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6章 驅逐翟戎

字數:3623   加入書籤

A+A-


    先且居等人聽聞此事,不敢有絲毫懈怠。他們深知這不僅僅是一次簡單的屍體交換,更是關乎兩國未來關係走向,自己不能做主。
    於是,他們馬不停蹄地趕到晉襄公的營帳,將白頓的請求一五一十地告訴了晉襄公。
    同時,先且居雙手捧著先軫的遺書,神情莊重地遞給晉襄公,說道:“主公,這是元帥臨終前留下的遺書。”
    晉襄公緩緩接過遺書,展開閱讀,書中的每一個字仿佛都帶著先軫的氣息和他對國家的忠誠與牽掛。
    晉襄公的眼眶漸漸濕潤,淚水在眼眶中打轉,最終奪眶而出,順著臉頰緩緩流下。
    他聲音哽咽,滿含悲痛與敬意地說道:“元帥先軫,那可是我晉國之柱石啊!他一生為了國家,南征北戰,出生入死,如今為國捐軀,為了維護晉國禮法,這份功績和忠誠,天地可鑒。
    不管付出多大的代價,我們都要將元帥的屍身要回來,予以厚葬,以告慰他的在天之靈。我同意和翟戎交換屍體。”
    先且居等人聽後,紛紛點頭,然後和翟戎商議。最終決定暫時休戰。
    明日,兩國將在陣前進行雙方主將屍體的交換儀式,之後再詳細商定兩國盟約的具體事宜。
    這一夜,晉國軍營中氣氛凝重而哀傷。士兵們默默擦拭著武器,心中滿是對先軫元帥的懷念。而晉襄公則在營帳中輾轉反側,難以入眠,他的腦海中不斷浮現出先軫在戰場上奮勇殺敵的身影,以及他為國家所做出的種種貢獻。
    他深知,這場戰爭雖然暫時告一段落,但未來的路還很長,晉國需要更加團結一心,才能在這亂世中屹立不倒。
    與此同時,翟國軍營中也是一片寂靜。白頓望著為哥哥白狄子準備的靈柩,心中五味雜陳。他既為哥哥的離去感到悲痛萬分,又希望通過這次交換屍體和簽訂盟約的機會,讓兩國重歸和平,避免更多的生靈塗炭。
    但是他看到地上的先軫,已經被亂箭的滿身是箭,就這樣把先軫還回去,晉國人還不得炸鍋了。
    於是白頓命人將先軫屍體上的箭簇拔下來,清洗幹淨,然後抹上香料,在給他穿上甲胄,打扮的如同活人一般。
    心想著一定要在明日的交換儀式上,以最莊重的方式送還先軫屍體,這樣一來,自己也能迎接哥哥的遺體回來安葬。
    而晉國答應了翟戎交換屍體請求後,先且居稟報晉襄公和眾將領,雖然翟戎答應交換屍體 ,但是狄戎向來沒有信譽。
    為了防止有詐,我們還需要謹慎小心才是,於是吩咐欒盾,郤缺等人埋伏左右,狐射姑和狐溱負責保護中軍國君,以防萬一。
    第二天清晨,太陽緩緩升起,金色的陽光灑在戰場上,給這片充滿血腥的土地帶來了一絲生機。
    晉軍和翟軍分別列陣於戰場兩側,氣氛緊張而肅穆。雙方的士兵們手持武器,神情警惕,但又都透露出一絲期待,期待著這場交換儀式能夠順利完成,為兩國的和平奠定基礎。
    在眾人的注視下,白頓命令翟軍士兵抬著先軫的屍體迎了上去。當雙方走到中間位置時,彼此停下腳步,眼神交匯,卻沒有了往日的敵意。
    先且居和白頓分別從各自的隊伍中走出,緩緩來到陣前,先且居望著父親先軫的屍體,眼中再次泛起淚花,上前抱住先軫屍體痛哭,郤缺等人趕緊攙扶起來,將先軫屍體抬走。
    白頓左右觀看一番,並沒有看到哥哥白狄子的屍體,於是大喊道。
    “等等……我哥哥的屍體呢!”。
    先且居頭都沒回,一擺手,身後侍從戰車上拎著白狄子的腦袋朝著翟戎陣營扔了過去“給你……接著”。
    那白狄子的人頭掉在地上,咕圇圇的滾在白頓跟前,白頓一看當即就火冒三丈,破口大罵道。
    “都說中原國家是禮儀之邦,我們翟戎將你們元帥屍體清洗幹淨,塗抹香料,儀容整齊,對待英雄一般。
    你們晉國人卻扔給我們翟戎一顆腦袋,如此不尊敬翟國,我哥哥的下半截身子呢!”。
    先且居頭都沒回道“哼……我們拿到的隻有腦袋,誰知道身子哪裏去了,要身子,自己找去”。
    白頓當時就急眼了,將白狄子腦袋撿起來掛在腰間,然後對著先且居背影道。
    “晉國人欺人太甚,老子也不是好惹的,兄弟們,抄家夥給他們拚了”。
    白頓一聲令下,翟戎立即上馬抄起刀劍開始衝擊晉國陣營,先且居早就防止翟戎翻臉,他知道如果不一次把翟戎打垮,今後還會騷擾晉國。
    所以交換屍體就故意給白頓一個人頭,激怒翟戎人,這樣就可以借此機會將其鏟除。
    於是先且居大手一揮,埋伏在左右的欒盾,郤缺率軍殺出,一時間雙方展開大戰。
    白頓一看晉國早就有埋伏,不敢戀戰,於是率領殘部逃走,而狐射姑和狐溱兄弟兩個早就想要立功,這次機會終於來了!
    狐射姑早就知道翟戎肯定會大敗,於是和弟弟狐鞫居率軍在翟戎逃跑之路攔截,正好將白頓堵住。
    白頓心說不妙,今天要死在這裏了,但是他仔細一看,來人是狐射姑,心中大喜道:“晉國將軍好眼熟啊!莫不是賈季吧?”
    狐射姑聽聞一驚道:“正是在下,你認識我?”
    白暾道:“賈將軍別來無恙乎?你不記得我了,我是翟國小王子白頓。
    當年你們父子和晉國先君流亡翟國,在我國住了十二年,我們可不曾虧待你們父子。
    難道說你們晉國人都是忘恩負義之人,再說了,山不轉水轉,不定那天將軍還有用的著我們翟戎的時候。”
    狐射姑沉默片刻道:“原來是白頓王子,念在往日之情,我放你一條生路,你趕緊跑吧!回去之後好好治理翟國,別再騷擾晉國了。”說罷駕車返回大營。
    倒不是狐射姑重情重義,因為狐射姑有自己打算,如今朝堂外姓先軫,趙衰,胥臣等人聯合起來,處處與狐氏為敵。
    這樣一來,早晚狐氏一派要與他們決裂,白頓說的沒錯 山不轉水轉,誰都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麽,今天放他一馬,自己要是萬一出現意外,也好留條後路。
    晉國此次箕地大勝,將翟戎徹底擊敗,驅逐翟戎上百裏,白頓帶著殘兵敗將返回翟國。因為白狄子沒有兒子,白頓安葬完白狄子,便自立為翟國國君。
    白頓立即派人向晉國求和,表示今後翟國和晉國互不打擾,晉國於是答應白頓,兩國締結盟約,晉襄公暫時解決了背部翟戎隱患。
    歡迎閱讀下一章,五軍十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