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章 龍遊淺灘

字數:4052   加入書籤

A+A-


    當夜幕籠罩著翟國的都城,萬籟俱寂之時。然而,就在這寧靜的夜晚,翟國國君躺在床上思忖著如何應對重耳和晉獻公。
    狐白迷迷糊糊的似睡非睡,突然他覺得外麵一片白亮,於是他很好奇,就獨自一人出門查看。
    等他出來後,然而四周一片昏暗,突然,天空中烏雲翻滾,電閃雷鳴。
    緊接著,一道耀眼的光芒劃破天際,一條巨大而威嚴的蒼龍從天而降,盤旋在都城上空。
    那蒼龍身軀龐大,鱗片閃爍著神秘的光芒,龍須隨風飄動,龍眼炯炯有神,仿佛能洞悉世間萬物。
    國君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他瞠目結舌地望著這條蒼龍,心中充滿了敬畏和恐懼。蒼龍在空中緩緩遊動,它的身影遮天蔽日,整個城市都被其陰影所覆蓋。
    狐白被嚇得魂飛魄散,出了一身冷汗,一個炸雷下來,狐白就是一哆嗦,猛地從夢中驚醒過來。
    之見他渾身冷汗淋漓,心跳急速加快,腦海中仍然清晰地浮現著那條蒼龍的模樣,原來是一場夢。
    驚魂未定的國君狐白立刻意識到這個夢非同尋常,於是匆忙起身,天不亮就傳召宮中的巫師前來占卜吉凶。
    巫師們聽聞國君的召喚後,迅速趕到寢宮。他們點燃香燭,擺好法器,開始施展法術,然後裝神弄鬼一番,開始解讀這個神秘夢境背後的含義。
    巫師告訴狐白,這蒼龍預示著天下將會有一位王霸之氣的非凡人物出現,蒼龍盤踞在我們翟國都城,而公子重耳流亡我國,應該是對應此兆。
    這未來的王者就是公子重耳,他一時落難,就像這蒼龍暫時盤踞在我們翟國。
    國君狐白道“既然如此,他是蒼龍,今後一旦龍騰四海必將會對我們翟國造成威脅。
    如果我們把他殺了,永絕後患,不知道可行否?”
    巫師道“天道不可違,蒼龍乃是神靈,怎麽可以加害,此舉不吉,不如我們順應天道,待之如賓,將來他飛黃騰達那一天,我們翟國也能跟著沾沾光,最起碼不會有禍事上身”。
    狐白聽聞此言,思忖許久,點頭道。
    “是啊是啊!公子重耳好歹是我外甥,他將來要是真有崛起之時,我們也好靠著這棵大樹乘涼,再說了,咱們收留他也沒有什麽壞事”於是翟國國君待重耳一行人很是禮遇,加上狐毛,狐偃都是翟國人古代翟國通狄國,就是最早的翟戎,狄戎部落之一)。
    眾人於是在翟國安頓下來,這時候又來了一隊人馬趕到翟國,公子重耳以為是父親派來的追兵,趕緊出來觀看。
    原來是邊境官介子推接到寺人披的命令,要求浦地所有官吏全力追捕公子重耳等人。
    介子推是邊關守衛,同樣接到寺人披的命令,公子重耳等人就是從他這裏逃走的,他知道如果不派兵追捕重耳,就會受到牽連。
    於是介子推就要起兵追趕公子重耳等人,他六十多歲的老母親得知消息後,前來阻止介子推。
    她告訴介子推,做人要黑白分明,要明辨是非,有做人的底線,那公子重耳賢名遠播,寬厚待人,如今他父親要殺他,他居然不反抗,隻是逃走。
    可見他並沒有反叛之心,這些都是驪姬等人陷害,你可不能助紂為虐,前去加害公子重耳,你反而要去保護追隨他。
    介子推是個大孝子,他告訴母親,自己要是去追隨幫助重耳,到時候牽連您老人家如何是好,再說了,我走了誰來贍養你。
    介子推母親告訴介子推,重耳乃是未來晉國的希望,你要成全大義,而不是顧著我這個老婆子的家庭小義,於是勸說介子推帶人保護重耳,我自己也離開這裏,前去綿山避難。
    如果將來你們沒有被國君殺死,你就去綿山找我就行,我就在綿山腳下等著你。
    介子推於是帶著手下前來保護公子重耳,重耳大喜,立即開城迎接。
    公子重耳於是在城中和大家齊聚一起,其中除了兩個舅舅狐毛 ,狐偃之外,還有胥臣、魏犨、狐射姑、顛頡、先軫等人。重耳大驚,問道:“諸位都是在朝為官,有家有室的人,如今腦袋栓到褲腰帶上跟著我,這確是為何啊為何?”
    胥臣,趙衰等人不約而同地說:“如今晉國內亂,主公寵幸婦人失德亂政,聽信妖姬之言,逼死太子,晉國早晚必遭大亂。
    公子您寬厚仁義,尊師重道,禮賢下士,所以我們願追隨公子流亡別國,不使大賢之士死於惡人之手。”
    重耳聞聽眾人之言,感動的失聲痛哭道:“諸位都是晉國君子之人,如今在我危難之際,不怕受到牽連前來助我,我重耳今生今世無論生死都不會忘卻諸位的恩德。”
    那魏犨捋衣服挽袖子,赤裸上臂,走上前來粗聲粗氣道:“公子,你在蒲城經營多年,深受百姓擁戴,不如現在我們就向你姥爺狄族借兵,然後殺回蒲城 ,再動員起蒲城百姓,進攻都城絳城。
    眼下朝中人人心懷不滿,一旦我們大軍打到都城,定然會有人起兵響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到那時殺進都城,殺光朝中奸佞小人,將驪姬那妖姬碎屍萬段,安定國家社稷,告慰天下百姓,豈不比這樣顛沛流離。寄身於他人屋簷下的要好?”
    重耳趕緊製止,連連搖頭說道:“魏將軍的話雖然令人震動,但是要是我們攻打國都,那豈不是兒子打父親,這樣忤逆不道的事情,不是我這個逃奔他國之人能做出來的事。”
    魏犨本就是一個魯莽之人 ,看到重耳並不接受自己的建議,不禁氣得咬牙切齒,一跺腳道:“公子害怕那驪姬,如此惜命,膽小如鼠,如何才能成大事?”
    狐偃在一旁邊趕緊勸說魏犨道:“魏將軍,公子並不是害怕驪姬,而是害怕攻打都城,讓外人知道,不管是父親有錯也好,還是兒子有錯也罷,列國都會非議晉國,而公子必然會落下一個不忠不孝之惡名罷了。”魏犨聽聞後這才不再言語,隻是蹲在一旁生悶氣。
    重耳的母親雖出身於狄族,但她與父親狐突、哥哥狐毛以及狐偃一同來到晉國之後,深知自身在此地毫無根基可言。
    於是乎,狐季姬在重耳幼時便精心安排,讓公子重耳拜德高望重的胥臣和弟弟狐偃為師,一文一武教重耳,期望他能夠將中原文化及周禮禮法悉數傳授給自己的愛子重耳。
    在胥臣的悉心教導之下,重耳自小就深諳孝悌忠信之道,為人處世更是謙恭禮讓有加。對於那些賢能之士,他總是以禮相待,虛心求教;對待師長,更是尊崇備至,不敢稍有怠慢。
    正因如此,他不僅在諸公子當中樹立起了良好的聲譽,就連朝堂上下乃至民間的諸多賢達才智之人聽聞其美名後,都紛紛心生向往,渴望與之結交。
    而重耳本人也從不擺架子,對待老師胥臣和舅舅狐偃時,猶如對待親生父親那般敬重;對待趙衰,則視之為良師益友;對待孤射姑,魏犨顛頡等人,更是情同手足,親如兄弟。
    正是憑借著這般高尚的品德和謙遜的態度,使得重耳在眾人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並贏得了“賢公子”的美譽。
    即便如今身處落難逃亡的艱難境地,依然有眾多聲名遠揚的名士豪傑甘願舍棄一切,義無反顧地追隨於他左右。
    他們堅信,跟隨這樣一位仁德兼備且極具領袖魅力的人物,必能成就一番驚天動地的偉業。
    歡迎閱讀下一章,夷吾奔梁。
    喜歡曆史雲盤之周王朝請大家收藏:()曆史雲盤之周王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