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章 夷吾賄秦

字數:4319   加入書籤

A+A-


    話說秦穆公的一路使者前去翟國接觸重耳,誰知道遇到了重耳的冷遇,使者隻得悻悻而歸。
    而另一路由公子摯率領來到了梁國,夷吾一聽說秦穆公派人來梁國,就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
    因為郤芮的大哥郤稱也偷偷來到梁國,他告訴夷吾,秦穆公個老狐狸不但來找你,還派人去了翟國。
    現在他還沒有決定擁護誰做國君,穩妥期間,你最好許秦國眾利 不如把秦晉交界的河西之地五城獻給秦穆公。
    這樣一來,就能獲得秦穆公的支持!您回國繼位就會輕而易舉。
    夷吾道“河西之地乃是戰略要地,割讓秦國,到時候隻怕晉國國人會罵我,為了當國君不惜出賣晉國土地,恐怕不妥吧?”
    郤稱道“哎呀!公子,您倘若不許給秦穆公豐厚的土地,他隻怕很難幫你回國繼位。
    如果您回不去晉國繼任國君,隻怕您今後隻是一個平頭百姓,那麽晉國再多的土地跟您一毛錢關係都沒有,何不現在許給秦穆公,自己回去繼任國君。
    至於將來給不給他河西之地,還不是您說了算”。
    嗯!有道理,就這麽辦,夷吾道。
    於是公子夷吾趕緊穿戴整齊,身著公子服飾,穿金戴銀,腰間掛好象征身份的玉佩,親自迎接秦穆公的使者。
    見麵後夷吾趕緊上前行叩拜稽首大禮,並且準備了隆重的酒宴宴請使者 公子摯。
    使者看到夷吾很是熱情,於是道。
    “公子,如今晉國內亂,我家主公願意支持您回晉國,平複晉國之亂,不知道公子……”。
    不等使者說完,夷吾當機立斷道。
    “請特使轉達我對秦公的敬意,秦晉之好尚在,倘若秦公大義,幫助我平複晉國之亂,我繼任國君之後,秦晉好上加好!
    並且為了感謝秦國對我的幫助,我願意把晉國河西之地的五城割讓給秦國,東到虢地,南到華山,中部以解梁為界,悉數盡歸貴國所有。”
    夷吾說完當即就從衣袖中拿出割地契約,臉上甚是得意的獻給公子摯。
    公子縶一看這夷吾是個上道之人,笑著想要謙讓推辭一番,誰知道夷吾一看公子摯,笑著又說道:“這裏另外還有黃金八百兩,玉珩六雙,些許薄禮獻給公子,以謝公子舟車勞頓為我們晉國操勞的謝禮。
    還希望公子特使替我在秦公麵前美顏幾句”,說完 夷吾大手一揮,郤稱立即奉上一箱金子和六對玉璧,當做謝禮送給了秦國特使公子摯。
    公子摯立即滿臉堆笑道“公子放心,我這就回去複命,定然將公子之賢德美名回稟給我們國君”。
    公子摯立即返回秦國都城雍城,見到了秦穆公將梁國一行發生的事情講述一遍,而翟國的使者早就將翟國事情稟告給秦穆公。
    秦穆公道“諸位,我看公子重耳為人處世比這夷吾強,你們看看。
    公子重耳聽到我們要擁護他回國繼位,他表現得很淡定,拒絕了我們,我覺得他不是不想回去繼位,而是因為我們之向他提了幫他回國繼位,沒有講報答咱們的條件,他估計是怕我們等他繼位後要挾與他”。
    而公子夷吾,聽說我們要幫助他,立即許諾給我們齊國河西之地,那可是晉國一半土地。
    他為了君位,不惜犧牲晉國國家利益,可見此人私心甚重,並且賄賂公子摯,此人辦事是不擇手段。
    依我之見,立公子重耳為晉國國君較為穩妥,因為他人好,不會胡來,有賢君之風。
    秦穆公說完此話,就聽底下有人噗嗤一聲,笑了出來,秦穆公麵帶不悅回頭一看,又是這個老白毛百裏奚。
    秦穆公沒好氣道“老羊皮,你笑個毛啊!咋了,難道我說錯了嗎?”。秦穆公向來和百裏奚沒個正形,半開玩笑罵道。
    百裏奚眯縫著小眼睛道“國君,我來問你,您擁護晉國公子為君,您是想替晉國排憂解難呢!還是要自己揚名立萬”。
    秦穆公低頭一笑道“這晉國姓姬,我姓嬴,晉國好壞與我何幹,寡人隻是平晉難,冊立晉君,自然是要博得一個好名聲,揚名立萬”。
    百裏奚道“既然是為了秦國利益和主公名聲,那麽你去立重耳為晉侯和立夷吾為晉侯,都能得到好名聲。
    隻是立重耳和夷吾對秦國來說,可結果可不大相同,我們不如為晉國裏一個不賢之君,立夷吾最為合適。
    我經常聽人說,鄰國強大了,對自己可沒什麽好事兒,給晉國立一個不賢之君,晉國就會弱,隻有晉國弱了,秦國才能強大。
    如果您是想給晉國找一個明君,使得晉國強大,那麽重耳無疑是最好的人選。
    隻是不知道晉國強大之後,會對秦國造成什麽影響”。
    秦穆公聽完百裏奚的話,許久沒有說話,思忖許久,然後道。
    “嗯!百裏大夫言之有理,我現在突然覺得吧!立夷吾較為合適,你看他還許給我們秦國河西之地。
    咱們擁立夷吾獲取繼任國君,既能得了擁立晉國國君的好名聲,然後還能不費吹灰之力,得到大片土地,此乃一舉兩得的好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於是秦穆公讓公孫枝帶領兵車三百輛,秦軍五千人前去梁國,護送公子夷吾回國繼位,同時派人告訴裏克和丕鄭,秦國決定互送公子夷吾回國,讓他們準備迎接,新國君。
    裏克和丕鄭等人得到了秦穆公的消息,於是裏克找到老臣狐突,讓他主持大局,帶著國君車乘儀仗,到晉國和梁國邊境迎接公子夷吾。
    而夷吾老師呂甥心中始終忐忑不安,盡管他們已采取了一係列行動,但仍擔心局勢不夠穩固。
    畢竟在國內,支持公子重耳繼承國君之位的聲音一浪高過一浪。重耳聲名遠揚,備受民眾愛戴,若要確保夷吾能穩穩地坐上國君寶座,僅僅依靠秦國和國內這些力量顯然遠遠不夠,必須尋求強大的外部援助才行。
    經過深思熟慮之後,呂甥果斷地早早派出了兩路使者分頭行動。其中一路快馬加鞭趕往成周雒邑,目的就是要拜見周襄王,並向其坦誠地表明來意。
    呂甥深知周襄王對晉國局勢一直頗為關注,因此開門見山地表示:隻要周襄王能夠公開表態擁護夷吾成為晉國新君,那麽從今往後,晉國必將堅定地站在王室這一邊,全力維護周室的尊嚴與權威。
    麵對如此誘人的條件,周襄王幾乎沒有絲毫猶豫便欣然應允下來。
    他心裏很清楚,這無疑是一個千載難逢的絕佳機遇。一旦成功促成此事,不僅可以增強周王室在諸侯中的影響力,更有可能獲得晉國這個實力強勁的盟友。
    於是,周襄王當機立斷,派遣成周卿士王子黨統率著一百五十輛戰車以及兩千名步卒,攜帶由周天子親自頒發的冊封夷吾為晉侯的詔書,迅速出發前往與秦軍、梁軍會合之處,以便護送公子夷吾順利返回晉國,登上國君之位。
    與此同時,另一路使者找到東方的齊桓公,齊桓公得知了這個消息之後,立即行動起來。
    其實,齊桓公早有將晉國納入自己同盟的打算,隻是當時形勢錯綜複雜,加上周惠王從中作梗,晉獻公才沒有去參加葵丘之會。
    如今見到秦穆公和周襄王都已相繼派兵前去護送夷吾,他自然不肯放過這個大好時機。
    隨即,齊桓公下令派遣大夫隰朋和開方帶領三千齊國精銳士卒,以天下盟主身份正式表示擁護夷吾為晉國國君,馬不停蹄地奔赴晉國,準備與秦軍、梁軍以及周王室的王師會師一處,共同完成護送公子夷吾回國繼位,以便將來順利和晉國結盟。
    歡迎閱讀下一章,一救晉難。
    喜歡曆史雲盤之周王朝請大家收藏:()曆史雲盤之周王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