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7章 荒唐公孫敖

字數:3724   加入書籤

A+A-


    公元前619年八月底,周襄王駕崩,當時的太子姬壬臣趕緊向天下諸侯發喪,並且趕緊派人前去魯國求援。
    因為周王室沒錢安葬周襄王了,魯文公也知道如今的周王室都不如一個諸侯國富有,為了得到姬壬臣的寵幸,魯文公於是拿出大筆財物,包括金銀禮器和陪葬品,獻給姬壬臣,好讓他安葬周襄王。
    這樣一來,姬壬臣繼位周天子,那麽魯國肯定會得到新天子的器重,這是一筆投資。
    魯文公將東西準備好了,然後派大夫公孫敖帶著喪儀財物,代表魯文公前去雒邑吊唁。
    公孫敖於是帶著禮物出了魯國,前去雒邑吊唁,誰知道出了曲阜,公孫敖立即調轉馬頭,帶著這筆財寶直奔莒國而去。
    原來公孫敖身為魯國大夫,就是當年慶父的兒子,如今在魯國也算是權勢赫赫。
    如今卻因為他的好色本質,因對莒女的貪戀,上演了一係列令人瞠目結舌的鬧劇,居然發生了士大夫帶著魯文公給周天子奠儀的財物,逃到莒國找女人的荒唐舉動 。
    公孫敖早年間曾經迎娶莒國一對公主姐妹花,戴己和聲己,戴己為公孫敖生下孟孫穀,妹妹聲己生下孟孫難。
    沒多久戴己去世後,公孫敖經常聽自己老婆說,自己還有一個妹妹,就是莒國國君還小女兒,長得是如花似玉,賽若天仙,聰明伶俐。
    老色批公孫敖早就惦記上了這個莒國女人己氏 ,試圖再從莒國迎娶莒國這個小公主,於是決定上門提親。
    莒國國君聽聞此言,斷然拒絕公孫敖,因為自己已經將兩個女兒嫁給公孫敖,雖然戴己死了,但是你可以立聲己為正妻。
    你現在又要迎娶我小女兒己氏為妻,她是聲己妹妹,將來進門這怎麽算,讓妹妹做正妻,姐姐為妾室,有失禮法,於是莒國不同意這門婚事。
    公孫敖得知消息後,並不死心,於是再次派人前去提親,謊稱是為堂弟東門遂求親,莒國國君思索半天,覺得其中有詐,仍舊不同意。
    到了公元前620 年,徐國接受了齊國的禮物,突然替齊國襲擊莒國,莒國無奈隻好向魯國求援。
    公孫敖則借此機會出使莒國,然後撮合成魯國和莒國結盟,徐國看到魯國插手,於是退兵。
    公孫敖趁著莒國急於和魯國結盟,於是再次以東門遂的名義向己氏求親,並且在擊退徐國之後,迎接己氏回國與東門遂成親。
    莒國國君無奈,隻得答應,隨後公孫敖迎接莒女己氏回國,到了半路上,公孫敖偷偷摸摸去觀看己氏,這才發現己氏果然長得漂亮,簡直是仙女下凡。
    公孫敖於是色心大起,當天晚上就將己氏強暴,據為己有,然後藏在自己的封地,天天和己氏淫亂。
    消息傳回都城魯城之後,東門遂怒火中燒,立即找到魯文公,要求魯文公以公孫敖亂倫之罪,請求率兵討伐公孫敖。
    公孫敖一看事情鬧大了,於是找到叔仲惠伯,讓他告訴東門遂,不就是一個女人嗎?咱們都是自家人,請求諒解。
    最後在叔仲惠伯的調解下,也是為了東門遂的麵子上好看,己氏不能留在魯國,於是公孫敖不得已將己氏送回莒國,兩人暫時和解。
    己氏聽說要被送回莒國,告訴公孫敖“你已經強行占了我的身子,我今後如何嫁人,不如我現在就死了,也不願意回莒國受辱”。
    公孫敖那舍得己氏自殺,於是告訴己氏,你先回去,我找好機會,帶著金銀珠寶前去莒國找你,今後咱們兩個長相廝守。
    公元前619 年九月,周襄王駕崩,魯文公派公孫敖前往吊喪,並撥發了大量財物。
    公孫敖舊情難忘,心中想到,自己的機會終於來了,竟放棄吊喪使命,帶著大筆財物直奔莒國,找到己氏,然後就在莒國與己氏團聚,小日子過得美滋滋。
    雒邑這邊姬壬臣還等著菜下鍋呢!魯文公答應給的奠儀遲遲沒有送到,於是派使者前去詢問,魯文公一調查,這才知道,公孫敖竟然帶著奠儀跑莒國泡妞去了。
    魯文公大怒,這簡直就是把魯國人的臉丟盡了,魯文公和東門遂立即找到公孫敖的兒子孟孫穀 ,要求其長子孟孫穀繼承公孫敖的爵位,孟孫氏的族長名義,將公孫敖從族譜當中除名。
    此後公孫敖在莒國拿著那筆財寶,和己氏日子過得舒坦,並且又生育兩個兒子,隨著時間流逝,這錢也不夠花了,加上思念故土,以及往日的權勢。
    公孫敖於是派人向兒子孟孫穀捎話,讓兒子替他向魯文公求情,讓他回到魯國,魯文公最後心一軟 答應讓公孫敖回國,最終得以回國。
    回國後的公孫敖,並非真心悔悟,而是想著自己在魯國的權利和地位,誰知道魯文公雖然答應他回來,並沒有恢複他的爵位和官職,公孫敖隻能閑賦在家,不得參政。
    三年後,公孫敖覺得自己在魯國毫無翻身機會,於是這個老東西居然心黑手辣,趁著兒子上朝時候,直接卷走家中所有財物,然後再次逃往莒國。
    這件事發生後,魯文公大怒,嚴厲譴責了孟孫穀,認為就是他的求情,才會導致公孫敖再次做出離譜荒唐事,於是罷免了孟孫氏的所有官職。
    到了公元前613 年,孟孫穀被免職後鬱鬱寡歡,最終一病不起,孟孫穀覺得父親和自己愧對魯國,於是將爵位傳給弟弟孟孫難後含恨離世。
    小兒子孟孫難寫信給公孫敖,讓他回來認錯,最起碼別讓大哥孟孫穀替你背鍋,保住孟孫氏的官職,然而公孫敖對兒子的死無動於衷,拒絕回國。
    同年十月,公孫敖最終也身患重病,預感時日無多,此時才想著葉落歸根,希望死在魯國,好安葬在祖墳裏。
    他拿出貴重禮物,讓孟孫難送禮求情,魯文公和東門遂才勉強同意他回國。
    然而,公孫敖在歸國途中,走到齊國的綿陽關便病逝,齊國隻好通知魯國前來領遺體。
    東門遂告訴魯文公 這是上天對公孫敖的懲罰,不讓這樣的無道之人回魯國,不讓公孫敖遺體回國。
    孟孫難覺得好賴是自己親爹,客死他鄉,葉落歸根,於是便找人商議。
    然後有人給他出主意,將公孫敖的靈柩放置在齊、魯兩國邊界,然後去找魯文公,告訴他靈柩在邊境無人安葬,列國會笑話魯國人無禮,魯文公這才同意將公孫敖靈柩接回魯國。
    公孫敖的妻子聲己對與公孫敖拋妻棄子,搞得孟孫氏顏麵掃地,並且剝奪了孟孫氏的官職,所以對其恨之入骨,拒絕參加公孫敖的葬禮,拒絕公孫敖進入祖墳。
    最後在叔仲惠伯的勸說下,他可不不仁,我們不能不義,要不然天下人會笑話我們魯國。
    最終聲己才答應安葬公孫敖,公孫敖一生荒唐,在魯國和莒國之間來回折騰,最終客死他鄉,落下一個遭人唾棄的結局。
    歡迎閱讀下一章,五將亂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