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7章 拒鼎抗晉
字數:3654 加入書籤
侍衛稟報晉文公,說是鄭國派出使者前來和談,於是傳令讓石申父進來。
石申父見到晉文公,趕緊施禮相拜,隨後將禮物一一奉上,隨後道“啟稟晉侯,我奉命前來,是要向晉侯解釋清楚鄭國和晉國之間的誤會。
因為鄭國靠近荊蠻楚國,地處中原要塞,列國從齊桓公時期開始,中原和楚國爭鋒,鄭國遭殃。
之所以我們國君會暗地私通楚國,不敢公開和楚國鬧翻,實在是迫不得已。然而我們也不敢得罪晉國。
如今晉侯勃然震怒,我們國君也知罪了,現在獻出先王賞賜的些許傳世禮器藏品,呈獻給晉侯以求原諒。
並且我們主公的兒子公子蘭有幸在晉侯左右服侍,我們鄭國怎麽可能會背離晉國呢?今天請君侯看在公子蘭的情分上,求得君侯憐恤鄭國。
如果晉侯派公子蘭來監理鄭國的國政,掌控鄭國朝堂,鄭國今後就是有人想背棄晉國,那都是不可能的事”。
晉文公看到鄭國一麵修築城防,一麵派人來和談,於是臉色一沉道:“哼……你們先是挑撥離間晉國和秦國關係,使得秦國撤兵 不就是以為我們晉國單獨拿不下鄭國嗎?
現今裝模作樣的來求和,莫不是緩兵之計?然後一麵派人求助楚國,要等楚國趕來救援鄭國?
要是想好和我晉國結盟,使我退兵並非不可,但是鄭國必須依我兩件事才行。”
石申父趕緊道:“請君侯明示,都那兩件事!”
晉文公道:“第一姬踕必須迎立公子蘭為鄭國太子,今後讓公子蘭繼位鄭侯。
第二交出鄭國國相叔詹來,這貨當初定出毒計,要行刺與我,我要殺了叔詹,以解心頭之恨,如果鄭國能答應這兩件事,才能表示鄭國的誠意,我自然撤去新鄭之圍。”
石申父領了晉文公的回話,立即返回新鄭向鄭文公匯報。鄭文公道:“先前太子華之亂,我誅殺了諸多子嗣,當時幼子公子蘭出生時,他母親曾夢裏有過吉兆“夢蘭之喜”。
寡人可以答應晉文公冊立公子蘭為太子,將來繼承鄭國國君,隻是叔詹是寡人的手足兄弟,對我忠心耿耿,我怎麽舍得把他交出去送死?”
叔詹聽聞眼睛一閉,當初沒殺的了晉文公,現在放虎歸山自己難逃一死,於是道:“主公,我聽說‘使君主憂鬱就是是臣子的失職,要是君主受辱鄭國被滅,則是臣子的死罪。
現在晉文公懷恨當年之仇,指名要我,臣若不去,晉軍對新鄭的的包圍不會撤去,那我就是貪生怕死之輩、不竭盡忠心維護國君和鄭國,到時候新鄭城破之時,微臣仍舊難逃一死,反而拖累國君和鄭國百姓!
倘若死臣一人,換回鄭國平安無事,臣死而無憾!”
鄭文公對於大哥叔詹的感情還是有的,聽聞叔詹之言,頓時淚流滿麵道:“送你去晉國大營必死無疑,寡人於心何忍啊!”
叔詹也是淚流滿麵道:“主公仁義,不舍的一個叔詹,卻忍心鄭國百姓遭受屠戮,讓鄭國滅亡,此乃不是仁君之道。
而舍棄一個臣子,而拯救鄭國百姓,安定國家,主公莫要本末倒置,拯救鄭國才是大義。
鄭文公這才流著淚,忍痛答應,於是將叔詹押入囚車,派石申父和侯宣多一道送叔詹到晉軍大營交給晉文公發落。
石申父見到晉文公道:“啟稟晉侯,我們國君敬畏您的威嚴,您提出的兩件事,鄭國奉命照辦。
現在我已經將罪人叔詹押送到您的帳幕下,聽候晉侯發落!請求您恩準公子蘭回國,立刻冊立他為鄭國太子,做鄭國國君的繼承人,以便盡貴國的恩德,希望晉侯撤去新鄭之圍。”
晉文公大喜,立即命令狐偃回東鄙將公子蘭帶來,讓石申父、侯宣多暫時在軍營中等候公子蘭前來。
晉文公隨後告訴大家,這叔詹甚是可惡,當年攢簇晉文公殺了我,其心何其毒也,今天老子就烹殺了這個王八蛋。
晉文公命人抬來一口大鼎,然後底下燃起大火,將鼎內湯燒的沸騰,然後命人將叔詹押來。
不多時,叔詹被士兵帶到,晉文公大聲喝斥道:“呔……無恥小人叔詹,你作為鄭國國相,不好好輔佐國君,竟然把持操縱鄭國大權,唆使姬踕對寡人失禮,並且還要勸諫姬踕殺了寡人,這是你的第一條死罪。
寡人一向寬厚仁慈,原諒你們背叛王室,在衡雍接受盟約後,竟然又起二心,再次勾結楚國叛離周天子,此乃第二條死罪。
今天寡人代周天子行使職權,先將你這個亂臣賊子烹殺,以儆效尤”於是晉文公傳令左右侍衛,將叔詹扔到大鼎裏麵烹殺。
侍衛們立即上前,抓住叔詹就要行刑,叔詹則麵不改色,拱手施禮對晉文公說道:“晉侯,可否讓我把話說完,我自然引頸受戮毫無怨言。”
晉文公厲聲道:“死到臨頭,你有什麽話狡辯?”
叔詹道:“當初晉侯屈尊路過我們鄭國,我曾勸諫我們國君,晉公子賢明仁厚,他的左右隨從都有卿大夫的才氣,並且數十年不離不棄,此人非同尋常之人,定是人中龍鳳的君主。
倘若晉侯回國繼任國君,必然能統治天下諸侯,希望國君能夠以禮相待。
我們國君當時昏聵,為能聽微臣之言,微臣知道得罪了晉侯,將來晉國一定回來攻打鄭國,所以勸說國君殺了你,永絕後患,隻是我家國君仁慈,不舍的下手。
等到溫邑結盟,微臣又勸我家國君‘既然晉侯寬宏大度,原諒國君,鄭國今後一定要聽命於晉侯,不能得罪晉國,否則就難逃罪責。
’老天爺要降禍給鄭國,蒙蔽了國君的雙眼,微臣勸諫不被采納。
現在君侯找我追究罪責,而我們國君清楚我是無辜的,堅決不肯讓我來。
我向國君諫言‘君主受辱是臣子的死罪,願意以我一人性命,換取鄭國百姓安危’的道理,自己請求來接受殺戮,以拯救一城人的危難。
微臣自誇自大,料事準確,微臣這是小智,微臣上能盡心治國,是忠,臨危不懼,是勇,舍身救國,是仁。
微臣恬以為,事事為了鄭國利益考量,盡職盡責,仁智忠勇俱全,這樣的臣子,怎麽在晉國的國法裏,竟然是一個不折不扣的亂臣賊子,要遭受烹殺之極刑!”
於是叔詹冷笑一聲,然後自己走到大鼎前,攥著鼎耳大喊道:“晉國卿士們,你們記著,從今以後,做臣子要以叔詹為戒!
盡心盡責的都是晉國的亂臣賊子,而屍位素餐,渾水摸魚,不盡職盡責的才是晉侯要的忠臣良將。
哈哈哈……笑死人了,從今以後這世間顛倒黑白,忠奸不分了”。叔詹說罷就要跳進大鼎之中。
歡迎閱讀下一章,魏顆襲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