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1章 眾望所歸
字數:3458 加入書籤
此時遠在都城的晉懷公焦急地等待著來自前方戰場的捷報,可日子一天天過去,卻始終未見呂省和郤芮傳回任何好消息。
他的心如同被烈火焚燒一般,坐立不安,茶飯不思。終於,按捺不住內心焦慮的晉懷公下定決心,派遣自己最為信任的內侍寺人披,火速趕赴前線,監督軍隊作戰,並催促他們盡快取得勝利。
寺人披雖然是個閹宦,但是此人善於鑽營,此人從晉獻公開始,經曆驪姬之亂,晉國國君死了一波又一波,卿大夫死的死,罷黜的罷黜,隻有寺人披長久不衰,短暫罷黜之後,從新得到晉懷公的信任。
然而,命運似乎總是喜歡捉弄人。就在寺人披馬不停蹄地趕往戰場途中時,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傳回。
原來,呂省和郤芮所率領的大軍竟然已經退守到了郇城,不僅如此,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他們居然還與狐偃以及公子縶達成了和解協議!
這意味著什麽?毫無疑問,二人已經公然背叛了晉懷公,轉而擁立重耳成為新的國君。
聽到這個猶如晴天霹靂般的噩耗,寺人披也傻眼了,頓時嚇得麵無人色,額頭上冷汗涔涔而下。
他心說這幫孫子,變臉比翻書還快,深知此事非同小可,如果不能及時將這個消息報告給晉懷公,後果不堪設想。
於是,寺人披立即調轉馬頭,快馬加鞭,如風馳電掣般疾馳而回,一心隻想盡快趕回都城,向晉懷公稟報前方變故。
當晉懷公得知這個消息後,整個人都驚呆了。他瞪大雙眼,難以置信地望著前來報信的寺人披,嚇得半晌都說不出一句話來。
過了好一會兒,他才如夢初醒般回過神來,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匆忙之間,他立即下令宣召大夫郤觳、韓簡、欒枝、士會等一眾朝廷重臣入宮商議應對之策。
可是,讓晉懷公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這些平日裏看似忠心耿耿的大臣們,此刻卻紛紛找各種借口推脫不來。
有的聲稱自己身患重病,無法起身;有的則借口事務繁忙,實在抽不開身。其實,他們內心深處一直都是傾向於公子重耳的,對於晉懷公一味重用呂省和郤芮二人早就心懷不滿。
如今看到晉懷公自己的寵臣呂甥和郤芮雙雙叛變,自然知道前方情況不容樂觀,重耳回國奪位肯定是板上釘釘的事。
於是他們自然不願意再為晉懷公出謀劃策,而是選擇作壁上觀,等待局勢明朗之後再下手。
晉懷公最後沒有等來一個朝臣,他望著空蕩蕩的大殿,重重地歎了一口氣,滿臉懊悔之色說道:“哎……都怪寡人當初一時衝動,私自逃回國內啊!
和秦國撕毀合約,拋棄懷嬴,這才導致秦穆公嫉恨在心,以至於今日竟落到這般田地!”他一邊說著,一邊無奈地搖著頭,眼中滿是悔恨之意。
就在這時,寺人披趕忙走上前來,抱拳進言道:“啟稟主公,您別在這裏自哀自怨了。
據微臣所知,如今朝中眾多大臣已然私下約定好要一同去迎接重耳新君了。
照此情形來看,主公您已經很危險啊!再繼續留在都城恐怕性命不保!如今事不宜遲,我已經準備好了馬車,請國君暫且前往高梁之地暫避風頭吧!
說不定日後還有機會再從長計議,另行謀劃出路,千萬不能坐以待斃啊!。”說完,寺人披便一臉焦急地看著晉懷公,等待著他的答複。
晉懷公無奈之下,隻好急匆匆收拾東西,坐上馬車寺人披快馬加鞭逃往高粱。
晉懷公和寺人披急匆匆逃往高梁之地避難,而另一邊,公子重耳在眾人的簇擁下,帶兵來到郇城接收晉國大軍。
當重耳道等人緩緩抵達郇城時,城門處早已站滿了翹首以盼的晉國卿士士兵。
就在這時,人群中忽然傳來一陣騷動。隻見呂省和郤芮兩人如疾風般快步向前,他們神色緊張而又激動,剛一靠近公子重耳便毫不猶豫地雙膝跪地。
二人恭恭敬敬地向著公子重耳叩頭謝罪,身子伏地,額頭緊貼著冰冷的土地,不敢有絲毫怠慢。
重耳見狀,連忙伸出雙手,輕輕地將呂省和郤芮扶起身來,並麵帶微笑,用那溫和而又充滿親和力的聲音和聲細語地寬慰道:“二位大夫快快請起,過往之事皆已過去,不必再耿耿於懷。此次能夠順利歸國,全賴各位愛卿的齊心協力、鼎力相助啊!”
話音未落,隻聽得人群中又是一陣歡呼。晉國軍隊連聲高呼,擁護重耳歸國,他們或眼含熱淚,或滿臉欣喜,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難以言表的激動之情。
一時間,現場氣氛熱烈非凡。眾人圍攏在公子重耳身邊,七嘴八舌地述說著這些年晉國發生種種內亂,但更多的人則是對重耳繼位後 ,以及對晉國未來充滿了希望與憧憬。
在這一片嘈雜聲中,公子重耳靜靜地聆聽著每一個人的講述。他時而點頭表示讚同,時而緊握對方的手給予安慰和鼓勵。
最後,他抬起頭來,目光掃過在場的每一張麵孔,鄭重其事地說道:“承蒙諸君不離不棄,始終追隨於我。從今往後,吾定當不負眾望,勵精圖治,帶領大家共創一番輝煌偉業!若有二心者,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眾人聽聞此言,齊聲高呼:“誓死效忠公子!”那激昂的呼喊聲響徹雲霄,久久回蕩在郇城上空……
見此情景,呂省和郤芮二人心中自是歡喜異常,於是便小心翼翼地護衛著重耳,將他迎接進了曲沃城中。
一進城,眾人帶著重耳首先來到曲沃晉武公之宗廟,重耳帶領眾人舉行了一場莊重肅穆的朝拜儀式。
而晉懷公逃離絳城之後,都城群龍無首,於是欒枝,欒盾便聯合了郤觳,郤溱為首的一眾大臣,開始召集了士會、舟之僑、羊舌職、荀林父、先蔑箕、鄭先都等等共計三十餘人,一起出城趕赴曲沃城,前來迎接公子重耳回都城絳城繼位國君。
此外,郤觳、梁有靡、韓簡、家仆徒等人為了防止意外發生,則奪去了絳城守軍軍權,帶領侍衛守候在絳都郊外,翹首以盼,靜候著公子重耳一行人的到來。
等到欒枝,欒盾,郤溱,士會士會,晉國司空士缺之子,隰叔的孫子)
等人見到重耳後,告訴重耳,晉懷公姬圉已經逃走,國不可一日無君,請重耳立即到都城絳城繼位,以穩定晉國局勢。
趙衰和狐偃讚成這個提議,勸重耳早日繼位,這樣就能名正言順安撫晉國百姓,於是重耳等人帶著大軍前去絳城。
歡迎閱讀下一章,晉文公繼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