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0章 華而不實
字數:3764 加入書籤
公元前629年秋,楚成王放下身段,派大夫鬥章親自前往晉國求和,晉文公大喜,自己終於讓楚國屈服,這意味著自己的霸業已經超過齊桓公。
而楚成王之所以會向晉國低頭,其實是實屬無奈,因為現在國內鬥氏和自己王室一係正鬥的不可開交。
原來城濮之戰過後,楚成王逼死了成得臣,罷免鬥勃,鬥宜申等鬥氏一族,任命蒍呂臣為令尹,屈重等人掌控軍政大權,試圖奪回楚國權力。
讓楚成王萬萬沒想到的是,鬥氏根深蒂固,加上之前令尹子文當政時候,曾經嚴格管束鬥氏家族,在鬥氏所屬封地申地,大力推行仁政,將土地稅賦降到最低,比楚國王室所屬土地稅賦還要少。
所以半個楚國人都擁護鬥氏,而蒍呂臣坐上令尹之後,楚成王才發現,雖然鬥氏被免去高官,單是鬥勃,鬥宜申,鬥越椒,成大心等人不發話,蒍呂臣的任何政令都執行不下去,出了錯之後,鬥氏就聯名參奏蒍呂臣。
蒍呂臣舉步維艱,加上年紀大了,最後活活被鬥勃和鬥宜申等人擠兌的無法行使令尹職權,一氣之下病倒,一個月後就因病去世。
楚成王勃然大怒,想要對鬥氏下手,被潘崇勸阻道“大王不可輕舉妄動,如今都城防禦都是鬥越椒執掌,倘若冒然對鬥勃,鬥宜申等人發難,恐怕大王都有性命之憂”。
楚成王道“再不動手,鬥氏就徹底掌控楚國政權,早晚會弑君奪位”。
潘崇道“臣有一計,咱們可以先讓鬥氏自己內鬥,逐步削弱鬥氏,到時候連根拔起”
楚成王大喜道“愛卿有何良計,快快講來”。
潘崇道“按照楚國舊製,楚國兵權一分為三,令尹,司馬和莫敖。
並且莫敖是由太子儲君來擔任,主管都城和楚宮的安全防衛,如今莫敖由鬥越椒擔任,整個郢都城防軍隊都是鬥氏執掌,所以我們根本動不了鬥氏。
現在大王的長子商臣已經長大成人,大王冊立商臣為太子,按照慣例,太子自動繼任莫敖,商臣坐上莫敖,自然接管郢都和楚宮防衛,你後隨時對鬥氏動手,不用擔心都城安全。”。
潘崇之所以給楚成王出這個主意,也並非全是為了楚國,更多原因是因為他是公子商臣的老師,公子商臣將來繼位楚王,他自然會獲利。
楚成王有點猶豫,商臣的母親地位低下,並不受到楚成王寵幸,楚成王對商臣也不喜歡,他更喜歡的是幼子熊職。
但是如今公子職年幼,就算立他為太子坐上莫敖,也無法執掌軍隊,。
於是楚成王道“這倒是個辦法,可是鬥勃,鬥宜申,鬥越椒等人能同意嗎?”。
潘崇道“實在不行,我們就拿令尹來做交換,讓子上為令尹,子西為司馬,這樣鬥氏就無話可說了”。
楚成王點頭同意,目前先要拿到都城的兵權再說,於是楚成王立即召見了文武群臣 以及鬥氏鬥勃,鬥宜申,鬥越椒,成大心等人商議,楚成王告訴鬥勃。
“子上,你看寡人也年紀大了,國之儲君乃是安民之舉,我想要冊立長子商臣為太子,不知你覺得意下如何?”。
鬥勃雖然人老實忠厚,可也不是傻子,當即就知道楚成王是什麽意思,這是要奪取鬥越椒的莫敖權利。
於是鬥勃當即表示反對,他告訴楚成王,公子商臣的母親地位卑賤,“並且君王您還年輕,且內寵眾多 ,若立商臣後又想改立別的公子,必定會引發楚國禍亂。
況且商臣這個人,長相凶殘,眼睛像胡蜂,聲音似豺狼,這樣的人天生生性殘暴。斷不可立這樣的人為太子。”
潘崇立即出來反駁道“商臣為人寬和,能文能武,是治國之大才,子上不能以貌取人,就認為商臣不能繼任太子這是偏見。”
楚成王道“子上,商臣乃是寡人的長子,國之儲君乃是安邦定國之本,為了楚國政局穩定,寡人已經決定,正式冊立商臣為太子儲君”。
並且商臣成為楚國莫敖,負責都城郢都和楚國楚王安全,執掌郢都軍權。
楚成王同時為了安撫鬥氏 ,任命鬥勃為新的令尹,鬥宜申和鬥越椒重新被啟用,分別為楚國左司馬和右司馬,協助鬥勃處理軍政。
在這種情況下,楚國不得不暫時派鬥章前去晉國求和,晉文公於是接受楚成王的和談,表示晉楚重歸於好。
公元前628年夏,晉文公為了表示晉國願意和楚國和好的誠意,於是派出大夫陽處父為使者,以晉文公霸主名義,出使衛國,曹國 ,魯國和楚國,穩定自己霸主地位。
陽處父被趙衰舉薦為太子老師之後,躋身於晉國中大夫,靠著才華橫溢,一張巧嘴能言善辯,逐漸在朝中嶄露頭角,引得了晉文公賞識,晉文公對他的那些華麗詞藻而折服,亦是頗為看重。
這一次就把出使四國的機會給了陽處父,陽處父於是奉國君之命出使衛國,曹,魯,楚四國,事情也很順利。
陽處父在返程途中,再次路過衛國寧邑,住在一家客棧歇腳,客棧的老板嬴姓,名臼,為人精明能幹,將客棧打理得井井有條 ,但是他的誌向並非經營客棧,是想要有更高的作為。
他見到陽處父氣宇軒昂、舉止不凡,談吐間有非凡的才華,便認定此人日後必成大事,於是便對妻子感慨道:“我這一輩子都在盼著能侍奉一個貴人,也好今後跟著他能夠有一番作為。
如今機會來了,我覺得陽處父此人有大才,將來一定能夠幹成大事,並且還是晉國的少師,如果新君繼位,那就是晉國九卿高官,我要追隨他。”
於是,嬴臼和妻子商議之後,決定離開客棧,追隨陽處父,然後跟著一起回晉國。
嬴臼拜見了陽處父,表示自己很是佩服他的才華,今後願意跟隨其左右,希望陽處父能夠讓他侍奉鞍前馬後。
陽處父聽聞很是高興,於是答應帶著這個粉絲,一起返回晉國。
一路上,陽處父高談闊論,從治國方略到天下大勢,口若懸河。嬴臼在一旁聽得如癡如醉,心中對他的敬仰愈發深厚。
然而,隨著相處時日漸長,嬴臼漸漸發現,陽處父雖言辭華麗,卻是一些空洞無物缺乏實際行動的。他的主張看似頭頭是道,卻是漏洞百出,。並且此人功利心極強,將來一定會身敗名裂。
當他們抵達晉國溫地時候,嬴臼內心的失望已達到頂點。他對陽處父徹底失去了信心,於是便偷偷離開陽處父,又重新返回了寧邑。
等他回到自己的客棧,他的妻子看到他後很驚訝,便詢問他你不是跟著陽處父去晉國了嗎?怎麽半路又回來了。
嬴臼長歎道:“唉……陽處父這個人太剛強、偏激,而且華而不實,隻會空談,容易招人怨恨,我怕跟著他將來沒得到好處,反而會遭遇惹禍,所以回來了。”
嬴臼一語成讖,後來陽處父牽涉晉國朝堂權力之爭,最後被政敵殺死,落得一個身敗名裂的下場,留下一個“華而不實”的典故。
歡迎閱讀下一章,由餘奔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