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4章 清明佳節
字數:3813 加入書籤
狐偃和趙衰聽到晉文公命令之後,連連點頭應承下來,並迅速將文公的指示詳細地記錄下來,表示會立刻派遣人手著手準備棺槨等喪葬用品。
同時命工匠在介子推死的這個地方,選址動工,建造一座宏偉壯觀的廟宇,以及劃出一片莊嚴肅穆的陵墓,以妥善安葬介子推及其母親。
待晉文公將這一係列事宜安排妥當之後,他緩緩轉過頭來,目光犀利如鷹隼般向四周掃視而去。
站在一旁的趙衰見狀,心中不禁有些惴惴不安,但還是壯起膽子輕聲問道:“主公,您在找些什麽啊......”話音未落。
隻見晉文公的臉色瞬間變得陰沉似水,冰冷至極的話語從他口中一字一句地蹦了出來:“魏犨、顛頡,你們兩個混賬東西,還不給我滾出來......”
此時,早已躲得老遠的魏犨和顛頡正滿心惶恐、坐立難安呢。猛然間聽到晉文公那一聲怒喝,驚得兩人渾身一顫,不由自主地打了個激靈。
魏犨和顛頡麵麵相覷,臉上滿是驚恐之色,過了好一會兒才如夢初醒一般齊聲回應道:“到!”然而,他們的聲音卻因為極度的恐懼而顫抖不已。
盡管內心充滿了畏懼,但魏犨和顛頡也深知此刻已無路可退,隻得咬咬牙,硬著頭皮一步一步地挪到晉文公麵前。
剛一靠近,兩人便撲通一聲雙膝跪地,磕頭如搗蒜般哀求道:“主公啊,此次釀成大禍全是我倆之過錯,原本是一片好心,誰知道竟然害死了介子推,請主公降罪責罰吧!”不得不說,這二人倒也還算機靈,知曉眼下唯有主動認罪求情方能有一線生機。
晉文公聽後,冷哼一聲,眼中寒光閃爍,厲聲道:“既然你們已知自己犯下重罪,那麽就別再磨蹭了,趕快去到介子推靈前,拔出佩劍自行了斷,也好為他殉葬去吧!”
魏犨和顛頡當時就張大了嘴巴,跪在當場不知所措,趙衰和狐偃趕緊過來勸說晉文公道。
主公,他們二人原本就是武將,哪懂得如何找人,所以才會好心辦壞事,雖然他們有錯在身,但是罪不至死。
我看主公看在他們二人跟隨主公多年,勤勤懇懇護衛您的安全,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就饒他們這次,今後讓他們二人上陣殺敵,將功補過。
晉文公不肯,執意要殺了魏犨和顛頡,狐毛,胥臣,先珍,狐射姑,欒盾等人都跪下求情,晉文公這才憤憤然道。
“要不是看在諸位大人給你們二人求情,寡人今天就殺了你們給介子推陪葬,今後你們二人需要恪守本分,為國效力,將功補過”。
魏犨和顛頡這才鬆了一口氣,趕緊跪地謝恩,再一一謝過諸位替他們求情的大臣,這件事才算沒有追究他們兩個的責任。
沒多久,陵墓修好之後,安葬了介子推,晉文公又到墓前痛哭一場,派人在這裏守護介子推陵寢。
到了次年春三月,晉文公如約帶著晉國文武群臣,卿大夫們前來綿山祭祀介子推。
當眾人來到介子推的墓前,晉文公驚奇的發現,在介子推墓前的那棵燒死的老柳樹,居然發出新的柳芽,長得茂密繁盛。
晉文公上前估摸著那棵柳樹,眼淚婆娑的道“介子推,是你嗎?這一定是你的魂魄化成,所以才會古木逢春,死木居然發綠芽”,晉文公喜極而泣。
趙衰等人趕緊奉承道“定然是主公誠心,已經感動了介子推,所以他的魂魄化為柳樹,發出新芽。
古木逢春,清明盛世,寓意著我們晉國這棵老樹,經曆三十多年內亂,最終古木逢春,定然會想這棵柳樹那樣,枝繁葉茂,主公定然能稱霸天下,也算是了卻了介子推生前的遺願”。
大家一聽趙衰這馬匹拍的山響,誰也不能落在後麵 ,於是紛紛祝賀晉文公,老柳樹居然死而複生,此乃大吉之兆。
晉文公聽聞大喜,於是上前折下一隻柳枝,把它編織成了一個花冠,然後戴在頭上道。
這是介子推送給我的霸主王冠,寡人立誓,晉國今後定然能夠稱霸天下,以完成介子推的遺願。
寡人宣布,每年此時介子推祭祀時候,全國不得動用煙火,要吃寒食,以示祭祀介子推。
家家戶戶大門口要插上鬆柏柳樹枝,大人小孩一律戴柳樹花冠,以表示祭祀敬仰介子推,祈求介子推神靈護佑。
將介子推的祭祀日定為晉國大節,介子推詩詞曾言,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複清明。”
所以晉文公將這個節日命名為“清明節”,這就是清明節的來曆。
注北方的清明節習俗,大門口插上柏樹鬆樹柳樹枝芽,寓意鬆柏長青,老樹新芽,然後戴柳樹枝的花冠,吃寒食,所以也叫“寒食節”)。
回頭我們再來說說中原各國如今局勢,就在晉文公回國搶奪君位時候,中原列國和南邊的荊楚可沒閑著,當然還包括周王室在內。
首先搞事的便是楚國,上次泓水之戰打敗了宋國,令尹成得臣信心大增,他進言楚成王,如今天下局勢已定。
齊國齊桓公死後,齊國經過內亂,顯然已經不能爭霸天下,魯國,晉國,秦國沒有能力和爭霸的念頭,陳國,蔡國,衛國,曹國就是攢雞毛湊撣子,隻有一個宋襄公時時想要冒頭拔尖。
然而,那場驚心動魄的泓水之戰,以宋襄公的迂腐戰術,導致了宋國的慘痛失敗而告終。
此役過後,宋國的精銳部隊遭受了重創,損失竟然超過了七成之多!這無疑給宋國帶來了沉重的打擊,使其國力大幅削弱。
麵對如此有利的形勢,我方應當果斷地乘勝追擊,持續對宋國發動攻擊,務必將其徹底征服,使之完全屈服於我楚國腳下。
唯有如此,我們方能順利地挺進進入中原,稱霸天下,建立起屬於我們楚國的千秋霸業!
楚成王聞聽此言,深以為然地點頭表示讚同。緊接著,他毫不猶豫地下達命令,再次派遣大批軍隊向宋國進發。
此時此刻,宋國的局勢已然十分危急,因為就在不久前,宋襄公不幸離世,而新即位的宋成公正麵臨著前所未有的巨大壓力和挑戰。
當宋成公得知楚國居然毫不留情、不依不饒地再度出兵前來攻打宋國時,心中不禁湧起一陣恐慌和憂慮。
現在齊國,魯國,鄭國都不敢得罪楚國,其他國家更是對楚國言聽計從,於是趕緊召集顧命大臣左師子魚和大司馬公孫固前來商議。
司馬子魚和公孫固兩人一致認為,宋國上次泓水之戰戰敗,已經沒有軍事抵抗能力,楚國攻打宋國,沒有人會來幫助宋國,孤立無援的情況下,宋國會有滅國之危。
司馬子魚和公孫固建議宋成公和楚成王議和,徹底歸順楚國,避免戰事。
歡迎閱讀下一章,邢國被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