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5章 齊前廢公被殺
字數:3964 加入書籤
公子無虧當即看傻了,心說這老東西怎麽這麽敏捷,一瞬間無影無蹤,果然是個賊人。
那國懿仲轉身逃出皇,跳上軺車一溜煙逃走,瞬間不見蹤影。
氣得公子無虧直跳腳,憤恨不已,立即帶領宮中侍衛上百人,也跳上戎車,拔出寶劍道。
看來老子要親自出馬才行,跟我來!
公子無虧駕駛戰車舉劍出宮,立即讓侍衛傳令,凡是臨淄城內十四歲以上,六十歲以下的男子,全部聽從征召入伍。
命令府庫打開兵械庫,讓臨淄國人都來領取盔甲兵器,要帶領軍隊出城抗擊太子昭。
誰知道這些侍衛們大呼小叫半天,竟然沒有一人應召,公子無虧道,再大聲喊。
公子無虧也跟著一起喊,跟著國君出城抗敵者有賞,怯戰者誅,這一聲不要緊,竟然真的召出來一隊人馬。
為首的正是高氏、國氏、崔氏三大家族的族人,第二隊就是管氏、鮑氏、寧氏、隰氏。
然後就是陳氏、晏氏、東郭氏、南郭氏、北郭氏、公孫氏、閭邱氏等等。
這些家族中因為不支持無虧為君,其中管平和這些家族被寺人貂和常之巫殺害之人的家屬。
他們原本就人人心懷記恨公子無虧和寺人貂等人,隻是迫於無奈,隻得暗地裏記著仇恨。
今天聽說四國聯軍護送太子回國,常之巫已經帶兵出城,其實大家都盼著常之巫最好打敗。
現在聽說高虎和國懿仲已經殺了寺人貂,已經開城親自前去迎接太子昭,都歡欣雀躍,稱讚高虎和國懿仲不愧是天子二守,齊國之脊梁!”
這些人商議過後,趁著城內空虛,我們何不帶著防身的兵器,前去攻打皇宮,誅殺謀逆之人公子無虧。
到時候太子昭入城繼位,我等也是大功一件,將來新朝建立,自己家族也會有個一席之地。
於是大家立即召集家族私兵,帶著武器前來攻打皇宮,此時恰好碰見公子無虧正帶著人召集卿士入伍。
這真是仇人見麵,分外眼紅,於是大家一擁而上,手中拿著兵器,把公子無虧團團圍住。
侍衛長一見情景不妙,立即高聲嗬斥道:“大膽,國君在此,爾等休得無禮。”
有人高喊道:“呸!他是謀逆篡權之人,害死自己親生父親,又要謀害兄弟,他不配做我們齊國的國君!
大家一起殺了謀逆之人,迎立太子昭……”,於是眾人舉起兵器開始朝著侍衛們亂砍亂殺。
公子無虧一看對方人多勢眾,自己這點人抵抗不住,於是立即跳下車想逃跑,有人看到公子無虧要跑,拿起戈矛朝著公子無虧的左腿勾去。
就聽撲通一聲,公子無虧應聲倒地,左腿被戈矛直接鉤斷,血流如注,公子無虧疼的大聲哀嚎。
其他人見狀立即持戈矛上去一陣亂戳,可憐公子無虧上位不到三個月就被國人殺死,史稱“齊前廢公”。
此刻皇宮門前一陣騷亂,人聲鼎沸,亂作一團,國懿仲原本逃走,後來看到自己家族和高氏都已經來了,於是又折返回來,正好看到眾人殺了公子無虧,心說這倒也省事了,於是過來撫慰大家一番,讓他們組織兵力,前去西門迎接太子昭入城,眾人這才直奔西門。
國懿仲隨後命人把公子無虧的屍體抬到皇宮中殯殮,一麵派人飛速出城,前去告訴高虎,公子無虧已經被誅,城中基本掌控局麵,讓他在城外便宜行事。
且說常之巫領兵出城來到關外,看到四國聯軍已經逼近臨淄,於是安營紮寨,列陣應對聯軍,和宋襄公對峙起來。
高虎得到了國懿仲的消息後大喜,公子無虧和寺人貂被殺,那麽常之巫就沒了根基。
於是高虎立即派人以公子無虧名義協助常之巫混入其中,當天夜裏,這些人突然開始在軍營中傳播消息。
“聽說國君無虧和寺人貂已經都被殺掉,相國高虎已經帶領百姓迎接太子昭為齊國國君,那我們算什麽,不成了叛軍嗎?
對對對……我們可不能再助紂為虐了,咱們也回去迎立太子昭吧!。”
常之巫聽到外麵稀稀疏疏的議論,側耳傾聽之後大吃一驚,他知道公子無虧要是死了,那自己就成為下一個被清除對象,如今軍心已經動搖,再不走恐怕一旦兵變,自己也會像寺人貂和公子無虧那樣死於非命。
想到這裏常之巫背若芒刺 當天晚上立即帶著幾個心腹之人,偷偷逃往魯國去了。
等到天亮之後,高虎率領軍隊來到城外,這時才發現常之巫已經逃走,於是高虎以相國名義安撫接收了常之巫所帶的軍隊,立即來到郊外。
高虎來到四國聯軍陣前,高聲道。
“齊國上卿高虎,前來迎接太子昭入城繼位齊侯,奸人公子無虧和寺人貂都已經伏法”。
高虎代齊國百姓感謝,宋、衛、曹、邾四國國君大義凜然,守護太子昭,微臣在這裏有禮了,齊國隨後會派遣使者前往四國致謝。
宋襄公和其他三國國君見到齊國已經平複叛亂,於是客氣一番,便各自退兵退出齊國境內。
而高虎立即奉迎世子昭來到臨淄城外,先停溜在館驛之中歇息,然後再派人通報國懿仲和朝臣們,立即準備同百官一同出城接駕事宜。
開方得知公子無虧被殺,高虎已經前去迎接太子昭繼位,再加上有宋襄公出麵帶領四國聯合進攻臨淄,他知道大勢已定,於是立即去找公子潘。
當他見到公子潘,公子潘也得知消息,於是和公子元正在商議,是否關閉城門,占領臨淄城,自立為君。
開方道“兩位公子,萬萬不可,咱們手中可沒有大軍,現在有高虎和國懿仲這兩個上卿支持太子昭,加上四國聯軍,我們萬萬不可輕舉妄動。
咱們為了保命 ,應該立即和國懿仲一起前去迎接太子昭,否則就有殺身之禍”。
於是公子元和公子潘便去找公子商人商量,咱們一起出城歡迎新君太子昭吧!
公子商人聽聞大怒道:“啥玩意兒?迎接新君,咱們哥幾個在國中為父王發喪,為此差點和老大鬧翻丟了性命。
呂昭一他沒有盡人子的孝道,庭前守靈,二他現在竟然又借助宋兵的威勢,誅殺親兄長,強奪齊國國君之位,這是大逆不道,天理不容,如此不忠不義,不孝之人如何有臉做國君。
我早就派人出城打探,經過一番細致地打探之後,我終於獲取到了重要情報:原來那宋襄公以及其他各路諸侯已然紛紛撤兵離去!如此天賜良機擺在眼前,我們何不好好把握?
依我之見,不如率領家中那些忠心耿耿、悍不畏死之士,高舉為已逝國君呂無虧複仇的大旗,先行關閉四門城門,然後在誅殺那些和太子昭狼狽為奸的大臣,隨後將那太子昭置於死地!
待到事成之後,在咱們三人當中,定要設法令齊國的諸位卿士大臣,共同推舉出其中一人登上國君寶座。
如此行事,方可避免齊國今後遭受那宋襄公的肆意擺布與掌控,從而擺脫淪為宋國附屬之國的命運,以免辱沒了先父作為天下盟主的赫赫威名啊!
歡迎閱讀下一章,宋襄公再伐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