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慶父不死,魯難不止

字數:4253   加入書籤

A+A-


    第 554章 慶父不死,魯難不止
    慶父帶著自己的金銀珠寶一溜煙跑了,逃亡莒國,留下來哀薑不知所措。
    夫人哀薑見慶父已逃到莒國,自己在魯國孤掌難鳴,地位不穩,這件事早晚牽連到自己,於是便也想逃到莒國跟慶父一起流亡避難。
    哀薑手下人卻阻止她說:“夫人您因為庇護公子慶父,已經得罪了魯國百姓。
    現在如再去莒國與慶父相聚,這就等於坐實了夫人和公子慶父私通弑君一事,魯國人豈能容你?相國季友逃亡邾國,夫人不如逃往邾國,向公子季友求助。”
    哀薑無奈之下隻得逃到邾國,去求見公子季友,但是季友知道,魯國之難都是哀薑和慶父二人搞亂的,於是季友不見哀薑,將她拒之門外。
    季友一看慶父、哀薑都已逃出了魯國,魯國如今是國無主,民無依,正是混亂之時,而公子申是唯一魯國合法繼承人,於是立即帶公子申返國,同時派人向齊桓公求援。
    齊桓公得到季友的來信後,立即將仲孫湫召來道:“現在魯國群龍無首,我們齊國立即出兵,借機將魯國吞並如何?”
    仲孫湫道:“君侯不可,魯國乃是中原的禮儀之邦,文王嫡係諸侯國,如今雖遭弑君大亂,也是暫時的。
    魯公子申年輕精明,相國季友輔佐有方,深得人心,他們一定能安撫百姓,使國家平定,我們正在爭霸關鍵時刻,不能和魯國糾纏不休,列國一定會乘機攻擊您。”
    齊桓公沉思許久,於是便命上卿高傒率領五千名齊國軍隊趕赴魯國,相機行事。
    臨行前齊桓公囑咐高傒道:“公子申若真能擔當國家大業,就全力幫助他繼承君位,借此也可以加強齊、魯兩國的關係。
    如果魯國混亂不堪,公子申不能安定魯國,就趁機將魯國兼並。”
    高傒來到魯國,恰好季友也領公子申剛剛返回,高傒見公子申相貌端莊,言談條理分明,心中不由暗暗敬服,心說齊國吞並魯國不現實。
    於是高傒便和季友商定,便一起推舉公子申做了魯國國君,史稱“魯僖公“。
    接著高傒又命令齊國武士幫助魯國修築鹿門城,立即集結重兵把守,以防犯邾國、莒國兩國對魯國有所圖謀,因為慶父和哀薑分別在兩個國家流亡。
    隨後季友派公子奚斯隨高傒到齊國拜謝桓公,同時又派人帶著重金到莒國給莒國國君行賄送禮,季友要借莒國人之手將慶父處死。
    慶父逃亡莒國後曾向莒國國君送去大批財寶禮物,這時莒侯看到季友的禮物,又起了貪圖季友重禮之心,就想著兩頭吃。
    於是莒侯便派人告訴慶父:“莒國國小勢弱,害怕因公子在此引起與魯國的戰爭,還請公子到別國避難去吧。”
    慶父一看壞了,這莒國待不了了,於是趕緊收拾行裝準備離去,還未來得及收拾,莒國國君就下令立即將他驅逐出境。
    慶父無奈想起了齊國的內侍官寺人貂,他曾經接受過自己的賄賂,兩人有過一段交情,便經邾國來到齊國投靠寺人貂。
    然而慶父走到邾國和齊國邊境時候,齊國邊境官員深知慶父為人險惡,不敢擅自讓他入境,就讓他暫時住在汶水邊上,然後回稟齊桓公之後才能放行。
    而此時恰好魯國公子奚斯出使齊國返回魯國,正好也從汶水經過,他見到慶父在此,便勸說慶父。
    如今魯僖公已經繼位,你不如與自己一同回國,向季友和魯僖公認個錯,好歹都是公室子弟,說不定能夠放你一馬。
    慶父心中沒底,不敢回魯國,隻好說道:“公子季友與我不合,當年我弟弟叔牙說錯一句話,他竟然把他毒死,這家夥心胸狹隘,容不得別人,決不會寬恕我。
    如果你真的願意幫我,回到魯國請你找魯僖公替我求情,求他看在同是先君一脈上,留下我這條性命,我願從此做一個普通百姓,不在參與魯國朝政。”
    奚斯告別慶父然後回到魯國,將慶父的話告訴了魯僖公和季友,魯僖公想要答應慶父要求,饒恕慶父。
    魯桓公四個親兒子,除了魯莊公是個慫貨,慶父,叔牙和季友都不是省油的燈,個個心黑手辣。
    季友一看魯僖公要饒恕慶父,這可不行,放虎歸山,其患無窮,到時候慶父回國,早晚得弄死我。
    於是季友連忙勸阻道:“慶父犯上弑君,若不將他誅殺,如何能儆戒後人?”。
    魯僖公聽聞也是有點猶豫,就沒有答應溪斯,季友轉回頭又私下告訴奚斯說:“你去告訴慶父,國君仁德,不忍心處死他,但是慶父不死,魯難不止。
    倘若慶父肯服罪自盡,國君答應他,將來還可以讓他的子嗣後人繼續做魯國大夫,為他延續宗祠祭祀。”
    於是公子奚斯再次回到汶水,當他抵達目的地時,心中充滿了糾結和痛苦。他深知此行的目的——是要去代替魯僖公和季友,告知慶父讓他自行了斷,但那幾個字卻如鯁在喉,怎麽也無法輕易說出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公子溪斯站在慶父的門外,奚斯猶豫再三,最終還是沒能鼓起勇氣推門而入去麵對慶父。
    公子溪斯緩緩蹲下身子,雙手掩麵,淚水像決堤的洪水一般奔湧而出。
    溪斯覺得自己有負慶父所托,於是痛哭起來,那悲慟的哭聲回蕩在慶父院外,仿佛訴說著無盡的哀傷與無奈。
    此時,屋內的慶父正獨自沉思。突然,一陣熟悉的哭聲傳入耳中,他瞬間明白是公子溪斯回來了。
    慶父見溪斯不進來而是在院外大哭,心中自然明白定是季友容不下自己。
    於是慶父不禁仰天長歎,喃喃自語道:“唉……奚斯竟然不敢進門,隻在門外痛哭流涕,想必是來傳達那要我性命的旨意了。看來,我此番已是在劫難逃,必死無疑啊!”
    想到這裏,慶父的臉上露出一絲絕望的苦笑。他深吸一口氣,用盡全身力氣高聲喊道:“溪斯大夫,請回吧!煩請轉告季友,念及我們同出一脈,兄弟手足之宜,望他能善待我的家人們。”
    話音未落,慶父已解下腰間的衣帶,搬過一張凳子,將帶子係在了院子裏的一棵大樹之上。
    然後,他毫不猶豫地登上凳子,把脖子伸進了打好的繩結之中。隨著凳子被踢倒在地,慶父的身體在空中瘋狂掙紮,隨後兩腿一蹬,晃蕩了幾下,便徹底沒了動靜。
    一直在門外哭泣的公子奚斯聽到屋內傳來重物倒地的聲音,心知大事不妙。
    他猛地站起身來,擦去眼角的淚水,快步衝進了院子。當看到慶父高懸於樹上的屍體,奚斯的心瞬間揪做一團。盡管早有心理準備,但親眼目睹這一幕,仍令他感到無比震驚和悲痛。
    奚斯強忍著內心的悲傷,小心翼翼地走上前去,將慶父的屍體從樹上放下來,並仔細整理好他淩亂的衣衫和頭發。
    做完這一切後,他找來一口棺木,輕輕地將慶父的遺體安放其中,然後親自護送著棺槨返回都城,向魯僖公報喪。
    魯僖公得知奚斯帶來的消息後,沉默良久,最終隻是深深地歎了口氣。對於慶父的結局,他雖早有預料,但真正麵對時,心中也是感慨萬千。
    魯僖公於是正式任命季友為魯國的上卿和國相,將國家的軍政大權盡數交予他手中。
    季友感激涕零,發誓定要竭盡全力輔佐魯僖公治理國家。在季友等忠臣良將的共同努力下,魯國漸漸走出混亂,社會秩序得以重建。
    就在魯國漸漸恢複之際,突然邊境傳來軍報,說是莒國大軍壓境,侵犯魯國邊境……。
    歡迎閱讀下一章,魯國三桓。
    喜歡曆史雲盤之周王朝請大家收藏:()曆史雲盤之周王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