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3章 忠奸之辯

字數:3886   加入書籤

A+A-


    隻見郤芮和呂甥湊到他耳邊,將詳細的計劃一一道來。原來他們打算先讓寺人披悄悄潛回宮去,暗中聯絡那些可以信任之人前來相助。
    待到一切準備就緒之後,便縱火焚燒晉宮,製造混亂。而與此同時,呂甥和郤芮則率領著自家的私兵,假稱是前來救火,趁亂衝入晉宮,一舉將重耳斬殺。
    寺人披聽後興奮不已,連連點頭稱讚這個計策高明,表示自己與宮廷內的侍衛以及一眾太監們關係匪淺,要拉攏他們充當幫手簡直易如反掌。
    隻要大家裏應外合、協同作戰,此次行動必定能夠馬到成功!
    於是乎,呂甥、郤芮以及寺人披這三人麵色凝重地站在一起,他們互相對視一眼後,毅然決然地割破手指,讓鮮血滴入酒碗之中。
    隨著鮮血與美酒交融,三人齊聲起誓:“願以今日之盟,共舉大事!”誓言錚錚,仿佛要衝破雲霄。
    歃血為誓之後,三人定下了嚴密的盟約,詳細規劃著每一個步驟。最終,他們將行動的時間定在了三月初一的夜晚,屆時,一場驚心動魄的刺殺即將展開。
    事不宜遲,呂甥和郤芮不敢有絲毫耽擱,兩人立刻馬不停蹄地趕回各自的封地。
    一到封地,他們便緊鑼密鼓地開始招募私兵。這些士兵或是身經百戰的勇士,或是武藝高強的江湖人士。為了確保計劃萬無一失,呂甥和郤芮對招募來的人員進行了嚴格篩選和訓練。
    與此同時,他們還秘密籌備著各種兵器和裝備,以備不時之需。而在暗中,他們也時刻關注著重耳的一舉一動,等待著那個決定命運的夜晚降臨。
    整個局勢變得愈發緊張起來,一場腥風血雨似乎在所難免,然而晉文公對此毫不知情。
    誰知道寺人披雖然當麵答應下來,要和呂甥,郤芮一起刺殺重耳,但是心中卻不以為然。
    寺人披暗暗思量:“想當初我是奉晉獻公的命令去伐蒲城的重耳刺殺重耳,之後又奉晉惠公的命令,去翟國刺殺重耳,但是我隻是奉命行事,兩軍陣前 ,各為其主罷了。
    我好歹是晉國的忠臣 現在晉懷公已死,重耳即位為君,晉國剛剛安定,我不能做刺殺國君這種大逆不道之事。
    先不說重耳有上天護佑,已經成為國君,能不能殺了他是一回事,就算是殺了他,跟隨他逃亡的這些卿士豈能會輕饒了我?
    現在我知道了呂甥和郤芮刺殺的消息,不如偷偷去告訴重耳,那麽我一旦告發呂甥和郤芮,這就是大功一件。
    把這件事作為投靠重耳的籌碼 ,不但自己不會死,說不定還能得到重耳重賞。
    這真是天賜良機,要不是呂甥和郤芮謀反弑君,說不定我寺人披的小命還真是難保啊!想到這裏寺人披異常高興 ,於是趕緊前往晉宮求見重耳。
    寺人披滿心歡喜來到晉宮 ,平常害怕別人認出自己,都是躲著晉宮走,現在不一樣了,終於又可以回到自己熟悉的晉宮之中,想想都高興。
    於是寺人披大搖大擺的進入晉宮,這些宮門侍衛都認得他,自然沒有阻攔,一直來到內宮,正要前去宮中見晉文公,迎麵碰上狐偃正好出來。
    狐偃一看是寺人披大搖大擺的進來,大吃一驚,立即吩咐左右道“來人啊!將這個閹奴拿下……”。
    侍衛們聽聞立即上前抓住寺人披,狐偃道。
    “好你個寺人披,多次謀害國君,如今國君繼位,你還不逃命,居然大搖大擺進了皇宮,你還真是膽肥了”。
    寺人披趕緊道“國舅息怒! 我此次前來要麵見國君,有重要機密匯報,請讓我進去,這可是關係到整個都城的生死啊!”
    此時晉文公正在大殿之內,聽到外麵熙熙攘攘說有人求見,自從他繼位之後,這七大姑八大姨的人全都來了,認識的,不認識的,曾經幫助過他的人,以及沒有幫助過也來冒充的都來,希望得到晉文公賞賜。
    晉文公倒是也不吝嗇,能賞賜的盡量賞賜,但是聽到外麵是寺人披來了,頓時怒火中燒。
    晉文公拿起劍架上的寶劍就衝了出去,出的大殿一看,果然是寺人披。
    晉文公冷冷一笑道“嗬嗬……好你個寺人披,真是膽大包天啊!知道寡人繼位國君,居然沒有逃命,反倒是送上門來了”。
    寺人披一看晉文公怒氣衝衝的來了,也不驚慌,隻是一拱手施禮道。
    “啟稟國君,我是宮廷內侍官,我回來恪守職責侍奉國君,我為何要逃命啊!”。
    “哎……好你個王八蛋,上次在翟國你斬斷老子的一隻袖子,差點要了我的老命,至今寡人還留著那件舊衣服。
    每當寡人看到他,就對你就恨之入骨,恨不得將你千刀萬剮。”
    我父親聽信驪姬妖言,然後要殺夷吾和我,派你到蒲城去殺我,要求你們五日抵達,好家夥!你個孫子三天就到了。
    晉惠公讓你去翟國行刺我,夷吾限你三天後動身,你個王八蛋第二天就上路了。
    幸虧老天保佑,我才免遭你的毒手。現在我回國繼位,你竟然還敢回來見我?你這是找死!”
    寺人披聽聞此言,並沒有驚慌反而哈哈大笑道:“哈哈哈……主公啊主公!您在外流亡十九年,如今回國繼位。
    我原本以為你是天選之子,晉國等待的明君,經曆了顛沛流離,應該明白世道人情。
    誰知道您都六十多歲了,原來您還是不明白啊!先君獻公,與您是父子:惠公則是您的親弟弟。
    父親仇恨他的兒子,弟弟仇視他的哥哥,與我何幹?我就是個小小的狗奴才,何為狗奴才,就像狗一樣,誰是我的主人我聽誰的,他讓我咬誰我就咬誰。
    我管你是誰?我管你有沒有罪,我隻知道獻公、惠公是國君,而你隻不過是國君的眼中釘肉中刺罷了。
    國君最需要的是什麽樣的臣子,是忠臣,何為“忠”,中字象征著旗幟,命令,下麵一個心,這就是表示要全心全意執行君主命令。
    國君命我三日之內取你性命,可我兩日便已抵達,這足以證明我的忠誠不二,敢問我究竟何罪之有?
    想當年,齊國那位聲名遠揚的名相管仲,為了全力擁護公子糾登上君位,竟然一箭射中了齊桓公的帶鉤。
    然而,齊桓公最終卻能摒棄前嫌,不僅沒有追究管仲的罪責,反而對其委以重任,拜他為相。正是因為齊桓公有著如此寬廣的胸懷和氣度,齊國才得以逐漸強盛起來,並最終稱霸於天下。
    倘若按照主公如今的論調,那我與管仲豈不是如出一轍,同樣都被視為弑君之人嗎?既然如此,你必然都會牢記那射箭射鉤所結下的仇怨,哪怕為此失去成為諸侯盟主、成就一番偉大霸業的機會,恐怕也在所不惜。
    您若真想將我置於死地,那盡管動手便是。我為盡忠而慷慨赴死,心中自是毫無半點遺憾。
    隻不過嘛,嘿嘿......隻怕我這一死,您的日子也未必好過。說不定,您還得像從前那樣再度踏上流亡他國之路呢,哈哈哈哈......
    歡迎閱讀下一章,晉文公潛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