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開方懷恨
字數:3939 加入書籤
第567 章 開方懷恨
齊桓公聽聞衛戴公死了,心裏那個氣啊!這衛國的麻煩沒完沒了了,這該如何是好。
現在能夠繼承衛國君主的人有兩個,一個是衛懿公的弟弟公子開方,就是齊桓公身邊三貴之一。
另一個是衛昭伯的次子姬辟疆,也就是衛戴公的弟弟,齊桓公這就要思慮一番。
按說公子開方回去繼位衛侯最好不過,因為他是衛懿公的弟弟,衛惠公的直係兒子,但是齊桓公也有私心。
公子開方頗有才華,此人聰明絕頂,善於揣摩他人心思,深得齊桓公器重,所以寺人貂,開方,易牙是齊桓公三大寵幸之臣,被稱之為“齊國三貴”。
要是開方回去繼承衛國國君,自己就會少一個得力助手,最重要的是,此人頗具野心,他一旦執政衛國,隻怕是齊國很難駕馭得了他。
這樣就不如讓姬辟疆繼任衛國國君,姬辟疆也是宣薑的兒子,齊國的外甥,並且姬辟疆很內向,溫文雅爾,這樣一來,齊桓公覺得讓姬辟疆繼位更符合齊國利益。
此前姬辟疆為了躲避戰亂,已經暫時居住在齊國,後來又到了宋國,所以齊桓公立即派出使者前去宋國,迎接姬辟疆回衛國繼位。
公子開方得知消息後,心中很是不滿,自己多年來兢兢業業輔佐齊桓公,連續十年沒有回到母國。
就連自己母親去世,父親的祭日自己都不曾回去,不就是為了得到齊桓公賞識,希望有朝一日能夠出人頭地。
可是如今自己有機會回到衛國繼任國君,齊桓公卻讓姬辟疆回去任衛侯,公子開方暗暗發誓,今後定要報複齊桓公。
最後宋桓公親自送姬辟疆回到楚丘繼位,史稱“衛文公”。
就在齊桓公連續完成存邢救衛,兩救魯國內亂,北驅戎狄,南下遏製楚國,聲威大震的時候,楚成王如今已經成年。
多年來楚成王在子文幫助下,楚國已經迅速恢複元氣,最初子元之亂,楚堵敖之亂帶來的負麵影響,已經漸漸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強大的軍事力量和有著雄心壯誌的楚王。
楚成王看到齊桓公大殺四方,東奔西走一副天下霸主的威風,楚成王年少輕狂,自然不肯長時間低聲下氣,看著齊國壓倒楚國的聲望。
於是楚成王和令尹子文商議,楚國現在蟄伏多年,如今兵強馬壯,咱們可以出手和齊國爭霸了,乘機挺進中原,擴張楚國勢力範圍。
令尹子文道“大王所言極是,如果楚國再不動手,齊國在消除北邊赤狄和北狄之亂,定然會聯合諸侯南下,討伐楚國。
因為天下隻有楚國敢於稱王,所以齊桓公作為霸主,要想真的讓天下人折服,成為真正的霸主。
他一定會把自己的“尊王攘夷”這杆大旗豎起來,現在齊桓公救燕國,驅山戎,存邢救衛逐赤狄,攘夷他做的很成功。
但是尊王嗎?咱們也是王,所以他一定會進攻楚國,讓楚國向周天子低頭,這樣他才是完美的霸主。
既然楚國要和齊國爭霸,那麽我們就得有自己陣營,首先就是陳國和蔡國,這邊有齊魯在東線,軍事力量強大。
我們楚國東線目前不宜動武,所以我們需要聯合陳國和蔡國,再說了陳國還是大王的外公家自然好說,蔡國嗎?我們恩威並施,蔡國定然不敢動楚國。
隻要穩住東線,咱們就可以主攻西線,而西線申國已經被我們拿下,周王室衰弱,鄭國經曆內亂,已經沒有抗衡楚國能力,許國,應國就不用提了。
衛國打殘了,所以我們隻需要以申縣為大本營,出宛城北上,攻打鄭國,要是鄭國拿下,或者投靠了楚國,那麽齊桓公的聯盟自然分崩離析。
楚成王大喜,於是派人前去陳國和蔡國聯盟,陳國和蔡國表麵上仍舊是齊國的聯盟,但是他們也不敢得罪楚國。
於是蔡國,陳國先後和楚國簽訂盟約,那就是雙方互不侵犯協約,但是同時又不退出齊桓公的聯盟。
並且陳宣公和楚成王對外宣稱,楚國和陳國是舅舅和外甥關係,雙方有義務在對方受到侵犯時候,無條件幫助對方抗敵。
陳國這一舉動就有點過了,很明顯楚成王也要學齊桓公,成立自己的楚國聯盟,試圖對抗齊國。
齊桓公和管仲得知消息後,管仲告訴齊桓公,齊楚爭霸馬上開始了,咱們齊國要趕緊加大對楚國的鹿皮經濟戰,否則大戰時候,楚國可不比赤狄和北狄。
因為楚國又廣袤的土地,加上楚人能征善戰,如果不搞垮楚國經濟,咱們中原各國都聯合起來,也未必能打敗楚國。
於是就在楚成王聯合陳國,蔡國,黃國等東線國家,試圖削弱齊國實力的時候,管仲開始對楚國悄然加大經濟戰的力度。
他告訴陳國,蔡國和隨國,齊國經曆幾次大戰,急需要鹿皮製作皮革護甲和盾牌,以及戰車的馬革。
現在不惜一切代價,高價收購鹿皮,因為楚國的鹿皮品質最好,所以隻要是楚國的鹿皮,出多少價都行。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陳國,蔡國和隨國一看有錢賺,哪管的了那麽多,於是三國商人拚命前去楚國收購鹿皮。
如今的鹿皮價格一路上漲,從最早二十金直接漲到一百三十金,一張鹿皮的錢,夠普通百姓吃喝三年了。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由於齊國不斷提高對鹿皮的收購價格,這一情況在楚國引發了一係列意想不到的變化。
楚國境內的百姓們看到通過捕捉鹿,並出售鹿皮能夠獲取豐厚的利潤後,紛紛放棄耕種土地,轉而投身於狩獵活動之中。他們將捕獲到的鹿換取金錢,再用這些錢購買糧食維持生計。
起初,這種做法似乎頗為可行。畢竟,對於一些獵戶而言,哪怕他們整整一年什麽都不做,隻要成功打到兩隻鹿,便足以賺取好幾年的飯錢。
但是鹿被大量獵殺之後,鹿的數量急劇減少,根本沒有繁殖的機會就被獵人獵殺,楚國已經開始無鹿可獵。
因此,即使楚國境內的鹿數量逐漸減少甚至消失,但是人們也並不在意。
既然本地已無足夠多的鹿可捕,那大不了走得遠些,前往周邊其他國家的領土上去悄悄獵取。
就這樣,在過去的幾年裏,楚國人不再熱衷於征戰沙場,那些原本應當從事農耕的民眾也放下了鋤頭,整日無所事事,一旦閑暇下來,就會結伴朝南或朝東而行,潛入他國領地偷獵鹿群。
可是,沉浸在追逐利益中的楚國人對此毫無察覺,他們早已將令尹子文曾經的諄諄告誡拋諸腦後,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國家正一步步陷入管仲精心策劃的經濟戰爭陷阱之中。
與此同時,楚成王和楚國的大臣、子民們依然沉醉在入主中原、與齊桓公爭奪霸主地位的美夢中,幻想著有朝一日能夠稱霸天下,成為諸侯各國敬仰的對象。
殊不知,這場看似平靜的經濟較量背後,隱藏著巨大的危機,隨時可能給楚國帶來沉重的打擊。
歡迎閱讀下一章,楚成王伐鄭。
喜歡曆史雲盤之周王朝請大家收藏:()曆史雲盤之周王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