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9章 少梁之戰

字數:3637   加入書籤

A+A-


    公元前618年八月,楚國郢都楚穆王召開朝議,楚穆王提出,聽聞晉國幼主初立,國內局勢微妙。
    趙盾飛揚跋扈,大權獨攬,出現五將亂晉,加上周襄王去世,周頃王繼位,在晉國和周王室動亂之際,我們楚國應該繼續加強楚國影響力。
    楚國大夫範山目光如炬,出來進諫道:“啟稟大王,晉君年幼,朝堂不穩,正是我楚國開疆拓土的良機。
    鄭國緊鄰楚國,地處戰略要地,曾經也是楚國聯盟,若能拿下鄭國,可北進雒邑,直接對抗晉國,我王霸業可期!”。
    楚穆王聽後,眼中閃過一絲興奮,點頭同意,於是當即下令成大心,鬥越椒出兵三萬人討伐鄭國。
    楚國大軍如洶湧潮水般直撲鄭國,鄭軍倉促應戰,難以抵擋。在激烈交鋒中,楚國軍隊包圍了新鄭。
    不久楚國攻破鄭國南門,鄭大夫公子堅、公子尨、樂耳不幸被楚軍俘虜。
    此時都城新鄭內,鄭國君臣亂作一團,無奈之下,鄭穆公隻好選擇向楚國求和,鄭國城門緩緩打開,成大心和鬥越椒帶領楚軍耀武揚威地湧入新鄭,然後鄭穆公與成大心在新鄭結盟,鄭國從新回到楚國陣營。
    消息傳到魯國,魯文公深知唇亡齒寒的道理,立刻派公子遂帶領五千軍隊鄭國前往救援。
    鄭穆公的求援使者也抵達晉國,晉國執政趙盾、立即組織聯軍前去救援鄭國。
    晉國趙盾出兵兩萬,宋國主將華耦率軍三千人、衛國孔達率軍兩千、許國派出兩千人,各率精銳之師,向著鄭國進發。
    四國軍隊在鄭國邊境會師,旌旗招展,甲胄生輝,然而,楚軍主將成大心和鬥越椒商議,咱們采用速戰速決方式,讓趙盾跟在後麵吃屁。
    如今鄭穆公已經投降楚國,成為我們的盟友,咱們不和晉國狗鬥,咱們立即去攻打他的下一個盟友陳國,看他怎麽處置鄭穆公。
    如果晉國和鄭國翻臉,咱們隨時讓鄭國和晉國消耗,等他們打的差不多,我們在出兵幹涉,鬥越椒同意。
    趙盾帶著聯軍趕到新鄭時候,成大心和鬥越椒卻早已裹挾著鄭穆公的降書揚長而去。
    公子遂望著空蕩蕩的原野,歎息道:“此番救援,竟連楚軍的影子都沒見著,實在遺憾!”眾人商議一番,無奈隻得班師。
    趙盾訓斥鄭穆公,鄭穆公也是一臉委屈道“鄭國軍事實力不如楚國,我不投降就得滅國,還請晉國諒解”,趙盾也是很無奈,隻好就此作罷。
    大家以為楚國攻打完鄭國,就會回去,各自撤兵回國,誰知道成大心和鬥越椒轉頭揮師陳國,目標直指陳國的軍事要地壺丘。
    這次成大心和鬥越椒都是年輕善戰之輩,拋棄往日陳舊的戰車戰法,使用突襲戰。
    陳國邊境守軍被楚國突然襲擊,最終寡不敵眾,壺丘很快淪陷,成大心和鬥越椒繼續朝著陳國首都宛丘進軍。
    陳都宛丘內,陳國國君陳共公惶惶不安立即召集群臣商議對策,陳國大夫焦急進言:“楚國勢大,之前攻破新鄭,咱們陳國軍事實力向來不如鄭國。
    鄭國都已經投降,楚國軍隊此番已拿下壺丘,若繼續抵抗,陳國恐遭滅頂之災,不如一麵派人求救晉國,一麵派人向楚國求和,暫且保住社稷。”
    陳共公思索再三,為避免生靈塗炭,隻好派使者前往楚營,正式向楚國求和,於是楚國和陳國簽下盟約,陳國加入楚國聯盟。
    短短三個月時間,成大心將鄭國、陳國重新納入楚國勢力範圍,楚國的霸權再次開啟,楚穆王信心滿滿的正式和晉國爭霸。
    消息傳到晉國,作為晉國執政一把手的趙盾,徹底惹惱了,最近晉國在他主政下,不斷出現內亂。
    好不容易平息內亂,緊接著楚國接連攻打鄭國和陳國,迫使他們與楚國結盟,加上之前的秦國占據武城,使得晉國顏麵掃地。
    郤缺,臾駢和荀林父三人集體向趙盾諫言,如果晉國在沒有作為,列國就會一個個投奔楚國陣營,到時候你這個執政就做到頭了。
    趙盾道“那咱們集合諸侯聯合伐楚吧!”。
    臾駢阻攔道“跟楚國那是周旋爭霸,和楚國大戰沒有實際好處,勞民傷財。
    微臣以為,應該對秦國用兵,去年他們趁機攻占武城,使得我們失去控製渭南的重鎮。
    這次我們討伐秦國少梁,這是秦國進攻晉國的主要戰略要地少梁。
    因為少梁是當秦國和晉國瓜分梁國時候,被秦國占據少梁,而少梁極具戰略防禦優勢。
    並且少梁地處黃河西岸,拿下少梁可以成為晉國西部的重要屏障,防禦秦國東進。
    晉國控製少梁後,能以此為據點,抵禦秦國東進,降低秦國對晉國本土的直接威脅,增強晉國在西部邊境的防禦能力。
    還有就是少梁所在地區處於黃河沿岸,土地肥沃,人口相對密集,是秦國在東部最繁華的城市。
    占領少梁可以增加晉國的領土麵積和人口數量,為晉國提供更多的土地用於農業生產,增加糧食產量,同時也能獲得更多的勞動力和兵源,增強晉國的經濟和軍事實力,還能洗刷武城之戰失敗的恥辱,增強執政的威望。
    趙盾點頭同意,於是趙盾先進行調整六卿職務,由於箕鄭父被殺,先都被殺,六卿空缺出來兩個位置需要填補。
    於是趙盾進行六卿改製,
    趙盾領中軍將,三軍元帥,執政卿,荀林父為中軍佐。
    郤缺為上軍將,先克去世,由於他的兒子先穀年幼未成年,無法進入六卿,於是趙盾讓臾駢進入六卿,成為上軍佐。
    欒盾為下軍將,胥甲為下軍佐。
    這樣一來,六卿全部成為趙氏一黨,趙盾正式開啟趙氏專權時代,權傾朝野。
    公元前617 年春,晉國為報武城被奪之仇,以趙盾為主將,荀林父為副將,郤缺和臾駢為前鋒,率領大軍三萬人,氣勢洶洶地向秦國少梁進發。
    得知晉軍來襲,秦國朝堂上下一片緊張,秦康公緊急召集大臣商議對策。
    謀士士會獻上一計,建議暫不與晉軍主力在少梁正麵交鋒,因為少梁距離秦國主力太遠,等到秦軍軍隊趕到,有可能少梁已經丟了。
    到時候秦國主力遠程奔襲,疲憊不堪,不但不能解了少梁之圍,有可能還會戰敗。
    既然這樣,不讓把少梁丟給晉國,咱們則率軍突襲晉國西南邊境重鎮北徵,給秦國來個互換土地。
    歡迎閱讀下一章,北徵失守。