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4章 子玉當政

字數:3678   加入書籤

A+A-


    宋襄公聽聞大驚失色道“楚君玩笑了,我怎麽敢動楚君呢!你放心,我在這裏發誓,諸君安全由宋國保證”。
    到時候所有國家軍隊都在會盟地五裏開外,進入會盟地的時候,全部衣裳會盟,不得帶甲胄和武器。
    楚成王又對宋襄公道:“宋公想盂地會盟,自己前去召集諸侯前往盂地會盟就是,為何又要我簽字共同邀請呢?”
    宋襄公道:“鄭國、許國是您楚國的小弟,而陳國、蔡國最近又和齊國的盟約,二位君侯不發話,他們恐怕不會前來會盟。”
    楚成王說:“既然如此,還是齊侯先簽吧!剛才齊侯都站在寡人前麵,自然是齊國先簽。”
    齊孝公立即說:“我剛才站在宋公身後,隻是宋公的跟班,而楚國才是貴客,所以您先來。”齊孝公笑著把誓約書推給楚成王。
    楚成王無奈隻好笑著簽上自己的名字,然後又把刀筆遞給齊孝公道。
    “老弟,該你了……”。
    齊孝公趕緊擺手不接刀筆,笑著說道:“你看有宋公出麵,楚君簽字,誰敢不給麵子,齊國在簽字就是多餘,齊我就再簽字了。
    想當年我顛沛流離,九死一生,勉強保住了祖宗基業,此次能夠跟隨二位君侯後麵歃血為盟,本來就是攢雞毛湊撣子,我再簽字就是多此一舉?”齊孝公死活不簽字。
    齊孝公這是覺得宋襄公狂妄自大,根本分不清大小王,所以假裝謙虛,讓宋襄公繼續狂妄下去,這楚成王可不會忍著,早晚要爆發。
    宋襄公看到齊孝公不簽字,說了很多謙虛吹捧自己的話,於是美滋滋的認為,自己有功於齊孝公,他自然得尊重自己,於是收起盟約書,然後三人又在鹿上定好日期,約定秋天前去盂地會盟。
    楚成王歸國後之後,和令尹子文商議這件事。令尹子文道:“這滋普也太狂妄自大了!大王為什麽要答應他去盂地會盟呢?
    這貨明顯是要借助齊楚兩國勢力,試圖拉攏諸侯形成以宋國為主的聯盟,到時候一旦聯盟形成,宋襄公定然聯合中原國家抵製咱們楚國,畢竟中原各國視楚國為蠻夷”。
    楚成王道“楚國勵精圖治多少年,才有如今強盛,但是之前齊桓公九合諸侯,壓製咱們楚國多年,如今齊桓公去世,齊國內亂,我發現齊國已然沒有爭霸能力”。
    楚王笑繼續道:“寡人我早就想學齊桓公稱霸,插手中原事務,遺憾的是咱們召集會盟隻怕是中原各國不會響應。
    現在好了,宋襄公這次倡導衣裳大會,我看上次齊孝公就對宋襄公不滿,這次我借此機會在會上擠掉宋襄公位子,然後奪取盟主位置會合諸侯,楚國大業可成。”
    楚國大夫成得臣道:“宋襄公為人喜歡博得虛名,而不是追求實際利益,有齊桓公之心沒有齊桓公之才。
    獨膽專行而沒有大謀略,宋國國內最負賢名的司馬子魚,宋襄公並不重用他,所以此次我們趁著盂地會盟是衣裳之會,咱們私下訓練勇士刺客,內藏甲胄武器,到時候逼迫宋襄公和其他諸侯承認楚國霸主地位。”
    楚成王道:“寡人是正有此意,咱們就這麽辦。”
    令尹子文勸諫道:“大王不可,宋襄公為何不能取代齊桓公稱霸,一則宋國實力沒有齊國強大,但是他前期召集諸侯會盟,平複齊國之亂,不也是很成功嗎?
    但是現在為何有不能召集時候諸侯前來會盟,那是因為他的曹南會盟,說好了衣裳之會,誰知道他不講信義,綁架滕國國君,烹殺鄫國國君,這就是失信於天下,自然沒人順服宋國。
    如今我們楚國答應了宋襄公前去會盟,但是私下又要派人去劫持宋襄公,大王豈不成了不講信義的宋襄公,人們會說楚國言而無信,今後楚國怎麽能夠會盟稱霸?”
    成得臣道:“宋襄公上次會盟諸侯,以大欺小,這次會盟其他諸侯也不會服氣,隻是覺得齊國和楚國邀請,怕得罪齊國和楚國,所以才會答應去盂地會盟。
    我們正好趁著這次機會,徹底下了宋襄公的麵子,以他上次烹殺鄫子為借口,捉拿宋襄公,殺雞給猴看。
    到時候我們劫持宋襄公乃是主持正義,列國諸侯誰能不服氣,肯定會以楚國為新盟主。”
    令尹子文看到楚成王和侄子成得臣誌在必得,他也看出來了,自己老了,楚成王對於自己的保守政策不太滿意。
    於是令尹子文道:“得臣計謀新奇,老朽已經是趕不上趟了,天下在變,微臣已經老了,不能為大王出謀劃策,請允許老臣致仕。”
    楚成王看到令尹子文要辭職,楚成王此時覺得齊桓公死後,天下沒有一個新君主能夠和他相提並論,對於令尹子文的保守政策,心中卻有不滿。
    於是楚成王允許令尹子文辭職,但是仍舊保留子文令尹一職,賞賜千金,珠寶無數,以表彰令尹子文輔佐自己的功勞。
    楚國令尹子文三次被免職三次被任用為楚國令尹,曾經捐出全部財產幫助楚成王,所以楚成王讓子文功成身退。
    於是楚成王任命成得臣為上大夫,代理令尹一職,賜字“子玉”,隨後不久令尹子文病逝,子玉正式為楚國令尹。
    楚成王立即下令讓令尹子玉以及鬥勃兩人,要求他們負責盂地會盟的相關事宜。
    二人接到王命之後,子玉與鬥勃不敢有絲毫怠慢,立刻著手行動起來。他們先是到軍中仔細篩選精兵強將,
    最終各自挑出了五百名最為勇猛善戰且身經百戰的精銳之士,這些被選中的勇士們隨後便投入到緊張而有序的排練演習之中。
    他們一遍又一遍地模擬著各種可能出現的場景,尤其是如何巧妙地劫持人質這一關鍵環節。以確保在即將到來的盂地會盟時能夠萬無一失、順利實施劫持宋襄公的計劃。
    與此同時,宋襄公自從鹿上會盟圓滿結束並返回國內以後,心情格外愉悅,整個人都沉浸在喜悅的氛圍當中。
    他迫不及待地召見了司馬子魚,並吩咐其趕緊籌備盂地會盟所需的各項事務。
    宋襄公難掩興奮之情,眉飛色舞地對司馬子魚說道:“此次鹿上之盟可謂大獲成功啊!如今既有楚成王這位強大盟友的鼎力相助,又有齊孝公一同參與其中,看來在接下來的盂地會盟之上,本公必將順理成章地榮登新盟主之位啦!”說罷,不禁哈哈大笑起來,臉上滿是得意之色。
    然而,麵對宋襄公如此盲目樂觀的態度,司馬子魚卻顯得憂心忡忡。
    他皺起眉頭,不無擔憂地勸誡道:“主公啊,那荊楚素來被視為蠻夷之邦,其民向來不尊崇咱們中原的禮儀章法,而且行事詭譎多變,讓人難以捉摸。
    依微臣之見,那楚成王未必真心實意想要協助主公您為新盟主。楚國怎會心甘情願地為咱們宋國作嫁衣呢?說不定隻是口頭上敷衍咱們,實則暗藏禍心呐!還望主公三思而後行,萬不可掉以輕心啊!”
    歡迎閱讀下一章,盂地會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