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3章 賄賂齊秦
字數:4021 加入書籤
楚成王在緡邑集結了五國聯軍,共計五萬餘人,勢必要和晉文公爭奪天下霸主位置。
楚成王和成得臣商議之後,決定重新調整軍隊部署,成得臣率領自己嫡係部隊,中軍一萬五千人保持不變。
但是鬥勃的右翼五千人被調走,歸楚成王管轄,鬥宜申為左翼主將,調走了六千多人,隻剩一千人歸鬥宜申管轄。
楚成王讓陳蔡聯軍七千多人編入鬥勃的右翼,把鄭國和許國聯軍八千餘人編入左翼鬥宜申的軍隊,這樣一來,成得臣的總兵力仍舊是三萬多人不變。
楚成王則有兩萬多人,楚成王讓成得臣帶領四國聯軍繼續圍攻睢陽,爭取早日拿下睢陽城。
自己則帶領楚國精銳部隊兩萬多人,前去援馳曹國,等到楚成王剛剛進入曹國境內,曹共公的使者前來稟報,晉文公已經攻破陶丘城,曹共公被活捉,曹國被滅。
楚成王大驚失色,心說重耳這老小子不簡單啊!竟然不到一個月,連滅衛,曹兩國,晉軍實力非凡,自己應當小心。
楚成王覺得晉國軍隊連贏兩場,士氣正旺,勢不可擋,楚國軍隊應當暫時避其鋒芒,與其對壘,然後再尋找戰機,擊敗晉軍。
於是楚成王把大軍駐紮在曹宋邊境,然後下令成得臣,趕緊攻打睢陽城。
隻要拿下睢陽城,宋國屈服於楚國,那麽楚國就能和鄭國,許國,宋國,陳國,魯國,蔡國,江國連成一線,可以和重耳的晉軍對壘,最起碼能夠和晉國以此為界,平分中原,南北而治。
成得臣得到楚成王命令後,立即展開對睢陽城的強攻,但是楚國人原本以為宋國和上次泓水之戰一樣,不堪一擊。
誰知道如今宋國人跟打了雞血一般,光是緡邑硬是擋住楚國大軍三個多月,這睢陽城可比緡邑城要高大威猛,一時半會兒楚國竟然拿不下睢陽城。
成得臣大怒,於是決定日夜不停輪番進攻,一定要拿下宋國,然後好騰出手來對付晉文公。
宋成公看到楚國軍隊日夜強攻,這樣一來,晉國軍隊要是再不來的話,睢陽城早晚被攻破,於是立即召集群臣商議。
宋成公詢問眾人,目前晉國軍隊遲遲不來,現在是死扛到底,還是舉手投降,晉國不來,一旦城破,宋國就滅亡了。
公孫固和司馬子魚道“晉國如今已經滅掉衛國,現在距離宋國一步之遙,我們已經損失這麽多將士,此時投降,倘若晉國打贏楚國,那麽我們投降楚國受辱,到時候還得再投降晉國受辱。
不如立即派人前去求助晉文公,要是晉國不幫忙,那我們投降楚國,他到時候也無話可說”。
宋成公點頭同意,於是派大夫門伊般和華秀老出城前去找晉文公求援,宋成公道“這國與國之間沒有什麽真正的盟友,隻有利益,早就聽說晉國人刻薄寡恩,無利不起早。
如今遲遲不來救援宋國,定然是想要獲取更多利益,咱們有求於晉國,不出點血我看不行了”。
於是宋成公準備了五大箱子金銀玉器,讓門伊般和華秀老送給晉文公,請求晉國軍隊立即救援睢陽城。
晉文公聽聞二人講述,告訴門伊般和華秀老,請你們放心,宋襄公曾經幫助過我,宋國我救定了,但是此事非同尋常,請二位暫且到館驛休息,我立即和將軍們商議對策,然後給你們明確答複。
門伊般和華秀老之後前去館驛等待,晉文公立即召集群臣商議對策,下一步如何救宋國。
趙衰提出道“主公帶兵前來救宋,乃是為了當年宋襄公禮遇之恩,但是我們要是大軍前去和楚成王交戰,楚成王也提出當年主公在楚國,他可是以九獻之禮款待您。
楚成王以此質問主公,也讓您退兵報恩,您該如何應對”。
如果我們退兵,這場爭霸賽,就等於晉國輸了,如果不撤兵,和楚成王大戰,那就是主公忘恩負義,背負一個罵名。
晉文公眉頭緊鎖,覺得趙衰所言甚是,狐偃道“趙衰,這是和楚國爭霸,國家利益,楚成王禮遇主公,那是私情,怎麽能因為私情丟了國家大義,別管這些,打……”。
晉文公道“國舅說的雖然有理,但是這樣畢竟我們理虧,名不正言不順,會影響士氣,這樣的話,這仗可就不好打了”。
再說了,我還有一點擔心,如今楚國集結了五國聯軍,聲勢浩大,不管兵力還是戰力,恐怕都碾壓晉國軍隊。
再加上我聽說齊昭公已經和楚成王盟約,並且楚國撤出了陽穀駐軍,這說明齊國和楚國已經講和,倘若我們和楚國展開大戰。
我擔心的是齊國,魯國會不會趁著我們和楚國決戰,聯合楚國對付晉國。
還有我的老丈人秦穆公,咱們上次不讓他進入雒邑勤王護駕,他們秦國人肯定嫉恨在心,要是咱們和楚國在這裏死戰,老窩被秦國人端了該如何是好?
晉文公此言一出,大家都默不作聲,這確實是個問題,列國之間今天會盟,明天開打有的是,為了利益不得不防。
此時中軍主帥先軫出來道“主公,我有一計,可以解決主公擔憂”。
晉文公道“哦!是何計謀,速速講來”。
先軫道“這樣吧!我們讓門伊般和華秀老回去告訴宋成公,讓他們在堅持堅持,到時候我們可以把衛國和曹國的土地個讓給宋國,作為補償。
然後讓他們帶著宋國的禮物,分別前去齊國和秦國,送給秦穆公和齊昭公,讓他們幫助宋國求情,讓楚成王撤去睢陽之圍。
齊國和秦國這兩個大國收到如此貴重的禮物後,心中自是欣喜萬分。
他們必然會願意站出來充當調停者的角色。因為對於他們而言,能夠通過這種方式來維護地區的穩定與和平,同時還能收獲一份豐厚的禮品,何樂而不為呢?
倘若楚成王選擇聽從齊國和秦國的勸解,主動下令撤軍,那對我們來說簡直就是天大的好消息!
屆時,我們便正式滅掉衛國和曹國,並將它們的土地和宋國,齊國一起瓜分殆盡,然後禮器,金銀,絹帛歸秦穆公。
這樣一來,不僅可以擴大我們晉國的疆域,增強國力,還能讓其他諸侯國見識到我們的晉國強大實力。
最終的結果就是,楚國的盟友國家,如鄭國、陳國、許國、蔡國以及魯國等。
一旦看到衛國和曹國被滅,楚國又撤除對睢陽城的包圍,那麽這些盟友們就會以為是楚成王懼怕我們晉國。
這樣一來,他們恐怕就要開始重新審視與楚國之間的關係了。畢竟,誰也不願意跟隨一個膽小怕事、輕易退縮的盟主。
所以,這些諸侯國有極大可能會紛紛背棄楚國,轉而投向我們晉國的懷抱,與我們結成同盟,主公霸業可成。
當然,如果楚成王不肯退兵,執意要與我們一決高下,那其實也是一件好事。
別忘了,秦穆公和齊昭公可是收了宋國送來的厚禮啊!既然拿了人家的好處卻沒能把事情辦妥,那他們倆可就有些說不過去了 ,自然要和楚成王翻臉。
如此一來,我們正好可以借此機會拉攏齊國和秦國,共同出兵征討楚國。
以三國之力對付區區一個楚國,相信要取得勝利絕非難事。隻要有了秦國和齊國這兩大強國作為堅實後盾,擊敗楚國便猶如探囊取物一般輕鬆,主公仍舊霸業可成。
歡迎閱讀下一章,勝之無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