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1章 洮地會盟

字數:4141   加入書籤

A+A-


    晉文公於是決定暫緩前去原城接收,他怕魏犨魯莽誤事,於是晉文公和趙衰等人來到陽樊。
    晉文公站在城下,鄭重向陽樊百姓承諾,雖然陽樊歸了晉國,但是以往的製度,以及裏麵的國人百姓,仍舊是職務待遇不變。
    隻是迫於對都城雒邑的安全,今後晉國晉軍駐紮在溫地,陽樊,原城和攢茅,所以你們不用擔心。
    我也知道,你們心有疑慮,這樣吧!如果你們相信我重耳,那就留下,要是信不過我重耳,現在打開城門,去留自便。
    於是晉文公讓魏犨撤掉包圍,讓陽樊百姓自己選擇去留,陽樊百姓一看晉文公親自來了,並且明確表示不會損害他們的權益,於是表示願意開門迎接晉文公。
    於是晉文公順利接收了陽樊,他讓欒盾和魏犨一起駐紮在陽樊,欒盾為主將,魏犨為副將負責守衛陽樊。
    晉文公處理完陽樊事務,立即帶兵前去原城,到了原城才發覺這裏和陽樊一樣,城內百姓拒不開門,不讓晉文公接收陽樊。
    晉文公隻好告訴他們,他們歸順晉國之後,並不會損害他們任何利益,晉國隻是駐軍保護王畿而已。
    但是原城百姓認為,自己原來是周天子的甸服城郭,而甸服內最隻需要帶槁秸的穀物,其外一百裏的區域繳納禾穗,再往外一百裏的區域繳納去掉槁芒的禾穗,再往外一百裏的區域繳納帶殼的穀子,最遠的一百裏繳納無殼的米。
    現在雖然說晉文公有承諾,不會改變他們的利益,但是從規格上來說,他們原來是周天子的子民,現在變成了諸侯的子民,麵子上自然覺得降低了身份,於是還是抵製不開門。
    晉文公沒辦法,隻能守著原城,一次次向城內喊話,但是城內百姓始終不開城門歸附。
    轉眼十天過去了,這是晉文公來接收原城的時候曾經答應晉國將士的承諾,大軍十日後班師回晉。
    於是晉文公下令,拆營拔寨,原城不要了,回國。
    這時候城內有晉國的斥候來報,主公,暫緩回國吧!原城裏麵百姓看到了陽樊投降,溫地和攢茅都已經歸順,他們現在猶豫不決。
    但是現在大部分也害怕晉國真的動起手來,到時候強攻原城,所以隻要主公多等待幾日,原城百姓定然開門投降。
    晉文公卻一擺手道“君子一言,駟馬難追,我當初既然說了,大軍前去接收溫地,陽樊,原城和攢茅四城,十日內完成工作,然後班師回晉國。
    現在十日期限一到,大家估計早就想著回家看孩子老婆,我不能失信於晉軍將士,不管今天原城百姓投降不投降,明天早上正式回國”。
    於是大軍當天晚上就收拾行裝,準備次日啟程回國,原城的百姓得知晉國要回國了,並且是晉文公說十日期限就是十日,都稱讚晉文公言而有信。
    原城百姓商議一番,這樣講信譽的君主真乃是英明君主,不如我們也歸順晉文公吧!
    於是原城百姓當天晚上,大開城門迎接晉文公入城,晉文公大喜,於是成功接手了王畿之內的四城。
    晉文公成功勤王護駕,獲得了王畿四城,將其晉國領土擴展到了衛,鄭,曹邊境,進一步向東方擴展。
    隨後晉文公任命趙衰為原大夫,將原城賞賜給了趙衰,而把溫地這塊最好的土地,賜給了狐毛的兒子狐溱,任命他為溫大夫。
    而此時東部的衛國,齊國,魯國 莒國又開始糾纏,先是衛文公滅掉邢國,齊孝公試圖搶奪邢國領土,被衛文公拒絕。
    魯國受到楚國慫恿,直接攻打齊國的附屬國莒國,莒國看到魯國背後是楚國為他撐腰,再看看齊國齊桓公死後,實力下降,已經無法為自己撐提供保護。
    於是莒侯立即派出使者向魯僖公投降,請求盟約,齊孝公一看後院被魯國抄了,趕緊回兵救援莒國,等他到了莒國,莒侯已經投降。
    並且魯國為了孤立齊國,在衛文公去世後,趁著衛國和齊國不合,趁機拉上了衛成公,莒侯,三國國君一起在洮地會盟。
    同年12月,魯僖公和衛成公,莒侯三國再次在向地會盟,這次更加過分,三國聯手簽訂盟約,達成軍事同盟關係。
    盟約規定,三國任何一國受到他國攻擊,盟約國將會提供無條件軍事援助。
    這很明顯就是要針對齊國,齊孝公先是失去邢國和邢國土地,而後自己的鐵哥們莒國被魯國挖走,問題是莒國在齊國的東南角。
    魯國,衛國,莒國結盟,齊國在西北,南部,東部全部都是敵人,等於是把齊國合圍了。
    齊孝公大怒,於是決定給魯國和莒國以顏色看看,先把莒國和魯國搞定,然後再收拾衛國。
    公元前634年春,齊孝公率領齊國軍隊正式攻打魯國西部夾穀,魯國不敵齊國軍隊戰敗,但是衛國立即出兵攻打齊國,齊孝公無奈隻好撤軍應對衛國侵襲。
    公元前634年夏,衛國退出齊國境內,而此時魯國遭遇大旱,莊稼絕收,於是齊孝公再次趁機出兵攻打魯國和莒國,兩國聯軍不敵齊孝公。
    於是魯僖公立即向楚成王求援,但是楚成王此時也有戰事纏身,騰不出手來幫助魯國。
    因為楚成王聽從成得臣的建議,楚國要想爭霸,必須先解決了後方安全,那就是滅掉夔國。
    楚成王以夔國君主不祭祀祝融和楚國先王,公開責備夔子,夔子則申辯稱楚國先王熊摯,因疾病流竄到夔地而失去楚國王位,所以沒有資格祭祀。
    所以楚成王令,令尹成得臣子玉)、鬥宜申子西)率兵攻打夔國,最後滅了夔國,將夔子抓回楚國。
    此時成得臣正在滅夔國,根本沒精力救援魯國,但是楚成王告訴魯僖公,你暫時與齊國緩和,等我打完夔國,立即出兵幫助魯國攻打齊國。
    魯僖公得知楚國那邊傳來的消息之後,心中不禁一緊,他深知局勢對魯國不利。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他當機立斷地派遣展喜作為使者,迅速前往邊境與齊孝公和談,以期能暫時與齊國達成會盟之約,從而避免當下便與強大的齊國展開激烈交鋒。
    展喜領命之後,馬不停蹄地踏上了前往齊國的征程。然而,當他遠遠望見那氣勢磅礴、旌旗蔽日的齊孝公大軍時,心中不由得升起一絲怯意。
    麵對這如山般壓來的敵軍,展喜瞬間沒了底氣。
    就在展喜感到茫然無措之際,他突然想起了自己那位足智多謀的大哥——展禽。展禽就是聞名遐邇的“柳下惠”。
    展喜心想,或許大哥能夠給他指點迷津,助他順利完成此次艱巨的使命。
    於是,展喜毫不猶豫地調轉馬頭,快馬加鞭回去找展禽商議。
    待見到大哥之後,展喜迫不及待地將眼前所麵臨的困境全盤托出,並懇請大哥為他出謀劃策。
    展禽聽完弟弟的敘述,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說道:“賢弟莫急,此事尚有轉機。
    依我之見,此番你去麵見齊孝公,應當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切不可意氣用事,需沉著冷靜應對。”接著,展禽詳細地向展喜傳授了一套說辭以及應對策略。
    展喜聽得連連點頭,對大哥的智謀欽佩不已。他暗自下定決心,一定要按照大哥所言去做,爭取成功說服齊孝公,化解這場迫在眉睫的危機。
    隨後,展喜再次整理行裝,帶著精心準備的豐厚禮物,立即奔赴齊國陣前。
    他深吸一口氣,定了定神,然後穩步走向齊國大營,一場關乎兩國命運的關鍵談判即將拉開帷幕……
    歡迎閱讀下一章,展喜犒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