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章 太子圉大婚
字數:4082 加入書籤
公元前643年,鄭國經曆一係列內亂,鄭文公先後誘殺了太子華和公子臧,逼死公子俞彌,驅逐公子瑕和公子蘭,鄭國朝政再次落入鄭文公和三良手中。
公元前643年三月,秦穆公為了進一步和晉國搞好關係,對於晉惠公派來的人質太子圉很是厚待,特意為太子圉修建了豪華府邸。
秦穆公想借助太子圉在秦國為質的機會,善待太子圉,搞好關係之後,有朝一日太子圉回國繼位,秦晉便能夠繼續友好相處,太子圉感恩秦國勢必聽從秦國號令。
於是秦穆公決定,將自己女兒嬴氏嫁給太子圉懷嬴因為太子圉就是後來的晉懷公,所以為懷嬴)。
這樣太子圉迎娶秦穆公女兒懷嬴,秦穆公為他們舉行了盛大的婚禮,秦國希望借助聯姻晉國太子,然後能進一步掌控住晉國,維持和晉國的關係。
公元前643年夏,鮑叔牙年老體邁,疾病纏身,他已經很久沒有上朝,聽人講齊桓公又把公子開方,豎刁,易牙和常之巫召回重用,鮑叔牙氣得不行,於是帶病前來皇宮見齊桓公。
齊桓公正在和一群美女喝酒作樂,聽到太監說鮑叔牙來了,齊桓公趕緊命人請鮑叔牙進來。
齊桓公看到鮑叔牙道“鮑師傅,快快快,給鮑師傅賞座,帶上好酒”。
寺人貂趕緊過來,給鮑叔牙拿來軟墊子,抬來一桌子好吃好喝,鮑叔牙那眼睛瞪了寺人貂一眼。
齊桓公看到鮑叔牙不高興,死死盯著寺人貂看,自己心中清楚鮑叔牙來此目的,肯定是知道了我召回開方,寺人貂,易牙和常之巫,心中不高興來興師問罪。
齊桓公一使眼色,寺人貂識趣的趕緊離去,齊桓公道。
行了行了……你們也都下去吧!我和鮑師傅有要事相談,於是太監,侍女,舞姬全都退去,齊桓公這才端起酒杯,來到鮑叔牙旁邊坐下。
齊桓公道“鮑師傅,你看看,當年那些輔佐寡人的老臣都已不在,隻剩下你我,沒有鮑師傅您和仲父,就沒有我小白,就沒有這天下霸主。
來來來……我敬你一杯”,說罷齊桓公一飲而盡。
鮑叔牙隻好端起酒杯也一飲而盡道“國君,你我皆已經是滿頭白發,這每日飲酒作樂之事,並非是件益事,國君要注意身體啊!”
齊桓公聽聞哈哈大笑道“哦!對了……鮑師傅,您知道嗎?自從我把開方召回來,這朝政有他輔佐我,管理的井井有條”。
寺人貂回來後,伺候的甚是得體,寡人生活舒暢,易牙的飯菜使得寡人胃口大開。
對對對……常之巫,不愧是一代名醫,每日他給寡人開的滋補良方,寡人用過後簡直就像年輕了幾十歲,精氣神十足,就連那床幃之事也甚是勇猛,哈哈哈……。
改日我讓他給老師也配點滋補良方,定然能讓鮑師傅返老還童,哈哈哈……。
鮑叔牙聽聞直搖頭道“他這樣恣意妄為的縱容國君犬馬聲色,不知道克製,這是害了國君啊!”
齊桓公有點不悅道“寡人覺得他很好啊!你沒看寡人現在身體有多棒”。
鮑叔牙道“主公,管仲臨死前曾經囑托過你我,為了齊國未來,萬萬不可重用開方,易牙,寺人貂和常之巫,他們都是奸邪之人,是齊國未來的隱患”。
主公不是也答應了管仲,已經將他們四個逐出朝堂,主公為何又把他們找了回來,這……。
齊桓公道“鮑師傅你看,就連仲父這樣的聖人也有看錯人的時候,仲父和鮑師傅好意我自然心領了!
但是寡人離開了開方,朝政混亂,離開了寺人貂,寡人的生活起居一團糟,離開易牙沒有可口的飯菜,離開了常之巫,寡人身體精神不濟。
再說了,鮑師傅,你我都老了,應該享享清福了,把這些瑣事交給他們處理,咱們舒舒服服安享晚年,豈不快哉!”
鮑叔牙道“主公,管仲當初說……”。
“行了行了……這目前齊國人才凋敝,你說還有誰比他們更能幹,啊!算了,這件事就這樣吧!”
齊桓公說完話一拍手,告訴下人們,讓歌姬和樂師進來,咱們繼續玩。
鮑叔牙一看齊桓公一意孤行,自己也無可奈何,隻得起身道。
主公,我年事已高,恐體力不濟,特向國君請辭,回家養病去了。
齊桓公道“鮑師傅為寡人操勞一生,是應該頤養天年了,寡人賞賜您千金,良田千畝,略表謝意!”
鮑叔牙道“多謝國君恩賜!微臣家中尚有薄田,能夠顧住吃喝,這些恩賜還是留著用在重要地方吧!微臣告退,希望國君多保重”。
鮑叔牙辭退齊桓公的賞賜,暗自神傷的離開皇宮,回家後就一病不起,沒多久就與世長辭。
鮑叔牙一死,齊國的老臣就剩下國懿仲,而國懿仲和高傒家族是世襲名義上國相,實際上他們為了避免和國君出現矛盾。
所以從齊襄公開始,他們都是隻拿工資不管事那種,屬於隻忠於國君,不參與政治,所以對於齊桓公重用誰,隻要不動高姓和國姓的利益,他們定然不吭聲。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樣一來,鮑叔牙去世後,開方,寺人貂,易牙和常之巫立即把控瓜分了齊國朝堂。
開方繼任相國,寺人貂作為皇宮內宮總管,兼職管轄皇宮侍衛軍,而易牙搖身一變,竟然任職大司馬,常之巫任職大司寇,直接掌管了臨淄城防和皇宮安全事務。
這一天,陽光明媚,但朝堂之上的氣氛卻是凝重異常。開方麵色嚴肅地匆匆趕來,向齊桓公稟報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主公,據微臣所知,楚國近來依舊不斷向東擴張,其勢力範圍已經延伸至東夷各國。
如今,眾多東夷國家紛紛歸順於楚國。若我齊國再不采取行動,楚國日益增長的實力必將對我國構成嚴重威脅!”
聽聞此言,齊桓公眉頭緊蹙,陷入沉思之中。開方見此情形,連忙進言道:“主公,依臣之見,當下之計,應當再次召集諸侯會盟,共同商討應對楚國東擴之策。
如此一來,不僅能夠彰顯我大齊國威,還可以借機穩定與項國、鄫國等邦國的關係,並進一步將已經離心的徐國重新拉回到我方陣營。”
齊桓公微微頷首,表示讚同開方的提議。於是,他當機立斷,下令再次在淮夷之地召集齊、魯、衛、宋、陳、鄭、曹、邾等諸侯國舉行會盟。
此次會盟的目的明確,就是要群策群力,共商抵禦楚國以及東夷諸國侵擾的良計。
然而,就在會議剛剛開始之際,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隻見項國的使者急匆匆地闖入會場,滿臉怒容地質問齊桓公:“齊公大人,您這邊派人前來與我國商談會盟之事,口口聲聲表示要與我們結盟互助,可為何背地裏卻不守承諾,竟然指使魯國出兵偷襲攻打我項國?這究竟是何道理!”
麵對項國使者突如其來的質問,齊桓公頓時瞠目結舌,一臉茫然。
他心中暗自思忖道:“此次會盟本是為了拉攏東夷小國一同對抗楚國,怎會突然冒出魯國軍隊討伐項國之事?這其中莫非有什麽誤會不成?”
一時間,整個會場上鴉雀無聲,眾人都將目光投向了齊桓公和魯僖公,等待著他們兩個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
歡迎閱讀下一章,坐懷不亂。
喜歡曆史雲盤之周王朝請大家收藏:()曆史雲盤之周王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