炯的所作所為,在他眼中,宛如一個為情癡狂的將軍。然而,遼皇又很難相信,楊炯這樣的俊傑會被兒女情長左右判斷。
楊炯沒料到遼皇會拋出這個問題,苦笑著看了耶律南仙一眼,語氣中滿是無奈:“我還有別的選擇嗎?她甘願被囚禁於此,不管是真是假,我都無法坐視不理。”
“僅僅是為了兒女私情?”遼皇眉頭緊皺,眼中滿是不解。
楊炯緩緩搖頭,神色變得愈發凝重:“從感情上說,我虧欠她太多。她毫無保留地付出一切,這份深情,我不能辜負。
從大華的利益出發,一個與我相識、相知的人掌權,更有利於兩國百姓休養生息,維持和平穩定的局麵。
往大了說,我認同他們的治國理念。民族融合是大勢所趨,每個人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權利。大華百姓並非生來就該種地,契丹百姓也並非天生就得放牧。同樣,大華人不能隻會種地,契丹人也不能隻會放牧,我們應當賦予所有人自主選擇的權利,而不是替他們做決定。”
遼皇靜靜聽完,對楊炯給出的前兩條理由,倒是認同。但一提到民族融合,他的眼神瞬間變得冰冷,內心更是充滿抵觸。
這些年,大遼在不知不覺中發生了諸多變化,契丹百姓的生活愈發多元,放牧、經商、讀書、種地,各行各業一片繁榮,國庫也跟著日漸充盈。
可遼皇卻敏銳地察覺到,契丹民族骨子裏那份銳意進取的衝勁正悄然消逝。越來越多的契丹人從馬背上下來,轉而買房置地,試圖以耕讀傳家。
太子和南仙主導的改革,僅僅推行了幾年,就帶來如此巨大的改變,這讓遼皇心驚不已。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遙想當年,先祖憑借八百皮甲起兵,在各部落的鼎力支持下,才成功建立大遼國。多年來,先祖定下的遼華分治、以遼治華、用華不分權的祖訓,一次次被曆史證明其正確性,在遼皇心中,這是不容置疑的鐵律。
在他看來,若是任由太子的改革持續推進,要不了幾代人,契丹民族要麽被大華徹底同化,從此消失在曆史長河中,要麽被趕回漠北,失去祖宗留下的這份基業。
一想到這些,遼皇心中的憂慮和不安愈發強烈,對於民族融合這一理念,他絕不可能有絲毫妥協。想到雙方在這一根本問題上的巨大分歧,遼皇頓時沒了繼續交談的興致。
他目光冷冷掃過漫上玉階的積水,聲音冰冷道:“小子,你們敗局已定。如今連老天都站在朕這邊,我倒要看看,你們還能如何翻盤!”
話剛落音,遼皇便毫不猶豫地用力揮手下令。
身後飛狐司大總管心領神會,一步跨出,動作幹脆利落地向空中連續扯出三發黃色信號彈。
刹那間,三聲震耳欲聾的巨響劃破天際,耀眼的煙火在空中短暫綻放後轉瞬即逝。
同一時刻,禁衛軍們齊齊奔上昭德殿的玉階平台,有的甚至熟練地拋出飛爪,攀附上屋簷,還有些迅速腳纏繩索,攀上梁柱。
楊炯緊緊盯著眼前這一幕,大腦飛速運轉,各種念頭在腦海中不斷閃過,卻始終猜不透遼皇此舉的意圖究竟為何。
就在他滿心疑惑之時,皇城北門突然傳來一陣驚天動地的巨響,緊接著,轟隆轟隆的聲音如滾滾悶雷般迅速傳來。
楊炯猛地抬頭看去,當看到那洶湧而來的波濤時,瞳孔驟然緊縮,一股寒意瞬間湧上心頭。
他來不及多想,聲嘶力竭地轉身大吼:“河水倒灌,撤退至高地!”
楊炯一人當先,踏屍躍至安德殿藻井殘梁,忽覺靴底隱震,安德殿殿基竟隨水勢漸傾。
時,夜雨傾天,洪峰噬闕。
蟠龍柱迎洪而倒,琉璃瓦逐浪浮沉。
析津府皇城轉瞬化作一片澤國。
喜歡風流俏佳人請大家收藏:()風流俏佳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