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章 太子華命喪南裏
字數:3717 加入書籤
叔詹告訴太子華,如今你隻有一條路可以走,那就是挺身走險發動政變,要不然隻有死路一條。
太子華道“叔父,我和公子臧如今已經被父親軟禁在這裏許久,根本無法出去謀事,這如之奈何”。
叔詹道“這樣吧!我派人偷偷給你們送來工具,你們在院子內趁機挖個地道逃走。
你現在就把和你關係密切的人名單交給我,你寫上親筆信,我在外麵聯絡這些人,而在桔柣門南裏申侯守護都城的都是我的人。
可以讓他們在南裏集合等待,你和公子臧逃出來後直奔南裏,然後集合你的人我們一起打開桔柣門,攻入都城,然後逼迫你父親讓位於你,大事可成矣!
太子華聽聞大喜,立即寫出和他關係密切的鄭國卿大夫十多位人,交給叔詹。
叔詹看到名字也是驚出一身冷汗,怪不得鄭文公遲遲不敢殺太子華,原來太子華還有這麽多鐵杆手下,其實還有幾個人是遊俠死士那種。
叔詹出來後,告訴手下人,明天放鬆警惕,把鐵鏟,鋤頭偷偷給太子華他們送去,然後拿著太子華寫下的名單進宮找鄭文公。
鄭文公看到名單後也是大吃一驚,這裏麵不但有負責都城安全的城防將領,還有皇宮侍衛將領,以及宮內的太監。
這太子華雖然囚禁多年,這勢力仍舊是盤根錯節,鄭文公立即找來叔詹,堵叔和師叔前來商量對策。
堵叔道“咱們按照名單前去把這上麵的人全部抓獲處死,然後在給太子華定罪”。
師叔道“這隻是名單之上的人,暗地裏多少人支持他還不好說。
不如這樣,咱們不動聲色,叔詹按照名單去找這些人,讓他們和太子華一起謀反,這樣那些隱藏的人也會一起暴露。
我們在南裏設下埋伏,等他們聚齊之後,一舉拿下,這樣就可以徹底清除太子華勢力的隱患”。
鄭文公點頭同意,於是叔詹那著太子華的書信,挨個通知名單上的人,約定十一月十二日,正式在新鄭南裏河南新鄭梨河鎮)舉兵政變,擁立太子華為鄭國國君。
這邊太子華和公子臧二人開始偷偷挖地道,半個月後終於挖通,然後就等到十一月十二日那天舉事。
但是公子臧總是心神不寧,坐立不安,他告訴哥哥太子華,這件事總覺得不對勁。
咱們兩個之所以被父親圈禁,都是因為你當年在寧母之會,勾結齊國準備逼迫老爹退位造成的。
當時是你要求齊桓公幫助你殺了泄氏,孔氏和子人氏,也就是咱們三個老叔叔詹,堵叔和師叔,難道說叔詹不記恨你嗎?
現在為何他突然向你示好,要和你一道謀反奪位,這件事透著不合理。
太子華道“他的說辭是現在受到堵叔和師叔排擠,國君不信任他,他為了保住自己的相國之位,這才支持我上位,這樣看來,我們和他有著共同利益,不用擔心”。
公元前644年十一月十一日晚,鄭文公在桔柣門和南裏設下重兵埋伏,就等太子華,公子臧和其黨羽舉兵謀反。
按照約定時間,太子華和公子臧二人在三更過後,鑽入地道偷偷潛出圈禁地,等出來後立即有太子華的人來接應。
公子臧總覺得這件事情過於蹊蹺,於是告訴太子華,大哥,為了安全起見,我還有手下在東門任職守城軍隊將領,我這就去東門調集另一路人馬,咱們皇宮集合。
太子華點頭答應,二人約好卯時一起攻打皇宮,然後二人分別行動。
一路上靜悄悄的,等到太子華來到桔柣門南門,趕緊發出暗號,南門大門打開,太子華出城來到南裏,這裏早就聚集的他的黨羽,總共有一千多人。
誰知道太子華剛出城,桔柣門大門突然關閉,太子華正在疑惑之時,四周鼓聲大作,原來是叔詹和堵叔,師叔率領城外駐軍,將其團團圍住。
太子華大罵叔詹,你個老賊,好毒的計謀,竟然欺騙於我,你不得好死,老子跟你拚了。於是下令強攻突圍。
叔詹高聲道“哼……太子華,當初你和齊國勾結,想讓齊桓公殺了我們泄氏,孔氏,子人氏的時候,可曾想過我們可是你的老叔,咱們都是一個祖宗啊!你才是那最惡毒的人”。
鄭國卿士們聽令,太子華和公子臧私自逃離圈禁之地,舉兵謀反,我奉國君之命前來討伐。
國君有令,隻嚴懲罪魁禍首者,普通士兵卿士既往不咎!如有負隅抵抗者,一律族誅”。
這些士兵一看四周都是鄭軍,南裏已經被團團包圍,打下去就是找死,於是這些跟著湊熱鬧的士兵,立即放下武器投降。
最後隻剩下太子華為首的親信四十多人,試圖拚死一搏,叔詹大手一揮,頓時弓箭手開始朝著太子華等人射擊,太子華等人被亂箭射死。
與此同時鄭文公派堵叔和師叔,在城內開始捕殺太子華等人的餘黨,一時間新鄭陷入血雨腥風之中。
而公子臧和太子華分手後,自己立即來到東門,找到自己的門人,兩個人商議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太子華不管能不能成功,自己將來都是別人的眼中釘肉中刺!不如現在趁著新鄭大亂,流亡別國保命算了,宋襄公仁義,他可以保我性命,於是公子臧出了新鄭東門,直奔宋國,最後流亡宋國被宋襄公收留。
鄭文公在南裏成功誘殺了太子華以及其黨羽,將其連根拔起,但是找不到公子臧,最後得知公子臧已經流亡宋國,隻得就此作罷。
鄭文公原本以為殺了太子華,驅逐公子臧,將其黨羽全部誅殺,就該萬事大吉了,誰知道這件事情帶來的影響還在繼續發酵。
因為太子華死了,下麵還有公子瑕,公子俞彌,公子蘭等兒子,這些公子們看到老大被殺,老二流亡,鄭國太子位就空閑下來,於是都有了自己的想法。
這些公子們在鄭國都有自己的勢力,他們背後的士族都希望鄭文公擁立自己的公子為太子,於是明爭暗鬥繼續進行。
這些人一心想要扳倒彼此,手段無所不用其極,竟紛紛使出陰險招數來。
其中,公子俞彌更是令人咋舌,全然不顧及那同出一母的同胞情誼,肆意誣陷自家兄長公子瑕心懷不軌。
而另一邊,年紀尚幼的公子蘭雖自身力量不足,但好在他背後有著強大的支持者。
這些支持者們當仁不讓地站出來,替公子蘭出頭。他們精心謀劃後,毅然決然地前往鄭文公處告發,聲稱公子瑕和公子俞彌二人暗中與太子華相互勾結,圖謀不軌,按律應當一同問罪懲處……。
歡迎閱讀下一章,點翠之殤。
喜歡曆史雲盤之周王朝請大家收藏:()曆史雲盤之周王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