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 召陵之盟

字數:3634   加入書籤

A+A-


    齊桓公一看屈完並不屈服於齊國軍威,於是顯得有點尷尬,正要發作,管仲立即接過話茬道。
    “屈大夫,既然楚國前來和談,那咱們就別繞圈子了,之前周天子質問楚國兩罪。
    不尊王不供包茅,昭王南巡不歸,請問你們認是不認”。
    屈完道“楚國不供包茅,確實違反禮法,我們國君悔恨之,即日起,楚國“尊王攘夷,按時納貢”。
    但是昭王南巡一事,天下人皆知,昭王征百越,楚國是協助王師出征,至於昭王死於漢水,皆是意外,和楚國無關,請齊侯明查。
    齊桓公道“如果楚國從今以後,尊王攘夷,不再攻打中原列國,那麽我們中原各國願意同楚國結盟,今後共同發展,匡正天下”。
    屈完當即表示,楚國願意聽從周天子昭命,協助齊侯維護周禮禮法,不再入侵中原各國。
    隨後齊桓公和屈完在召陵正式舉行會盟,雙方一致通過盟約,齊楚講和,今後不再將對方視為敵國,管控分歧,共謀未來,史稱“召陵之會”。
    召陵之會結束,齊桓公將楚國折騰的亂七八糟,然後才命令大軍撤退。
    按照原計劃,大軍回程將會路過陳國,然後繞道鄭國,前去首止上報周天子,討伐楚國成功,以彰顯齊桓公威望。
    如此一來,八國聯軍所路過陳國和鄭國,需要提供大軍所需糧草和各種物資,對於陳國和鄭國消耗巨大。
    陳國國君陳宣公為此頭疼不已,於是和大夫轅濤塗商議,能不能讓齊桓公大軍改道回去,這樣陳國就能避免一大部分開支。
    轅濤塗告訴陳宣公,單單陳國出麵勸說齊桓公未必可行,此次大軍還要過鄭國,不如聯合鄭國一起勸說齊桓公改道,也許能行。
    於是轅濤塗找到鄭國大夫申侯,申侯是鄭文公的得力謀士,此人是南申國申侯的後代,當年楚國滅掉申國,楚文王並沒有殺申侯的後代。
    並且還保留了申侯的名分,申侯隨後在楚國任職,楚文王看到申侯此人雖然足智多謀,但是為人奸詐,為了利益可以不擇手段,這一點很像當初他的老祖申侯。
    楚文王覺得自己活著時候還能夠製約此人,但是要是以後死了,那可就不好說了。
    於是楚文王找到了申侯,告訴他,你誌向遠大,楚國雖然強大,但是楚國向來都是王族當權,有屈,鬥,莫敖氏執政,外人很難有所作為,我念在你多年為我謀劃的份上,也不能耽誤你的前程 ,我送你一筆錢,你去其他國家謀取更高的前程吧!
    此後申侯就找到了自己親戚鄭國,鄭文公按照輩分和申侯是表兄弟,親戚申侯投靠,然後就接納了申侯,這次作為鄭國大夫協助大軍出征。
    轅濤塗告訴申侯,當初說好的大軍討伐楚國,是各自出錢前去蔡國會盟,現在既然打完楚國,就應該各自回家,各找各媽。
    齊桓公倒好,好大喜功,非要大家帶著大軍走陳國和鄭國前去首止,前去向周天子炫耀,認為如果齊軍按照原路從陳國和鄭國境內返回,兩國需為聯軍提供回程的軍需物資,負擔較大。
    轅濤塗向申侯提議,不如我們一起向齊桓公進言,讓齊軍繞東路、從東夷海邊回國,其他諸侯也各自單獨撤軍,這樣可縮短齊軍回國時間,讓齊桓公滿足耀武揚威東夷部落,順便避免過境咱們兩國,陳、鄭兩國過度耗費軍需物資。
    申侯聽聞點頭表示同意,隨後二人麵見齊桓公。
    轅濤塗和申侯見到齊桓公,管仲正好不在,於是轅濤塗對齊桓公道。
    齊侯如今打敗楚國,脅迫楚成王尊王攘夷,聲威大震,已然是天下真正的霸主,但是東南仍舊有不少東夷國家,比如州,鍾吾,鍾離 玗等東夷國家尚且不尊王。
    這些小國根本沒有軍事實力,隻是這些年周天子羸弱,沒人管他們,所以有點飄。
    如果齊魯大軍朝東一路再向北,一側可以縮短回國行程,並且正好順手牽羊將東夷收服,東夷看到楚國這麽強大都屈服於齊國,他們自然會歸順齊侯。
    到那時候,齊侯的兵鋒所指,才真是從南到北,從東到西無所不能,德布九州,威加四海,齊侯的偉業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齊桓公本人除了喝酒,打獵,玩女人,對於治國理政平天下,確實不行,齊桓公之所以能夠稱霸天下,完全是手下能人太多。
    而齊桓公的優點是自己不行,也懶得操心,全權交給管仲,與其說齊桓公稱霸不如說是管仲稱霸,齊桓公簡直是命太好了。
    像轅濤塗這樣的計謀,管仲一眼就能看出來,但是今天巧了,管仲出去巡視,讓轅濤塗撿個便宜,乘機向齊桓公提議大軍繞行東海。
    齊桓公聽聞後道“轅大夫說的似乎有理,但是大軍改道事關重大,我還得需要和管相商議商議”。
    轅濤塗心裏暗暗叫苦:“千萬別呀!要是讓管仲那個老狐狸知曉此事,那可就全完啦!就我這點小心思肯定瞞不過他”想到此處,轅濤塗定了定神,然後開口說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隻見他一臉諂媚地對著齊桓公言道:“尊敬的齊侯啊,您可是這天下當之無愧的霸主呢!難不成咱們齊國的軍國大事全都由管仲大人一人說了算麽?”轅濤塗這番話說得陰陽怪氣,話裏有話,明顯是想挑撥齊桓公和管仲之間的關係。
    齊桓公本就是個自尊心極強之人,聽到轅濤塗如此言語,頓時覺得自己的權威受到了挑戰。
    他臉色一沉,當場發號施令道:“嗯!好吧!我現在就決定,齊、魯、邾、曹四國大軍繼續向東挺進,而鄭國、陳國、衛國、宋國則原地解散,各自速速歸國去吧!”
    轅濤塗一聽此言,心中不禁狂喜。他連忙向齊桓公辭別後,馬不停蹄地趕到陳宣公那裏,催促著他趕緊率領陳國軍隊拔營起寨,火速返程。
    整個過程可謂是爭分奪秒,絲毫不敢耽擱,生怕齊桓公突然反悔,帶著陳國軍隊急匆匆離去。
    然而,事情的發展卻出乎轅濤塗的意料。就在自己陳國軍隊剛走不久,管仲得到了消息。
    他眼見齊國大軍即將繞路前往東海,心中焦急萬分,立刻前去麵見齊桓公。
    無獨有偶,此時還有另外一個人也比管仲搶先一步找到了齊桓公,並苦口婆心地勸誡他萬萬不可讓大軍繞道東海。
    此人言之鑿鑿地告訴齊桓公,這看似是宣揚齊國國威行軍路線實則是一條暗藏殺機的毒計,若真依此行事,必將把齊國推入萬劫不複之地。
    歡迎閱讀下一章,申侯陷害轅濤塗。
    喜歡曆史雲盤之周王朝請大家收藏:()曆史雲盤之周王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