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章 宋曹內訌

字數:3908   加入書籤

A+A-


    公子開方領命後,立即出宮,找到寺人貂,讓他立即將易牙,常之巫召回,前去伺候齊桓公。
    開方則接手齊國內政,他以齊桓公霸主名義,立即召集魯,宋,衛,陳,鄭,曹,許八國國君在牡丘舉行會盟山東荏平)。
    宋襄公看到齊桓公又出來主持大局,自己不敢和齊桓公對抗,於是立即帶人前去齊國會盟,其他六國諸侯於是也紛紛來到牡丘,參加“牡丘會盟”,這也是齊桓公最後一次舉行會盟。
    牡丘之會上一致通過決議,聯合出兵救援徐國,鑒於目前楚國已經快到了徐國都城泗洪,目前出兵恐怕為時已晚。
    公子開方立即提議,這次聯軍兵分兩路,第一路軍由齊國和魯國組成,開方和公孫敖率領,一路南下攻打曆國。
    而另一路有宋襄公率領宋國,陳國,衛國,鄭國,曹國和許國六國聯軍,然後趕赴徐國協防徐國抗楚。
    因為曆國是楚國的一個附屬國,這裏四通八達,是個戰略要地,開方告訴眾人,咱們目標很明確,齊魯聯軍攻打曆國不費吹灰之力,然後迫使楚國回去救援曆國。
    而宋襄公率領六國聯軍隻需要和徐國聯手守衛泗洪即可,隻要楚國打不下來徐國,等齊魯聯軍打下曆國,楚國一定得回兵救援曆國,這樣一來,徐國之圍自然能解。
    如果楚國不回援曆國,我們齊魯聯軍就直接攻打楚國國內,咱們給楚國連個互換領地。
    大家商議議定,於是分頭行動,公子開方和公孫敖率軍進攻曆國,而宋襄公率領軍隊進入徐國,準備抗衡楚國進攻。
    就在這個關鍵時候,宋襄公開始作妖,因為宋國早就想撐頭當老大,這次原本以為齊桓公不管徐國,自己就可以乘機號令諸侯,救援徐國。
    誰知道最後關鍵時候齊桓公又果斷出手,宋襄公算盤算錯了,但是宋國早先就一直和曹國矛盾不斷,因為曹國都城陶丘山東定陶)緊挨著宋國,是齊國和中原各國經濟貿易的重要中轉站,比較富庶。
    宋國一直都想獨占中原核心貿易要道,於是多次和曹共公商議,宋國和曹國聯手控製貿易要道,乘機抬高過路費。
    但是曹共公可不傻,曹國弱小,之所以每次會盟和出征齊桓公都會帶著曹國,就是因為曹國的地理位置重要,曹國不可能背著齊國和宋國私下結盟,於是曹共公拒絕宋襄公的提議。
    這次公子開方提議兵分兩路救援徐國,而宋襄公被任命為另一路大軍統帥,宋襄公找到了報複曹國的機會。
    宋襄公以統帥名義,讓曹國作為前鋒出擊楚國,其他諸侯國的軍隊隨後跟進。
    曹共公一聽當時就火了,曹國每次出兵討伐都是主管後勤,說句實話,曹國兵力薄弱,每次都是攢雞毛湊撣子跟著來湊數的,現在讓我曹國打前鋒,這不明顯就是要公報私仇,讓曹國軍隊去送死的嗎?
    曹共公怒道“先前說好的,咱們這一路軍隊隻需要協助徐國防守,現在卻要我曹國打前鋒去和楚國對戰,這不是欺負我曹國弱小嗎?有本事你宋國咋不去”。
    宋襄公大怒道“我是主帥,宋國當然要坐鎮中軍,現在戰事瞬息萬變,曹國理應聽從安排指揮,不得違抗命令”。
    曹共公氣得火冒三丈,於是道“我呸!你算個什麽玩意兒,我隻知道齊侯才是霸主,什麽時候給你這個玩意兒露出來了,主帥,我們曹國不認。
    想欺負我們曹國,沒門兒……老子不伺候你們了”。
    隻見那曹共公滿臉怒容,氣得渾身發抖,他大手一揮,高聲怒吼道:“撤!我們走!”隨著這聲令下,曹國的軍隊如潮水般迅速退出了戰場。
    曹共公頭也不回,徑直領著自己的兵馬向著曹國的方向而去。隻留下一臉驚愕和尷尬的宋襄公站在原地,望著曹共公遠去的身影,心中五味雜陳。
    原本緊密合作的聯盟瞬間分崩離析,這突如其來的變故讓宋襄公完全措手不及。
    他呆呆地立在那裏,臉色鐵青,額頭上青筋暴起,仿佛能聽到自己憤怒的心跳聲。周圍的將士們也是麵麵相覷,不知所措,整個戰場上彌漫著一種緊張而壓抑的氣氛。
    宋襄公向衛國,鄭國,陳國 許國國君道“曹共公違背盟約,不尊稱主帥調遣,竟然私自撤兵,我們應該前去討伐曹國”。
    宋襄公此言一出,鄭文公,衛文公,陳穆公,許男聽得瞪大眼睛,趕緊阻攔道。
    “宋公,咱們是來救援徐國的,怎麽能前去討伐曹國,曹國違背盟約,到時候咱們啟稟齊公,自然由齊桓公出麵追問曹共公責任,萬不可本末倒置,趕緊前去救援徐國吧!”。
    宋襄公道“那不行,軍隊要想取勝,應當軍法嚴明,曹國不守信用,理應得到教訓。
    你們要是不願意得罪曹國,我也不勉強,你們先行前去泗洪救援,我去攻打曹國”,宋襄公說完竟然領著軍隊前去攻打曹國去了,給四國國君驚的目瞪口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衛文公,鄭文公,陳穆公,許男商議後,咱們前去徐國吧!不管怎麽樣,哪怕是給徐國壯壯膽子也行,於是四國前去泗洪。
    徐國國君徐望左等等不來是右等等不來援軍,眼看著楚國司馬子良帶著楚國軍隊突破一道道防線,馬上就到了都城泗洪城。
    徐望在走投無路之際,隻能咬牙將所剩無幾的兵力全部集結起來,準備在泗洪南部的婁林如今的安徽泗縣境內)與強大的楚國展開一場生死決戰。
    然而,令人惋惜的是,由於雙方兵力相差過於懸殊,徐國和彭國組成的聯軍在婁林遭遇了楚國大軍的重重包圍。
    麵對楚軍如潮水般洶湧而至的攻擊,徐國和彭國聯軍雖拚死抵抗,但終究難以抵擋對方淩厲的攻勢。
    經過一番慘烈的廝殺之後,徐國和彭國聯軍最終還是敗下陣來,戰場上屍橫遍野,血流成河。
    徐望望著眼前這慘不忍睹的景象,心中充滿了絕望和無助。而此時,彭國國君彭伯也同樣感到萬念俱灰。
    在這種孤立無援的絕境之中,兩人別無選擇,隻好無奈地舉起雙手,向楚國將領司馬子良表示投降。
    正如令尹子文此前所預料的那樣,徐國和彭國的投降不僅僅意味著這兩個國家倒向楚國,更重要的是它們分別代表著淮夷和東夷兩大集團。
    因此,當徐國和彭國向楚國俯首稱臣後,其影響力迅速波及到周邊眾多的小諸侯國。
    緊接著,緊鄰著徐國的炎國、鍾離、鍾吾、州國以及廬國等多達二十個淮夷小國紛紛派出使者,主動與楚成王簽訂盟約,表示願意歸順於楚國。如此一來,一個以楚國為首的龐大荊楚聯盟便應運而生。
    這個聯盟的形成對於當時的局勢產生了重大影響。從此,楚成王擁有了足以與齊國相抗衡的實力和底氣。
    而徐國和彭國的投降,則讓齊魯兩國之前在曆國所采取的一係列軍事行動都變得徒勞無功,失去了原本應有的戰略意義。
    在齊楚新一輪的爭霸中,楚國大獲全勝,局勢立即對齊國極為不利,齊桓公的霸業開始正式衰落。
    歡迎閱讀下一章,楚丘冷遇。
    喜歡曆史雲盤之周王朝請大家收藏:()曆史雲盤之周王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