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5章 秦晉嫌隙

字數:3984   加入書籤

A+A-


    潘尪焦急詢問,三位將軍都以身殉國了嗎?
    成大心道“我的兩位叔父遵從父親遺命,剛剛收殮好了父親屍體,現在正在後堂,準備自縊殉國”。
    潘尪大急道“我奉楚王昭命,已經赦免三位將軍死罪,讓他們官複原職,戴罪立功,快帶我去阻止子西,子上自殺”。
    成大心於是匆忙帶著潘尪趕往後堂,剛到後堂,就聽裏麵噗通一聲,傳來了子上的聲音。
    “哎喲啊!我的媽呀!疼死我了……我說子西,你吃這麽肥幹嘛?咱倆上個吊你都能把繩子墜斷”。
    潘尪和成大心大吃一驚,趕緊跑進內堂一看,原來二人覺得自己征戰一生,死了落個全屍吧!
    於是子西和子上準備上吊自殺,子西是個大胖子,身材肥大,子上幫他拿好凳子,把繩子套套好在子西脖子上,然後撤掉凳子。
    那鬥宜申身材魁梧肥胖,竟然把繩子給墜斷了,鬥宜申掉下來直接押在鬥勃身上,把鬥勃砸的隻吐舌頭,疼的嗷嗷直罵。
    潘尪和成大心進來後看到此情景哭笑不得,潘尪道“二位將軍,不必殉國了,大王已經赦免三位將軍性命,官複原職,戴罪立功,隻是可惜我來晚一步,為能救得了子玉將軍,實在惋惜啊!”
    大家都唏噓不止,隻怪子玉命薄,於是鬥宜申和鬥勃趕緊跪地叩頭,感恩楚成王不殺之恩。
    隨後鬥勃,鬥宜申,成大心,鬥越椒都奉命回都城郢都,楚成王得知子玉已死,心中不知道是高興還是害怕,竟然不知所措。
    這時候少師潘崇趕緊道“大王,趕緊趁此機會,任命新的令尹,調整軍隊職務,不能再讓鬥氏一家獨大”。
    楚成王點頭同意,詢問如今鬥氏尚有不少私兵,隻怕動他們的兵權回引起鬥氏叛亂。
    潘崇道“現在子玉死了,子西為人粗獷,勇武有力,智商堪憂。
    而子上則為人處世忠厚老實,沒有那麽多心眼,成大心年幼,也是孔武有力,但是心眼不壞,不像他的父親那麽飛揚跋扈。
    現在鬥氏中的青年才俊,隻怕是子越,此人頗有其父親鬥禦疆之風采,射術精良,頭腦冷靜,為人處事不驚,年紀輕輕城府極深,乃是未來王室最大隱患”。
    現在我們就做出調整,任命蒍呂臣為新的令尹,他們鬥氏戰敗,大王格外開恩,對於這個任命,他們自然不敢有怨言。
    然後我們先提拔鬥越椒,在拉攏子上,子西,讓他們鬥氏自己去鬥,咱們坐收漁利。
    楚成王點頭同意,於是楚成王戰後正式開始處理內政,他先是勉勵大家一番,對於成得臣的死表示惋惜。
    但是對於城濮之戰戰敗,鬥宜申和鬥勃死罪雖免,活罪難逃,於是楚成王下令將鬥宜申貶職為商邑尹,鎮守西北邊關,稱之為商公。而鬥勃被貶職到舊都鎮守襄城。
    然後正式蒍呂臣為楚國令尹,任命屈禦寇為左司馬,成大心承襲父親子玉的爵位,任命為右司馬,弟弟成嘉提拔為連尹連尹,主管楚國軍隊車馬軍械)。
    蒍賈為工正,潘尪為司敗,相當於中原國家的大司寇,主管刑律,屈蕩為郢都城守將。
    而把心機最重的,最有能耐的鬥越椒提拔為楚國莫敖,此時的莫敖已經是虛設職務,沒有實權。
    這樣一來,表麵上鬥氏一族仍舊是掌管楚國大權,隻是丟了一個令尹大權而已,而實際上不但丟了令尹,還丟了一個左司馬重要職務。
    因為當時楚國主管軍隊的主要是令尹和莫敖,左右司馬負責協助令尹管理軍隊。
    現在楚成王把莫敖的軍權取消,主管征兵,訓練和軍需事務,而左司馬主管實際軍隊的調度,右司馬主管軍隊刑律。
    現在最為不滿的是鬥越椒,原本想著三位叔叔死了,自己大權獨握,誰知道如今自己被明升暗降,心中自然不痛快,這為楚國後麵內亂埋下隱患。
    回頭咱們說說晉文公,晉文公擊敗成得臣,打敗楚軍並將其攆出宋國邊境,楚國丟下了大量軍需糧草。
    晉文公命令大軍移師駐紮在成得臣的中軍大營。營中留下無數的糧草物資,晉文公召集秦國,齊國軍隊一起瓜分楚國物資,然後下令館穀三日,全體士兵放假三天,大吃大喝慶祝。
    宴席之上,晉文公舉杯慶賀道:“諸位辛苦了,寡人對於齊國,秦國出兵相助感激不盡,來來來,這是楚人為我等設宴招待,今天不醉不歸。”
    齊、秦兩國的官員及眾位將領,趕緊舉杯道賀,擊敗楚國,晉侯當立下不世功業,於是都起身麵北,向晉文公行禮稱賀。
    晉文公立即起身,表示自己乃是代周天子討伐無道,沒有周天子冊封,不敢接受麵南背北之禮,堅辭不受麵北之禮。
    此時白乙丙起身道:“晉侯,我家國君來信,楚軍大敗而歸,楚成王要求處死成得臣,現在鬥越椒已經把鬥氏一族私兵調走。
    如此看來,楚國君臣不合,有內亂跡象,現在我們秦國尚有一萬多人駐軍武關,我家主公邀請晉侯,秦晉聯手,南北夾擊楚國,定能一戰滅掉荊蠻,到時候晉侯為周王室立下不世之功,有周公旦和太公望之功,成為天下霸主。”
    晉文公一聽眉頭一皺,心說這秦國也想分一杯羹,於是道“如今我晉國大軍出來一年半,大大小小戰事無數,已經疲憊不堪。
    再說了,楚國境內遍布毒瘴,地勢險要,伐楚乃是大事,仍舊需要從長計議,請轉告你家君侯,等來年咱們再議”。
    晉文公把秦國提議直接否決,惹得公子嬴憖和白乙丙很是不滿,但是也無可奈何。
    於是嬴憖和白乙丙道“既然如此,那我們就此別過,咱們後會有期”說罷就要撤兵,秦晉關係再次出現裂痕。
    崔夭和國歸父二人看到秦國沒占到便宜,於是兩人對視一眼,不禁暗自思忖:“秦國此番出兵出力相助晉文公,想要占些便宜,被晉文公頂了回去。
    看來我們這邊也是沒什麽指望啦!”想到此處,兩人相視一眼,心有靈犀地點點頭,齊聲說道:“也罷,既然如此,那咱們還是趕緊撤退為妙!”
    說罷,崔夭和國歸父一同邁步上前,向晉文公拱手作揖,言辭懇切地辭行別去。
    晉文公見狀,心中暗叫不好,他深知如今秦齊兩國皆心懷不滿,如果自己不小心應對,恐怕會同時得罪這兩位大爺,那麽後麵齊秦定然會給我使絆子。
    思及至此,晉文公當機立斷,趕忙命人將從楚國繳獲而來的豐厚戰利品取來,將其一分為三賞賜給秦國和齊國各一份。
    隻見晉文公滿臉堆笑,恭恭敬敬來到嬴憖,白乙丙,國歸父和崔夭麵前,口中說道:“此次多虧兩貴國仗義援手,這點薄禮還望將軍不要嫌棄,請收下以表我等的感激之情。”
    嬴憖等人原本緊繃著的臉瞬間舒展開來,個個眉開眼笑,對晉文公的慷慨饋贈感到些許滿意。
    隨後,兩國的軍隊開始撤兵,帶著戰利品,人人精神抖擻,高奏凱歌,浩浩蕩蕩地踏上了歸國之路。
    與此同時,宋國的公孫固見大局已定,也前來向晉文公辭別,返回自己的國家。
    而宋成公為了表達對齊國和秦國出手相助的深深謝意,特意另行派遣使者攜帶珍貴的禮物,馬不停蹄地奔赴齊、秦兩國,專程登門拜謝他們的救命之恩。
    歡迎閱讀下一章,以臣召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